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戏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十七年戏剧创作发展状况,了解一系列重要剧作家和他们在本时期的代表作;熟知重点作家和他们的剧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艺术成就,并能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结合所学文学理论知识和文学史知识,对剧本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形象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

二、教学方法:

1、以面授为主。

2、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本章重点:

本章着重介绍的是十七年戏剧创作发展的有关情况,重点讲授郭沫若、田汉、老舍的戏剧创作,对其代表性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作家的不同,讲授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老舍和他的《茶馆》,它既是老舍本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史上最为成功、艺术成就最高的话剧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四、本章的难点:

1、了解戏剧在本时期当代文学史占有的地位和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2、对郭沫若、田汉历史剧创作的背景、立意、艺术表现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做出合乎文学史发展实际的评价。

3、对老舍的《茶馆》所取得的巨大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有针对性的把握。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十七年戏剧概述

一、 本时期戏剧发展取得的成就

1、推陈出新”的戏曲变革: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出现了两次戏曲变革高潮。第一次是在 1949至1957年,主要任务和成就体现在对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1958至1976年,以京剧现代戏改革为标志,戏曲发生了第二次重大变革,出现了新的高潮。吴晗的《海瑞罢官》、田汉的《谢瑶环》、孟超的《李慧娘》是60年代初诞生的优秀新编历史剧。

2、高潮迭起的话剧创作:建国初期,话剧走在关注新生活的前列,老舍的《龙须沟》被誉为反映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开山之作;胡可的《战斗里成长》描写了全国解放前夕部队生活。在 1956至1957年,出现了“第四种剧本”浪潮。杨履芳的话剧《布谷鸟又叫了》,反映了农村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新思想。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等作品都属于“第四种剧本”。老舍的《茶馆》则被视为“第四种剧本”中最优秀的剧作。1958至1962年间,历史剧的创作和评论异常活跃,产生了大量优秀或较优秀的历史剧,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老舍的《神拳》,曹禺等人的《胆剑篇》,朱祖贻、李恍的《甲午海战》等等。而沈西蒙等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则是“教育剧”方面的较为优秀的作品。

3、 辉煌一时的新歌剧: 1953年起,新中国歌剧开启了专业化和建立剧场艺术的历史帷幕,李伯钊创作的《长征》,是在歌剧舞台上表现领袖形象的首度尝试。

二、话剧创作概括

戏剧 ( 包括话剧、戏曲、歌剧 ) 和电影等,在中国左翼文学中,是受到特别关注的艺术样式。一方面,戏剧等拥有各阶层的大量观众,尤其是那些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大众所能够和乐于接受的样式。另一方面,与小说、诗等的不同之处是,戏剧不仅是一种交流 “ 工具 ” ,它本身就是交流。作者、导演、演员集体创作并与剧场观众共同体验一种人生经验,合力构造一个想像的世界,接受者的参与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强调文艺对政治的配合和文艺的教诲宣传效用的革命文艺家,总是十分重视这些样式。三四十年代,左翼文艺界对电影戏剧就很重视。 40 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戏剧也是倍受关注的部门。毛泽东还提出对于传统戏曲 (“ 旧剧 ”) 改革的 “ 推陈出新 ” 的方针。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是代表性成果。在 “ 革命根据地 ” 和 “ 解放区 ” ,尤其在军队中,剧团和文艺工作团 ( 文工团 ) ,是常设的、发挥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的文化艺术组织。

50 年代以后,重视戏剧、电影的传统得到继续。戏剧与政治、社会生活的直接、紧密关系的这种观念,也继续得到强调。为此,相继成立了各种机构,以领导、组织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 ( 生产 ) ,并建立不同范围的戏剧演出 “ 观摩 ” 或 “ 会演 ” 的制度, ( 注:从 1949 年到 1965 年,举行多次的全国性 ( 或大区 ) 的话剧会演、观摩演出。如 1954 年 8 月的华东地区话

剧观摩演出大会, 1956 年 3 月至 4 月间,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 1960 年 4 月文化部举办的话剧观摩演出, 1963 年 12 月华东话剧观摩演出大会 ( 上海 ) , 1964 年文化部举行 1963 年以来优秀话剧演出和授奖大会, 1965 年 2 月华北地区话剧、歌剧观摩演出大会等。 ) 以加强对创作和演出的引导和规范。不过,在 1949 年以后,话剧等方面的演出体制,也朝着 “ 正规化 ” 的剧场艺术发展的趋势。 1949 年 10 月成立了中央戏剧学院。 1951 年,文化部作出了 “ 整顿和充实 ” 文工团的决定,并在这一年 6 月的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上,指出 “ 中央各大行政区及大城市设剧院或专门化的剧团 ” , “ 以逐步建设剧场艺术 ” 。 ( 注:这种 “ 正规化 ” 的改变,在后来的 “ 文革 ” 中受到批判,又恢复了类似 “ 文工团 ” 性质的 “ 宣传队 ” 的体制。 “ 剧院 ” 也都改为 “ 剧团 ” 。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也在此前成立,并于 1951 年 2 月,演出老舍的《龙须沟》。这构成了这个时期话剧创作和演出上,强调及时呼应现实政治、深入工厂农村,和重视话剧的剧院艺术之间的矛盾关系。从后来的事实看,五六十年代的剧作,很少能成为剧院的 “ 保留剧目 ” 。作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专业剧院 ( 如北京人艺、上海人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等 ) 的 “ 剧院艺术 ” 标志的,主要是西方古典和我国三四十年代的话剧创作。 ( 注:如《威尼斯商人》、《一仆二主》、《玩偶之家》、《万尼亚舅舅》、《上海屋檐下》等。其中,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家》,是上演次数最多的剧目。 50 年代之后的作品,只有《茶馆》等少数的作品,以后仍能经常上演。 ) 在五六十年代从事话剧创作的,一部分是五四以来已有建树的剧作家,如曹禺、郭沫若、老舍、田汉、夏衍、阳翰笙、陈白尘、于伶、宋之的等。他们的剧作水平不一,即使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水准也会相去甚远。总体而言,表现现实生活的成功之作甚少,倒是取材于 “ 历史 ” 的作品,有的尚具有一定水平。剧作家的另一构成,是参加革命、战争的戏剧工作者和 50 年代出现的青年作家。他们是胡可、陈其通、王炼、史超、所云平、马吉星、沈西蒙、杜宣、黄梯、杜印、段承滨、丛深、崔德志等。

与小说创作的状况相似, “ 题材 ” 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期间,现实政治运动、工厂农村的斗争和生活情景得到强调。题材的另一重点则是 “ 革命历史 ” 。 50 年代前期,被当时的批评界 ( 注:根据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 (1956 年 2 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 、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 ( 《文艺报》 1959 年第 18 期 ) 等。 ) 作为成绩而列举的话剧作品,表现 “ 工业建设和工人斗争 ” 的有《在新事物的面前》 ( 杜印、利相如、胡零 ) 、《不是蝉》 ( 魏连珍 ) 、《考验》 ( 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