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第十七章 动物界

第十七章动物界

我们知道,在生物界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动物界,而且人本身就是动物。动物界的种类之多、形态结构之复杂、生存环境之多样性,都是其它几个界生物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动物界讲清、讲透,十分不易,而同学们要理解掌握就更难。在这里,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进化树,把动物界的主要内容进行一分布上归纳,有利于同学们对动物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陆生脊椎动物(恒温动物)(鸟纲、哺乳纲)

陆生脊椎动物(变温动物)(爬行纲)

水生脊椎动物(鱼纲)

后口动物(棘皮动物门)

真体腔动物(环节动物门)

三胚层动物(扁形动物门)

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门)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门)

动物界简单进化树

上述进化树虽不规范,但简明扼要,且动物界的重要内容都包括在里面。这里就以此系统讲述,便于同学们的理解。

一、原生动物门(Protozoa)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形态结构特征:单细胞,个性小,形态多样,有各种运动胞器。

2、生理特征:营养方式有光合、渗透、吞噬三种。呼吸与排泄通过细胞膜的渗透和胞质的流动来完成。另外,原生动物虽然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对外界剌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有感应性。

3、生殖特征:无性生殖常有二分裂、出芽、复分裂、质裂等形式。有性生殖常见配子生殖、接合生殖、单配生殖。

4、包囊:大多数原生动物在环境条件恶化时,能分泌形成厚壳将虫体包裹起来,体表胞器(如鞭毛、伪足、纤毛)消失,形成包囊。

(二)、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原生动物约有5万种,包括2万种化石。一般把它们分为四个纲,即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动物。

1、鞭毛纲(Mastigophora):

1)、主要特征:鞭毛为9+2结构,9组微管覆瓦状排列。运动原理为微管之间的滑动。营养方式三种都有。生殖为典型的纵二分裂。

2)、代表动物:绿眼虫(Euglena viridis)

常见于有机质丰富的水沟中、池沼或缓流的水中。

体呈纺锤形,前钝圆,后尖削。长60微米,体表膜具弹性,有斜纹。前端有眼点、光感

受器、储蓄泡、胞口等结构。

体内有细胞核、叶绿体、副淀粉粒、淀粉粒等结构。

营养方式为光合作用。呼吸、排泄由体表膜渗透完成。生殖纵二分裂。

3)、分类及常见种类:常分为动、植鞭两亚纲。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重要种类。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寄生于人的肝、脾、淋巴结等内皮系统的细胞内。此时,其胞体仅仅~3微米,无鞭毛,呈圆形或椭圆形称无鞭体(利杜体),使人患黑热病。黑热病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症状主要是肝、脾肿大,造成贫血而死亡。利什曼原虫由白蛉子(Phlebotomus)传播。利杜体随血液进入白蛉子体内,虫体变长,长出鞭毛,发育成为细滴型体(长15~25微米),它行二分裂繁殖。当白蛉子再度叮人时,细滴体又进入人体发育成无鞭体。目前我国已消灭这种疾病。

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分布于我国,寄生于马、牛、骆驼等动物体内,传播的媒介是虻(Tabanus),引起苏拉病。病症为发热,体消瘦、水肿,残废率很高。

除上述种类外,还常见盘藻虫(Gonium)、团藻虫(Volvox)、夜光虫(Noctiluca)钟罩虫(Dinonbryon)、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披发虫(Trichomympha)等。

2、肉足纲(Sarcodina):

1)、主要特征:以伪足为运动胞器,伪足常分四类(叶状、丝状、根状、轴状)。营养方式异养。繁殖方式二分裂。

2)、代表动物: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生活于不流动浅淡水中。

体长20~60微米,随着原生质流动,体形不断变化。胞质明显分内质(包括凝胶质、溶胶质)、外质。

营养方式是以伪足摄食,形成食物泡。食物残渣通过质膜排出。呼吸及排泄通过体表渗透进行。

繁殖方式为无性二分裂。

3)、分类及常见各类:常分为根足、辐足二个亚纲。

痢疾内变形虫(Entamoeba histolytica):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是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整个生活史可分为滋养体及包囊两个阶段。所谓滋养体一般是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痢疾内变形虫的滋养体分为大小两种。大滋养体寄生于人体肠壁组织中,以肠壁内的红细胞为食,不形成包囊。其个体大,约20~60微米,胞质中有被吞噬的红血球,运动活泼,能分泌溶组织酶,分解肠壁组织。小滋养体寄生于肠腔中,以消化道内的细菌为食。其个体较小,12~30微米,伪足小,运动迟缓。当人体健康时,小滋养体生活一段时间后便形成包囊。包囊为球形,5~20微米,外有一层透明和囊壁,里面含有1~4个核。包囊有感染力。但80%的人感染后不出现症状。当寄主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肠壁受损害或患其它疾病等),部分小滋养体转变成大滋养体,分泌溶组织酶,溶解肠粘膜上皮,侵入肠壁组织,吞噬红细胞,不断增殖,造成肠壁溃疡、泻痢。大滋养体还可随血流至肝、肺、脑和其它部位,形成溃疡和脓肿。大滋养体一般不直接形成包囊。

消灭包囊来源和防止包囊从口而入是预防此病的根本环节。如管理好粪便、保护水源,及时治疗患者以减少带虫者,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包囊的媒介。

其它常见的种类有放射太阳虫(Actimophrys) 、放射虫(Radiolaria )、有孔虫(Foraminifera)、表壳虫(Arcella)、砂壳虫(Difflugia)等。

3、孢子纲(Sporozoa):

1)、主要特征:生活史中,仅某些阶段才有伪足或鞭毛。合子形成前或后,进行孢子生殖,产生孢子。

2)、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五十年代,全世界有2.5亿人患

此病,250万人死亡。当时全世界25亿人中,18亿受疟疾的威胁。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间日疟原虫(P.vivax ):全国各地呈片状分布。

