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讲义之教学过程与方法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Ⅰ 、教学时间安排:2 课时Ⅱ 、教学目标: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确认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及指导思想;3、说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的书名、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的书名、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著作名称、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4、对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做出说明;对学习教育学产生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有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产生。

Ⅲ、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Ⅳ、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Ⅴ、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告诉人们:我非常重视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下去的,我很喜欢教育理论。

1.教育学将使我们具有新时代的教师资格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1/ 3事实说明,教育学对于教师来说,就好比是学医的人的一门临床医学,不学好教育学而从教,可能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适应过程,且不能准确、全面、高效、优质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对于教师来说,在求职之初,教育学是获得教师资格的一门课程,到后来,教育学就是实施自主劳动的必备工具。

我们通过几个实例,体会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功能。

案例 1:陈景润失业记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一书中曾记录了青年陈景润鲜为人知的一件事。

陈景润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是全国著名大学厦门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

四年大学课程,他仅学三年,便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至北京市一所中学任数学课教师。

教案过程与方法

教案过程与方法

教案过程与方法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本,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一个好的教案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首先,教案编写要注重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其次,教案编写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做到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

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层次,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再次,教案编写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手段和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做到既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同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使教学过程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教案编写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展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同时,要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教学过程的秩序性和有效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教案过程与方法的编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2.掌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3.了解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重点1.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2.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三、教学难点1.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然后提问:你们认为这张图片与教育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教育与人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讲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教育可以促使人的智力、体力、道德、情感和社会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3.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30分钟)教师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让学生了解不同阶段的人的特点和需求。

例如幼儿期的人对感官刺激敏感,需要通过游戏和体验来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学龄期的人开始进入学校教育,需要培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等;青少年期的人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4.讨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教育可以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1.教育对人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2.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有哪些特点和需求?3.你认为教育在你的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六、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关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七、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总结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2.调查并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的特点和需求;3.写一篇文章,谈谈教育在你的发展中的作用。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小学教育学讲义知识讲解

小学教育学讲义知识讲解

2011版《小学教育学》(共九章)第一章小学教育源流第一节小学教育的产生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具体表现为两种看法:一是“生存竞争说”,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雷徒诺(Letourneau, C.)。

二是“生物冲动说”,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沛西•能(Nunn, P. T.)。

(二)心理模仿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Monroe, P.)。

(三)劳动决定说前苏联学者主张:“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只有从恩格斯的这个著名的原理出发,才能够了解教育的起源。

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四)生活需要说生活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代表人物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一)经济基础:生产力进步生产力进步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专门的教育活动。

这样,生产力进步,成为学校教育出现的经济基础。

(二)文化基础:文字发展文字为人类的知识经验以特殊的物化形式保存下来和相互传递提供了载体,极大地扩展了文化财富积累的可能性。

(三)政治基础:阶级分化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和培养自己的继承人,需要将本阶级子弟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传授维护政权的重要知识、宝贵经验和制度规条等。

三、小学教育的萌芽(一)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时空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教育方式的生活化。

(二)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早期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其间,中西方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法的刻板性和教育权利的等级性。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发展一、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一)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一方面表现为:小学教育为儿童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基。

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承接传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阶层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等准备。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3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3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Ⅰ、教学时间安排:5课时Ⅱ、概要和教学目标:概要:关于人的发展问题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概念,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身心两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人的发展具有统一性、阶段性、稳定性、顺序性、不均衡性以及个别差异性。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主要受教育自身状况,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教学目标:描述遗传、环境、教育、个体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阐述人的发展的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应用本章所学原理,结合本校实际,探讨如何发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Ⅲ、教学重点和难点: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Ⅳ、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Ⅴ、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一、人的发展的涵义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潜能到现实的过程。

因此,发展不等于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等,而是一种旧质不断消失,新质的不断增加的过程。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有两种意义:第一即个体的发展,指一个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身心各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增强。

第二即总体人的发展,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和进化的过程。

前者主要出现于教学论述中,后者主要出现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论述中。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在发展水平上,人的身心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讲义

《教育学原理》讲义

目录第一讲教育学概述 (3)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4)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4)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第二讲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0)一、教育的概念 (10)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2)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4)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5)五、教育的发展 (15)第三讲教育与社会发展 (17)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17)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9)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20)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22)第四讲教育与人的发展 (24)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24)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5)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7)第五讲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9)一、教育目的 (29)二、培养目标 (33)第六讲教育制度 (35)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35)二、学校教育制度 (36)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38)第七讲课程 (39)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39)二、课程类型 (40)三、课程编制 (41)四、课程改革 (48)第八讲教学 (53)一、教学概述 (53)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54)三、教学过程 (55)四、教学模式 (57)五、教学原则 (60)六、教学组织形式 (61)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63)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65)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66)第九讲德育 (72)一、德育概述 (72)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72)三、德育过程 (73)四、德育原则 (74)五、德育方法 (77)六、德育途径 (77)七、德育模式 (78)第十讲教师与学生 (80)一、教师 (80)二、学生 (83)三、师生关系 (85)【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阅读教材】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4.《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近3~5年来的文章【分数分布】2007:112 2008:102 2009:117第一讲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规范和艺术的科学。

