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一节《西厢记》作者的生平与创作
一、《西厢记》作者为谁
《西厢记》的作者,从明中叶开始,就一直争论不休。

归纳起来,共有四说:(1)王王实甫作;(2)关汉卿作;(3)王作关续;(4)关作王续。

金圣叹评本流行后,王作关续几成定论。

但是:天一阁本《录鬼簿》(序于1330年,但乔梦符传言其“至正五年(1345年)二月病卒于家”,可见其必成书于此年后)收王实甫剧目,第一种即为《西厢记》,并有“郑太后宴开北堂春,张君瑞待月西厢记”的全称(曹本第六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天一阁本《录鬼簿》有贾仲明作(1422年)[凌波仙]吊词,其中有“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句。

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王实甫名下,列杂剧13种,第一种即为《西厢记》。

目前学术界一般的观点是:在无确证材料前,《西厢记》的作者应是王实甫。

二、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王实甫,天一阁本《录鬼簿》说“名德信”,诸本《录鬼簿》都说“大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

据作品及有关资料推断,其活动时间大致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即1295-1297——1297-1308。

王季思认为“《西厢记》当作于大德年间”。

吴梅认为“由金入元”,但不知何据。

徐朔方也认为王实甫是金元间人,其推论也有问题。

孙楷第《元曲家考略》“王实甫”条,依据天一格本《录鬼簿》王实甫名“德信”,而苏天爵《滋溪文稿》有王德信其人,因而怀疑彼王即此王。

而后者乃元代名臣王结之父,后至元三年(1337)尚存,大约80岁。

冯沅君依孙楷第考证,为王实甫作传:“王实甫名德信,元易州定兴人。

约生于1255─1600年。

曾作过某地县官,声誉很好。

后来升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和‘台臣议不合’,四十多岁就弃官不做了……他在弃官后不久就完成了不朽的剧作《西厢记》。

在六十岁时,他用散曲套数描写他退隐后的生活。

生活颇为优裕,诗酒琴棋,笑傲林泉,但在恬静淡泊的情怀深处,蕴藏着久难平复的政治创伤。

……卒年约在1336─1337年间。

” (《文学研究》1957.2.,《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王实甫生平的探索》208─209页)
王实甫的作品:天一阁本《录鬼簿》收目12种(曹本14)。

今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芙蓉亭》、《贩茶船》存有佚曲。

另有小令1,套数2,残套1。

第二节《西厢记》的故事源流
一、《西厢记》故事的源头——《莺莺传》
《西厢记》的直接源头是唐代元稹(zhěn)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因女主人公姓崔名莺莺,故名。

又因其中张生作有《会真诗》三十韵,所以又名《会真
记》。

小说写的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

写张生游于蒲州,住普救寺,巧遇姨母崔氏及其女莺莺。

时乱军“大掠蒲人”,但崔氏母女因得张生保护,未及于难。

崔氏设宴答谢张生,并命莺莺以兄妹之礼相见。

此后,张生与莺莺感情渐深,终至私自结合。

不久,张生赴长安,数月后又于蒲州与莺莺相会数月。

张生因“文调及期”,西赴长安,遂与莺莺分别。

次年,张生“文战不胜”,留在长安。

其间两人虽有书信往来,但张生已经变心,最终竟然无情地抛弃了莺莺。

而抛弃的理由,就是女人是“祸水”:
稹特与张厚,因征其词。

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

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

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

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于时坐者皆为深叹……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

非常明显,小说中张生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人,但是在元稹笔下,张生的负心行为不但未受到谴责,反而还得到肯定,所谓“时人多许张生为善不过者”。

这显然是在“文过饰非”,为张生的丑行辩护和开脱。

作者为什么要“文过饰非”呢?
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说:
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附《读莺莺传》云:
《莺莺传》为微之自叙之作,其所谓张生即微之之化名,此固无可疑”;“至于传中所载诸事迹经王性之(按:指所作《传奇辨正》)考证者外,其他若普救寺,寅恪取道宜《续高僧传》
贰玖兴福篇《唐蒲州普救寺释道积传》。

又浑瑊(jiān)及杜确事,取《旧唐书》壹叁德宗纪贞
元十五年十二月丁酉诸条参校之,信为实录。

如此看来,作者原来是在为自己辩护啊!
二、赵令畤[蝶恋花]鼓子词
《会真记》小说问世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北宋赵令畤(德麟)[蝶恋花]鼓子词,其序说:“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以为美话。