三日疟原虫(P.malaria):华中、华南呈片状分布。

恶性疟原虫(P.talaparum):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我省有分布)。

卵形疟原虫(P.ovale):主要分布于云贵,病类不多。

形态及生活史:有两个寄主,人和按蚊(Anopheles)。其中,人为中间寄主,蚊为终末

寄主(在此进行有性生殖)。

①、在人体内发育:分红血球外型期(它又分前红血球外型期和隐性红血球外型期),

红血球内型期。

进入血液(早期)

营养体裂殖体

裂殖子

(潜隐体)(潜隐子)侵入红血球表面,

随血入肝(侵入肝半小时后)

子孢子红血球外型期

裂殖子裂殖体阿米巴营

养体环状营养体

48小时后

红血细胞内期

从上图可知,蚊子叮人后,子孢子进入人体血液中,30分钟后即陆续侵入肝细胞,发育成营养人体――裂殖体――裂殖子,这一段时间大约需8天,为红血球外型期(前红血球外型期)。部分裂殖子重身进入肝细胞,发育成潜隐体、潜隐子,这个时期称为隐性红血球外型期。大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开始红血球内期发育。即环状营养体――阿米巴营养体――裂殖体――裂殖子。

②、在蚊体中发育:

配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精子和卵子,它们结合成合子,发育成动合子,再形成卵囊,成熟后分出子孢子,到蚊各个组织,最多为唾液腺中,多达二十万个之多。

3)、分类及常见种类:一般分晚孢子亚纲和焦虫亚纲。常见种类有艾美球虫(Eimeria)、

巴贝斯虫(Babsia)、碘泡虫(Myxolus)

4、纤毛纲(Ciliata):

1)、主要特征:本纲动物终生或至少有一个发育阶段具有纤毛。核一般有大小之分。无性生殖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2)、代表动物: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ry)

生活于有机质丰富的淡水池沼或水沟中。体形较大,长约150~300微米。前端钝圆,后端稍尖,形似倒置的草鞋,故名。全身长满纵行排列的纤毛。

消化由口沟后胞口把食物吞入,经胞咽形成食物泡,在体内沿固定线路流动,过程中,溶酶体融合于食物泡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由胞肛排出体外。

排泄由伸缩泡收集体内多余水分(含代谢废物)通过表膜小孔排出体外。呼吸通过体表

吸入O2,排出CO2。

生殖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无性生殖横二分裂,分裂时小核先行有丝分裂,大核无丝分裂,接着虫体横缢,分成二个新个体。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过程较复杂,就不详述。

3)、分类及常见种类:一般分为全毛亚纲、缘毛亚纲、旋毛亚纲和吸管虫亚纲这四个亚纲。常见种类有:

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钟虫(Vorticella)、喇叭虫(Stentor)、中华吸管虫(Trichophrya sinensis)。

二、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一)、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全水生,大多分布在海洋中,少数淡水。典型辐射对称。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行细胞内消化。有组织分化。神经系统为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有所谓的世代交替现象。(即生活史中水螅型和水母型交替出现)(二)、腔肠动物门的分类:一般分为三个纲,即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

1、水螅纲(Hydrozoa)

1)、水螅纲的主要特征:大多为海产,少数淡水生。体小,单体或群体生活。生活史中大多有世代交替现象。水螅型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无口道和隔膜;水母型具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生殖腺由外胚层产生。

2)、代表动物——水螅(Hydra)

生活于淡水,在水流缓慢、水质清洁、水草丰富的池塘、河流和小溪中。分布广泛,结构

简单,易饲养,为较好的实验材料。

体呈圆筒形,长约0.5厘米。前端有触手、垂唇;后端有基盘,用以固着。

由外胚层、中胶层及内胚层组成。外胚屋主要由外皮肌细胞组成,中间夹杂感觉细胞、

间细胞及刺细胞等。中胶层位于外、内胚层之间,无细胞结构,是由外内胚层分泌的胶状物质。内胚屋由内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等组成。

运动方式常见尺蠖运动、翻筋运动。摄食用触手及刺细胞捕捉食物。消化主要行细胞内消化。但有初步的细胞外消化能力。呼吸排泄由体壁单独完成。生殖分无性、有性两类。无性生殖常见出芽生殖及再生。有性生殖为是精卵结合。

3)、水螅纲的常见种类:

薮枝螅(Obelia):是典型的水螅纲成员。

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俗称桃花鱼。当年昭君出塞时沉鱼之说与此有关。

僧帽水母(Physalia)、钩手水母(Gonionemus)、筒螅(Tubularia)。

2、钵水母纲(Scyphozoa)

1)、钵水母纲的主要特征:全为海产,多为大型的水母类。生活史中虽有世代交替,

但水螅体非常退化,常以幼虫形式出现。水母世代发达,构造较水螅水母复杂,无缘膜,触手基部有触手囊。生殖腺由内胚层产生。内外交困胚层都有刺细胞。

2)、代表动物——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钵水母纲重要种类,在我国山东沿海有分布。体呈盘状,白色透明,伞径一般10~30厘米。有四个口腕,四个胃囊,结构复杂。通过下表可比较其与水螅纲水母的区别。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是钵水母纲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

3、珊瑚纲(Anthozoa)

1)、珊瑚纲的主要特征:是腔肠动物中最大的一纲。约有7000余种,全海产,多在暖海、浅海的海底营单体或群体生活。生活史中无世代交替现象,只有水螅型,无水母型。水螅体较水螅纲的结构复杂,消化循环腔前端有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口道,内部有内胚层内突形成的若干隔膜。多数具有发达的骨骼。生殖腺由内胚层产生。

2)、代表动物——绿海葵(Sagartia)

身体柔软,圆柱形,单体,无骨骼,常以基盘附于海滨岩石上。身体与基盘相对的一端叫口盘,口位于口盘中央,呈裂缝状,周围有几圈触手,伸展时形似葵花故名海葵。

海鸡冠(Alcyonium)、海鳃(Pennatula)、笙珊瑚(Tubipora)、红珊瑚(Corallium)、鹿角珊瑚(Madrepora)、石芝(Fungia)、脑珊瑚(Meandrina)。