幼儿教育学基础讲义

幼儿教育学基础讲义

幼儿教育学基础绪论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

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

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

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教育学讲义(完整版)

教育学讲义(完整版)

引言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学方法、教育体系、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本讲义旨在系统概述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并提供教育实践中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从教育的定义、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评估以及教育管理这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教育的定义1.1教育的概念和特征1.2教育的目标和意义1.3教育的类型和层次1.4教育的主要环节和过程1.5教育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系2.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2.1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2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2.3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教育特点与需求2.4学习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连结2.5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互动关系3.教学理论与方法3.1教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3.2教学方法的分类和特点3.3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关系3.4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匹配问题3.5创新教育方法的实践与应用4.教育评估4.1教育评估的概念和意义4.2教育评估的目的与要求4.3教育评估的类型和方法4.4教育评估与课程改革的关系4.5教育评估结果的运用与反馈5.教育管理5.1教育管理的概念和内涵5.2教育管理的目标与职能5.3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5.4教育管理中的决策与领导5.5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与创新总结本文综述了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包括教育的定义、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评估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阐述,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为有效的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切实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希望本讲义能成为读者的重要学习资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读者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案过程与方法

教案过程与方法

教案过程与方法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好的教案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下面将从教案编写的过程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案编写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需要清晰地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然后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师需要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

接下来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等。

最后是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需要设计好教学用具和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教案编写的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教案编写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其次是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案编写应该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

然后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案编写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接下来是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实用性,教案编写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和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手段的实用性。

最后是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教案编写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过程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教案编写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只有不断提高教案编写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认真对待教案编写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过程与设计内容

教学过程与设计内容

教学过程与设计内容引言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学生的特点、学科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等。

本文将探讨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为教师提供有关教学设计的参考。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设计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适应性原则: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设计。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灵活性原则:教学过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应对不同的学生需求和教学环境变化。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3.启发性原则:教学过程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多样性原则:教学过程应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形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1.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

教师需要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指学生在该课程中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能力目标指学生在该课程中应该培养的能力和技能;情感目标指学生在该课程中应该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

2.启发性教学的设计启发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思维冲突,促进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实验、案例分析等启发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一章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一章

---------------------------------------------------------------最新资料推荐------------------------------------------------------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一章第一章教育及其发展一、什么是教育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前苏联)苏霍姆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古,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一、教育的含义(一)从教育的词源看甲骨文中的教育《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教育的含义(一)从教育的词源看英语、法语、德语中的教育一词,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该名词是由动词educere 转换来的,其前缀e有出的意味,词根ducare的意思是引导,合为引出。

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一、教育的含义(二)从教育1 / 10的起源看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用权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从于神。

评价:教育神话起源论,仅仅是在没有正确认识自然之前对自然界发生现象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也仅仅是美丽的神话。

生物起源论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教育现象就已存在,人类的教育活动根植于人的生物本性;人类出现之后,继承了动物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只不过对这种形式不断改善,使之更加复杂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形式没有本质差异,像老猫教小猫抓老鼠,老虎教虎子捕猎小动物,母鸡教小鸡觅食等与人类教育后代一样,都属于教育现象。

小学教育学讲义

小学教育学讲义

小学教育学讲义标题:小学教育学讲义一、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形成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讲义将深入探讨小学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学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二、小学教育学的主要内容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小学教育的基础。

小学课程应包括基本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游戏化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成果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特长爱好等多个方面。

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的,包括考试、观察、作品分析等。

三、小学教育学的实践应用1、教材选择教材是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

在选择教材时,需要考虑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2、教师角色教师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关心和爱护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与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小学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多方面的学科。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其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小学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全面的评价方式。

同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参考文献[1] 王晓红, 王素霞. 小学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小学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3] 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教育学(二),讲义 第五章

教育学(二),讲义 第五章

第五章课程结构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一)课程要素的演化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

这里所说的“经验”,主要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经验,即前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所积累的基本认识成果。

所谓“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课程要素演化的规律:首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课程结构的要素纯属于间接经验的要素,没有包含学生必要的直接经验。

