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经肋膈隐窝外腹膜后入路在胸腰段脊柱手术中应用
本科局解全
1.听诊三角:亦称肩胛旁三角。
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上缘,外侧界为肩胛骨内侧缘,下侧为背阔肌上缘,该区为胸壁最薄处,易听清肺部呼吸音。
2.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的深面,第12肋的下方,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下后锯肌下缘。
肾手术入路必经此处,手术时应注意保护神经。
3.肱骨肌管:肱三头肌近侧的三个起始部分,向下与与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一个自内上向外下的管道,又称桡神经管,管内有桡神经,肱深动脉和肱深静脉通过。
4.鼻咽壶:位于腕后区外侧部,当拇指充分外展和后伸时明显。
其桡侧为拇短伸肌腱,尺侧为拇长伸肌腱,近侧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
窝内有桡动脉通过,可触及其搏动。
5.胸腰筋膜:背部的深筋膜称为胸腰筋膜,由浅入深分为三层,浅层最厚,位于竖脊肌的表面,中层位于竖脊肌和腰方肌之间,深层较薄,位于腰方肌前面。
6.锁胸筋膜:锁骨及其下方的锁骨下肌、胸小肌上缘以及喙突之间的深筋膜,胸肩峰血管,胸外侧神经和头静脉穿过锁胸筋膜。
7.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由肌肉,筋膜形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逢匠肌的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内向外为长收肌,耻骨肌和髂腰肌及其筋膜。
内含有股神经及分支,股动脉及分支,股静脉及属支,还有股管,腹股沟深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8.收肌管:位于股前区1/3段前内侧,缝匠肌深面的一个间隙,长约15cm,前壁为缝匠肌及大收肌的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大收肌和长收肌。
内含有隐神经,股内侧肌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
9.头皮:在颅顶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这三层紧密在一起组成头皮。
头皮的损伤需缝头止血。
10.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下牙槽静脉,下牙槽神经。
11.颈动脉鞘: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颈动脉鞘。
12.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被气管前筋膜包裹形成甲状腺假被膜,即甲状腺鞘。
人体中的三角
时肛 管扩张 。但 脂肪 体 内血 液 供应 较差 ,且 易感
染 引起发炎而产 生肛周脓 肿和瘘 管[ 1 】 。 临床 上常称 的会 阴是 指外 生殖 器 和肛 门之 间 的区域 ,即狭义 的会 阴 ,也称产 科 会 阴Ij 妇 。产 - 3
第 3 卷
第 6期
21 0 0年 l 2月
清 远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u mlo i y a o t h i on fQn u n Pl e nc g yc
Vo . . No 6 13 .
De c.2 0 01
人 体 中的 三 角
刘 雪君
( 东省 中医院芳村分院重症监护室 广东广州 502) 广 1 10
听诊三角在斜 方肌 外下方 ,肩胛 骨 下角 内侧 有一肌 肉间裂 隙 ,称 听诊 三角【1 内上界为 斜 I。其 - 2 方肌外下缘 ,外侧界 为肩胛 骨脊 柱缘 ,下界为 背
阔肌上缘 。其 底为第 6肋 间隙 ,表 面仅 覆 以皮 肤
和皮下 组织 ,是 背部 听诊 呼吸 音最 清 楚 的部位 。 当肩胛骨 向外移动时 ,该 三角范 围扩 大。
根部 的淋 巴结 称魏耳 啸 ( i hw Vr o )淋 巴结 ,当食 c
氏三角 的分界 标志 ,也是腹 股沟斜 疝和直疝 在手
术 中的鉴别标 志之一 。
管下部 癌或 胃癌 转移时 ,常可 累及该淋 巴结 ,在 临床检 查时 ,常在左 胸锁 乳突 肌后缘 和锁 骨上缘
交角处触及肿大 的 vr o i h w淋 巴结 。 c
腰下三 角位 于腰 区下部 ,由髂 嵴 、腹外 斜肌
后 缘和 背阔肌 前下缘 围成【 】 角的底 为腹 内斜 l。三 _ 3 肌 ,表 面覆 以皮 肤和浅 筋 ,颈淋 巴结清 扫术及 活检 手术 时应避免伤及 副神 经 ,否则 会造成 斜方 肌瘫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两横指处,额、顶、颞、蝶骨在此相接,多呈“H”形的缝。
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此处受暴力击打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脑膜中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
咬肌的血管、神经经下颌切迹进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咬肌间隙下部前方有下颌第三磨牙,后方有腮腺。
腮腺床:由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以及第Ⅸ~ⅩⅡ对脑神经共同形成。
海绵窦: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为许多互相交通的小腔隙。
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左头臂静脉及头臂干、气管前淋巴结。
小儿有胸腺上部。
椎前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上达颅底,下至第三胸椎,该间隙感染除局限于此范围外,还可向两侧蔓延至颈外侧区。
颈动脉三角:境界颈动脉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
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三角内有舌下神经及其降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和颈深淋巴结等。
锁胸筋膜:锁胸筋膜是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腰肋三角:位于膈的腰部与肋部起点之间,底为第十二肋.前临肾,后邻肋膈隐窝.肾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撕破引起气胸.该处薄弱,为膈疝易发处颈动脉鞘:由颈深筋膜构成,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
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侧,迷走神经位于动、静脉的后方。
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的筋膜称锁胸筋膜。
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分布于胸大、小肌。
胸部局部解剖
纵膈左侧面观
左锁骨下动脉、主动 脉弓丄缘与脊柱前面 围成食管上三角,内 有胸导管和食管胸段 上部;
胸主动脉、心包和膈 围成食管下三角,内 有食管胸段下部。
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 弓前方下行,发出左 喉反神经,绕主动脉 弓至其后方上行。
纵膈右侧面观
肋间外肌:肋间隙 浅层,肌纤维斜向 前下,自肋结节至 肋骨前端接肋间外 膜。
肋间内肌:肋间外 肌深面,从胸骨侧 缘至肋角接肋间内 膜。
肋间最内肌:肋间 内肌深面,肌纤维 方向与肋间内肌相 同,存在于肋间隙 中部1|3处,肋间 血管神经直接与其 内面胸内筋膜相贴。
肋间肌
肋间血管神经
肋间后动脉 上支 肋间后静脉
剑突:剑胸结合,平对第九胸椎。
锁骨和锁骨下窝:窝深处有腋动 静脉和臂丛经过,可摸到肩岬骨 喙突。
肋和肋间隙; 肋弓和胸骨下角
乳头:肋中线与第四肋间隙相交 处(男性)
肩胛下角:平对第七肋。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标志线
胸壁
胸壁旳层次构 造
胸膜反折线
壁胸膜各部相互转折部位,前 界、后界有主要临床意义。
胸膜前界:肋胸膜前缘胸膜前 缘反折线。在第2-4胸肋关节间 相互靠拢,而上下分开,形成 两个三角形无胸膜区。上方为 胸腺三角,内有胸腺;下方为 心包三角,内有心包、心。
胸腔穿刺常选部位:肩胛线或腋 后线第7、8肋间隙中部进针。
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 胸廓浅层肌、肋间肌、胸内筋膜。
主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肺韧带
支气管肺段
肺旳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
肺动静脉 功能性血管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优势评价
经与血管损伤,利于减少出血量,同时降低手术风险,安全性有保障,且剑突下入路可对双侧胸腔探查,并同期对双侧病变进行处理,优化经肋间入路手术的单侧胸腔操作不足之处,减少手术切口,减轻手术创伤,从而促进术后康复叫因此,较经肋间胸腔镜前纵隔肿物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可减少出血量、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度,同时确保手术安全性。
笔者结合本研究中问题对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临床注意事项予以总结,具体如下:①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在应用中需加长腔镜器械,从而对于术者要求相对较高,同时手术风险随之提高,要求术者需具备丰富胸腔镜手术的操作经验,同时对相应结构与毗邻组织之间关系非常熟悉;②于胸膜、肺门处操作较为困难,一旦大出血,较难止血;③实施左侧胸腔相应操作时,器械易影响心脏,增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与经肋间胸腔镜前纵隔肿物切除术对比,前纵隔肿瘤患者接受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可减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利于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同时保障安全性。