三、扁形动物门(Platyhelninthes)

(一)、门的主要特征:

1、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1)、是最原始的初级两侧对称的动物群,所有的高等动物皆为此。

2)、体内只有一个内腔——消化腔,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的腔隙充满了纤维和间质形成的中胚层。

3)、由于中胚层能够形成比较精细的器官,因此该门的器官远为上门显出更多特化和分工,也就是说此门达到了机体组成的器官系统水平。

4)、属两性侧对称的原口动物,具螺旋卵裂和定型卵裂。

2、对生物学的贡献:

1)、首先出现两侧对称,这种形式在动物界中广泛发展。

对称:自然界中对称广泛荐在,形式主要分三种。

全对称(点对称):球。辐射对称(线对称):水螅。两侧对称(面对称):人

对称的意义:由于有了两侧对称,使动物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神经系统聚集在前

端,形成了脑。背面有保护功能,腹面有运动功能。运动定向,适应于游泳、爬行生活,而腔肠动物只适应于固着、漂浮生活。同时,对外界环境反应迅速、准确,使身体代谢提高了一步,为适应游泳爬行生活、从水生过渡到陆生打下基础。

2)、中胚层发展成为很明确的胚胎胚层(三胚层)。因此成为一个可用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丰富源泉。

意义:“减轻”了内、外胚层“负担”,使外胚层进一步专化。为组织器官进一步完善打下了物质基础。同时,产生了结缔组织,可贮存水、氧,这就为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创造了条件,成为了可能。

3)、和两侧对称一起,确立了头部形成,在梯形神经系统中,神经有某种明显的集中。

4)、和表皮下肌肉系统一起,有一个肌纤维的间充质系统。

5)、第一次出现排泄系统。

6)、荐在一些独特的和特化的结构,如适应寄生生活——吸着器官。

3、门的主要特征:

1)、三个胚层。

2)、两侧对称,明确的前后端极性。

3)、身体背腹扁平,口和生殖孔大多在腹面。

4)、表皮可能是细胞式合胞体。

5)、消化系统不完全。

6)、无体腔,排泄系统是具焰细胞的原肾管。

7)、梯形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简单,某些种类有眼点。

8)、无呼吸、循环、骨骼系统。

9)、同体,异体受精,生殖系统复杂,通常有很发达的生殖腺、导管和附属器官。

10)、涡虫纲自由生活,吸虫纲、绦虫纲全为寄生生活。

(二)、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分为三个纲,涡虫纲、吸虫纲及绦虫纲。

1、涡虫纲(Turbellaria):

1)、纲的主要特征:体表具纤毛,表皮细胞之间有腺细胞,利于运动;表皮细胞含有特殊的杆状体,用以捕食和御敌。多数种类的消化管发达,有口无肛门。具梯形神经系统,具有较发达的感觉器官。间接发育的种类要经牟勒氏幼虫期。

2)、代表动物——真涡虫(Plcmeria gonocephala)

生长于较清的溪水中,水底为砂石,氧气充足。体扁平,有背腹之分,黑色或褐色。

体壁由皮肌囊组成,包括表皮、肌肉、实质、及原始结帝组织。消化系统由口、咽(肌肉质)、肠(分三支)组成。排泄系统是具焰细胞的原肾管。神经系统梯形。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涡虫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及耐饥性(可缩至原大的300分之一)。

3)、分类及常见种类:一般分无肠目、单肠目、三肠目和多肠目。常见种类有:

旋涡虫(Convoluta)、直口涡虫(Stenostomum)、微口涡虫(Microstomum)、真涡虫、平角涡虫(海片蛭)(Planocera)。

2、吸虫纲(Trematoda)

1)、纲的主要特征:全为寄生,多数为体内寄生,少数为体外寄生。体表无纤毛和杆状体,有保护性的皮层。感觉器官退化。具附着器官,如吸盘、锚、小钩等。生殖系统发达,生活史复杂,繁殖量大。

2)、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无呼吸组织,行厌氧呼吸。神经系统梯形。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生活史复杂,人是终末寄主(也可是狗、猫、鼠、虎等)。它寄生于动物肝胆管内,使

动物软便、腹泻、消化不良、黄胆、水肿、贫血无力,胆囊炎,肝肿→肝癌。中间寄主有两类,第一中间寄主为螺类(沼螺、豆螺),第二中间寄主为鱼虾类(鲤科、米虾类)。

被吞入螺内进入第二

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的一种,形如灯泡)中间寄主成虫寿命15~20年。常用药物为六氯对二甲苯。

3)、分类及常见种类:一般分为三个纲,单殖亚纲(Monogenea )、盾殖亚纲(Aspidogastrea)、复殖亚纲(Digenea)。常见种类有以下一些:

三代虫(Gyrodactylus):对鱼业有危害,主要寄生于鱼鳃及皮肤。

指环虫(Dactylogyrus):主要寄生在鱼鳃。

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终末寄主为人、牛、马羊等草食动物(成虫寄生于胆管

内,但也发生易位寄生)。中间寄主为锥实螺。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五大寄生虫之一。雌雄异体异型,雄性粗、短,

有抱雌沟。终末寄主为人、猪、鱼、犬,寄生于肛门,有毒腺。中间寄主为钉螺。

水中螺内

卵→ 毛蚴→ 第一代胞蚴→ 第三代胞蚴→ 尾蚴→ 人内→ 成体

孵化

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魏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remani)。

3、绦虫纲(Cestoda)

1)、绦虫纲的主要特征:全部寄生,无纤毛,感觉器官退化,缺乏消化系统,渗透营养。有发达的附着器官(小沟、吸盘等)。常有假分节现象。

2)代表动物——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条形,长1~4米。寄生于人的小肠内。侧神经索发达,总成梯形。生殖系统为雌雄

