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ight”的翻译看严复的译名思想

合集下载

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

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西翻译简史》课程论文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姓名: 童唯年级: 2011级班级: 10班学号: 20110512106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12 月21 日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摘要:“信、达、雅”是严复译书的三条标准,也是翻译的三件难事,“信”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到了“信”,才能谈“达”,做到了“信与达”,才能追求“雅”。

这三条理论是中国翻译理论的起点,在中国近代翻译理论中占据的主流地位。

关键词:翻译思想,信,达,雅1.引言提到严复这个人,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他所翻译著作的《天演论》以及进化论的思想。

其实除了《天演论》这部著作,他还翻译了很多作品,比如《原富》、《群己权界论》等。

他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天演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天演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其中,他翻译书籍时遵循了三字标准——“信、达、雅”。

现在,我就以他的三条标准来分析他的翻译思想。

2. 严复的“信、达、雅”三条标准我认为严复在翻译中所遵循的“信、达、雅”三条标准,为中国的翻译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严复在《译〈天演论〉·例言》里就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翻译有三件很难的事情,就是“信、达、雅”。

首先要做到“信”就已经非常难了,没有“信”也就不可能做到“达”,做到了“信和达”,才能去追求“雅”这个标准。

那么对于这三条标准,严复是怎么做到的呢?2.1.严复翻译思想中的“信”“信”在三字标准中是排在第一位的。

其意思是是没有背离原文,准确地翻译出文章的意思,不去歪曲事实和漏掉其中的意思,当然也不能随意去增减文章的内容。

浅析严复的翻译实践与成就

浅析严复的翻译实践与成就

浅析严复的翻译实践与成就【摘要】严复的译作为二十世纪初的西学传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贡献巨大。

笔者认为,严复的翻译实践与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严选译本原著、译前准备充分、对译名和术语的运用要求严格,和开创性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这些都为后辈译者树立了楷模和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严复西学翻译信达雅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他通过翻译西学名著, 为国人介绍了西洋近世的先进思想,影响深远。

同时,他在翻译上面的实践,和他通过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翻译理论,更是令人钦佩。

首先,严复选取译本原著,非常慎重和注重其社会功用。

按理说, 身为海军人才的他应该去翻译一些介绍造船制炮之类的技艺方面的书籍,但他却选择了去翻译介绍西方学术思想方面的著作。

这表现出了严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急迫的救世心态。

因为在他看来,当时中国的落后挨打,并不在于工兵器械上,而在于学术思想和政治体制上。

因此,他所选取的译本原著,基本上都是有助于救亡济世的目的的。

同时,他还注意有计划、有次序地推出相关的译作,以达到他报国效命的目的。

在用《天演论》唤醒了国人后,他又翻译出正合中国当时所需的《原富》,接着是探讨社会人权、政治体制方面的《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和《法意》等,大致都是按自己的既定计划来完成的。

翻译工作是艰苦的,严复却能够忍受书斋的寂寞和病痛的煎熬,去翻译一些能匡时济世的经典著作,而不是急功近利或者为了追赶时髦去翻译一些投合普通小市民庸俗口味的文学作品,确实难能可贵。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后也从事过翻译实践活动,但用他本人的话说,自己是“务广而荒”。

梁曾经回忆说:壬寅、癸卯间,译述之业特盛,定期出版之杂志不下数十种。

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

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

然皆所谓“梁启超式”的输入: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而社会亦欢迎之……时独有侯官严复,先后译赫胥黎《天演论》,斯密亚丹《原富》,穆勒约翰《名学》、《群己权界论》,孟德斯鸠《法意》,斯宾塞《群学肄言》等数种,皆名著也。

严复及翻译理论英文

严复及翻译理论英文
make strenuous efforts because it is not easy to learn well.
Version two: This mastery of acupuncture is not
easy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Cheng Zhaowei,2007:115 )
Interrelation betwee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Apparently: indeependly, different In fact : not seperated standards
Yan Fu: convert the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including the information, spirit and the style)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in an adequate way. Reach a comparatively large audience.
Yan greatly modified Huxley’s original essays to advocate social Darwinism in China. He believes that the principle of evolution applies to both the natural and human world. To Yan, human,just as other organisms, is subject to the law of natural selection. So for a nationality to survive, it must positively adapt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o keep progressing.

