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训练题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练习-附答案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练习-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的修辞方法。

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答: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句拟人,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006安徽卷)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答:比喻、拟人。

天已入暮,但暑气未减,连池塘里的荷花也为酷热犯愁,她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荷叶下面,深怕烈日的余威毁坏了她娇美的面容。

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问:该诗后两句在形容洞庭湖景色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答:比喻“白银盘”比喻皎皎月辉下的洞庭湖水,突出其澄澈空明;“青螺”比喻皓月银辉之下愈显清翠的洞庭山。

这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秋月光华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审美情调,体现了清静闲适的情怀。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修辞手法古代诗歌鉴赏05考点三修辞手法1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

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

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

离离,排列密集貌。

稗,杂草。

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

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

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

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韦庄的《菩萨蛮》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

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岳飞的《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葬身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

6、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将此日发生兵变境况危险同昔日在长生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古诗歌鉴赏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例题及答案

古诗歌鉴赏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例题及答案

古诗歌鉴赏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例题及答案鉴赏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1.比喻。

例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_________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①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淮山:淮河一带的远山。

②淀:即“靛”,深蓝色染料。

这首元曲最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而且句句用比,一句一景,千姿百态,气象雄伟。

“长江万里白如练”一句从色和形的角度写远望长江,形象而有气势;“塞鸿一字来如线”一句则只从形的角度,描写南归的大雁“一”字排开,掠过江天的景象,这既点明时令,又引人遐想。

这首曲是作者晚登浔阳楼的即兴写景之作,曲词描绘作者秋登浔阳楼所见长江周围景象,七个比喻句,从物象的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着墨,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

回答本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最主要的修辞手法,以及后面“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的提示,因为这首词在主要表现手法比喻之外,还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_________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泻尽江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漫,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上片中,词人以一句“声声泻尽江波绿”写筝上弹奏的音乐,使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用了“通感”(“比喻”亦可)手法。

将听觉艺术的音乐比作湘江绿波倾泻,流畅无碍。

无形的音乐声,在词中化为有形有色的形象,既写出弹者技高,又写出听者品音入微。

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词。

词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位女子弹奏古筝的艺术效果,既有动作的描写,也有神态的描写。

题目明确限定一句话所使用的手法,所以,回答此题并不难。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典例解析】1、【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案】(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解析】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一、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

三、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补充。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日落断桥人独立”为叙述,“水涵幽树鸟相依”为写景,答题时应用概括性词语总述,从“幽”“人独立”“鸟相依”可以判断为“宁静”,其次再联系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分析心境,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及习题并答案一、表达技巧的种类(一)修辞手法:(二)表达方式:抒情可分为:(三)表现手法:(四)行文构造:(五)材料取舍:。

二、可以推断诗句中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比方、拟人。

2.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解析】反复。

3.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解析】夸大。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析】互文。

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设问。

6.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解析】双关。

7.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解析】用典。

8.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解析】反问,。

9.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对偶。

(二)表达方式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直抒胸臆。

2.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解析】借景抒情。

3.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解析】托物言志。

4.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借古讽今。

5.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解析】多角度描写。

(三)表现手法1.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今昔比照,。

2.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解析】虚实结合。

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解析】运用反语,。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练习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练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宋史.孝宗本家》载,隆兴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 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
问: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6分)。
修辞手法鉴赏练习
练习一:阅读下面一首曲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蟾宫曲·怀古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 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 江东。 问:曲中“问人间谁是英雄?”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曲词简要 分析(6分)。
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
①夸张(1分),“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写绝壁上倚天,江水直 下千尺(1分),突出了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 景(1分)。
②比喻(1分),“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 比作女子的蛾眉(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山的秀美(1分)。
③拟人(1分),“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写青山似女子 蛾眉不展,凝愁带恨(1分),寄寓了词人内心因时局不堪而生的愁苦 (“无波”对“有节”,“古井”对“秋筠”,且平 仄协调,体现了形式上的结构美和韵律美(1)。 ②比喻(1),把友人比作没有波澜的古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 人淡泊(不为外物左右)的性格特征(1)。把友人比作秋天的竹 子(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坚贞的气节(1)。
练习四: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练习三: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 竹。