同体。

被猪误食随血液进入人食未熟猪肉

卵→ 六钩幼虫→ 囊尾蚴→ 成虫(2~3月)在

小肠内孵化肌肉组织小肠内发育寿命25年

世界性分布,捷克、南斯拉夫、德国。国内传播主要是钎食被虫卵污染的野屎。人体感染

主要是误食生猪肉。

主要危害:囊虫猪造成经济损失。人患绦虫病会肚痛、腹泻,有饥饿感。还可造成失眠、头痛、烦躁不安。发生易位寄生时,得脑囊虫,可至羊角疯。

3)、分类及常见种类:分单节绦虫亚纲(Cestodaria)、多节绦虫亚纲(Cestoda)。常

见种类有:

旋缘绦虫(Gyrocotyle)、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us)、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ibothrium latum)、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等。

四、环节动物门(Annelida)

(一)、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1)、属原口动物分支。

2)、有一个真体腔。

3)、有原始的分节,不同体节差异很小。

4)、具有所有的器官系统,并很发达。

(二)、对生物学的贡献:

1)、有原始的分节,有很大进步,并为节肢动物更高度的特殊分节打下基础。

分节的意义:分开的体节可能成独立和分开的运动。为了更好地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复杂化。

2)、真体腔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

3)、头部特化成不同器官。

4)、神经系统更趋向集中发达。

5)、循环系统复杂,闭管式循环。

6)、出现肉质疣足。

7)、环节动物是具有再生能力最高动物群。

(三)、门的主要特征:1)、

两侧对称,同律分节。

2)、通常具有几丁质、刚毛。肉质的附肢称为疣足。

3)、闭管式循环。

4)、有完全的消化系统,没有分节排列。

5)、呼吸通过皮肤。排泄系统每节具有典型的成对肾管。

6)、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有触觉、味蕾、平衡囊、感光细胞等。

7)、雌雄同体。无性生殖出芽。

(二)、环节动物门的分类:一般分为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

1、多毛纲(Polychaeta):

1)、多毛纲的主要特征:有明显的头,疣足为它的运动器官。每个体节有后肾一对。

生殖腺不固定,精子由后肾排出,卵由体壁裂开排出。发育过程中要经过担轮幼虫期。

2)、代表动物——沙蚕(Nereis)

(略)。

3)、分类及常见种类:一般分游走目(Errantia)、隐居目(Sedentaria)、原环虫目(Archiannelida)。常见种类有:

日本沙蚕(Nrteis japinica)、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沙蠋(Arenicola)、好转虫(Dinophilus)。

2、寡毛纲(Oligochaeta):

1)、寡毛纲的主要特征:头不明显,无疣足,但有刚毛。有生殖带,雌雄同体,异体

受精,闭管式循环。

2)、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生活于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体长而圆,百余节,节与节之间有节间沟。头部及感

受官退化。身体前端突起称口前叶,在体腔液压力作用下,有掘土、摄食及感觉的功能。

疣足退化,有刚毛。性成熟后,身体前端出现环带,位于第14~16,表现为腺肿状隆起,无刚毛、节间沟,称为生殖带。雌性生殖孔一个,位于第14节腹面中央,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第18节腹面两侧,受精囊孔在对,位于6~7、7~8、8~9三节节间沟腹面两侧。

内部结构复杂。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砂囊→胃→小肠→直肠→肛门组成。闭管式循环十分复杂。有心脏四对(第7、9、12、13节内各有一对血管弧)。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呼吸由体表完成。排泄由小肾管担当。神经系统链状。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3)、分类及常见种类:一般分为近孔寡毛目(Oligochaeta plesiopora)、前孔寡毛目

(Oligochaeta prosorora)、后孔寡毛目(Oligochaeta opisthopora )。常见种类有:毛腹虫(Chaetogaster)、带丝蚓(Chaetogaster)、环毛蚓、异唇蚓(Drawida)。3、

蛭纲(Hirudinea):

1)、蛭纲主要特征:具有两个吸盘,前后各一个。有27节,后面有吸盘由7节组成,故也有人认为是由33组成。具生殖带,体节不明显,体环十分清楚,体环每节5个。真体腔由于结缔组织侵入或填充,体腔缩小,变成体腔窦,有体腔液辅助血液流动。消化道分支叫索囊(盲肠),能贮藏食物。

2)、代表动物——金线蛭(Whitmania)

(略)。

3)、分类及常见种类:一般分四个目。常见种类有:

金结蛭、日本医蛭(Hi rudo nipponia )、宽体蚂蟥(W hitmania pigra)、日本山蛭(H.japinica)、石蛭(Herpobdella)。

五、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一)、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异律分节。

2、附肢有关节。可能与疣足为同源器官。

3、有非细胞结构的外骨骼。肌肉成束,皮肌囊不完整。骨骼起支持或杠杆作用。

4、混合式体腔,开放式循环。

5、消化系统完全。分前肠、中肠和后肠。

6、呼吸器官多样。有鳃、书鳃、气管、书肺等。

7、肌肉系统由横纹肌组成,能迅速收缩,附于外骨骼。

8、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有平衡、触觉、视、味、嗅、听觉等。

9、生殖器官内腔为体腔残余,生殖管又是体腔管变成。

(二)、节肢动物门的分类:一般分为七个纲,三叶虫纲(Trilobita)、甲壳纲(Crustacea)、肢口纲(Merostomata)、蛛形纲(Arachnida)、原气管纲(Prototracheata)、多足纲(Myriapoda)、昆虫纲(Insecta)。

(三)、常见种类:

三叶虫、对虾(Penaeus orientalis)、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蝎(Scorpio)、圆蛛(Araneus)、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金龟子(Serica orientalis)、中华螳螂(Paratenodera sinensis)、蝉(Crptotympana atrata)、菜粉蝶(Pieris rapae)、库蚊(家蚊)(Culex)、伊蚊(黑斑蚊)(Aedes )、大头金蝇(红头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蜜蜂(Apis)

