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良应收账款的原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不良应收账款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市场上基本都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为了扩大产品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收入,企业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扩大销售外,赊销也成为扩大销售的主要手段。

赊销必然形成应收账款,赊销越多,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越多,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的风险越大。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机制,对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针对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风险、形成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的应收账款不仅面临着回收的风险,同时其存在也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因此企业不仅要充分发挥应收账款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特殊功能,而且要将其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1 我国企业不良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
应收账款是指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及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销售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等;同时这种销售过程又称赊销。

狭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应收销货款。

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分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账款。

目前,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企业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所占比例过高、逾期应收账款比例过高;二是企
业应收账款总量有逐年增长的势头。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20%左右的水平。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应收账款总额的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

由于控制不严,管理不善,应收账款迅速扩大,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极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内部信用风险不合理造成的。

2 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2.1 盲目赊销,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仅要在产品的种类、价格、成本上下功夫,而且必须灵活运用商业信用手段。

但是,某些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受阻,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隐患,从而成为应收账款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

北京中关村信科慧光公司倒闭案就很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信科慧光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一直是负债经营,而且为了营业额好看不惜高价进货,低价销售。

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从信
用管理角度来看,这是一家“高风险”企业,不能与其做生意,更不能赊销了,可是包括联想、方正、紫光等上百家企业把货物赊销给信科慧光公司,竟然没有一家企业认真、定期考核其信用状况。

结果,信科慧光公司倒闭了,拖欠货款三千多万元,使这上百家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2.2 信用管理机制与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不健全
企业对往来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是从源头上扼制应收账款增加和形成坏账的重要途径。

客户的信用风险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

目前企业授予客户的信用是在主观决策控制下运作的,为了占领市场,往往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有效的信用决策系统,企业没有统一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和客户授信制度,客户的信用档案不完整。

对客户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多大,客户偿债能力如何,缺乏必要的科学分析和评估。

对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不予重视,更不可能针对不同的往来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

2.3 企业缺乏有效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2.3.1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

企业应收账款要及时回笼,要求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必须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两个部门应相互监督、相互合作。

销售部门将收到的账款交给财务部门及时入账,使财务部门准确掌握应收账款偿还情况,做好客户还款记录;财务部门及时将客户还款请款反馈给销售部门,使销售部门能正确选择赊销对象。

但在实际工作中,
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往往缺乏沟通核对,各行其是,严重脱节。

造成出现问题部门之间互相推诿,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得到尽快解决,致使一些企业应收账款逐年递增。

2.3.2 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管理企业信用的信用管理部门,一般是由财务部门兼任这一职责。

虽然财务部门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记录分析可以适当了解到客户的资信状况,但由于信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管理。

若这些工作不规范,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追讨欠款工作不力等都有可能是企业自身蒙受风险和损失。

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也能够有力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监督与控制,防止舞弊。

2.3.3 赊销审批程序不够完善。

业务交易上,实行赊销交易审批程序的经办人员没有经过有效审批人员批准,便办理赊销业务。

造成出现了某一员工单独控制业务的情形,并且对交易审批程序的执行情况没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

2.4 没有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预警系统
应收账款预警系统是为了避免应收账款过度膨胀,提高企业预测应收账款风险的能力而建立的一个防预系统。

如果企业实际收得的款项不能满足同期经营所需的现金支付时,就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

如拖欠职工工资便会影响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如果没有足额的现金用于偿还刚性的债务势必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没有预警系统,则当应收账款周转率、收现保证率、坏账损失率等评价应收账
款的指标接近或超过一定的标准时没有提示,这样势必造成应收账款信息失灵,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5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
很多企业缺乏有效、完善的激励机制,过度强调占有市场,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

用销售发货开票指标考核业务部门的工作业绩,致使销售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往往采用赊销方式,而无心考察购货方的偿债能力。

最后虽然提高了个人销售指标,却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从而使应收账款状况日趋恶化。

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致使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

如此恶性循环,企业的坏账风险与费用开支不断扩大,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6 企业法律保护意识薄弱
为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为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武器,对回收困难的款项,在法律时效内及时提请诉讼,企业的经济利益可以得到保护。

一方面企业为了拥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在发现客户信用状况出现问题后,不愿意尽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导致丧失诉讼的最佳时机。

诉讼的时间长、成本高,即使是胜诉了,法院执行困难,也使企业坐视自己的应收账款变成呆账、坏账。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缺乏一定的相关法律知识,对其不予以重视。

销售合同
管理不够完善,导致无效合同或者因未签合同及合同权利义务不明确,而引起经济纠纷。

没有建立健全合同签审制度,对每项经济业务严格把关。

尤其是财务部门没有对应收账款认真审查有关结算条款,了解和审核对方的财务状况,是否能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有无经济偿还能力,信用情况如何,向业务部门提供可否订立的参考意见。

3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3.1 事前控制
3.1.1 加强认识,及时走出应收账款管理的误区
应收账款管理关系到企业的最根本利益,涉及到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和信息部门等多个部门,因此,企业负责人、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必须重视应收账款收不回的风险,认识其危害性。

在确定赊销政策时,一定要谨慎、科学地测算各种赊销政策将给企业增加的收益和由此付出的代价。

由于应收账款管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所以企业的重视程度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首要条件。

3.1.2 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管理而指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

信用政策制定之后,一定要全面、有效地贯彻实施。

(1)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

在明确客户的信用标准后,企业必须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并考虑发生坏账和延期付款的可能性。

(2)为客户确定适当的信用额度。

通过设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
的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详尽地对客户的拒付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确定客户信用额度,有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的效果。

(3)采取有效的收账策略。

制定收账政策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时期不同客户的应收账款制定不用的催收策略,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并与客户保持业务关系。

