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前评估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置管前评估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7-18T13:47:29.093Z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作者:朱丽群1 张建薇2

[导读] PICC置管前评估作为PICC留置的第一步关系到后续穿刺、置管、使用和维护等多个环节。

朱丽群1 张建薇2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广泛应用在长期静脉营养、化疗、抗生素治疗等领域,为患者静脉输液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道[1-2]。PICC置管属于侵入性的有创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全面、系统的规范评估是预防风险的必要条件[2-3]。本文阐述了PICC置管前评估意义及内容,展示PICC置管前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国内的评估现状,以期为PICC置管的临床实践提供信息。PICC置管前评估意义及内容

1.置管前评估的意义

PICC置管前评估作为PICC留置的第一步关系到后续穿刺、置管、使用和维护等多个环节[4]。置管前评估的意义首先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放置PICC; 其次对于适合放置PICC 的患者,决定选择何种PICC 导管、选择何处进行穿刺、是否需要借助超声辅助设备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而且还可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规避因评估不全导致的相关并发症[5]。

2.置管前评估内容

2.1禁忌证和适应症的评估王建荣主编[6]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明确了PICC置管的适应症和禁忌证。通过评估患者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是否符合适应证。置管前对患者是否存禁忌证进行准确地评估,能够筛查不合适位置管的患者,并给予正确处置,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7]。

2.2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因素的评估是对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支持系统、患者的意愿、认知与配合、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置管通路、导管材料、麻醉药是否过敏等[6-10]。美国INS的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关于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在中心血管装置置入前,护士应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10]。

PICC置管前评估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国内的评估现状

1.国外置管前评估的研究状况

国外有成熟的临床实践指南,美国 INS 在循证研究基础上,听取多学科权威的意见,制定了PICC实践标准。该标准全国统一,定期改版,不断更新[11] 。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国家、州的法律专业标准及制造商标注的用法、与指南相一致的院内制度和流程,经医院专业委员会认可并定期查阅或修改的制度和流程,要求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严格遵循[12]。国外有研究[13]报道:组建由医师、医师助理、护士、放射科医师组成的PICC 专业团体,由其执行PICC 置管前评估。RNAO推荐使用结构化的评估工具进行置管前评估并存档[14] 。2.国内PICC置管前的评估现状及研究进展

国内PICC置管前的评估现状李全磊[15]等人选取上海市7所三级医院的PICC 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关键知情人访谈:访谈对象都肯定了PICC置管前评估的重要意义,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诊断与治疗静脉条件等多个方面,同时存在评估不全,第一评估人非穿刺者时或产生隐患尚无评估表等问题。

束寒玲[16]等人选择安徽省输液治疗护理进展培训班的201名护理人员调查显示: 100%护士认为PICC置管前评估有必要。其中有87.1%的护士报告其所在的医院在PICC置管前进行评估,但只有21.9%的护士非常了解置管前评估内容。评估内容中血管条件治疗周期药物性质的评估率均达90%以上,记录评估结果的占71.1%且记录形式不一。

国内PICC置管前评估的研究进展

邵逸夫医院盛洁华[7]等人通过查阅美国输液护理实践标准导管说明书参考相关文献,并借鉴美国梅奥诊所的置管评估内容设计了置管前系统评估表。在置管前对PICC禁忌症、适应症、置管中所需药物的、过敏史等内容进行评估,应用以来,筛查出多个存在置管禁忌症的患者,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李全磊[4]等人结合临床情景、最佳实证、患者意愿和偏好、专业人员的判断,以系统评价为依据,并通过严格的制作程序[17-20],于2012年构建了成人PICC 置管前评估的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和评估表。

张艺[21]等人研究报道:置管前评估患者的血管并选择合适的导管可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降并发症的发生率。黄世英[22]等研究表明置管前充分评估血管条件,选择直径最小的导管、最适合的穿刺技术和位置从而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袁芳臻[23]等人研究表明,对评估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给予干预,可降低肿瘤病人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吴梦华[24]等人研究报道:建立规范化的PICC置管临床路径,由护理组长评估患者血管条件查看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报告,告知患者及家属PICC置管的目的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措施由患者或家属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PICC置管同意书。沈定玉等人研究[25]显示,设立高危病人评价机制并由经验丰富的PICC 操作者共同完成置管,能够有效提高导管末端成功到位率。盛洁华[7]、言克莉[26]和唐晨曦[27]研究显示:置管前系统的风险评估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PICC导管安全有效留置。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的研究显示PICC置管前评估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但是目前国内各地各医院临床实际操作中置管前评估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环节,尤其对PICC相关并发症的置管前风险因素评估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者应根据《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制定并落实符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标准化的置管前评估流程,为PICC规范置管提供质量保障。

PICC从置管到维护都是护理人员全程负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无主动关注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预防的意识。因此,静疗专业护士应通过循证方法进行PICC相关并发症的预见性风险管理,从而降低并发症、规避风险和纠纷,保障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钟华荪,李柳英,等.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33-137.

[2] 徐波,耿翠芝等. 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

[3] 闻曲 PICC临床应用中的安全隐患及管理现状理[J]. 护理学杂志,2013,7,28(14): 6-8.

[4]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ONS).Access device guidelines: recommendations for nursing practice and education [M].3rd 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