从“达旨”翻译看严复的翻译思想——以《天演论》译本为例

从“达旨”翻译看严复的翻译思想——以《天演论》译本为例

2019年4月第35卷第4期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Apr.2019Vol.35No.4*四川省英语写作大数据成都理工大学协同研究中心资助刘青青/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阎黎明/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4000)。

从“达旨”翻译看严复的翻译思想*——以《天演论》译本为例刘青青,阎黎明摘要: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了“达旨”翻译,并在译本中采用“词语颠倒增减”“以中国古书故事代之”“略为解释”“列为后案”等翻译手段,充分地体现其翻译思想,即重视对西方先进科学思想的学习、强烈的爱国主张、强调表达原文精神。

关键词:严复;《天演论》;“达旨”翻译;翻译思想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19)04-0047-04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

作为翻译家的严复,关注西方科学著作,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社会通诠》等名著。

《天演论》是严复最早的翻译作品,给当时混沌的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自强保种”的重要性,也让更多民众行动起来改变中国当时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

由此可见,《天演论》的确是一本成功的译作,这与严复采取的翻译手段——“达旨”翻译息息相关。

谈起“达旨”翻译,严复自己认为这种翻译方式“实非正法”,劝诫大家不要效仿他,但正是这种“非正法”的翻译方式才让《天演论》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那为什么其所谓不正确的翻译方式反而能取得成功呢?这是因为严复所采取的“达旨”翻译背后蕴含其独特的翻译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本文将分析研究“达旨”翻译的概念及其提出的背景,结合“达旨”翻译手段在《天演论》译本中的体现,更深入地了解严复的翻译思想。

一、“达旨”翻译概论及产生背景1896年,严复开始翻译《天演论》。

严复翻译思想讲解

严复翻译思想讲解
4.He became a respected scholar for his translations, and became politically active.
2019/6/6
1850 — 1900
•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 候官县盖山镇 阳岐村一中医世家。
•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应开平矿务局总办张冀邀请赴天 津主开平矿务局事,后任该局总办。
•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赴北京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 总办。
•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任复旦公学校长,为该校第二任 校长;被安 徽巡抚恩铭聘去任安庆安徽师范学堂监督。
• 1909年5月(宣统元年四月)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 议官、福建省顾问官。
严复避祸于天津。
• 1920年因哮喘病久治无效,回到福州养病。
• 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关于严复的评价:
严复于中学西学皆我国第一流人物 ———梁启超
严复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的启蒙思想家,十九世纪末传播西方政治 学说的理论家,传播西学的著名翻译家。
严复不赞成赫胥黎的“自然界没什么道德标准 ,而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人类是高于 动物的,人性本善,能做到相亲相爱,不同 于自然竞争,所以社会伦理学不同于自然进 化论”。
(三)《天演论》的传播与影响: 1、它成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它成为近代中国救亡运动的原动力
总之,严复为近代西学的传播,开启了一 代学风,影响了一代学人,为革命提供了理论 依据。
《中国教育译》 《支那教案论》 《欧战源起》
此时,其译作“更 为随便”。
严复译西方近代社会科学著作是与“旧学 ”作较量,抵制当时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的陈词滥调,意在向国人证明学习“ 西学”不能只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船坚 炮利”,而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方法 和民主政治制度。

从《天演论》看严复的译名思想

从《天演论》看严复的译名思想

从《天演论》看严复的译名思想杨红【摘要】Yan-Fu's translation works Huxley's Evolution and Ethics (Tianyanlun)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originsin modern China but also produces far-reaching effect on the circle of thought of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classified English and Chinese terms in Yan Fu's Tianyanlun and analyzed Yan Fu's viewpoints on translation terms expressed in Yiliyan (the Prefa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Huxley's Evolution and Ethics), which would help us to look deeper into his ideas on translation terms and evaluate objectively Yan Fu's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latter-day.%严复译作《天演论》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这部译本对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天演论》的中西译名进行了统计分类,并解析了《译例言》中严复的译名观点,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严复的译名思想,客观评价严复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作用.【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1)005【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严复;《天演论》;译名;《译例言》【作者】杨红【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一、引言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变革的时期,尤其是中日甲午之战使得中国的爱国志士意识到强国不应只限于技术上的引入学习和政治上的改良变法,一批有识之士开始翻译引入西方学说,这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这其中,严复的译著尤其是《天演论》成为中国社会近代生存竞争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试论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思想