如对方不予以配合,为保护企业的利益,尽力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1.3 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预警系统,当发生财务风险时,要及时调整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应收账款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

一般设有两项指标:(1)最高赊销额。

对主要客户分别设定最高赊销金额,超过这一额度不能再发货。

对事实上超过设定赊销额最高限的客户,坚持每月的收款大于供货,直至压缩到最高赊销额以内。

(2)最长赊销期。

设立最长欠款期限,由业务人员在到期前跟单催收。

如到期未收回欠款则立即停止供货,组织追款。

在批准赊销阶段,信用管理部门在收到销售单后,将销售单与该客户已被授权的赊销信用额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加以比较,并对每个新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系统。

根据调查的客户资信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信用部门决定是否批准该客户的赊销,并在销售单签署明确的意见。

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对应收账款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控,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及时采取措
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比率。

3.1.4 进行信用保险,减少风险
在国外,企业为了避免在提供赊销时遭受意外的坏账损失,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信用险。

虽然信用保险仅限于非正常损失,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可以把企业所不能预料的重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使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降至最低。

在投保时,应在坏账损失和保险费之间进行权衡,以使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尚未开展这项业务。

但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这项业务一定也会开展起来。

3.2 事中控制
3.2.1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管理
企业的客户赊销了产品,能否按期偿还货款,主要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品质、财务状况及客户是否可以实现该产品的价值转换或增值等因素。

客户的信用品质和财务状况是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因此,企业应实施严密的跟踪,随时掌握回收情况。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挂账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

3.2.2 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自身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纠正经营过程中偏离企业整体目标、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加强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对营销网点进行巡视监察和内部审计。

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2)改进内部核算办法。

分别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与程序以示区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3)建立健全赊销审批制度。

要加强赊销管理,对应收账款在赊销额度以内的,收付结算部门按照应收账款日常处理办法加强追收,争取将赊销额度减少,对于超出销售政策各信用政策的赊销业务,必须严格按赊销审批程序进行逐级审批,重要的赊销应实行集体决策审批。

(4)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监控制度。

针对应收账款在赊销业务中的每一个环节,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程序。

3.2.3 建立企业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企业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客户能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发生率。

通过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销售部门业务员掌握的客户资料、管理人员的实地考察、客户的其他供应商调查的情况、网络数据和其他公开的信息渠道,可以与客户经常保持联系,提醒其付款到期日;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上存在的问题与纠纷,及时作出相应决策;可以维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使客户感受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3.2.4 规范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发挥会计核算监督作用
财务部门应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赊销业务产生时,财务应按权责发生制及时入账,并据此设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坏账准备”等账户,相关的总账和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员分工负责,加强相互控制。

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和催交欠款通知书。

对未超过期限的赊销客户,主要是获得经双方销售、财务经办人确认无误并签章的对账单,作为双方对账的原始依据;对超过期限的赊销客户,在发出对账单的同时,需分发催交欠款通知书,及时催收欠款。

企业销售部门有关经办人员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此项工作。

3.3 事后控制
3.3.1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

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坏账损失的实质是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有应收账款的存在就会产生应收账款收不回的可能性。

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在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正确计提坏账准备,包括选择合理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正确计算坏账准备金,对坏账准备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3.3.2 建立企业销售责任制,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为了进一步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制定严格的回款考核制度,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以实际收到的账款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与奖惩挂钩,实行过错追究制度。

3.3.3 借助应收账款出售与融资渠道提高变现能力
(1)出售债权。

企业为尽早回笼资金,可以将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银行或其他融资公司出售,把应收账款回收中存在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他方,以提前取得资金,加速企业流动资金周转。

(2)将应收账款改为应收票据。

采取资产流动性转移,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性更强的资产。

由于票据比应收账款具有更强的索取权,可在未到期时向银行贴现、也可以背书转让,因此流动性更强。

3.3.4 开展债务重组,盘活资金
债务重组是处置企业应收账款的一种有效方法,进行必要的债务重组,尽可能降低损失。

可以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债转股、以非现金资产收回债权等方式处置企业所有的应收账款。

4 结束语
如果所有客户都全额准时地支付货款,那么在收款循环阶段就不会存在任何问题。

然而,现实中许多客户都做不到准时付款,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应收账款控制应了解每一项应收账款的欠款人、金额及到期日;了解哪个客户的应收账款已逾期、其金额是多少、是否还有其他未到期的欠款或是其他订单;尽量高
效快速地处理客户的质询;督促逾期未付款者付款;企业应对未结清的应收账款定期编制报告。

按照个别账户监督与总账监督相结合的思路,编制账龄分析表,按时间顺序详细列出每一项逾期未付的款项,监督客户的支付情况,以利于催款人员追收。

此外,有关人员还要定期计算企业的平均收账期,与同行业和本企业的历史情况作对比,并随时调整企业的收账政策。

另外,企业还应该定期检查客户投诉、质询的次数以及妥善处理的速度。

如果对客户质询处理得太慢必然会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

对逾期客户的最后手段是提请诉讼,企业应该确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发出提醒函的次数、频率以及对拒付者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在销售与收款循环中采取上述方法对现金流量进行管理,必将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加速资金回笼,实现安全系数目标,提高现金销售能力比率,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田淑萍.企业应收帐款风险及其防范[j].社科纵横,2004.
[2]唐文华.如何衡量应收账款风险[j].辽宁财税,2002.
[3]王全在.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减少企业风险[j].商业研究,2002(5).
[4]胡小芳.浅谈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
[5]易平.应收账款中不良资产的风险测定、防范及化解[j].华东经济管理,2001.
[6]于利,刘春辉.浅谈对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认识与分析[j].华章,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