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与管理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土地与土壤的区别:①从发生学观点看: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

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土地是指在一定地段内全部自然因素(包括土壤在内)作为它本身的组成成分,并通过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综合自然特征②从相互关系看:土壤是土地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③从本质特征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即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用途的生产能力④从形态结构看:土壤处于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由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基岩等组成;

土地是由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

2. 气候因素:气候是土地资源重要的形成因素。在气候因素中,光、

热和水等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类型和利用方式,而且也左右着生产中采用的农业措施和科学技术的应用。

3. 光能条件:光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生物运动发展的主要能

源。光能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两个方面。

4. 太阳辐射:常用辐射总量,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

子流,是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总和。

5. 对于多年生作物来说,最佳土层厚度为150cm以上,临界厚度约

75cm。

6. 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

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

7.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原则:①现状特征原则;②地域性原则;③生

产适用性原则;④科学系统性原则。

8.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把全国土地类型分为三个级别:土地

纲、土地类和土地型。

土地纲:又称土地带。土地类型分级系统中最高一级土地单元,是按大气候水热条件组合特征的差异划分的最大尺度的土地区域分级单元。

土地类:又称土地系统。一个土地区内,具有相对一致的地表气候、地形上密切联系并重复出现的地形——土壤组合和植被格局的土地类型分级单元。

土地型:又称土地面、土地限区。一个土地系统内,在相同的地方气候下,受地貌单元制约,由一组发生学联系的立地集合而成的土地类型分级单元。

9. 土地评价:是指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对土地质量高低进行鉴

定、分类、评级和估价的过程。

10. 《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纲要》,1993年,FAO颁布。基本原则:土

地可持续利用。程序:首先应该研究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是可持续

的;然后研究用什么样的尺度来衡量可持续性;最后选择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土地利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土地生产性、土地的安全性或稳定性、水土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接受性。11. 土地评价的类别:①按评价目的可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

评价、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②按评价途径可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③按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④按服务目标可分为单目标评价和多目标评价。12. 土地潜力:即土地固有的潜在生产力,是指在光、热、水及土等条

件下,土地能够提供的最大物质生产量。

13. 土地潜力评价:又称土地潜力分类,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地,如果采

取了一定的改良措施,使土地的限制性降低到最低程度而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评价。

14. 土地潜力亚级是潜力级内具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单元

的组合。根据限制性因素的种类分为4个亚级,分别表示侵蚀、水分、表层土壤和气候条件4种限制性类型。

e亚级:指侵蚀危害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或受侵蚀危害的土地。对现代侵蚀的敏感性及古代侵蚀的损害程度是划分该亚级土地的主要依据。

w亚级:指水分过多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或受水分过多危害的土地。土壤排水不良、潮湿、地下水位高和洪涝等是划分该亚级土地的依据。

s亚级:指根系表土层薄,或者含有大量石块,积水容量低,肥力低,受含盐或钠等限制的土地。

c亚级:指气候(温度和湿度)是土地利用中唯一重要的限制因素,或受其危害的土地。

15. 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⑴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单位:应根据评价项

目的要求来决定;⑵建立潜力评价系统:首先要考虑评价的目的和研究区的土地特点,同时也要考虑主客观条件;⑶拟定潜力评价

表:首先,潜力评价表中要有限制因素,其次,要为每一种选定的限制因素划分出相应于各潜力级的界限值;⑷评定潜力等级:包括两级控制:第一级控制是分别对各限制因素评定相应的潜力等级,可称为单项评级;第二级控制是据各限制因素所相应的潜力等级评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可称为综合评级。关于综合评级,可归纳为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16.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①评价系统的拟定;②评价对象的选择;

③评价因素的选择及其指标分级;④评价因素权重测定;⑤评价单

元土地适宜等的确定。

17. 《土地评价纲要》所规定的的评价系统分为纲、级、亚级和单元四

个等级,即土地适宜纲、土地适宜级、土地适宜亚级和土地适宜单元。

在具体评价中,究竟划分到哪一等级,即全部评出纲、级、亚级和单元,还是只评出纲、级和亚级,取决于研究区的范围大小与研究目的和深度。如果范围较小,目的比较狭窄,那么需要划分到土地适宜单元;否则划分到纲、级和亚级就足够了。

18.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㈠规划土地评价:⑴评价目标⑵评价

区域的有关情况及评价资料⑶评价计划:①确定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②适于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③适宜性评价的类别④所需资料的性质与深度;㈡确定土地利用种类:⑴雨养农业对土地的需求:①作物需求②管理需求③保护需求⑵用材林的土地利用需求:①生产需求②估计森林蓄积量、生长和产量的需求③管理需求④保护需

求;㈢调查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⑴土地性质与土地质量的概念⑵土地质量的选择⑶土地质量的评定:①确定S1和S2之间的界限②确定S3和N之间的界限③确定S2和S3之间的界限⑷土地质量的综合:

①经验法②极限条件法③运算法;㈣土地利用与土地单元的比较:

⑴要求的匹配⑵环境影响评价⑶社会经济分析⑷实地验证;㈤提交

评价成果:⑴表格表示法⑵图件表示法。

19. 评定土地质量的具体步骤:⑴分别为每项土地质量合理地选定土

地性质;⑵把所选定的全部土地性质,按气候、地貌、水分、动植物和土壤等顺序排列;⑶逐项检查,明确各土地性质的获取是通过现成资料参考或利用,还是需要通过调查收集获得。

20.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①评价结果的针对性较强;②强调进行多

宜性评价;③考虑了土地利用的经济背景;④结果表达更为直观。

21. 土地经济评价:是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即对土地进

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与效益,决定土地的适宜性类型及其适宜性等级。

22. 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因素法、修正法和样地法。

农用地分等定级原则:①综合分析原则;②分层控制原则;③主导因素原则;④土地收益差异原则;⑤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⑥跟踪检验原则。

23. 土地质量:指土地的状况或条件,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