参考文献[1]王伟,杜宁,刘嘉文,等.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膈神经保护的临床效果[].山东医药,2017,5768):97-98.[]李仁鹏,黎琰,胡文滕,等.截石位经剑突下入路与侧卧位经肋间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员9,2662):员7员-员员75.3]章恒,简俊岭,王起奎,等•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6):1593-1595.4]王庆淮,谭宁•经肋间VATS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效果比较现代肿瘤医学,2019,2761):3824-3827. 5]任占良,张卫锋,张泳,等•经剑突下切口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 前纵隔肿瘤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62):889-893.收稿日期:2020-09-15)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优势评价张忠慧下肢骨折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确保负重稳定性,还要求恢复后运动的无痛性,而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手术近远期疗效影响较大。
《天津医药》投稿攻略-发表论文
天津医药一、发表说明本团队专注于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发表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本团队并非任何杂志编辑中心,本中心是专业代发论文的机构,与各个杂志社具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就是我们通过我们的特殊渠道将论文送给杂志社我们特定的内部人处理论文,保证较高的上稿率,以解决投稿人投稿后焦急的等待与石沉大海的结局。
通过我们可以较为容易达到发表的目地,当然,论文的质量也是重要的基础。
二、期刊简介如下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专业期刊。
主要报道天津市医药科技发展现状及研究成果,介绍国外医学动态。
设有论著、实验研究、临床论丛、诊断技术、经验交流、综述及讲座等栏目。
读者对象为中高级医药卫生工作者,兼顾基层医药人员。
专题研究·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展望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广西壮族人群IL-1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实验研究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联素及胰岛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临床研究Galectin-3和β-caten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专题研究·胆道闭锁胆道闭锁早期筛查现状及对策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多态性与新疆哈、汉民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实验研究清热合剂对上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临床研究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研究应用研究封套瓣与三角瓣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药物临床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对心肺转流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唐山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危险因素分析循证医学E-钙黏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膀胱癌关联性的Meta分析综述促红细胞生成素拟肽研究进展专题研究·缺氧与器官损伤间歇低氧对大鼠肺组织RhoA/ROCK通路及肺血管新生肌化的影响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阿尔泰瑞香醇化学成分提物及其对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研究电针刺激对Beagle犬展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临床研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检测及SNP分析药物临床观察NB09方案治疗高危和极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近期疗效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天津市社区老年人血清矿物质水平调查应用研究小切口肋膈隐窝外入路在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手术中的应用综述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异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分化为NK细胞的效率及功能检测实验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ARP-1和TNFR1表达的影响临床研究miR-45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专题研究·心血管疾病围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AMI患者急诊PCI术后Lp-PLA_2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应用研究如何优化胚胎冻存方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流行病学调查天津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复方口服避孕药的KAP研究诊断技术超声弹性成像与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综述Ts-SV40介导的温敏细胞研究现状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叶酸对体外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剂量效应研究实验研究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类脂质体的透皮研究临床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横断面研究诊断技术高清和能谱扫描对冠状动脉支架成像准确性的体模研究专题研究·细菌与耐药志贺菌1、2类整合子及ISCR1携带情况与耐药性的关系专题研究·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患者血脂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研究新技术交流一种新的富集并计数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恶性肿瘤细胞的方法应用研究国产BuMA支架术后支架血栓及主要临床事件随访分析药物临床观察应用小剂量索利那新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体会综述高密度脂蛋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双刃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血清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实验研究丹皮酚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大鼠RAS的影响专题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Apelin-13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临床研究弥漫型肝细胞癌的克隆起源研究应用研究磷酸化壳聚糖/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与多聚磷酸钠对脱矿牙本质仿生再矿化的影响新技术交流连接酶-ELISA反应检测循环DNA基因突变研究药物临床观察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及一氧化氮/内皮素-1失衡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老年骨折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循证医学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相关性的Meta分析读者·作者·编者2015第十一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第一轮征稿和参会通知循证医学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对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综述长链非编码RNA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相关性研究进展病例报告气管隆突巨大肿瘤冷冻切除术麻醉处理一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鼻咽癌肿瘤干细胞高表达SOD2可对抗顺铂的杀伤作用实验研究心肌细胞的培养鉴定及β3-AR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临床研究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应用研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临床观察药物临床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