第4辑:修辞手法题专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第4辑:修辞手法题专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第4辑:修辞手法题专练练习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东北部)。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此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第三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折杨柳萧译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①借代。

诗歌借“烟尘”指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危急。

②双关。

诗中的“岁暮”表面指时序岁末,实则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同时还暗指大唐帝国由盛转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时期。

③对偶。

诗歌以“烟尘”对“鼓角”、“雪岭”对“江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④用典。

诗中的“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这里暗指朝中无人肯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更抒发了自己对国事的忧愤和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新高考诗歌鉴赏 诗歌修辞手法及典型习题

新高考诗歌鉴赏  诗歌修辞手法及典型习题


中间设
江,横槊曹公。 领起下面分层次
问 问,承上启下;
(阿鲁威《[双 地叙述三国人物
结尾设
调]蟾宫曲》) 的英雄业绩
问,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类 作用

例句
赏析
用来
加强语气,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
使用反问
反 表达强烈 为君王卷土来?
句式,语气冷
问 的感情,给 (王安石《叠题乌江 峻,强调了历
读者留下 亭》)
例句
赏析
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近椒房; 近椒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 夜生凉,泣寒螀; 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不思量! (《汉宫秋》第三 折)
顶真手法 的使用不仅让 此曲具有回环 跌宕的韵律 美,更表现了 汉元帝离恨未 已、相思又继、 千结百转的愁 绪
课堂小练
一、基础练 结合上面所讲知识,辨析下面的诗(词)句使用的修辞手 法,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1.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 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答:
解析: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 歌描写的意象中。韦诗写诗人秋夜独宿,观赏到皎洁明月、 霜风动竹、惊栖之鸟等景象。首句描写山中明月的皎洁明亮, 以烛比喻月,生动形象地写出恬静的月色,宛如点燃的夜烛 一般。明月悦目,犹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让人有一种淡 淡的孤独。赵诗则描写了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等 景色。首句“侵残烛”的应是“月”,写月照残烛,作者没 有直接写月,而是以“月晕”替代月,联想到古人有“月晕
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类 作用

例句
赏析
使事物人
诗人打算去
格化;有促使
山里,春风通人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解析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解析版)

第23天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①杨巨源两河②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③,诸侯不复更长征。

(注)①自玄宗后期重用宦官以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到大唐帝国的稳定。

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裴度被宪宗任用为宰相,三年内平定了藩镇割据,唐朝再次实现了统一。

这首诗是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

②两河:唐安史之乱后,称河南、河北二道为两河。

③庙略:皇室宗庙的功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了“征人回”的背景,从“万方清”三字可见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B.颈联说战争结束了,部队回原驻地;旆旌寄回了家乡,和平已到来。

C.尾联诗人以喜悦的心情歌颂平藩战争的丰功伟绩,总括全诗,深化主题。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展现了征人的风采,给人雄健昂扬的感受。

2.颔联是怎样刻画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通过“立马”“望云”“射雕”等细节刻画(动作描写),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

②以宁静的“秋塞”、傍晚晴丽的天空、秋水等美的意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

③以点带面。

通过个体征人形象的细致刻画,表现群体征人的精神面貌。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错误,这首诗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表达了作者所处时代人民期盼和平的共同心愿。

没有体现“悲凉”。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

颔联“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承首句“万方清”荡开,“立马”“望云”“射雕”等,对征人的细节刻画,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