试论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思想

试论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思想【内容摘要】严复是中国历史上传播西学的第一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译学理论家。

他认为,“译事三难:信、达、雅。

”“信”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达”是翻译的目的,“雅”是翻译的语体选择。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翻译学者们对“信、达、雅”的阐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严复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特别的现象,那是特属于他所处的时代的。

因此我们对于他的翻译作品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给予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On Y 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Abstract 】Yan Fu is the the first person in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in the Chinese history, is our country outstanding modern translation theorists. He thinks," the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elegance." " faithfulness"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emise and the foundation," expressiveness " i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Elegance is the ch oice of registers . Over 100 years , the three characters have being received with different views and judgements.Yan Fu's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hina a special phenomenon, that is the period in which he lived. We therefor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his works can be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give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Key words】Yan Fu;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elegance;translation thoughts严复(1853--1921)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译学理论家,是传播西学的第一人。

严复中英文简介

严复中英文简介

严复(1853——1921):tripl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信(faithfulness):忠实准确达(expressiveness):通顺流畅雅(elegance):文字古雅Yan fu put forward this“three character guide”in his prefa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Huxley`s book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天演论》译例言 1898)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尤不译也。

则达尚焉。

……易曰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

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

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

实则精理微言。

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则为达易。

用近世利俗文字。

则求达雅。

往往抑义就词。

毫厘千里。

审择于斯二者之间。

夫固有所不得已。

岂钓奇哉。

……Translation has to do three difficult things:to be faithful,expressive,and elegant。

It is difficult enough to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and yet if a translation is not expressive,it is tantamount to having no translation.Hence expressiveness should be required too……The Book of Changes says that the first requisite of rhetoric is truthfulness. Confucius saysthat expressiveness is all that matters in language。

严复的翻译思想

严复的翻译思想

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论。这 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 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 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 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 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严。 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 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 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
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译书动机指导下的翻译态度及方法
• 严复意识到自己的时代责任,非常自信, “有数部要书,非仆为之,可绝三十年 中无人此为者” • 克蒙化顽。重铸中国人灵魂,使他精神 完全集中专注译书 • 翻译态度谨慎,不像林纾“耳受手追声 以笔止”而是“字字由戥子称出”译品 的选择,都是精心研究、针对性极强的。
?所谓达旨不是达原作之旨而是达严复之旨即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目的所以严复的译文多有改动为了更达旨严复加了大量的按语八大译共所谓达旨不是达原作之旨而是达严复之旨即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目的所以严复的译文多有改动为了更达旨严复加了大量的按语八大译共110万字按语约万字按语约11万字占十分之一多针对中国实际或抨击时政或批判旧学
严复与《天演论》
• 1898年严复首译《天演论》,这是影响最大,是 他最富盛名的译著。 • “人物有别” ,“与天争胜”:赫胥黎忠实地宣 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自然界生物进化的 原因是“物竞天择”。而社会不同与自然界,人有 理智,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进化,而可以奋发自强。 • “人物无别”“任天为治”:同时代的英国社会 学家斯宾塞确认为人类社会也是弱肉强食,适者生 存。但他又认为,人不能改变规律只能听任规律摆 布。 • 站在救亡图存立场上的严复,既不能同意赫胥黎的 “人物有别”也不能同意斯宾塞的“任天为治”, 所以他分别采取了“人物无别”“与天争胜”指出 中国只要发愤图强,鼓民力、开民智、鲜民德、就 可以变弱为强,挽救危亡,自立于世界。