髋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诊断技术miR-125b、miR-29a和miR-155-5p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生物标志的研究循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滤过对甲状旁腺素清除效果的Meta分析综述低氧诱导因子在肿瘤干细胞介导的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酸性条件下变异链球菌临床株表面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分析实验研究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样三重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临床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与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比较应用研究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总IgE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及过敏原检测药物临床观察替尼泊苷联合卡铂与依托泊苷联合卡铂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长期随访研究诊断技术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在循环肿瘤细胞筛查中的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天津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KAP研究综述后全基因组病例对照研究时代的功能研究策略专题研究·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展望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广西壮族人群IL-1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实验研究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联素及胰岛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临床研究Galectin-3和β-caten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临床研究下调HER2磷酸化水平对骨肉瘤细胞U2-OS体外增殖转移的抑制作用研究实验基于RNA测序的尼古丁影响下大鼠前额叶皮质的基因表达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涿州市尿路结石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短篇论著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与脑电图功率谱改变的关系临床论丛上颌种植磁性固位义齿的临床有效性研究综述肝细胞癌的诊治进展述评应重视介入呼吸病学的快速现场评价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香加皮杠柳苷对人肺癌QG56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实验研究miR-204对癫痫神经元中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临床研究周期性牵张应力对人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合成和分解的影响临床论丛17例布鲁菌病病例分析综述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进展病例报告产后合并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一例报告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短期胰岛素刺激对HIT-T15细胞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研究改良猪脑死亡模型的建立病例报告腹膜后巨大髓脂肪瘤一例报告实验研究蜀葵根预防和治疗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效果评价及机制初探临床研究薄层CT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的意义病例报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肠白塞病一例报告临床研究鼻饲中药联合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流行病学调查3012例重型痤疮治疗现状分析应用研究放置胰管外引流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原因分析综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研究进展病例报告冷球蛋白血症合并缺血性心肌病一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ZEB2基因3′UTR区转染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实验研究间歇低氧合并肺气肿大鼠系统与内皮炎症状态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研究临床研究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早期血浆SERPING1的变化及意义病例报告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银屑病一例报告临床研究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病例报告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IgG4相关性疾病一例临床研究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应用研究腭侧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突的临床研究临床药物观察从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分析门诊用药规范性循证医学TGF-β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关系的Meta分析综述前列腺癌超声微泡介导药物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病例报告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实验研究艾灸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大脑皮质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专题笔谈注重心理心脏疾患的蔓延临床研究不同刺激频率与时间经穴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电流感觉阈值的影响药物临床观察健肝降脂丸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天津市中老年非高血压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诊断技术心肌酶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应用研究正常肾脏血氧依赖磁共振成像特点及与生理指标相关性研究病例报告腹膜后畸胎瘤误诊为肾上腺囊肿一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针对人SND1基因两个AUG的细胞应激分析实验研究选择性线粒体分裂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临床研究p53、bcl-2、caspase-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新技术交流PCR-HRM分析筛查成骨不全一家系患儿基因突变应用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的关系药物临床观察血栓通与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的影响康复医学疾病不确定感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市西城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综述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获取途径及其诱导免疫耐受的临床应用病例报告丘疹型皮肤结节病一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下调microRNA-1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第三代端粒酶缺失小鼠皮肤表皮干细胞分离培养特性观察临床研究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季节变化对天津市急性脑梗死患者转归影响的研究应用研究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研究药物临床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胃癌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效果观察循证医学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综述Runx2在乳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细胞与分子生物学PKH26荧光标记牛尾髓核细胞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Vav-Cre介导的YFP报告基因系统标记小鼠NK细胞的特异性和效率检测临床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铁代谢指标分析应用研究胆道支架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药物临床观察瑞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自主呼吸的影响新技术交流液态芯片技术联合检测IFN-y和IP-1O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表达microRNA-203tough