第十章 德 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德育

典型例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答案:D

专家点评:心理健康教育也属于德育范畴。

2.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政治课

B.心理辅导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参考答案:A

专家点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德育的认知模式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它具有以下( )特点。

A.社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E.继承性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2.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哪几点要求? ( )

A.坚持严格要求(锻炼法)

B.注重宣传和教育

C.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D.与启发说服相结合(陶冶法)

E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参考答案:BCE

专家点评:坚持严格要求是运用锻炼法要注意的要求,与启发说服相结合是运用陶冶法要注意的要求。

三、填空题

1. 2O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了

的道德教育模式。

参考答案:体谅或学会关心

专家点评: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o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

参考答案:行

专家点评: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和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3.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回的话反映了德育的原则。

参考答案:疏导

专家点评: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四、简答题

简述德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

(2)德育是育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育少年正处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时期,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人的德、智、体等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促进的辩证统一体。通过德育促进育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专家点评: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五、论述题

论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德育规律。

参考答案: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这四个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解决思想道德问题、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达到和谐发展。

专家点评: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

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巩固与提高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

A.途径

B.归宿

C.出发点

D.关键环节

1.C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性提问的策略有( )。

A.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

B.询问“为什么”问题

C.澄清与总结

D.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

2.B ACD是深入提问的策略,只有询问“为什么”问题是属于引入性提问策略。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3.B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D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5.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陶冶法

C.锻炼法

D.榜样法

5. A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6.学生在活动和( )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A.学习

B.劳动

C.娱乐

D.交往

6.D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7.“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规律。

A.智育过程

B.心理辅导

C.德育过程

D.美育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