严复的翻译理论

严复的翻译理论

支谦
严复
信:支谦《法句经序》中有“传 实”、“贵其实”、“勿失阙 义”、“因循本旨”等,实际就
信:表达原文“意义”(即 语义、逻辑)的准确性
是注重传达原作实质性内容,同 达:通达顺畅,要从整体上
时又引老子的“美言不信,信言 不美”为“信” 张目;他嫌竺将
把握文章的脉络
炎所译“其辞不雅”,显然“雅” 雅:文雅,语言要优雅些不
——主讲人:杜轩
严复的翻译理论
理论来源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 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 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 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 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 辨之者少,三也。”
------------《天演论•译例言》
Evolution and Ethics
严复翻译理论概述
“研究严复的翻译的著述,可能已远远多于严 复的译作本身了。严复于译事的贡献涉及了理 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在翻译理论方面,严复最 伟大的贡献在于,在《天演论·译例言》中, 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 “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 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 “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
支谦的信达雅
信:支谦《法句经序》中有“传实”、“贵其 实”、“勿失阙义”、“因循本旨”等,实际 就是注重传达原作实质性内容,同时又引老子 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为“信” 张目; 他嫌竺将炎所译“其辞不雅”,显然“雅”也 是评判译文好坏的一个标准;“其传经者,当 令易晓”,“易晓”当然是晓畅通达的意思, 所以“今传胡义,实宜径达”,因此这“达” 的标准在当时的翻译家而言已是常识一样的东 西了。

• “达”是对 “信”的必要 补充,使“信” 的价值体现出 来。

9严复

9严复


《群己权界论》 原 名: On Liberty 原作者: John Smart Mill 19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作,今译 《论自由》


《社会通诠》 原 名: 原作者:
History of Politics
Jenks Edward

《穆勒名学》 原 名: System of Logic 原作者:John Stuart Mill William Stanley Jevons 《名学浅说》 原 名: Logic 原作者:William Stanley Jevons

严复译著特点

审敌自镜之道


西方社会科学和学术思想专著 ‚翻译宗旨,理需预定,略言其要。‛ 大量添加按语 达旨
认准时势需要,分 即传达书中大意而已 除名物诠释外, 先后缓急从事翻译, ‚文多繁复而无关宏旨, 结合国内实际对 每译一书都有鲜明 则概括要义译之。‛ 原书批评、补充、 的针对性 发表议论。


‚信达雅三者为译书不刊的典则,至今悬之国门无 人能损益一字,其权威是已经确定的了。 ---周作人(《谈翻译》)
后人对‚信、达、雅‛的评价

“严几道的翻译,不用说了。他是:译须信达 雅,文必夏殷周。……他是用一个‘雅’字打 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可 以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 怎么能够‘达’!……” ---瞿秋白 主要反对严复的‚用 汉以前的字法、句法, 则为达易‛的观点, 对‚信达雅‛还是深 信不疑的。

严复提出雅的原因


“非务渊雅也,务其是耳。‛ ‚设今之译人,未为律令名义,闯然循西 文之法而为之,读其书者乃悉解乎?殆不 然矣。若徒为近俗之辞,以取便市井乡僻 之不学,此于文界乃所谓凌迟,非革命 也。……吾译正以待多读中国古书之人。‛ ---严复(与梁启超论《原富》)

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对其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拓展

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对其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拓展

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对其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拓展摘要:自人类有了文化交流就有了翻译工作者,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严复,本文通过介绍严复的生平以及简单的介绍了他的翻译思想后,分析了在严复理论之下现在翻译理论的两点拓展:艺术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严复翻译思想创造性艺术性一、严复的文学翻译思想只要提及严复翻译思想,绝大多数翻译评论者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信、达、雅”这一著名的翻译三字经。

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组合一举成为影响中国翻译界长达百年之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在我国翻译界产生巨大影响。

“信”体现的价值是“真实”,“达”体现的价值是“理解”,“雅”体现的价值是“明晰”。

二、严复翻译理论发展下的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1文学翻译的艺术性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再现的生活现实,用以满足读者的认识要求、思想要求和审美要求。

作为文学翻译,它的基本任务自然与文学创作相同。

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全国第一次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说过:“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适合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误地再现出来。

”这里与严复先生所说的信有所相同,但更高于这个“信”,因为它不但是忠于原作品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对原文的理解用符合群体语言审美的标准再现出来。

2文学翻译的创造性继严复先生后又有很多研究者对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其有很具体的理论解释。

对于严先生所提出的创造性,国内外好多学者对这一看法有更深刻的阐述。

让我们具体的来看一看,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大部分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海德格尔认为,超越历史和时间的纯粹客观性理解是不存在的,理解着的历史性使其对世界上的事物的认识必然带着先入之见。