decoy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应用实验研究重组人B型钠尿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模型心肌耗氧量的影响临床研究mfn2和nm23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流行病学调查天津市生殖健康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对性功能障碍的KAP研究药物临床观察羟氯喹联合低分子肝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效果分析应用研究活动翼矫治器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患者的效果评价综述基于生物力学的干细胞调控及相关物理性质的测定病例报告儿童Clq肾病二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MCP-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过表达/沉默后相关信号通路研究实验研究利多卡因对背根节神经元诱发簇放电的影响及机制临床研究婴幼儿合并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择期手术全麻的安全性应用研究肠内营养时机对老年重型颅脑疾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诊断技术TI-RADS分级对不同年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价值药物临床观察腺苷及其受体激动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18的影响综述Apelin-13生物功能研究进展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西妥昔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的制备及鉴定实验研究Th17和Treg细胞来源的儿茶酚胺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作用临床研究CD36 rs3211956和rs775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应用研究嗓音声学检测对喉白斑患者嗓音评估的临床价值药物临床观察地塞米松加入阻滞麻醉中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综述IL-35结构功能及其调控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进展论著胰腺癌细胞中GDNF对MMP-9表达的影响读者·作者·编者R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2011版)论著人剪切修复基因XPD对肝癌细胞生长及ERG基因的影响读者·作者·编者我刊稿件可实现数字优先出版论著不同骨内段直径对支抗微种植体和颌骨表面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读者·作者·编者《天津医药》稿件处理流程图论著大黄素对人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实验研究重组腺病毒Ad-hBNP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读者·作者·编者我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及结果中数据表达的要求实验研究汉防己甲素对人胰腺癌耐药细胞株SW1990-GEM多药耐药性的逆转机制短篇论著MRI对直肠癌环周切缘状态评估的价值临床论丛显微镜辅助外环下精索静脉集束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53例读者·作者·编者本刊优先刊登条件临床药物观察共轭雌激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治疗稽留流产读者·作者·编者参考文献著录须知循证医学1989-2010年全国志贺菌属耐药情况及血清群分布回顾性分析综述与讲座MicroRNAs与糖代谢的研究进展读者·作者·编者有关“收稿回执”的说明短篇与病例报告肺透明细胞瘤一例报告论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检测血清胸腺素β4水平的意义读者·作者·编者R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2011版)论著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脂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快讯TRPC通道控制嗜铬细胞瘤细胞系神经细胞突起生长的机制论著排风藤小分子化合物SCE-1对IL-6、IL-1β、TNF-α体外抑制活性研究国内外研究快讯白血病抑制因子保护高糖引起的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论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短篇与病例报告全程清醒状态下切除脑胶质瘤一例报告论著血清尿酸与其他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读者·作者·编者我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及结果中数据表达的要求论著塞来昔布对体外幽门螺杆菌诱导GES-1转化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实验研究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低大鼠子代脑组织中同源盒基因Nkx6.2表达的影响读者·作者·编者《天津医药》在线投稿须知实验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致瘤性研究短篇论著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散光分析药物临床观察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读者·作者·编者《天津医药》稿件处理流程图临床论丛婴儿泛发性动脉钙化一例综述与讲座Apelin/APJ系统的生物特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短篇与病例报告肱骨干骨折合并肱动脉栓塞一例报告论著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EZH2蛋白表达的关系实验研究盐酸利多卡因跨膜肽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与体外透皮实验研究循证医学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Meta分析短篇论著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疾患的临床观察药物临床观察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前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研究临床论丛脐尿管癌六例诊治分析综述与讲座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读者·作者·编者《临床实用皮肤病性病图谱》书讯短篇与病例报告肝硬化门脉高压胃病特异表现一例读者·作者·编者我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及结果中数据表达的要求论著干细胞来源DC与CIK共培养抗K562/A02干细胞的体外研究读者·作者·编者我刊稿件可实现数字优先出版实验研究胰岛素对AD样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循证医学肝脏切除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读者·作者·编者R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2011版)短篇论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不同胸膜固定术的对比研究药物临床观察负压吸引术前应用卡孕栓或米索所致不良反应比较临床论丛天津市公安特警足部红色毛癣菌体外药敏试验读者·作者·编者本刊优先刊登条件综述与讲座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短篇与病例报告康复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一例报告论著18F—FDG和11C—PIBPET联合脑显像对阿尔茨海默病及额颞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初探实验研究miRNA-21与JAK2-STAT3通路在心肌缺血后处理保护心肌中的相互影响读者·作者·编者我刊加入各数据库通知实验研究补肾活血方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读者·作者·编者参考文献著录须知实验研究康斯特液与低钾右旋糖酐液对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短篇与病例报告脾多发血管淋巴管瘤一例报告实验研究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检测及其标志物研究读者·作者·编者《天津医药》稿件处理流程图短篇论著血液透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发生及其影响因素读者·作者·编者我刊有关审印周期的说明药物临床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临床论丛高频超声在肠旋转不良筛选中的价值综述与讲座房颤与中风的关系研究进展短篇与病例报告支撑喉镜配合鼻内镜下喉手术致舌神经并舌下神经损伤一例论著紫杉醇联合miR-200b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读者·作者·编者《天津医药》稿件处理流程图论著EpCAM和E—cadheri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及意义读者·作者