这同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和社会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相适应的。

到20世纪上半叶,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课程自身发展的内部矛盾,出现了杜威等人设计的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课程。

其课程要素主要取自学生的直接经验。

至20世纪50年代,杜威的活动课程被否定,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直接经验为次的新型课程,其课程要素比较全面,组合也日趋合理,这就是课程要素演化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二)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新中国的学校课程基本上属于现代课程。

虽然它尚未完全摆脱传统课程的影响,但是,它正向现代课程转化。

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认知经验要素:是新生一代需要掌握的人类科学文化中的基本知识以及人类有关的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的经验。

道德经验要素:是年轻一代需要继承的社会主义道德中最基本的观点、品质和行为习惯。

审美经验要素:是社会主义新公民需要学习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立于关于审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

健身经验要素:是儿童和青少年需要获取的前人关于健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习惯。

课程要素确定后,还需转化为一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教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和指导书。

它旨在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案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两个关键要素,在本文中将对它们进行详细探讨。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并组织的教学材料和知识点的总称。

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相关的教材、教具等。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需求所确定的预期结果。

它可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需求,确保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

2.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在某个教学环节中需要特别关注和突出强调的内容,教学难点则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出现时间和顺序,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教材和教具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而教具则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质量好、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教材,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具来丰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技巧。

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适合的方法。

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团队合作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集体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协作中相互促进。

2. 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通过情境创设和实际操作来促进学习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设计范文模板

教学过程与设计范文模板

教学过程与设计范文模板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

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教学过程设计的范文模板,供您参考。

一、教学目标设定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实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例如,假设我们教授的是英语听力技巧,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在本节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通过听力材料理解并回答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选择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并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上述的英语听力课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段关于日常生活的对话或短文作为教学材料。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效果。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例如,在英语听力课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听力训练、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活动的安排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需要设计一系列有机衔接的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英语听力课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一段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音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程的主题。

2. 听力训练:指导学生仔细聆听一段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对话或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对话中的角色,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小组合作: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倾听、协作,并共同解决听力难题。

5. 总结和评价:通过讨论和反思,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九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九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00405)第九章教育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第二节教育方法第三节德育方法第一节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一、启发式与注入式(一)启发式1.基本含义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

2.主要思想第一,在教师观上,教师更多的是一位“引”师,引导学生去思考。

第二,在学生观上,学生是有待唤醒的独立个体。

第三,在教学效果上,居发式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自我成长能力。

(二)注入式1.基本含义注入式就是教育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向学生传递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以听讲、记忆为主,“注入”是形象的比喻,比喻教师给学生传递知识就像一个注入容器的过程,学生是一个被接受的容器。

2.主要思想第一,在教师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第二,在学生观上,把学生当作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的客体。

第三,在教学目的和效果上,注入式方法没有协调处理好教育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教和学等关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活动变成单向的灌输,在某种意义上,算不得真正完成了教育过程。

二、接受式与发现式(一)接受式1.基本含义接受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为主,以理解、掌握等思维活动为主。

接受学习理论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2.主要思想第一,教师观上,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辅助者。

第二,学生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第三,教学目的和效果上,接受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形成学生的良好认知结构,更好地促进学习迁移。

(二)发现式1.基本含义发现式教学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自身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

发现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布鲁纳,发现式教育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

2.主要思想第一,学生观上,学生是一个主动发现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讲义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2、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3、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导言:*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育的问题。

第一节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一、本学科的意义(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我们过去的教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导致的教育实践的盲目。

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忽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能的时候,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忽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常常以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等等。

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反之亦然。

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

(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小学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

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为指导,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

(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

广大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源泉。

广大的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

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本学科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基本因素等,该部分为教育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部分。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七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七章

第七章教育过程与方法1教育过程及其阶段性2.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3.教育方法的概念、决定和分类4几种主要的教育方法5.教育方法的组合第一节教育过程一、对教育过程概念的理解(领会)教育过程就是教育活动演进的历程。

从不同的角度看,教育过程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比如,从个体接受教育的历程来看,教育过程是由不同的学段,亦即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和大学后教育等等所构成的。

在从教育任务完成的角度去看,教育活动表现为一门课程、一个教育单元甚至一节课的教育过程。

本章所说的教育过程也主要是从这一角度进行的分析。

教育过程是一个上位概念,教育过程的具体是德育过程、智育过程、美育过程和体育过程等。

从构成要素的维度分析,教育过程还可以分析为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对立统一。

二、教育过程的阶段与矛盾运动(识记)★★1.几个有一定代表性的教育(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1)赫尔巴特的四阶段说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四个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也可以分为相应的四步: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后来赫尔巴特的追随者们将这四步教学模式改造为著名的“五步教学法”,亦即五个教学阶段的理论,即: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