严复的翻译_再现与建构的交织_方仪力

严复的翻译_再现与建构的交织_方仪力

【摘 要】 自清末民初以来,学界对严复翻译的讨论业已形成异常复杂的评估系统。

虽然论者多以西学原著为基准,但对严复翻译的界定却不乏相互矛盾之处,评价严译的标准也多有不同。

职是之故,从翻译的“实然”和“应然”两种状态出发重新认识严译中的“再现”与“建构”无疑有助于严译研究的继续推进。

作为一种“选择性再现”,严译不仅是严复自身思想体系的“建构”,更是传统文化观念与近代西方“新”观念相互交融的结果,体现了翻译的“实然”状态。

【关键词】 翻译;严复;再现;建构【中图分类号】 I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026-7〔作者简介〕 方仪力,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0041。

严复的翻译:再现与建构的交织※◎ 方仪力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译著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的剧变时,严复以“信”、“达”、“雅”为其译事圭臬,秉持“一名之立,旬月踯躅”的精神,翻译了11部共计170余万字的近代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逻辑学、法学等著作,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有为曾有“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的诗句。

梁启超更是将严译称之为“名著”,将严复本人誉为清季输入欧化之第一人——“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1]。

通过翻译,严复不仅引入了自由、民主、进化主义等新的思想和政治理想,更借用译著中的序跋、按语、注释等“副文本”将中国传统文化投射到了译介的西学中,探讨了如何认识西学、如何立国、如何寻求富强等近代思想界力求澄清的重大问题。

鉴于严译在近代史上的重要性,自清末民初以来,学界针对严复翻译的讨论从未停止,著名学者吴汝纶(1897)、梁启超(1902)、蔡元培(1923)、胡适(1923)、张君劢(1923)、贺麟(1925)、鲁迅(1931)、钱钟书(1964)、李泽厚(1979)都曾撰文讨论过严复的翻译。

严复的翻译理论

严复的翻译理论

严复的翻译理论霍家晖陈学瑜20111204102袁雅汶20111204082鲁迪飞20111204080背景简介翻译理念“信,达,雅”&其他主要翻译作品不同时期理念及举例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参考:《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沈苏儒著严复在翻译理论上的最伟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信达雅”学说,把“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原则。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信达雅”说由来—《天演论·译例言》)。

严复的“信达雅”说再我国文化界翻译界流传至今,无处不在,可以说直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有关翻译的学说(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能够具有如此持久、广泛的影响力。

“信达雅”要旨(一)翻译要做到“信”“达”“雅”。

(“求其信“求达”“求其尔雅”)这是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二)“信”是最重要的。

(“求其信已大难矣”“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用这个字显然就是着重在忠实于原文的意思。

由于用中文来表达西文的意义有时候会很困难,所以译文“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信”,目的是为了表达原文的意义。

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综述

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综述

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综述摘要:严复在少年时代有一段留学经历,这让其对英语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促使其后来进行翻译工作。

不仅如此,由于其自身对中国文学有着独特的造诣,将这些因素运用到翻译著作中,对后世影响极大。

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他倡导的“信达雅”的翻译思想,为后来的翻译工作提出了参考和指导。

本文从“信雅达”的具体理论出发,在辩证地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信雅达”理论所体现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严复;“信雅达”翻译理论;辩证分析;历史价值一、“信达雅”的提出在严复的“信达雅”理论出现之前,我们已经出现了很多的翻译活动,但大都是针对一些具体的作品进行翻译,尚未出现较为完整的翻译理论,很难对一定的翻译工作进行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翻译的重要性逐渐凸显[1]。

为了对译者的翻译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在近代社会出现了一种“预备规范体系”,但是由于具有一定的弊端,其中的主观性和相对性较为明显,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发挥绝对优势。

而严复的翻译理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一经问世,对后世的翻译工作起到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整个翻译史的研究,“信达雅”的思想最早在中国佛经翻译家的理论中出现,随后严复在结合自己翻译经验的同时进行一定的总结,在经过从提出到发展的漫长过程,最终形成了“信达雅”翻译思想。

既为翻译家进行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准则,也为人们对翻译作品提供了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

二、“信达雅”翻译思想的具体内容翻译本身是一种社会行为,既然如此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让翻译作品传递一定的社会价值,并不是单单是译者的个人行为。