六、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在动物界中的地位:属后口动物。

2、对生物学的贡献:有特殊水管系统、钙质真皮内骨骼等。

有人称它为“高贵类群,被特别设计来迷惑动物学家”的动物。

3、门的主要特征:

1)、体不分节,辐射对称(多为五辐对称)。

2)、无头或脑。

3)、具有棘的真皮骨板的内骨骼或钙质骨针。

4)、有特殊的水管系统。

5)、运动是由步带突出的管足、棘、腕等完成。

6)、雌雄异体。

(二)、棘皮动物门的分类:一般分为五个纲,海星纲(Astroidea)、蛇尾纲(Ophiuroidea)、海胆纲(Echinoidea)、海参纲(Holothuroidea)、海百合纲(Crinoidea)。

(三)、常见种类:

海盘车(Asterias)、海燕(Asterina)、刺蛇尾(Ophiothrix)、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海百合(Metacrinus)。

七、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一)、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1)、有效的证据表明脊索动物是则无脊椎动物进化验室而来,但不能确立有恰当的关系。

2)、从脊索动物的系统发育背景中,可能有两条线索(环节→节肢→软体。棘皮→原索)。

3)、做为门的总体来说,这一类群所有的器官系统,比任何无脊椎动物门更一致。

4)、从鳃过滤取食的祖先到最高等脊椎动物,脊索动物进化必然受特殊适应的活的内骨骼、成对附肢和进化的神经系统所引导。

2、对生物学的贡献:

1)、活的内骨骼是这站动物特征。

2)、肌肉附着于骨骼。

3)、多有肛后尾。原始水栖种类用于增加推进效能,后期变成供各种运动、平衡捲握之用。

4)、高压闭管式循环(高效能运输物质),心脏位于腹面。

5)、具孔的咽(鳃裂)。

6)、高等种类有脑垂体复合体,控制身体中大多数内分泌。

7)、背侧的中空神经索向前发展成脑。

3、门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有头、尾。身体分节,体腔高度发育。

2)、背索荐在于生活史某个阶段。

3)、神经索在背面呈管状。前端扩大成脑。

4)、咽部鳃裂发生在生活史某些阶段。有或无功能。

5)、肛后尾。

6)、心脏腹面。

7)、消化系统完全。

8)、多数有内骨骼(软骨或硬骨)。

9)、部分种类有外骨骼。

(二)、脊索动物门的分类:一般分为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 ertebrata)。

脊椎动物亚门又分类为六个纲:圆口纲(C yclostomata )、鱼纲(Pisces)、两栖纲(Amphibia)、爬行纲(Reptilia)、鸟纲(Aves)、哺乳纲(Mammalia)。

1、鱼纲

1)、鱼纲的主要特征:

⑴、体呈纺锤型,身体仅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颈。尾有圆尾、歪尾或正尾。鳍有奇

鳍(背鳍、尾鳍和臀鳍)和偶鳍(胸鳍和腹鳍)。

圆尾:内外对称。脊柱末端平直,将尾鳍分为完全对称的上下两叶,仅见胚胎期及刚孵

出的仔鱼。

歪尾:内外都不对称。脊柱末端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将尾鳍分为不对称的两叶,一般上大,下小。

正尾;脊柱末端仍上翘,但仅达尾鳍基部,外对称,内部不对称。

背鳍:平衡功能。

尾鳍:舵的功能。

臀鳍:平衡、帮助游泳。

偶鳍功能为维持身体平衡,改变运动方向,提供运动动力。

鳍式:鲤鱼Ⅲ-Ⅳ‐17-22;A.Ⅲ‐5-6;P.Ⅰ‐15-16;V.Ⅱ‐8-9;C.20-22。

侧线上鳞数目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侧线下鳞数目

⑵、口端位(鲤)或上(鮊)下(鲮)位。

⑶、皮肤有盾鳞、硬鳞各骨鳞(又分圆鳞和栉鳞)。

盾鳞:由菱形的骨权和中央隆起的圆锥形棘构成,较原始,由表皮的真皮联合形成。

硬鳞:为斜方形骨板。表面有一层充分钙化的物质(硬鳞质),由真皮演化而成。

骨鳞:由真皮演化而成,略成圆形,前端插入鳞囊,后端游离,彼此覆瓦状排列。又分圆鳞(游离面光滑)和栉鳞(游离一端有锯齿状突起)。

⑷、内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脊椎只有体椎和尾椎。

⑸、心脏一心房和一心室,血液单循环。

⑹、呼吸用鳃。

⑺、两性分开,卵生、卵胎生或胎生。

⑻、中肾。

2)、代表动物——鲫鱼(Carassius auratus)

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杂食性。生长较慢,5龄可长到0.5公斤。

3)、分类及常见种类:现有鱼类约24000种,分软骨鱼亚纲、硬骨鱼亚纲。

软骨鱼亚纲(Chondrichthyes):常见种类有白斑星鲨(Mustelus manazo)、孔鳐(Raja porosa).

硬骨鱼亚纲(Osteichthyes):一般分34个目,常见种类有澳洲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鲢鱼(H 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鳙鱼(A ristichthys nobilis )、鲤(Cyprinus carpio)、泥鳅(M isgurnus anguilliaudtus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黄鳝(Monopterus alb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大黄鱼(Pseudosiaena crocea)、小黄鱼(Pseudosiaena polyactis)、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带鱼(Trichiurus haumela)、石鲽(Platichthys bicoloratus)、虫纹东方魨(Fugu vermicularis)。

2、爬行纲

1)、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⑴、各式各样的体型;身体覆盖着表皮性角质鳞的外骨骼,有的有真皮性骨板;皮肤腺不多。