至于娼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可见崔、张故事在当时是很深入人心的。

赵德麟本人用[商调蝶恋花]曲调写了十二首鼓子词,用《莺莺传》原文将其串联起来,“说”“唱”崔、张故事。

但是,就情节与思想倾向而论,赵作与《莺莺传》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者,不过删去《莺莺传》中张生女人祸水的议论,流露出对莺莺更多的同情而已。

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大约北宋开始,崔、张故事便逐渐引起人们改编的兴趣,其中对《西厢记》杂剧产生直接而巨大影响的,是金章宗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董解元在将小说崔、张故事改编成诸宫调这种说唱艺术时,对小说做了较大的改动。

在小说中,张生始乱终弃,崔、张爱情以分离告终,在“董西厢”中,张生坚贞不渝,崔、张爱情以美满团圆结束;在小说中,矛盾冲突是在崔莺莺和张生之间展开的,而在“董西厢”中,崔莺莺则和张生站在一起,连同红娘共同与阻碍她们自由结合的崔老夫人、郑恒斗争。

尤其重要的是,“董西厢”摒弃了《莺莺传》中崔、张“始乱终弃”的内容,将其改造成崔、张共同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并最终得以如愿以偿的故事。

“董西厢”的这种改动,显然改变了崔、张故事的性质,使其具有了反对“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肯定青年男女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观的积极意义。

第三节《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一、《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剧作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或《张君瑞待月西厢记》。

全剧共5本20折5楔子,有的版本将剧中第二本“白马解围”一场戏当作一折,如此全剧便有5本21折4楔子。

五本分别名叫《张君瑞闹道场》、《崔莺莺夜听琴》、《张君瑞害相思》、《草桥店梦莺莺》与《张君瑞庆团圆》。

剧中正末扮张君瑞,正旦扮崔莺莺。

全剧共21套曲子,分别由红娘、张君瑞、崔莺莺和惠明“主唱”(其中红娘唱8套,张君瑞唱7套,崔莺莺唱5套,惠明唱1套),是元杂剧中篇幅最长、体制最为特殊的一个剧作。

《西厢记》通过崔张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合理要求及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愿望。

(郭沫若说:“《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

二、《西厢记》的艺术特点
(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莺莺:是一位聪明美丽、深沉优雅而又“多情”的相国小姐。

她“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表明她是多才多艺的;她每晚焚香祝告,一“愿化去先人,早生天界”,二“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她又是孝顺的;孙飞虎乱军围寺、玉石俱焚时,她甚至想用牺牲自己的办法,来换取老太君免遭摧残、堂殿免作灰烬、诸僧无事安存、先君灵柩安稳并保全崔家后代子孙,说明她还有舍己救人的思想。

在这一层意义上,莺莺的言行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莺莺是封建时代标准的“淑女”。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淑女”,却在自己的个人感情即所谓婚姻大事上与当时的礼教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她与张生佛殿初逢,便一见钟情,笑捻花枝,亸着香肩,尽其调戏,而且临去之时,还顾盼流连,秋波频转,让张生魂不守舍。

此后,她便“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一步步深陷于对张生的眷恋之中不能自拔:他背着夫人,与张生互吟诗句以通情愫;她利用为父亲做道场的机会,观察、了解张生;她在老夫人背信弃义,赖掉她与张生的亲事之后,主动出击,先让红娘传书约张生相会,随后又索性大胆以身相许,与心上人成就了好事。

可以说,莺莺一方面是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是“淑女”;但是另一方面莺莺在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时又坚决果断地做出了反抗封建婚姻、封建礼教的“叛逆”之举。

在这一意义上,莺莺又是当时社会所不齿的“丑而不信”的“自媒之女”。

要成为不折不扣的“淑女”,就不能名正言顺地、合法地爱其所爱,而要与情投意合的心上人携手共度一生,就要背负“自媒之女,丑而不信”的恶名:莺莺的悲剧在此,莺莺形象的深刻性与社会意义也在此。

张生:是一个蔑视礼法、敢于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而又钟情志诚、富有胆识才情的人。

