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政府行政效能创新及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 (1)

浅谈促进政府行政效能创新及提高 (2)

一、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表现 (2)

(一)、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落后 (2)

(二)、机关机构臃肿,冗员过多,人浮于事 (2)

(三)、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 (2)

(四)、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行为屡禁不止 (2)

二、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3)

(一)、主观方面的原因: (3)

(二)、客观方面原因 (3)

三、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措施,加强服务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4)

1、构建企业化政府体制。 (4)

2、设立专门的行政效能监督机构。 (4)

3、适当扩大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监督部门的权力。 (4)

四、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措施 (5)

1、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推进行政层次和行政机构改革 (5)

2、推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5)

3、推进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社会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 (6)

参考文献 (6)

浅谈促进政府行政效能创新及提高

【摘要】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建立效能建设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效能,为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持续保障。

【关键词】政府职能行政效能管理改革创新

一、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表现

(一)、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机关干部思想观念保守陈旧,甚至还有一些"左"的僵化的东西,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思想的陈旧,管理观念的滞后,服务理念的落后,影响了机关职能的发挥,破坏了地区和部门的形象,使投资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机关机构臃肿,冗员过多,人浮于事

由于机构庞大,人员臃肿,造成行政管理成本巨大,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到目前为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冗员过多的问题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

(三)、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

有的部门和一些干部工作飘浮,不求实效,只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不顾条件,搞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好大喜功,文过饰非,报喜不报忧。缺乏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

(四)、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行为屡禁不止

跑官卖官、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变相公款消费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

民心和社会风气,浪费了大量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也严重地影响了机关效能的正常发展。

二、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方面的原因:

1、对提高机关效能的认识不清。部分机关干部还没有认识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加速器,是新形势下服务大局、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反作用的有效体现。加上机关缺乏竞争机制,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对改进工作、提高机关效能是一种极大的阻力。

2、部分机关干部道德不正、作风不纯。个别机关干部在道德上信奉极端利己主义,在作风上表现为官僚主义,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在脑后,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途径和手段。

3、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从总体上讲,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客观方面原因

1、行政机关结构、职责的配置还不尽科学。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

2、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们现行人事管理基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几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是造成行政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行政人员分类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动,使得某些人不能人尽其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考核任用制度不健全,也会使某些真正有觉悟、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

3、不正之同尚待进一步治理。目前,机关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特别是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行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效能和行政效率。如果党风、政风不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徇情枉法等现象滋生蔓延,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腐蚀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不仅影响机关效能的提高,还会影响到整个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

三、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措施,加强服务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不断革新行政体制,建设一个政府职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相符合的行政框架,是最基本的效能建设,这中在宏观层面的效能建设,主要将体现在立法上。在我国,许多法律的执行是通过政府行政行为来实现的,有什么样的法律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职能,在这一层面上的效能建设首先就是需要赋予政府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职责,也就是对传统的政府职责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发展的新阶段赋予更新的内容。

1、构建企业化政府体制。

在当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时政府效能建设作为社会不变的主题,将随着我们对公共行政管理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效能建设的模式也必然会不断变化。效能建设作为一种管理技术,实际上所反曲映的内在诉求是管理者对公共行政管理普遍规律的探索和追求。然而,这种普遍规律的适用是有特定条件的,随着时间、空间、技术等条件不同,在实践中,效能建设措施也将随之发展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万能措施,必须要根据我们效能建设最终目的---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不断发展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的公共行政行为,追求公众最大的满意度。

2、设立专门的行政效能监督机构。

在今后和行政效能监督中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整合行政监察、审计、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的相关资源组建一个专门从事行政效能监督的机构。这样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交接过程提高监督效能;在美国的行政内向监督中,就机构设置而言,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将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合二为一的总监察办公室。这一机构将审计与调查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常规性的审计与间断性的调查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监察的效果。

3、适当扩大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监督部门的权力。

经行政效能监督部门"升格",让他们从行政级别上高于其他的政府组成部

门,利用级别优势对其他部门构成监督的强势。就目前而言,"升格"有两种路径可以选择:一是单位整体,二是由更高极别的政府官员担任审计部门的行政首长。对相关专业部门级别"升格",并不违反现有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来说是可行的。通过提高他们的级别,从而更独立地开展工作,这样的设想无疑值得期待,将会大大提高行政效能监督的权威和效果。

四、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措施

1、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推进行政层次和行政机构改革

政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一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二是良好社会环境的创造者。,而不应该受某些利益集团的左右。在这个前提下,改革和完善政府职能要突出理顺"四个关系":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要明确政府边界,凡是应该由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决策的事情应严格由它们决策,政府不应"越俎代疱"。凡是应该由政府承担的,政府责无旁贷。针对当前政府工作存在的"错位"现象,要强调由"经济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即转到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各级政府要有意识地做到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包办企业决策,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同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精神,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架构。

2、推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如财政税收改革、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等。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根据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科学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并相应调整收支关系。财政支出结构应该根据"五个统筹"的精神进行调整,逐步降低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方面的比重。增加用物社会保障、教育、科学技术创新、生态环境、社会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支出。要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加大对洗衣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在税收制度改革方面,应着力改进个人所得税

征收办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弄增值税,探索开征物业税等,以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

3、推进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社会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化及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在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应该说社会体制改革是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以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制度创新的新课题。此外,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有机统一的精神,实现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新型体制机制格局。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影响着各种各样利益,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在"十一五"发展过程中实现突破。

参考文献

[1]沈荣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的思路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4版;

[2]侯玉兰。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行政学院报,2005版;

[3]张永桃。《行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