完全陆生,适应干燥的环境。

⑵、附肢成对,一般5趾,指趾端具爪,适于爬行、跑或划。

运动更灵活、迅速。

⑶、骨骼骨化;肋骨和胸骨形成胸廓;头骨有一个枕骨髁。

适应多变的陆生环境,保护更完善,同时,更有利肺呼吸。

⑷、用肺呼吸,无鳃。

⑸、心室三腔。

心房分完全两室,心室分隔不完全。

⑹、变温动物。

⑺、后肾一对,排泄尿酸。

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⑼、产羊膜卵。2)、

代表动物——

3)、分类及常见种类:一般分四个目,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鳄目()。3、哺乳纲

1)、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⑴、体表复有毛发,有的种类退化。

⑵、皮肤有汗腺、皮脂腺和乳腺。

⑶、头骨有二个枕骨髁,颈椎通常七枚常有一长尾。

⑷、上下颌具有牙齿。

⑸、可活动的眼睑和肉质的外耳。

⑹、循环系统是心脏四腔,仅有左动脉弓。

⑺、肺呼吸。有发声器官。

⑻、后肾,排泄尿素。

⑼、恒温。

⑽、雌雄(♀♂)异体;体内受精;胎生哺乳。

2)、代表动物——

3)、分类及常见种类:

韶关学院《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第十七章 动物界

第十七章动物界 我们知道,在生物界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动物界,而且人本身就是动物。动物界的种类之多、形态结构之复杂、生存环境之多样性,都是其它几个界生物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动物界讲清、讲透,十分不易,而同学们要理解掌握就更难。在这里,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进化树,把动物界的主要内容进行一分布上归纳,有利于同学们对动物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陆生脊椎动物(恒温动物)(鸟纲、哺乳纲) ↑ 陆生脊椎动物(变温动物)(爬行纲) ↑ 水生脊椎动物(鱼纲) ↑ 后口动物(棘皮动物门) ↑ 真体腔动物(环节动物门) ↑ 三胚层动物(扁形动物门) ↑ 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门) ↑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门) 动物界简单进化树 上述进化树虽不规范,但简明扼要,且动物界的重要内容都包括在里面。这里就以此系统讲述,便于同学们的理解。 一、原生动物门(Protozoa)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形态结构特征:单细胞,个性小,形态多样,有各种运动胞器。 2、生理特征:营养方式有光合、渗透、吞噬三种。呼吸与排泄通过细胞膜的渗透和胞质的流动来完成。另外,原生动物虽然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对外界剌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有感应性。 3、生殖特征:无性生殖常有二分裂、出芽、复分裂、质裂等形式。有性生殖常见配子生殖、接合生殖、单配生殖。 4、包囊:大多数原生动物在环境条件恶化时,能分泌形成厚壳将虫体包裹起来,体表胞器(如鞭毛、伪足、纤毛)消失,形成包囊。 (二)、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原生动物约有5万种,包括2万种化石。一般把它们分为四个纲,即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动物。 1、鞭毛纲(Mastigophora): 1)、主要特征:鞭毛为9+2结构,9组微管覆瓦状排列。运动原理为微管之间的滑动。营养方式三种都有。生殖为典型的纵二分裂。 2)、代表动物:绿眼虫(Euglena viridis)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 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

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篇细胞 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细胞代谢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营养与消化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血液与循环 8.1 复习笔记 8.2 典型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 9.1 复习笔记 9.2 典型题详解 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 10.1 复习笔记 10.2 典型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1.1 复习笔记

韶关学院《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第十二章生物界的分类

第十二章生物界的分类 根据分类学的记载,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 000 000 种。但是,根据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 这一事实可以断言,生物种决不止此数。近年来在深海中,甚至 3 000 m 的深海热泉孔周围,都 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还有待人们的继续发掘。有人估计,现存生物的 实际种数当在2 000 000~4 500 000 之间。鉴定这些物种,并将它们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的整理, 这是分类学(taxonomy)的任务。 一、分类学的发展 1、人为分类和自然分类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种生物分类系统。早期的分类只是根据生物表面上的相似与不同来进行 分门别类,以后才出现了力求反映生物进化历程的分类系统。16 世纪我国李时珍(151 年一1593 年)在他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将植物分为五部,即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将动物 也分 为五部,即出部、鳞部介部、禽部和兽部;人另属一部,即人部、这是早期的一部完整的生物分 类系统。 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18 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Karl von Linné,1707 年一1778 年)。欧 洲文艺复兴以后,商业贸易发展起来,整国人民交往频繁、人们对植、动物的知识丰富了,系统 地整理和对植、动物的统一命名就显得迫切需要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林奈于1735 年出版了 “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这二名著、此书到1768 年共出了12 版。林来在前人经验的基础 上,建立了新的动、植物的分类系统权制订了一个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即二名法(binomial nomen -clature)。他的分类系统包括纲(class)、目(order)、属(genus)、种(species)4 个等级。他给 每一个生物定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属名加种名就是这个生物的生物学名。狼的属名是Canis,种 名是lupus,狼的生物学名便是Canis lupus。属名是名词,第一字母要大写,种名是限制属名的, 是形容词,小写,在属名和种名之后还应写上定名者的姓名。狼的生物学名称是林奈定的,因而 狼的生物学全名应是Canis lupus Linné。狗和狼很相似,是狼驯化的产物,所以狗的属名仍是 Canis,但种名则是familiaris(家养的)。人的学名也是林奈所定,即Homo sapies L.sapiens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包括()。 A.食性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地理分布 D.A+C 【答案】B查看答案 2.真核基因的调控机制复杂,可以在多个环节上进行,但不包括()。A.RNA 剪切 B.mRNA 寿命 C.营养控制 D.DNA 转录 【答案】C查看答案 3.真菌门接合菌亚门产生的无性孢子是()。 A.游动孢子 B.孢囊孢子 C.子囊孢子 D.担孢子 【答案】B查看答案 4.传统的五界分类系统不包括()。A.原核生物界 B.原生生物界 C.真菌界 D.病毒界【答案】D 5.下列哪一种细胞器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A.核 B.溶酶体 C.线粒体 D.质体 【答案】B 查看答案 6.下列哪一项属于结缔组织的特点?() A.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B.能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C.细胞间质发达,细胞种类多 D.细胞能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答案】C查看答案 7.细菌和蓝藻在林奈(C.Linnaeus)的分类系统中属于植物界,但在魏泰克(R.H.Whittaker)的五界分类系统中属于()。 A.原生生物界 B.原核生物界 C.动物界 D.植物界 【答案】B查看答案

