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教育体制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教育体制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要: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时代,堪称

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学术思想的活跃和丰富,科技发展的迅速,文化艺术成就的显著,与宋代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教育投入和政策体系完备密不可分。通过对宋代教育经验的探究,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力求得到一些启迪,找到通过提高现代教育水平,促进当代和谐社

会构建和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宋代教育经验启示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宋代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高度发达,堪称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宋代呈现出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学术思想活跃和丰富,科技发展迅速,文化艺术成就显著,与宋代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教育投入和政策体系完备密不可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教育的特点和经验的分析,为现代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一、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体系

宋建立于五代十国后,中国当时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军事战乱和四分五裂,使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伦理纲常遭到了严重破坏,子弑其父、臣弑其君;朝秦暮楚、叛此附彼;拥兵自重、割地称雄;卖国求荣、寡廉鲜耻,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现象比比皆是,按《新五代史》描述“三纲五常之道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综指整个社会呈现纲纪混乱,伦常尽丧。正是基于此宋朝建立后,社会迫切需要重整纲纪伦常,保证社会稳定,才能真正发展经济文化,而宋代统治者更把教育作为治国的重点。

(一)宋代的文教政策

教育作为宋代治国的主要侧重点,在文教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高度重视。宋代的文教政策基本要点是:“兴文教,抑武事”,文武分离,重文轻武;抑制豪门,强化皇权,吸收庶族地主参政,提高读书识字的地位,扩大统治基础;强化政治思想控制,强化伦理道德。具体执行上首先是以“重文”方针为核心;其次侧重尊孔崇儒思想;第三提倡儒释道的融合。

(二)宋代的教育体系

宋代教育体系较为完备,包括官学教育、私学教育。官学重要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按学校的性质和程度说,有大学、小学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学校;有综合性质的官学,也有专科性质的官学;私学包括书院和蒙学两种基本类型,宋代的私学不仅有效地完成了官学的补充,更较好地承担起宋代大量社会教育、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职责。

二、宋代教育的经验

宋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技高速发展、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均有巨大成就与宋代高度重视教育,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讨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当代总结和借鉴。

(一)倡导兴学,形成全社会的重学风尚

由于“重文”基本国策,宋代形成了教育高度普及,学术思想活跃,伦理道德研究盛行,文学艺术范围不断扩大的社会风尚,这与宋代大力倡导兴学息息相关。

1.朝廷重视,确保政策全面实施

宋代从建国伊始统治者在政策上便明确提出“兴文教,抑武事”方针,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均以文行为贵,地方各级官吏均由文人充任,史称宋代“取才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巨公,皆由此选”。正是在此政策下,学校教育、科举考试上受到普遍重视,读书学文也会受到了政府的特殊鼓励和社会的普遍尊重,同时“文为重,学为贵”的理念得到大利的宣传,宋真宗的《劝学诗》正是宋代文教政策的重要佐证。

2.制度完善,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宋代经历了三次兴学运动,在教育制度上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不仅较好的满足了世人求学的需要,更为社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学术研究的深入,科学的进步,文化、经济的繁荣提供了保证。首先宋代官学的教育对象的等级限制有所放宽,满足了更多人,特别是庶人子孙的学习要求,例如宋代国子学“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孙”,太学“以八品以下子弟和庶人之俊异者”,四门学“以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孙”为教育对象;其次在官学教育管理体制和系统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宋代不仅有中央官学,在地方也设立了官学,覆盖大中小学教育,

并设置专门行政机构和官员提举学事,保证了宋代官学教育的发展;第三宋代官学设科进一步增加,不仅有儒经,更增加了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玄学、武学、画学等学科,为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保证;第四教育经费得到确定,宋代对官学除赐给缗钱外,还颁置学田,由学校独立经营,以充经费,同时鼓励商人阶级出资兴办书院,资助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3.形式协调,使教育得到最大的普及

宋代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也高度重视。首先宋代把社会教育同地方政权建设、改造社会风俗、普及道德知识结合起来,各级地方官员都负担社会教育的职责,并把其统辖地区的教育水平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宋代大力提倡家庭教育,从官员到庶人均要严行家教,重视学习,并对家教较好的家庭大力宣传和奖励,由此宋代出现了许多家庭教育的典范。

(二)注重德育,重塑纲常的治学目标

宋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儒家理学基础上,总结了五代十国纲纪混乱,伦常尽丧的教训,更加重视伦理道德研究和宣传。首先在蒙学教育方面,宋代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是“蒙以养正”或“养正于蒙”,使儿童在智慧蒙开之际既是以正当的教育进行启迪,使之健康成长。在教学内容主要是进行初步的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学,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知识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注重生活仪节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必使讲而习之于幼雏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教材的编写上在以识字为主的基础上,培养道德,学习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原则,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嘉言善行等伦理道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的内容大大加重,例如《三字经》、《千字文》、《性理字训》、《十七史蒙求》等。这为学子从蒙学阶段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朝廷选才取士和官员政绩考核上,也高度重视道德品质,宋代选才任官一直主张推选贤能,审其德才,试以事功,贯彻德行、道艺兼求的精神。在考核官员政绩上,不仅要求官员在道德修养上以身作则,严行家教,更是更把其统辖地区的社会风化好坏、道德知识的普及程度作为主要考核政绩的依据之一。第三在学术思想和伦理道德研究上,也是高度重视,并极力倡导,鼓励讲学传道,由此理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理学大家和专著如二程、朱熹等,由此也推动了整个宋代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社会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