(2)杜威的五阶段说杜威是从对思维的分析人手谈教育过程的。

杜威认为,思维一般包括五个阶段:疑难的情境;疑难的确定;提出解决疑难的假设;推断每个阶段所涵的结果;试验、证实或证伪原来的假设。

依据思维的历程,教育过程可分为这样五个阶段: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

杜威认为,这不仅是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也是改造经验和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

(3)布鲁纳的三阶段说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学生提出有关假设;②对获得的概念进行验证;③要求学生对获得概念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

(4)谢夫特的九阶段说美国教育家谢夫特认为对角色的体验和人际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提供教学设备(教具、音乐器材等)
3)教师要主动进入角色。 .
? 目录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五)案例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案例设计---案例选择---案例教学---布置作业---评 价反馈
(1)案例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对应/明确三维 教学目标)
(2)案例选择(适应性、典型性、时效性) (3)案例教学(明确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参与) (4)布置作业(写案例分析总结) (5)评价反馈(学生参与表现/分析方法、辨析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巩固新课 布置课外作业
.
? 目录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一)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
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优点: (1)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
识与信息;
(2)有效发挥教师口头语言的功能和感染 力、表现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足: 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
.
? 目录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二)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学生自学始终的 模式)
基本程序:提出要求---学生自学---讨论、启发---练习运用
---评价、小结
优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自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2)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化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经验, 从已知到未知);
.
? 目录
2、提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在
学习之前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将要 学习什么和怎样进行学习。学生有 了目标之后,就可避免在学习中迷 失方向。
.
3、唤起已有经验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
知识为基础,教师如果发现学生中 有人缺乏已有的知识经验,就应及 时给予个别辅导,以免学习新知识 时因为遇到困难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
? 目录
6、注意学生表现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对 问题的回答、作业完成情况等行为 上的表现来判定学生学得如何。 7、适时给予反馈 学生的正确行为只有得到教师肯定 才能巩固。
.
8、评定学习结果 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采用向学
生提问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 加以分析、评定。
.
? 目录
4、提供教材内容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在
提供教材时必须考虑教材性质与预 期学习结果等有关问题,采用不同 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时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真正产 生学习效果。
.
5、指导学生自行学习 教师可在课堂内提出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自学,并及时反馈,检 查、巩固学习效果。
和一定的自学能力。
难点:
教师需具备一定的引导能力,设计自学提纲,提供相应自 学材料。
.
? 目录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三)问题---探究模式
(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发现 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找到答案的一 种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
教学论 目录
第一节 教学过程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第四节 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第五节 教学准备工作
第六节 说课
.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教学过程的五大要素
教师
学生
教材
教学手段
教学环境
.
? 目录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要素及其特 性
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九大要素: 1、引起学生注意 (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 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记忆的规律掌
握所学的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
? 目录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课堂教学的含义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知识程度编成固 定的班级,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 规定教学内容和时间,在教室里对全班 同学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
? 目录
问题的全面性、结论的意义)
.
? 目录
第四节 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四种表现形式:
(1)讲述(叙事/描写/概述);
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 绘某些事物的现象,叙述事件的发展 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与概念, 并从情感上给予感染的教学方法
.
? 目录
(2)讲解(归纳式/演绎式/对比式)
结提高
优点:
1)能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 知识;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形成探究的技巧。
要求:
1)允许学生出错 2)教师精通“问题”体系,.熟悉学生思维过程
? 目录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四)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
? 目录
(三)讨论法
主要类型:
(1)围绕知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展开的讨 论;
(2)围绕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展开的讨 论;
注意的问题:
(1)讨论题目的选择;(攀比) (2)讨论前的准备(时间/知识材料/发言提
纲)
(3)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引导; (4)做好讨论后的小结。
.
(四)读书指导法 基本要求: (1)找出重点、难点、提出问题; (2)学会在书上作记号,画重点; (3)尽量依靠自己力量去解决问题。 (五)演示法 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演示目的; (2)选好演示材料; (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材料与教材知识的联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 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既有效地获得知 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又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作用:
1)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
2)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要求:
1)教师具备多种能力(表演、表达等);
指教师用精确的语言阐述、分析、 论证概念和原理,揭示事物本质特 征的教学方法。
重点:“三点一线”(知识的重难 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理论联系实 际的结合点/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
(二)谈话法(问答法) 三种具体运用形式: (1)用谈话法讲授新知识; (2)用谈话法巩固和检查新知识; (3)用谈话法复习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