8.英国生物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小羊“多利”.克隆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无性生殖 D.有性生殖 【答案】C查看答案 9.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调控模型中,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阻断()的作用。A.组蛋白 B.启动子 C.底物 D.调节基因 【答案】B查看答案 10.下列哪个不参与DNA的复制?() A.DNA分子 B.限制性内切酶 C.D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 【答案】B查看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______。 【答案】林奈查看答案 2.一般病毒的结构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之外还有______。以细菌作为寄主的病毒特称为______。 【答案】核酸;蛋白质;囊膜;噬菌体查看答案 3.真菌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共五个亚门。 【答案】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查看答案4.鱼类的血液循环方式属于______ 经心脏的血液为______血。 【答案】单循环;静脉查看答案 5.耳蜗内基底膜的震动使盖膜与毛细胞摩擦接触,产生兴奋,从而在______ 产生听觉。【答案】大脑皮质查看答案 6.人视网膜的黄斑全由______细胞组成;猫头鹰视网膜全由______细胞组成。 【答案】视锥;视杆查看答案 7.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由______、______、______运输至靶器官或靶细胞。 【答案】体液;血液;淋巴查看答案 8.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胚胎时期来源于______胚层的______形成的。 【答案】外;神经管查看答案 9.光合作用大致可分为三大步: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光合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碳同化查看答案 10.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可以把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答案】増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查看答案 11.鸟类大多______觉最发达,而兽类则多以______觉最发达。 【答案】视;嗅查看答案

《陈阅增版普通生物学第4版》前两章答案.doc

1・21 •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 (1)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換。 (2)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 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并可完成基本新陳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3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答: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耍从外部获取口由能來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 1)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白身复杂的有机物 ⑵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 (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圉坏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換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三叶草.蝴蝶.時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小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 (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口质、多糖等)构建的 ⑵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 ⑶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⑷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DNA成RNA. ①所有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昔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連接形成长链,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DNA双螺旋分子; ②DNA长链的核甘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⑸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 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5怎样理解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功?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预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1)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5)最后根据预测,设计实验,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假说, ,科学方法的各个关键要素是基于事实、符合逻辑的,II科学中任何思想、假说、理论都必须是可以

韶关学院《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第五章 气体交换呼吸

第五章气体交换呼吸 生物体摄入O2,把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排放出去,这一O2和CO2交换的过程称为气体交换(gas exchange)。绝大多数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都需要O2,都产生CO2,因而都要进行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也称为呼吸,如日常谈话所说呼吸新鲜空气、深呼吸、腹式呼吸等。但这里所说的呼吸不同于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从外界摄取O2,排除CO2,以保证细胞呼吸顺利进行的过程。 我们知道,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总是浴于液体的介质之中的。细胞膜的表面都是湿润的,O2和CO2都是溶解在介质之中而扩散过膜的,所以生物体的气体交换是在湿润的膜表面进行的。 单细胞生物和小型的多细胞生物,如丝状藻类、水螅、涡虫等,气体交换不需要特殊的装备。单细胞生物全身浴于水中,它们的表面积足够气体交换之用。海绵、水螅、水母等有水管系统,海水在其中流过,各细胞都能和海水接触,交换气体。有些海藻,如海带,虽然很大,但较薄,成扁平叶状,细胞层次少,都能和海水直接接触,只有柄部较粗厚,但柄中富有间隙,并与外界相通,其中充以海水实行气体交换也无困难。 但是生物的生长并不都像水母(如海蜇)那样只是中胶质增多,细胞层次不增多;也不都像海带那样只是面积增加,厚度不增加或增加很少,生物的生长是三维空间的加大。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细胞分化而形成多种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这些器官系统紧密而有秩序的安排在最小可能的空间里,并且大多深藏于躯体内部,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复杂的躯体 只靠体表的很小面积来摄取所需O2,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并且高等动、植物的体表是向保护功能方向发展的。例如,水生动物(如鱼)的体表大部分有鳞片遮盖,只有一部分高度分化、扩增面积而成鳃;陆生生物的体表不但不湿润,反而发展了防止水分过多逸失的结构,如植物的 角质层和蜡质,动物的角质化复层上皮、鸟羽、兽毛等。所以高等动、植物的体表已经没有 什么呼吸功能了。脊椎动物中只有两栖类,如蛙、蟾蜍等的皮肤还保留呼吸的功能,从皮肤渗入的O2由血液运走,但正是由于它们的皮肤保留了呼吸功能,皮肤必须保持湿润,这就限 制了它们的分布。所以两栖类只能在多水的环境中生活。 高等动、植物,特别是陆生高等动、植物随着器官系统的复杂化和明确的分工,需要有专门的器官系统来保证O2的供应和CO2的排除。这个器官系统必须有足够保持湿润的气体交换面,必须有气体出入的管道。在脊椎动物和蚯蚓等无脊椎动物中,这个系统还必须与血液循环系统密切联系,以保证气体在体内的运输。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呼吸系统。 一、陆生植物的气体交换 陆生植物体表皮上有角质层,角质层上常常盖有一层蜡,茎的表面木栓化,因而陆生植物的体表除气孔、皮孔等气体出入的门户外,一般都无气体交换的功能。气体交换的面都在体内,经常保持湿润。 (一)叶和气孔 叶是光合作用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有气孔,是气体出入的孔道。一般说来,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一些。叶肉靠近下表皮的部分是海绵组织,细胞间的空隙比栅栏组织大而且多,正好和较多的气孔相通。气孔和叶肉细胞间的空隙组成通气系统。空气从气孔进入叶内,接触叶肉细胞和叶内其他细胞的表面。这些细胞的表面经常盖有一层水膜,有利于气体的交换。这些细胞的总面积远大于叶的表面积,因而气体交换的效率远比只在叶表面进行高得多。光合作用是在绿色细胞中进行的,细胞呼吸则