·编者R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2011版)论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不同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读者·作者·编者《天津医药》2012年特邀审稿专家名单论著天津市公安民警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国内外研究快讯自噬与肿瘤论著Rac1和NF-κBp65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读者·作者·编者参考文献著录须知论著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畸形膝关节病变近期效果短篇与病例报告脑积水型脑囊虫病分流术后并发囊虫性脑膜炎一例报告论著重度OSAHS患者鼻通气功能状态的研究短篇与病例报告弥漫性网状色素性扁平苔藓一例实验研究C2C12-GLUT4HA骨骼肌细胞株的筛选读者·作者·编者我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及结果中数据表达的要求实验研究壳聚糖-左氧氟沙星长效缓释敷料的体外细胞毒性和抗菌效果研究短篇论著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及直接胆红素与心房颤动的关系读者·作者·编者我刊有关“收稿回执”的说明新技术交流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八例临床论丛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综述与讲座脱氢表雄酮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症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快讯细菌热休克作用对光动力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短篇与病例报告伴带状疱疹的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一例论著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尿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实验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系统变化及其对I_(to)钾通道的影响论著miR-224和miR-378e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短篇与病例报告双重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低分化腺癌误诊为淋巴瘤一例论著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胸廓内动脉的显示价值实验研究拟胚体高密度培养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短篇论著p53诱导的衰老阻碍了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的凋亡作用及临床疗效新技术交流正交实验法筛选甘草锌口腔溃疡膜处方的实验研究临床论丛纳米炭与美兰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综述与讲座cN0声门上喉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短篇与病例报告腹腔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一例报告论著Bel-2与Caspase-3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与意义读者·作者·编者我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及结果中数据表达的要求论著PTEN、p21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表达读者·作者·编者。
精品课程《麻醉解剖学》教学大纲
《麻醉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麻醉解剖学课程编号:承担单位: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授课学时: 54学时(理论22学时,实验32学时)授课时间:第三学期适用专业:本科临床麻醉专业一、课程简介麻醉解剖学是从麻醉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局部配布规律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
本书是《麻醉解剖学》与临床医学《局部解剖学》进行有机的合并,实际上是麻醉专业用的局部解剖学。
它侧重阐述与临床麻醉、疼痛诊治、危重病人监测与治疗等学科相关的人体形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为学习及临床应用《麻醉学》提供理论基础。
适用于临床麻醉专业教学使用。
学习麻醉解剖学的目的是在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体表面标志的摸认、器官体表投影的度量、脏器位置毗邻的观察、血管神经走行的辨识以及局部层次结构的查认,进一步了解、熟悉和掌握人体局部结构配布的规律,为学习麻醉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大纲根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麻醉解剖学》编制而成。
要求学生在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讲授、小班实习,标本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思考、总结记忆。
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自学的能力。
不断提高科学素质。
本大纲把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
掌握内容,使学科的重点内容,教师要重点阐明,通过教学,学生必须透彻理解、记忆并会灵活应用;熟悉内容使学科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理解、记忆、知其临床意义;了解内容为学科的一般理论,教师可概述、简述或通过学生自学,能理解知其要点和形成初步印象。
本门课程第三学期学习。
54学时,理论22学时,实习32学时。
教师主要通过引导性讲课,贯彻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听课,小班实习观察、阻滞麻醉模拟穿刺,学习本大纲规定的内容。
另附有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和教学录象等方式进行学习。
讲授与实习比例为2:3。
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1.麻醉解剖学的定义、研究范畴、作用地位。
【大学】局部解剖学:三角区
局部解剖学:三角区头部三角(1)危险三角为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
面静脉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也可经面深静脉、翼丛等与海绵窦交通。
口角平面以上的面静脉常无静脉瓣,当面部感染引起疖、痈时,可经上述途径至海绵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脑膜炎等,故该处感染应避免挤压。
(2)磨牙后三角由下颌骨内斜线和外斜线向上延伸相交而成。
其基底部是最后磨牙的远中面,为下牙槽神经传导麻醉时穿刺点的重要标志之一。
(3)颊脂体三角位于颊粘膜下,底位于颊部,尖端靠近翼下颌韧带,相当于下颌孔平面。
亦为下牙槽神经传导麻醉时穿刺点的重要标志之一。
(4)外耳道上三角(Macewen三角)位于外耳道上棘(Henle棘)的后方。
上界为颧突后根的水平延长线(颞线),前界是骨性外耳道后缘的切线,后下界为自颧突后根的延长线引至外耳道下缘之斜线。
乳突凿开术时应以此三角和Henle棘为标志,开放鼓窦和乳突小房。
但应注意勿向上误入颅中窝或伤及硬脑膜,向后易伤及乙状窦。
(5)脑桥小脑三角脑桥臂、延髓与小脑交界的三角形区域。
前庭蜗神经根和面神经根恰连于此,在其上方有三叉神经根,下方与舌咽神经根和迷走神经根邻近,后方为小脑。
因此,当此处有炎症或肿瘤时,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脑桥小脑角综合征。
最常见的是听神经瘤和蛛网膜炎等,随着病灶的扩大逐渐影响周围结构,从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此三角的血管、神经走行较为复杂,在其内手术时应注意避免伤及上述结构颈部三角(1)颏下三角为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的三角区,此区内有1~3个颏下淋巴结,为颏下恶性肿瘤、颏下区结节性筋膜炎的好发处[1]。
(2)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与下颌体下缘围成,内有下颌下腺、面动脉、舌动脉、舌神经、舌下神经和下颌下神经节以及4~6个下颌下淋巴结。
为颌下腺炎、颌下淋巴结炎的病变处。
此区手术要保护舌神经、舌下神经以及下颌下神经节,以免引起舌前2/3感觉障碍、舌肌瘫痪和唾液分泌障碍。
后方入路暴露右肾外动脉有关的解剖及变异
后方入路暴露右肾外动脉有关的解剖及变异李昊;王伟;石永福【摘要】右肾开放性手术中右肾外动脉的处理方法较多,从不同入路暴露右肾外动脉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通过右肾周组织器官与肾脏的毗邻关系;右肾外动脉的发出部位、长度、分支及与右肾静脉之间的位置关系;右肾外动脉与其他相关脏器的解剖关系可以看出,后方入路暴露右肾外动脉并结扎阻断之是较为安全的一种手术方法,但须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右肾动脉及其毗邻器官的变异情况.【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0(016)007【总页数】3页(P1059-1061)【关键词】右肾;动脉;解剖【作者】李昊;王伟;石永福【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研究生部,昆明,65003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昆明,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2现在绝大多数右肾手术都是前入路,由于右肾是腹膜后位器官,紧邻下腔静脉且肾蒂较短,故在右肾手术中容易损伤肾静脉甚至下腔静脉而造成大出血。