佛殿初逢,他被莺莺的美貌“风魔”,当即决定“不往京师去应举”而留下来寻找机会接近莺莺。

随即,他抓住莺莺焚香祝告的机会,主动吟诗挑拨莺莺感情的琴弦,并要不顾一切的“撞出去”,试探莺莺的反应。

道场之上,他冒着被“治家严肃”老夫人责怪甚而可能受“皮肉之苦”的风险,“扭捏着身子儿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向莺莺不停地传递着自己的爱慕之意。

“跳
墙”一场,他竟然不顾“夤夜入人家,非奸即盗”的风险,逾墙与莺莺私会。

张生对莺莺的追求是大胆的,但是他的追求又决非“游荡轻薄子”“渔色”可比而是以爱情的执著专一为前提的。

他功名未遂、困于布衣时,为了莺莺“昼夜忘餐废寝,魂劳梦断,常忽忽如有所失”、“受无限之苦楚”;他赶考期间,虽然“孤身去过三千里”,却“一日归心十二时”;他高中状元,春风得意,前程似锦时,始终“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

可见他对莺莺的感情是忠贞不渝的。

剧作还写了张生锦心绣口、满腹才学甚而“笔尖儿横扫了五千人”的才能。

同莺莺的悲剧一样,张生如果不改变他“穷酸饿醋”、“白衣饿夫穷士”的地位,也是不能爱其所爱的,否则就会被看成是违背“先王之德行”甚而是“禽兽”之举。

红娘:红娘的性格,在王实甫笔下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

张生与莺莺佛殿奇逢,眉目传情,她说:“那壁有人,咱家去来。

”催促莺莺立即与自己离去。

张生向她打听小姐是否常出来,她怒斥张生有违“先王之道”、“周公之礼”并认为他是一个“傻角”。

就是崔张墙角联吟、张生想“撞出去”看莺莺说什么时,她还催莺莺赶快回家,“怕夫人嗔着”,结果惹得张生埋怨她“不做美”、“忒浅情”。

此时的红娘,似乎还在兢兢业业的完成着老夫人交给她的对莺莺“行监坐守”的任务,对于崔张的“来往”,她还在以先王之道、周公之礼为标准衡量他们的是非对错。

大约从白马解围、张生给了红娘很好的印象、尤其是老夫人背信弃义“赖婚”开始,红娘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

她在张生一筹莫展、几欲自尽时,为张生出谋划策,让他以琴声挑动莺莺,并且在实际过程中为张生发暗号,做内应,通情意。

随后她甘冒风险,不计报酬,为崔、张传书递柬,最终促成两情相悦的崔、张“同宿”。

崔、张私情暴露后,她面对老夫人的“家法”,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巧妙地晓以利害,迫使老夫人不得不应允崔、张的婚事。

热心助人,甘冒风险,不计报酬,是此一阶段红娘性格的基本特征。

红娘的这种性格,使她成了热心助人的代名词。

莺莺的母亲崔老夫人是一位反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封建家长。

她虽然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对于莺莺,她更是以母亲兼家长的身份精心呵护,费尽心思将她培养成“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的人。

但因门第不等得关系,他又不惜,不惜棒打鸳鸯,扼杀女儿的爱情。

老夫人形象的深刻性在于她以当时的伦理道德为准则为女儿谋取“幸福”,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给女儿连同张生造成巨大的痛苦。

老夫人的形象,充分体现了封建道德、封建礼教扼杀人性的本质。

(二)主副交叉、显隐结合的矛盾冲突。

崔张为了自己的爱情自由克服种种困难与障碍奋力抗争,而老夫人则为了维护自己的家族的利益与相国“家谱”的名声,竭尽全力阻挠崔张的自由结合。

双方可谓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毫无疑问,崔张(包括帮助他们的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是《西厢记》的主要矛盾。

但是,这一矛盾尽管可以说贯穿始终,但却并不是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

崔张一见钟情、两心相许而又未被老夫人发现时,尽管老夫人对莺莺严加管束甚而派红娘对莺莺“行监坐守”,崔张与老妇人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崔张间的“内部”矛盾却明显居于主导地位。

兵围普救寺,老夫人被迫许婚后又背信弃义地赖婚,崔张与老夫人的矛盾骤然激化,成为了此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老夫人“赖婚”之后,崔张的恋爱被迫转入“地下”,崔张与老夫人的矛盾暂时淡出,而张生、莺莺和红娘之间的“内部”矛盾则相应凸现出来。