韶关学院《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第十三章病毒

第十三章病毒 病毒(virus)对于我们已经不是陌生的了,人以及动、植物的很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病毒又是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好材料。 病毒不具细胞形态,顾山县小,远非光学显微镜所能显示,所以它的发现比细菌的发现要 晚得多。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原都是病毒。早在18 世纪,英国医生E Jenner 用 种牛痘的方法使人们获得对天花的免疫,上一世纪巴斯德用免疫的方法对狂犬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但是他们都没有发现病毒病原。 1892 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Dmitri Iwanwsky)间接地证明了病毒的存在。烟 草有一种病,称为烟草斑纹病。病叶颜色不均匀,成斑纹状,叶面多皱。伊凡诺夫斯基发现,如将病叶捣碎,将叶对妇到健康叶上,健康时很快也要发生斑纹病。但如将病时汁加热,再练到时上,叶不发病。伊凡诺夫斯基认为,病叶对中必然会有导致发病的“细菌”。于是他用细菌向全过滤器将病叶计过滤来获得无菌的叶汁,将过滤得来的无菌叶汁擦到健康叶上。出他意料之外,滤 过的病时汁也能引起斑纹病。他认为有两种可能的解释①这种细菌大小,能通过陶土滤器②细菌 虽被阻,细菌分泌的合素存在于滤波中,可以致病。他后来的实验证明,滤过叶汁中的致病因素 在感染到新时中后,有繁殖增生的能力。因此他确认,这个致病因素是一种很小的、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的“细菌’。此后人们便称这种病原为“滤过性病毒”,简称为病 毒(virus)。1935 年,烟草花叶病专(tobacco mosaicc virus,)被分离出来了,并且被纯化为结晶。如果把结晶的病毒再注入烟叶中,病专就恢复活性,繁殖增生,而使烟叶患病。从此人们 才完全肯定,病毒和细菌是截然不同的。病毒能成为结晶。说明病毒不是细胞,而是比细胞小 得多、不具备细胞形态的颗粒。 病毒不具备代谢必需的酶系统,或者酶系统很不完全,也不能产生ATP,所以病毒不能 独立进行各种生命过程。它们只有在进入细胞之后,才能“指导”寄主细胞为它们服务——产 生新的病毒颗粒。 一、病毒结构 每一病毒颗粒都是由一个核酸芯子和一个蛋白质外衣,即衣壳(capsid)所组成。核酸 芯子只含一个DNA 分子或一个RNA 分子。从来没有2 种核酸同时存在于一种病毒颗粒中 的情况。这是病毒不同于所有其他生物的一个突出物征。DNA 和RNA 分子或为单链,或为双链,随不同的病毒而不同。组成核酸分子的核苷酸数目随不同病毒而异,少者几千个,多者可达250 000 个。如果1000 个核苷酸相当于一个基因,则每一病毒颗粒的基因数不过是几个到 几百个。所以病毒作为生命的一种形态,可说是十分简单的了。 病毒的蛋白质衣壳是由许多亚单位,即衣壳体(capsomeres)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衣壳体 亚单位有规律的排列使各病毒具有不同的形态。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之外还有一层由脂类双分 子层构成的外衣,即囊膜(envelope)。囊膜实际来自寄主的细胞膜或核膜,其上有特异的 糖蛋白分子,可和寄主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使病毒粒进入细胞。 1、细菌病毒——噬菌体 寄生于细菌中的病毒称为噬菌体(bacteriophages)。噬菌体也是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 壳所组成。但噬菌体的形态比寄生于真核细胞的病毒复杂。噬菌体一般可分为头尾两部。头部 衣壳呈多角形或螺旋形,核酸芯子位于头部中心。尾部是一个长管。有些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 菌体T2 的尾部末端有尾丝,用以附着于细菌上。有些噬菌体形态比较简单,没有尾或尾很短,也没有尾丝。 噬菌体的核酸分子有单链、双链之分。例如,大肠杆菌噬菌体T1~T7 都是双链环状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标准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编码 2.课程性质: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系统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反映 近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使学生对生物科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的指导思想,特别强调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 以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和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4.教学要求 在结构上调整好与后续专业课程的配合,为避免与以后所学课程的不必要的重复和考虑到有限的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类群、生物进化和生态学五个大的版块,以此作为讲授的核心内容。同时,在必要时,也掺入相关知识。本课程内容广泛,涉及生物科学各领域,在教学上要力求少而精,深入浅出,突出重点。 5.建议使用教材 教材: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第一版。 参考书类: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第二版 现代生物学,胡玉佳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生命科学基础,陆瑶华、郭承华编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12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生物化学(上、下册),沈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遗传学(上、下册),刘祖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10%:包括课堂提问和作业。 期中考试:20% 期末考试:70%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 绪论…………………………(2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生命的基本概念,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普通生物学的学科地位及生物学分科,生命的结构层次等。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生命载体的多样性,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

生物的特征:①特定的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和应激④生殖和遗传⑤生长和发育 ⑥进化和适应 2生物界的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的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和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的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 8单糖的结构和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的分子主要是葡萄糖,葡糖糖和其他单糖也是细胞合成别的有机分子的的原料。 9脂肪的功能:①脂质中主要的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的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的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是磷酸。 1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的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生物体离不开水的七个特征:①水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的水 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是极好的溶剂 ⑦水能够电离。 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的碱基结合在一起④DN 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是一切生命 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的机理等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是如何传递的;二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和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使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的阐明,研究的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的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同时对糖类的研究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15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的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 、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和核仁。核被膜是包在核17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染色质是核中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的基因片段,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核仁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和RNA,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染色质和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