有人提出在右肾手术时,可考虑后入路途径,既可容易游离肾脏动脉主干,在结扎右肾动脉时,也可减少肾静脉以及腔静脉的损伤[1]。
通过对右肾外血管及相关脏器解剖学角度的综述,来探讨行右肾手术时,经后入路暴露右肾动脉主干的可行性。
右肾的外层为肾周筋膜,分为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
肾后筋膜与腰大肌筋膜和腰方肌筋膜紧密接触。
肾前后筋膜在肾外侧缘相互连接,肾前筋膜移行向内侧并逐渐变薄,附着于肾血管的表面,并止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的周围结缔组织。
肾后筋膜向内侧包被于肾血管、肾盂和输尿管,最后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肾前后筋膜于肾上腺的上方相连,并与膈下筋膜相连续[2]。
右肾位于膈、内外侧弓状韧带、腰方肌和腹横肌腱膜、肋下血管和神经的前方。
右肾上端在 12肋水平。
膈将肾与肋膈隐窝的胸膜分开。
肾上腺覆盖肾的上端或其内侧缘的上部,肾前面的大部分为肝右叶的压迹,其内侧区与十二指肠降部相邻。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人体解剖学押题1
赣南医学院历年专升本选拔考试题汇编《人体解剖学》资料温馨提示:1、请做一个有节操的人,不要将本资料下载后乱传!否则增加的只是你自己的竞争对手!2、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人体解剖学》试卷的题型包括:单选(A型)、配伍选择题(B型)、填空题以及解答题,共4种题型,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本资料一部分真题因排版缘故删节,有待完善。
仅供参考,祝考取成功!第1章运动系统【名词解释】1.【07、09年赣医升本真题】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交处微向前凸,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2.【10、12、14年赣医升本真题】翼点:位于颞部,为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交汇处形成的“H”形骨缝,为颅骨的薄弱处。
3.【07、11年赣医升本真题】界线(骨盆):由骶骨胛、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4.骶角:骶骨的后面,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出,是骶管麻醉穿刺定位的标志。
5.外科颈(肱骨):肱骨上端与肱骨体交界处稍细,较易发生骨折。
6.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一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
7.【08年赣医升本真题】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为男性精索和男性子宫圆韧带通过的一条腹肌和腱之间的裂隙。
8.【07、09年赣医升本真题】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简答题】1.简述脊柱的连结形式有哪些?答:椎体之间通过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连结,椎弓之间通过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关节突关节连结,枕骨与寰椎、枢椎之间构成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等连结。
2.【09年赣医升本真题】简述膈的三个裂孔的名称、高度及通过的结构?答:腔静脉孔:在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食管裂孔: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第一类医疗技术
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骨科部分)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文件,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即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初稿)如下:项目名称心肺复苏术脊柱骨关节手术颈1—7椎板肿瘤切除术(后入路)胸椎肿瘤切除术胸椎椎板肿瘤,附件肿瘤切除术前路腰椎肿瘤切除术后路腰椎板及附件肿瘤切除术经腹膜后胸膜外胸腰段椎体肿瘤切除术(胸11-腰2)经腹膜后腰2-4椎体肿瘤切除术骶骨肿瘤骶骨部分切除术骶骨肿瘤骶骨次全切除术腰骶髂连接部肿瘤切除术髂窝脓肿切开引流术髂腰肌脓肿切开引流术颈椎间盘切除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胸椎融合术胸椎腰椎前路内固定术胸椎前路内固定术腰椎前路内固定术胸椎横突、椎板植骨融合术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胸腹联合切口胸椎间盘切除术腰椎间盘极外侧突出摘除术椎管扩大减压术椎管扩大成形术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后路腰椎间盘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腰椎滑脱不稳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腰椎横突间融合术腰椎骶化横突切除术骨盆骨折髂内动脉结扎术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脊柱半椎体切除术脊柱内固定物取出术滑板椎弓根钉复位植骨内固定术经皮穿刺颈腰椎间盘切除术四肢骨肿瘤和病损切除手术锁骨肿瘤锁骨全切除术肱骨肿瘤切除及骨重建术尺桡骨肿瘤切除及骨重建术髂骨翼肿瘤切除术髌骨肿瘤截除术耻骨与坐骨肿瘤切除术股骨上端肿瘤切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下段肿瘤刮除,骨腔灭活植骨术股骨下段肿瘤切除术胫骨上段肿瘤刮除植骨术骨肿瘤切开活检术胫腓骨肿瘤切除重建术跟骨肿瘤病灶刮除术内生软骨瘤切除术内生软骨瘤切除术内生软骨瘤切除术四肢骨折手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内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桡骨头切除术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孟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桡尺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科雷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或肌蒂骨移植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股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胫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胫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干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尺桡骨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胫腓骨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开放折骨术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尺骨上1/3骨折畸形愈合伴桡骨小头脱位矫正术桡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矫正术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截骨内固定术胫腓骨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踝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术距骨骨折伴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四肢关节损伤与脱位手术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肩关节脱位开放复位术陈旧性肘关节前脱位切开复位术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髌骨半脱位外侧切开松解术髌骨脱位成形术急性膝关节前、后十字韧带破裂修补术经关节镜急性膝关节前、后十字韧带破裂修补术膝关节陈旧性前十字韧带重建术膝关节陈旧性后十字韧带重建术经关节镜膝关节陈旧性后十字韧带重建术膝关节陈旧性内、外侧副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单纯游离体摘除术经关节镜膝关节单纯游离体摘除术关节滑膜切除术(大)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大)关节滑膜切除术(中)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中)关节滑膜切除术(小)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小)半月板切除术经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激光半月板切除术膝关节清理术经关节镜膝关节清理术踝关节稳定手术腘窝囊肿切除术腘窝囊肿切除术(单侧)腘窝囊肿切除术(双侧)骨骺固定手术骨骺肌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四肢骨切除、刮除手术尺骨头桡骨茎突切除术髌股关节病变软骨切除软骨下钻孔术髌骨切除+股四头肌修补术移植取骨术髂骨取骨术取腓骨术距骨切除术四肢骨截骨术肘关节截骨术腕关节截骨术掌骨截骨矫形术股骨颈楔形截骨术股骨头钻孔与植骨术股骨下端截骨术跟骨截骨术关节融合术肘关节融合术踝关节融合术跟骰关节融合术近侧趾间关节融合术四肢骨骨关节成形术肘关节叉状成形术网球肘松解术尺骨延长术尺骨短缩术血管束移植充填植骨术股四头肌成形术髌韧带成形术胫骨结节垫高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松解术足母外翻矫形术第二跖骨头修整成形术截肢术肩关节离断术肩胛胸部间离断术残端修整术上肢截肢术髋关节离断术大腿截肢术小腿截肢术足踝部截肢术截指术手部骨折手术手部