等到崔张私情被发现、老夫人拷问红娘开始直至全剧结束,崔张(包括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又重新激化并再次成为了剧作的主要矛盾,相应地崔张红之间的“内部”矛盾则显得无关紧要从而退居次要地位了。

可见,整个剧作,矛盾冲突或主或副,或显或隐,既跌宕起伏,层层推进,
又摇曳多姿,张弛有度,充分展示了王实甫驾驭戏剧结构、安排矛盾冲突的杰出才能。

(三)婉曲细腻、入木三分的心理刻划。

莺莺心许张生,苦于无人传递信息,便让红娘转告张生“好共歹不着你落空”,可是真正等到红娘稍回张生示爱的简帖时,她却又发起脾气,要告老夫人打下红娘“下截来”。

莺莺写信约张生跳墙相会,可是张生如约前来时,她又怒斥张生说:“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

若夫人闻知,有何理说。

”并且装模作样要红娘将张生“扯到夫人那里去”。

莺莺的这种行为,初看似乎矛盾,实际上却正是刻画规定情境中的莺莺复杂心理的神来之笔。

莺莺从小受封建礼教熏陶,即使心中燃烧着熊熊的爱情之火,她也不能不顾及一旦被对方遗弃、自己将无颜见人的后果,尤其是红娘就在跟前,而红娘背后就是主宰着自己命运而又反对自己与张生婚事的“治家严肃”的老夫人。

莺莺的“言而无信”,正是她追求自由爱情而又有所担忧的心理的反映。

《西厢记》中,像这样婉曲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的例子是很多的,也是很成功的,所以郑振铎《文学大纲》中说:“中国的戏曲小说,写到两性的恋史,往往是两人一见面便相爱,便誓订终身,从不细写他们恋爱的经过与他们恋爱的心理。

《西厢》的大成功便在它的全部都是婉曲的细腻的写张生与莺莺的恋爱心境的。

似这等曲折的恋爱故事,除《西厢》外,中国无第二部。


(四)极具个性、词彩华美的语言成就:善于化用前人诗词等名句,又能按照规定情境给以提炼,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等,是《西厢记》的语言个性鲜明、词章华美。

所以有学者描述说:张词爽朗热烈,崔词深沉优雅,红词泼辣爽快,惠词豪放朴实。

而给人的总体感觉则是:自然、华美、富有诗意(《太和正音谱》称其词如“花间美人”;张庚等认为“堪称古代剧诗范本”(张、郭主编《中国戏曲通史》)。

第四节《长亭送别》的赏析
《长亭送别》,特别是其曲词,具有如下值得可以赏析之处:
(一)情景交融。

其中有的曲词句句景语,字字含情,如[端正好]:前三句写景,通过对暮秋时节的蓝天、白云、黄花、红叶、西风、大雁的描绘,既表现出了崔张依依惜别的情景,更衬托出了莺莺的痛苦欲绝的心情。

特别是枫叶经霜变红的自然现象,作者用一极富主观色彩的“染”字,将莺莺“泪染枫叶”的痛苦心情刻画了出来。

还有的曲词因情见景,如[滚绣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莺莺欲与张生并行,便怨柳丝不能系住张生之马;莺莺不愿与张生分别,便恼恨疏林不能挂住夕阳!这里,莺莺的离情别恨,通过莺莺所见之景——柳丝、疏林、夕阳——巧妙地传达了出来。

(二)情深而词透。

常见手法是集中一点,层层深入。

如[快活三]先一句“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已然刻画出了莺莺感觉酒食如土似泥、难于下咽的痛苦心情,但作者并不就此住手,接着再补写一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通过莺莺酒食还不如泥土感觉,更深入一层地写出了莺莺因痛苦欲绝而心如死灰的心情。

再如[一煞] 前五句也于此类似。

它借人物所见之景,衬托人物心中之情,将莺莺目送心上人远去希望多看一眼他的身影却又被青山、疏林、淡烟暮霭遮挡,希望多听一句心上人的话语却又只能听见透过禾粟传来的伴着秋风的阵阵马嘶的痛苦心情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出来!
(三)直抒胸臆。

如[叨叨令]一曲,将莺莺痛苦、绝望、愁闷、希望等等心情通过莺莺之口直接呼喊出来。

(四)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伯劳东去燕西飞。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排比: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

夸张: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对偶:
碧云天,黄花地。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叠字:
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则索昏昏沉沉的睡;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