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
融
第16课三国鼎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
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
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联系三国一书,提高对历史事实的文学作品分辨能力,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完善自我。能够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形成的过程,并列表总结有利于培养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学生能从历史人物身上,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达到读书明智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特点、影响)
《三国演义》可谓是家喻户晓,但那毕竟是文学作品。而在历史上,
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的局面是怎样的呢?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又是如何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呢?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
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
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通过本课学习,联系三国一书,提高对历史事实的文学作品分辨能力,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完善自我。能够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形成的过程,并列表总结有利于培养归纳能力。
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学生能从历史人物身上,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达到读书明智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特点、影响)
三、自主学习
设疑:
1、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其中有两位突出人物,曹操和诸葛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他们有关,下面我们来学习十八课,《三国鼎立》。
(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勾起学生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
探究新知
教师: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著名的是黄巾军起义,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黄河南边的曹操和黄河以北的袁绍,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袁绍当时势力很大,一心想消灭曹操统一北方,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我们共同观看两个课本剧。(有学生表演)
情节一
人物:曹操谋士甲谋士乙。
曹操走来走去,心绪不宁。
谋士甲:丞相为何如此烦躁?
谋士乙:可是为了袁绍大军来犯?
曹操:正是为此忧心。
谋士甲:丞相尽可放心,天子在许都,袁绍来犯,是为大逆不道,丞相奉天子之命抗袁,天下人必拥护丞相而唾弃袁绍。民心所向,丞相胜券在握呀。曹操:可袁绍大军精兵十万,骑万匹,我军不足四万,胜负实难预料。
谋士乙:虽然如此,丞相亦不必忧虑。丞相礼贤下士,多少英雄豪杰天下智士皆来投奔,这是袁绍万万不可相比的,而且丞相多年来募民垦荒屯田,积蓄军粮,深固根本,又怎知袁绍必胜呢?
曹操:如此说来,我方当胜券在握了。全赖各位鼎立相助,曹某感激不尽。
情节二
人物:袁绍,谋士
袁绍高坐堂前,饮酒作乐,谋士上场。
谋士:主公,大敌当前,这样做怕不合适吧。
袁绍:小小曹操,算什么大敌,你们多虑了。
谋士: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近几年来募民屯田,势力大增,不可小看啊。
袁绍:什么不可小看?我袁绍十万精兵,骑万匹,他曹操不过三万余人,他要和我对抗,真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谋士:主公,大战将至,万万不可轻敌呀。
袁绍:你这厮,尚未开战,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乱我军心,给我拉出去,斩了。
(通过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使学生学会搜集有用的资料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并以此逐步突破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分组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师:咱们来看一下两军交战的情况
袁绍为扼制曹操势力的发展,于200年统率10万大军渡过黄河,发动进攻,曹操的兵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在官渡对峙。袁绍多次拒绝谋士的建议,一意孤行,结果坐失战机。他的谋士许攸料定袁绍必败,于是投奔曹操,并向曹操献计,袭击乌巢。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夜袭乌巢,烧毁袁绍的全部粮草。袁军人心涣散,曹操乘胜追击,袁军大败,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演示“官渡之战形势”)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总结官渡之战的状况。(学生回答略)
(培养学生构思创新能力,知识迁徙能力)
师生总结: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战术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