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在学期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

浅谈翻译标准中的“信、达、雅”

姓名颜兴侠

年级 2010级

班级英语信息1班

学号 20100511909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年12 月22 日

浅谈翻译标准中的“信、达、雅”

摘要:自从清末明初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这“三难”后来也成为了很有影响的翻译标准。本文结合时间跨度近百年的我国翻译研究资料,简述“信、达、雅”翻译标准的提出,“信、达、雅”之解读,“信、达、雅”翻译理论研究现状,“信、达、雅”三原则的影响,以及信雅和西方翻译理论之比较,最后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研究现状解读三原则

一、“信、达、雅”翻译标准之提出

信达雅最早见于之谦的《法句经序》,另外梁启超在1896 年所谈的“译书有二弊,一曰徇华文而失西义,二曰失西文而梗华读”,实际上已含有“信、达”难于兼顾之意。但作为一种翻译理论长期流传,却无疑是源自严复的“三难说”。

1898 年,严复集汉唐以来译论之大成,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首倡“信、达、雅”为译事楷模。《严复传》作者王经过考证,认为《天演论》是在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开始翻译,初稿至迟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译成。《天演论》是严译第一本书,翻译时有很多感想,所以书刻出后,提笔写《译例言》,兴发“译事三难”之叹!

何谓“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即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语言通顺畅达,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文字古雅,即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二、“信、达、雅”之解读

第一,严复本人并不以《天演论》汉语文本为翻译,而称之为“达旨”;而其所以求“信”而外更求“达”、“雅”,是由于需要取得当时的读书人社会认可,以便向专制主义的中国宣传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思想。

第二,严复最初提出“信、达、雅”并不是作为翻译标准提出来的,是在译《天演论》时,深感自己的局限,感叹了翻译三难“信、达、雅”,他本人并不真以“信、达、雅”为翻译的金科玉律,反倒是警告后来者不要学他,不要拿他“达旨”的译本做“口实”。

第三,在鲁迅看来,严复并未把“信、达、雅”坚持到底。指出严译《天演论》系取法六朝的“达”而“雅”,后来的严译系转而取法“唐则以‘信’为主”的翻译办法,因而很可能“粗粗的一看,简直是不能懂的”,可见其不“达”之甚,“雅”就更加无从提起。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严复的思想也是有变化的,在以后的翻译中已经在相当的程度上放弃了“雅”,改而以“信”为主,这些都表现在严译《原富》、《群学肄言》、《名学浅说》等

三、“信、达、雅”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信、达、雅”三字理论虽然只有寥寥数百字, 却在中国翻译界掀起了波澜。一百多年来, 推崇、否定、怀疑、修正、创新, 各家之言, 竞相评判,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梁启超、郁达夫、贺鳞、曾虚白、鲁迅等人都对严复的理论发表过自己的见解, 他们主要结合严复的翻译实践来认识“信、达、雅”。梁启超说:“近人严复, 标信、达、雅三义, 可谓知言。”( 陈福康, 2000)

二十世纪后期, 开始了新一轮的严复研究热潮。今人多从翻译标准角度理解严复的理论, 很多人对它作过注解, 一些人还试图修订它。美籍华人学者赵元任在1969 年第29 期《哈佛亚洲研究》上, 用中文发表了《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该文强调“信是翻译的基本条件”, 提出信的三个主要幅度:“意义跟功用上的幅度”、“直译与意译的幅度”和“见次频率” ( 陈福康, 2000) 。他实际上把信、达、雅三方面归结为一条: 信。刘重德1979

年在《试论翻译的原则》一文中提出了“信、达、切”三字:“信———信于内容;达———达如其分; 切—切合风格”( 刘重德, 1979) 。这是典型的翻译标准论。马祖毅的解释是“信是忠实, 达是通顺, 译文首先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其次要求通顺, 使读者能看得懂。‘雅’若就其本义来说, 就是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的语言来翻译。”( 马祖毅, 2001)这里“达”和“雅”被狭义理解了。

总体来看, 赞成肯定的态度占主流, 从而奠定了严复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历史上的地位。