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本氏(Bennett)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舟骨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术+桡骨茎突切除术舟骨骨折不愈合植骨术月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月骨骨折不愈合血管植入术手部关节脱位手术手部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部关节融合术局限性腕骨融合术指间关节融合术腕关节融合术手部骨切除术掌指骨软骨瘤刮除植骨术掌指结核病灶清除术舟骨近端切除术月骨摘除术月骨摘除肌腱填塞术手部成形手术并指分离术多指切除术其他指再造术手部瘢痕挛缩整形术指关节成形术手部关节松解术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成形术手外伤其他手术指间或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关节囊修补术腕关节韧带修补术手部外伤皮肤缺损游离植皮术手外伤局部转移皮瓣术手外伤皮瓣术手外伤邻指交叉皮下组织瓣术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功能术肩外展功能重建术屈肘功能重建术伸腕功能重建术伸指功能重建术屈指功能重建术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缩窄性腱鞘炎切开术腱鞘囊肿切除术掌筋膜挛缩切除术侧副韧带挛缩切断术小肌肉挛缩切断术手部皮肤撕脱伤修复术手外伤清创反取皮植皮术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术环指岛状皮瓣术肌腱粘连松解术屈伸指肌腱吻合术屈伸指肌腱游离移植术滑车重建术锤状指修复术侧腱束劈开交叉缝合术“钮孔畸形”游离肌腱固定术前臂神经探查吻合术前臂神经探查游离神经移植术手腕部神经损伤修复术虎口成形术指蹼成形术甲床修补术肌肉、肌腱、韧带手术骨骼肌软组织肿瘤切除术肌性斜颈矫正术骨化性肌炎局部切除术上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肱二头肌腱断裂修补术岗上肌腱钙化沉淀物取出术肩袖破裂修补术腕管综合症切开减压术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修复术臀大肌挛缩切除术髂胫束松解术下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腓骨肌腱脱位修复术跟腱断裂修补术骨关节其他手术手法牵引复位术皮肤牵引术骨骼牵引术颅骨牵引术颅骨头环牵引术各部位多头带包扎术跟骨钻孔术体被系统手术乳房手术乳腺肿物穿刺术乳腺立体定位肿物穿刺术乳腺肿物切除术副乳切除术单纯乳房切除术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脓肿切开引流术体表异物取出术骨折经皮钳夹复位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刺(钉)内固定术关节脱位手法整复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骨折夹板外固定术关节错缝术麻醉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手法治疗外固定架使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大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一、凡属“三基三严”要求的各项诊疗操作均属一类诊疗操作:如(一)注射术: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二)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颈内静脉穿刺术、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动脉穿刺术、静脉压测定、胸膜腔穿刺术、胸膜腔闭式引流术、腹膜腔穿刺术、肝穿刺抽脓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四肢关节腔穿刺术、心包穿刺术、耻骨上膀胱穿刺术、中心静脉压(CVP)测定术、环甲膜穿刺术、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术;(三)插管技术:胃插管术及胃肠减压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导尿术、鼻塞、鼻导管吸氧法、雾化吸入疗法、气管插管术、颅内高压监护术;(四)无菌技术:手术人员洗手法、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穿脱隔离衣;(五)切开技术:器官切开术、静脉切开术、动脉切开与动脉输血术、脓肿切开引流术;(六)清创、换药术:清创缝合术、换药术、外科手术后插线法;(七)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除颤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应用、洗胃术、床旁连续血液透析术等。
骨水泥在单节段胸腰椎转移瘤后路手术中应用
骨水泥在单节段胸腰椎转移瘤后路手术中应用毛宁方;张晔;吴云刚;白玉树;朱晓东;李明;石志才【期刊名称】《脊柱外科杂志》【年(卷),期】2009(007)006【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在单节段胸腰椎转移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2月后方入路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转移性肿瘤16例,原发灶为肺癌4例,乳腺癌3例,肝癌3例,前列腺癌3例,肾癌1例,来源不明2例.术前采用Tokuhashi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术中均采用骨水泥联合椎弓根螺钉重建脊柱稳定性.Tokuhashi评分<9分者10例,行病灶切除或刮除骨水泥填塞,Tokuhashi评分≥9分者6例,行全脊椎切除骨水泥重建椎体.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3~42个月,平均18.2个月,11例死亡.术后疼痛缓解13例,神经功能改善11例.未出现骨水泥放热效应引起的神经功能受损,未发现有骨水泥下沉、椎节塌陷及向前成角.1例骨水泥填塞术后3个月出现松动,但并未引起神经压迫症状.结论在单节段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后路手术治疗中利用骨水泥进行椎体重建可以减小手术创伤、提高生存质量.【总页数】4页(P332-335)【作者】毛宁方;张晔;吴云刚;白玉树;朱晓东;李明;石志才【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相关文献】1.后路病灶切除、360°环脊髓减压、钛网骨水泥重建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J], 刘德龙;欧云生;朱勇;赵增辉;邓乾兴;杜兴;蒋电明2.后路全椎体切除骨水泥灌注在上胸椎转移瘤中的应用 [J], 薛文;管晓鹂;刘林3.后路小切口微波消融+骨水泥成形+经多裂肌间隙置钉治疗腰椎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J], 张奔;任彤阳4.后路小切口微波消融骨水泥成形多裂肌间隙置钉术治疗腰椎转移瘤的短期效果[J], 骈长庆5.胸腰椎转移瘤后路减压固定联合病椎骨水泥成形的短期疗效 [J], 吴学元;郝崔培;靳占奎;常彦海;孙正明;刘时璋;易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局部解剖学[第五章胸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胸部胸廓及其软组织构成胸壁,胸壁分为胸前壁、胸外侧壁和胸后壁三部分,前两者统称为胸前外侧壁。
胸壁的体表标志与标志线对于解剖结构的定位及临床疾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胸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胸壁层次由浅入深分别为皮肤、浅筋膜、胸廓外肌层,肋间肌、胸内筋膜和壁胸膜等。
1.浅筋膜(1)浅动脉: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分布于胸前外侧壁内侧部;肋间后动脉前外侧皮支和腋动脉的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分别分布在胸前外侧壁外侧部的外侧和内侧。
(2)浅静脉:与浅动脉伴行,分别汇人胸廓内静脉和肋间后静脉。
脐周静脉网经胸腹壁浅静脉汇入腋静脉。
(3)浅淋巴:主要经胸肌淋巴结汇入腋窝中央淋巴结群.(4)皮神经:第2肋以上为锁骨上神经,其他部位均为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外侧皮支,具有明显的节段性和重叠性。
2.深筋膜:浅层覆盖于胸大肌表面;深层位于胸大肌深面,其中张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的部分称为锁胸筋膜,有深面的胸内、外侧神经及胸肩峰动脉穿出,头静脉和淋巴管穿人,故术中要保护这些结构。
3.肌层:浅层为胸大肌以及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起始部,深层有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前锯肌。
肋间结构为肋间肌及肋间后动脉、静脉及肋间神经,其内面分别有胸内筋腰及壁胸膜.根据血管、神经的走行,当胸膜腔穿刺时,腋中线以前要在两肋之间进针,腋中线以后应在下位肋的上缘进针,以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二)女性乳房局解及乳腺癌根治术乳房位于胸前壁,由皮肤、浅筋膜及乳腺组织构成。
女性乳房的淋巴主要经胸肌淋巴结群回流入腋淋巴结群,也可通过腹壁及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相交通。
因此,乳腺癌往往经腋淋巴结发生淋巴转移。
乳房根治术包括全部乳房、胸前外侧壁和腋窝的皮肤、脂肪、淋巴结以及胸大、小肌等。
(三)膈的裂孔和裂隙膈分肌性部(即膈肌)和腱性部(即中心腱)。
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
膈上有三个裂孔,即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膈的三部(胸骨部、肋部和腰部)起点之间有三角形裂隙,形成腰肋三角、胸肋三角和正中三角,易发生膈疝。
局部解剖学重点名词解释