秋塞静、晚天晴、秋水美,以具象兴抽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

对句射雕临水,因对仗和平仄而倒装,实际意思是临水射雕。

2020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0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夸
36、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借代
37、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 《钗头凤》 叠字
38、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典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
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
15.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答案】 14.BD
15. ( 1)首联“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洁白画绢
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风霜起”是诗人看画时的
想象。( 2 )颔联“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由画面上鹰“耸身”的情态想象到
鹰想搏击狡兔时的心理状态;由画面上鹰“侧目”联想到鹰搏击前像发怒的猢狲的眼
2020年最新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
(附答案解析)
【典例解析】
1、【 2017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 分)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
【 注 】 ,秋风斜月钓舟归。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歌首联用惊讶的口气,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极赞绘 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B. 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正面描写画中的鹰形态逼真,而“可”、“堪”两字又 紧扣“画”字之题。 C.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中间四句为第二层, 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 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 D. 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从 而表现了作者希望像雄鹰一样勇猛,表达他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得重用的悲愤心情。 E. 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 鹰,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48 诗歌鉴赏之修辞(原卷版+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48 诗歌鉴赏之修辞(原卷版+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点48 诗歌鉴赏之修辞【命题趋势】修辞的题目考核每年都有,考核的难度不大,一般都和其它的内容结合起来考核。

【真题再现】【2014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尽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案】词句采用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解析】“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

这种环境,使人愁闷。

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

“卷帘尽放春愁去”。

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这句写得富有特色,采用比拟(拟物)的手法,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默默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题干中给出了两个理解角度,考生可以从中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来答,也可以两个角度都兼顾到。

诗歌鉴赏练习题

诗歌鉴赏练习题

诗歌鉴赏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A. 诗歌的韵律B. 诗歌的意象C. 诗歌的格律D. 诗歌的作者2. 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修辞手法?A. 比喻B. 对仗C. 排比D. 说明3. 诗歌鉴赏时,以下哪种情感表达方式不属于诗歌?A. 悲愤B. 喜悦C. 愤怒D. 客观描述4. 在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意象类型?A. 自然意象B. 人物意象C. 抽象意象D. 社会意象5. 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诗歌的常见主题?A. 爱情B. 战争C. 田园D. 科学二、填空题6. 诗歌《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是_________的意象。

7.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忧虑。

8. 诗歌《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9.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体现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怀。

10. 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感慨。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诗歌鉴赏中“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12. 描述一下《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营造的意境,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13. 诗歌《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4. 诗歌《春晓》中,“春眠不觉晓”与“处处闻啼鸟”两句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15. 请分析《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象,并说明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6. 论述诗歌鉴赏中“情感”与“景物”的关系,并以《静夜思》为例进行分析。

17. 以《滕王阁序》为例,论述诗歌中如何通过“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18. 论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历史背景与诗歌主题之间的关系。

19. 分析《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所体现的人生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训练题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训练题1.20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0、(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

用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用日比喻君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人当道,蒙蔽君王的深灰现实,表达了诗人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的感慨。

2.20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6分)[折桂令] 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1)借代、反问。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箫?自然是反问。

3.诗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答:借代,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简练含蓄地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表达了词人伤春的感情。

4.下面诗歌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深长的亡国之愁苦。

深化了主题,回味无穷。

5.下面诗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答:对比,把久旱无雨时两种不同生活进行对比:农民为一年的生计而忧虑,豪门权贵却沉溺在笙歌竟日、曼舞终宵的奢侈荒淫生活中,反而怕天阴下雨乐器受潮。

深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与统治阶级不顾人民疾苦的极端腐朽堕落的本质。

6.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答:反衬,用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用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了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7.分析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答:通过侧面描写(衬托)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一、从衾枕冷写,用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

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用窗户的亮衬托雪大;三、从折竹声来写,从听觉角度去写。

用听到竹子被折断的声音,衬托雪大。

8.词的上片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鹰的?请简要分析。

醉落魄·咏鹰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

问:答:衬托,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鹰矫健、刚劲、高傲、威武形象。

9.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答:衬托(反衬),用船尾鱼儿跳跃发出声响反衬夜的宁静,突出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10.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答:反衬,用梦境来反衬现实。

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突出了表现了的亡国之痛。

11.诗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答:反衬,用钟磬音反面衬托山的寂静。

突出寂静的氛围。

12.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

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3.鉴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答:对比,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14.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越中怀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答:对比,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训练题(学案)1.20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20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6分)[折桂令] 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3.诗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下面诗歌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5.下面诗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6.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7.分析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词的上片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鹰的?请简要分析。

醉落魄·咏鹰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

9.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1.诗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2.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3.鉴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4.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越中怀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