为此,严复根据自身实践以及留学经历,形成了“信达雅”的翻译思想,具体内容如下:信,就是忠实可信。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对原文内容有具体且细致是认识和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内容的翻译,尽量保证不增加新内容、不删减以及不随意更改原有的内容。

与此同时,在形式上还应该与原文特定的语言风格保持大体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所翻译的内容能够做到可信,能够传递原有作者的价值理念[2]。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阐释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阐释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阐释严复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译学理论家。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看作是一个翻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

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准确理解, 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和认识严复的”信、达、雅”, 同样地有助于用其指导翻译的实践中提高翻译水平。

本文将从对严复翻译标准的新认识来重新阐释严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标签: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一.引言严复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译学理论家。

他不但提出了在中国翻译界至今还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信达雅理论,他的理论及翻译”还为中国近代知识界、思想界带来了一种全然不同于过去的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的译著在中国建构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理论基础。

但是对于他的翻译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

有人完全否定他的翻译(像傅斯年先生),但总体上来说,人们对他的译著评价还是很高的。

“信达雅”说, 是严复(1984)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 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 在《译例言》的第三段严复又提出:”《易曰》: 修辞立诚。

子曰: 辭达而已。

又曰: 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 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

” 按照严复”信、达、雅”的标准, 翻译作品一定要做到内容信实、语言畅达、文辞典雅, 译文除了讲求准确以外, 还必须考虑语言的优美度。

二.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评价对于严复的”信、达、雅”的标准,长期以来,各家都有各家的见解。

有的对于”信达雅”全盘否定,也有的大部分肯定以及不否定。

首先,大多数的翻译理论家还是从某种层面上对”信、达、雅”的标准给予肯定的。

因为这个标准不仅是近百年来中国翻译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翻译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得以应用,并被广大翻译家所接受。

例如,我国翻译界前辈刘重德(1979)全面评析了严复”信、达、雅”三字原则。

试论西周与严复对right翻译的比较研究

试论西周与严复对right翻译的比较研究

一、导言在中国和日本走向近代的历史进程中,严复(1854--1921)和西周(1829--1894)均扮演了启蒙先驱的角色,积极译介西方近代学术和思想,对两国由传统到近代的社会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对于许多承载西方近代概念的词汇,二者却选择了不同的译词。

right 即为其中典型一例。

西周将其译为“权”“权利”,而严复则译为“直”“民直”。

二、西周的译词“权”“权利”西周在其1868年所著的《万国公法》①中,有如下内容:第一章万国公法の大旨第一節万国公法ハ法学の一部ニシテ、万国互ニ相対シト(ト節)ル事ヲ得ルノ権ト務メサル事ヲ得サルの義トヲ論スル者なり②(万国公法为法学之一部,所论万国相对应得秉事之权与应尽之义。

笔者译)西周这段翻译中的“权”,即right 的译词。

对于西周的此段翻译,柳父章(2001)曾做过如下分析:“西周所说的‘权’与‘应尽之义’相对,这与如今right 的译词‘权利’的含义相同。

但是,‘秉权’即掌握权力……根据文中语境,这个‘权’更接近power 的含义。

”由此可见,对于此时的西周来说,right 和power 是混淆的。

right 是西欧思想中“自然法”概念中的词汇。

自然法超越了基于力量的人为法的范畴。

在欧洲中世纪甚至被写入圣经,地位高于市民法与国家法。

因此,自然法中的right 与正义、公平、理性相联系,是个完完全全的褒义词。

西周所学为自然法,其中right 的含义是与力量相对立相区别的。

而西周却选用“权”来翻译。

“权”源于汉语,中国典籍中的“权”则源于能够约束人的力量,含有贬义。

从这一层面来讲,西周选用“权”来对译right 并不十分合适。

此后,西周在《致知启蒙》《生性发蕴》等译著中在“权”之后添加“利”,创造了“权利”这一译词。

“利”容易让人联想到“利益”等积极的意义,西周用“利”来补充“权”所缺失的含义。

而“权利”这一词汇,汉语典籍中并不存在。

三、严复的译词“权利”“直”“民直”严复在翻译right 一词时,最初使用了“权利”,而在1903年出版的《群己权界论》③中,则独创了译词“直”“民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