四、“信、达、雅”三原则的影响

自从信达雅这一学说提出一个世纪以来,这一翻译理论在翻译界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多数国内国外的翻译家在他们自己的翻译理论中都采用了严复的“信达雅”。如我国翻译家鲁迅的“信、顺”两个翻译原则也就提现了严复的“信”、“达”的意思。国外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翻译原理简论》一书中提出了三条翻译原则:译文应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与笔调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文应具有原作的流畅性。我们可以看出,泰特勒的前两个原则也体现了严复的“信”的原则,而后面一个原则就是严复的“达”的翻译原则。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我们在翻译中都遵循了严复“信达雅”的原则,可见,“信达雅”三原则在翻译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为我们的翻译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五、“信、达、雅”和西方翻译理论之比较

和我国一样,西方翻译界也提出过一系列翻译标准,这里我们以影响最大的几种标准中的两种提法和信达雅作以比较:

第一、是英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即: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泰特勒三原分工明确,各自为我,主仆不明,三者中也无内在的辨证关系可言,即使其说与“信、达、雅”一致,就言简意赅来说,则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在中国也远未深入人心,故我们大可不必舍近求远,舍“土”

第二、美国尤金·奈达的标准:1)达意;2)传神;3)语言顺畅自然;4)读者反映类似。奈达提出的四个标准的前三个都能在“信、达、雅”中找到影子,唯第四条,也是其理论精华所在的“读者反映论”为“信、达、雅”所不具备。也正因为这一条迎合了我国译界想冲破传统译论的樊篱,另觅良药的心理,故其一经传入,即正中下怀,在中国译界红极一时。但是,现在,“读者反映论”也盛极而衰,“人们注意到其不足,认为它同其他翻译准则(如神似、化境)一样,也是一种理想化的标准,是达不到的。

综上所述,我国在信达雅的基础上发展了甚多翻译标准,同时也引进了一些西方翻译理论,但是严复的“信、达、雅”的提法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一种翻译标准想取代“信、达、雅”都非易事,目前也确实无以为替。

六、“信、达、雅”并非译事最高原则

尽管“信、达、雅”三原则在翻译界中有巨大的影响,但这一说法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其评价有褒也有贬。在我个人看来,我比较欣赏这一观点,但是我觉得这三个观点也有自相矛盾之处,、“信达雅”并非译事最高原则

首先,他所说的“信”,即忠实于原文,而又提倡“雅”,即语言要优美。而在我们翻译的时候,我们能做到两者之一,做到了“信”就谈不上“雅”了。所谓的“信”,简单地说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甚至可以说是把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过来,这样一来,译后的文字就不那么优美了。如果所有的翻译都像诗歌那样优美,那就体现不出“信”了。因为一般的诗歌都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而用别的词语表的出来。

然后,翻译作重要的是要根据读者的水平来翻译。“信、达、雅”三原则所翻译出来的作品只适合学问比较高的读者理解。而对于那些水平不高的人又怎么办呢?像那些比较低智商得人或是儿童,翻译的作品就不应该遵循“信、达、雅“三原则了,只要翻译的作品他们能懂,能吸引他们的兴趣,无论是不是忠实于原文,无论文字是不是优美,这些都不重要。

所以,我不认为“信达雅”能够作为一个有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统领译事,它也并非是译界一金科玉律。只要读者能够从译文中有所得,得到“乐趣”,那么一个翻译理论就有它的正确性。死扣“信达雅”这一理论和方法未必能使译文让读者理解和接受,也未必是最佳策略。就新闻翻译来说,需要考虑到意识形态问题,或涉及到政治敏感话题时,其翻译就要大作变更了。应用英语翻译如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中,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政治体制、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宣传形式和内容对国内受众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对外宣传时如不加任何调整改变而逐字照译,往往看似忠实,实际却令人费解。因此,翻译这些材料,适合采取“变译”策略,需要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考虑外宣译文的效果、受众的反应、语言的风格特色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有时要增加背景内容,译前对材料进行灵活的处理。如果一味坚守一个“信”字,就很难达到外宣应有的效果。

七、结语

任何一个翻译理论或思想都仍有它们的可取之处,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对象有着不同的翻译标准,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应本着“译以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以不同翻译理论为指导,使译文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人们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