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项羽之死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之死》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②通过三个场面,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探讨项羽悲剧性格与乌江自刎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项羽之死。
②感受古代英雄志士的刚毅品格和浩然之气。
学习重点
把握项羽的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
探讨项羽性格特征及乌江自刎的原因。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人把《史记》誉为悲剧英雄的画廊,而其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悲剧画廊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乌江自刎”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历史把版面留给了刘邦,楚河汉界的真正含义从此变成了性质,寄居在中国象棋棋盘上。“喑哑叱咤,千人皆废”
的英雄死了,留给我们无数读者的是掩卷闭目思索、拍案而起的长叹。
多媒体显示项羽自刎乌江图及课题。
二、朗诵全文
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多媒体显示学习任务: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知识积累
师生共同疏理文言基础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归纳重点字词句。
1、重要字音
垓()下骓()数阕()马骑()麾()下属()者田父()绐()自度()刈()旗王()我被十余创()
2、通假字
骑皆伏曰(服)
乌江亭长yì船待(舣)
3、古今异义
期山东为三处(山的东面)
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4、词类活用
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词作动词,唱楚歌)
项王则夜起(名词作状语,连夜)
直夜溃围南出(形容词使动,使……溃;名词作状语,向南)
身七十余战(名词作动词,亲身参加)
令诸君知天亡我(动词使动,使……亡)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使动,使……为王)
5、特殊句式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状语后置)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
所当者破(被动句)
然今卒困于此(被动句)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④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⑤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下一百多人了。
四、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2、思考:“项羽之死”给我的启示。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教师导入
多媒体显示彩图“乌江自刎”,提问:你会用哪些词语为项羽画像?
(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请大家一起来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项羽这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多面性的。这首诗歌是他性格一个方面的展示。下面我们就去体验下这位悲剧英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2、课文描写了几个场面?
明确:垓下被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3、描写项羽在“四面楚歌”时动作行为的五个词是什么?表现了项羽什么思想性格?明确:惊—起—饮—歌—泣,刻画其多愁善感的性格侧面。
4、第二段中项羽对部下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这些语言反映了人物
什么性格?
明确:“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极端的自负;“为诸君快战”,勇武。
5、第三段中项羽有三次行动,请分别找出,从中可见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教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6、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补充: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人物哪些性格?明确:知耻重义。7、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