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1.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 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 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2.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
请留意: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内因: 1、照搬苏联模式,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2、政治体制改革失败,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直接原因)
外因: 1、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2、西方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⒋特点:应急性、局部性、肤浅性
⒌结果:赫鲁晓夫改革揭开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但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
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 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1964年,赫鲁晓 夫被迫下台。
⒉内容: 经济: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开始从根本上变革经济
体制。 政治:1990年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领导地位,
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首任也 是最后一任总统。
⒊特点:“民主化”、“公开性”
⒋结果:社会混乱,民族矛盾激化,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原苏联国旗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一、苏联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
⒈背景:调整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做法
⒉开始: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面调整了国内外政策方 针(p97)
⒊内容: 经济:提高农业经营投资;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外交: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 却粗暴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 战略。
影响:苏联解体意味着冷战的结束,以两大军事集团对 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两极格 局被打破,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
⒈背景: 20世纪50年代,匈牙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 式”对本国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政府政策不利,爆发了 匈牙利事件。
⒉进程:卡达尔改革 1964年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1968年全国推
行经济体制改革(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 1989年10月,修改宪法,删去有关匈牙利党的领导
地位和国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实行以多党制为 基础的议会民主及以混合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
继续领斯导大苏林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他所进
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称为
,斯大林模式
这一体制最突出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情况
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时期, 经济建设方面采用行政手段制 定计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重工业突飞猛进,而与人民生 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发 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 到严重影响。权力体制僵化最 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 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 峰造极的地步,民主、法治遭 到践踏,成为苏联继续发展的 障碍。而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 营以苏联为首,政治、经济建 设都模仿苏联模式,经济状况 不佳,社会并不安定。
1990年举行多党制条件下的全国大选 ,社会党失去 执政党地位,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改革以失败告终。
⒊不足: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框架。
⒋结果:生活水平一度名列榜首;改革停止;发生剧变
(二)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各国的改革并没有取
得显著成效,各国经济仍然未见好转,政治混乱, 社会动荡,在内部危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东欧 各国共产党接连丧失政权,改换国名,社会制度发 生蜕变。社会主义阵营遭受极大打击。
勃列日涅夫改革: 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
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 加僵化。
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在 苏联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情况又 如何呢?
戈尔巴乔夫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6—1990 年)
⒈背景:苏联政治经济处于危机前的困境。
你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吗?
中国 越南
朝鲜
古巴
老挝
第18课 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
演变
知识回顾:
十月革命 是俄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它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一社会 主义国家的第一任领导人是 列宁 ,他为了巩固新 生源自文库苏维埃政权,分别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
1922年,苏俄改为苏联。1924年,列宁因病逝世,
思考:二战后的苏联主要经历了几次改革?概括各 次改革的内容及最后的结果。这些改革最终是否给苏联 带来了发展,苏联改革的最终结果如何?
“乱” “僵” “垮” 1、赫鲁晓夫改革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
时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最
终失利)
2、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日益恶化,社会混乱, 最终加剧了苏联的解体
3、苏联解体
二、东欧剧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典型代表:匈牙利改革 最终结果:东欧剧变
(一)匈牙利改革(20世纪50年代开始)
匈牙利事件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
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1956年10月23日,匈 牙利人民在布达佩斯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实行政治经 济改革,发生暴力冲突,苏军应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 要求平息暴乱,这就是“匈牙利事件”。
东欧剧变后的地图
推倒柏林墙——两德合并
三个改革共同点:
1、都想突破“斯大林模式” 2、经济改革受到阻碍,没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旧框架 3、政治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矛盾激化
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这严峻的考验 ? 既实行改革开放 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有哪些启示?
(1)要从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 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 主义方向。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