四、名词解释1.翼点2.腮腺床3.腮腺咬肌筋膜4.咬肌间隙5.头皮6.蝶鞍区7.海绵窦8 小脑幕9.锁骨上大窝10.封套筋膜11.颈动脉鞘12.气管前间隙13.颈动脉三角14.颈袢15.胸膜上膜16.椎动脉三角17.乳房后间隙18.锁胸筋膜19.肋间壁神经20.腰肋三角21.肺根22.纵隔23.动脉导管三角24.心包横窦25.食管后隐窝26. 半月线27.腹白线28. 腹股沟浅环(皮下环)29.腹股沟三角30.小网膜31.十二指肠球32.第三肝门33.胆囊三角34.肝胰壶腹35.右肠系膜窦36.Mcburney点37.脊肋角38.肾窦39.乳糜池40.会阴41.盆膈42.肛提肌腱弓43. 直肠膀胱陷凹44.阴部管45.腰肋韧带46.听诊三角47.钩椎关节48.硬膜外隙49.窦椎神经50. 解剖学“鼻烟窝”51.肱骨肌管52.桡神经血管束53.腕尺侧管54.腕管55.颈干角56. 隐静脉裂孔57. 肌腔隙.58. 血管腔隙59.股鞘60.收肌管61.腘窝参考答案1.翼点: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两横指处,多呈H形。
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2.腮腺床:指腮腺深面毗邻的结构,包括茎突诸肌;颈内动、经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共同形成,并借茎突与其前面的颈外动脉分开。
3.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
4.咬肌间隙: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颌第三磨牙,许多牙源性感染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5.头皮:额顶枕区的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颅顶肌(额、枕肌)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因此,常将此3层合称“头皮”。
《局部解剖学》简答及论述题
《局部解剖学》简答及论述题第一章头部1.额顶枕区软组织分层及各层特点?答:额顶枕区软组织分层由浅入深: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枕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皮肤特点: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血管丰富外伤易出血。
浅筋膜特点: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纤维小隔,内有丰富血管神经,感染物不易扩散,早期有压迫性神经末梢痛。
帽状腱膜及额枕肌特点:帽状腱膜坚韧致密,前连额枕肌的额腹,后连该肌的枕腹,两侧至颞区逐渐变薄,与颞浅筋膜相续;腱膜下疏松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此隙范围广,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移动性大,此层多发生头皮撕裂伤,此间隙内静脉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海绵窦相通,发生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此隙被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颅骨外膜特点:不具生骨能力;血管对颅骨不营养,骨膜下血肿可局限。
2.垂体的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答:垂体的位置: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
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垂体借漏斗穿过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垂体的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发生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高压。
顶为鞍隔,其前上方有时交叉和视神经,垂体前叶瘤可将鞍隔的前部推向前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
底为蝶窦,垂体病变,可使垂体窝加深,侵袭蝶窦。
前为鞍结节,后为鞍背,垂体瘤时可使两处的骨板压迫变薄,骨质破坏。
两侧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散压迫发生海绵窦淤血和脑神经受损。
3.海绵窦的交通支及穿经的结构?答:海绵窦的交通:向前经眼静脉、内眦静脉与面静脉相交通;经眼下静脉与面深部的翼静脉丛相交通。
向上经大脑中静脉与上矢状窦、横窦相交通。
向后经颞骨岩尖部,分别与乙状窦或横窦相交通,经岩下窦与乙状窦或颈内静脉相交通。
向下经卵圆孔、破裂孔等处的导静脉与翼静脉丛相交通。
穿经的结构:在前床突和后床突之间的海绵窦外侧壁的内层中,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式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式作者:来源:《青春期健康·下半月》2020年第06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
椎间盘承受躯干及上肢的重量,且仅有少量血液供应,易发生劳损及退变。
髓核的突出部分和破裂的纤维环突入椎管内,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圆锥,产生严重症状。
LDH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青少年可偶发,老年人病情较为复杂。
近年LDH的发病率呈上升、年轻化趋势,LDH的主要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病程大于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等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有传统开放手术以及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治疗LDH疗效明确,但手术会剥离椎旁肌肉组织,切除椎板及部分关节,破坏脊柱后柱,增加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预后时间。
微创手术方法中经皮腰椎内镜手术直接摘除病变髓核组织,副损伤小,有术前准备时间短、局麻、血栓形成风险低、术中出血少、感染率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腰椎内镜手术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经皮腰椎内镜手术入路包括经腰椎侧后入路、椎板间入路、改良椎间孔入路(ITEA)、经髂骨入路等。
随着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改进,经皮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逐步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微创术式。
目前最常使用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包括经皮椎间孔镜系统(YESS)和脊柱内镜系统(TESSYS),两者均为以经腰椎侧后入路方式摘除腰椎间盘。
1999年,美国医生Anthony Yeung以椎间孔安全三角区为基础,研制出YESS,经椎间盘后外侧“安全三角”入路,将工作套管直接置于椎间盘内,在内镜直视下从内向外将椎间盘髓核摘除,起到减压作用,并报道了307例由YESS治疗的患者,术后患者手术满意度为 89.2%,手术并发症出现率为3.5%。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陈一诺; 刘庆鹏【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9(025)016【总页数】5页(P3279-3283)【关键词】脊柱外科; 微创手术; 内镜【作者】陈一诺; 刘庆鹏【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 R687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变化,久坐、缺乏运动及多种不良生活习惯使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发病趋于年轻化,且相关脊柱疾病的治疗也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保守治疗方法及手术治疗技术的日趋完善,使得高治愈率与低并发症成为医师选择手术术式的重要标准。
微创手术被定义为一种以维持整个脊柱完整性和功能性为总体目标的手术,其通过减少对脊柱正常结构的医源性损伤,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目前,微创手术已成功应用于所有脊柱节段(颈椎、胸椎和腰椎),并广泛适用于多种脊柱病变,其可通过前路、后路和外侧入路进行。
针对每一个患者,脊柱外科手术方法均须根据需要治疗的特定病灶进行个体化规划。
微创手术技术的主要优点为通过使用各种扩张器,并通过较小的手术切口来尽量减少对脊柱肌肉、韧带及骨骼结构的损伤。
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许多潜在优点,包括对周围组织损伤轻微、瘢痕形成较小及对正常脊柱肌肉的创伤更小[1-2]。
因此,脊柱外科手术的微创化、精准化成为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就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经皮穿刺技术1.1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经皮注射骨水泥的微创介入疗法。
1987年,Galibert等[3]首次应用该术式成功治疗了1例颈椎椎体血管瘤。
临床中,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则需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这两种术式在对患者疼痛的改善和脊柱稳定性的恢复上相似。
其中,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术中的球囊扩张尽可能恢复脊柱原有曲线,亦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该术式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小切口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 年 2 以来应 用小切 口、 08 月 有限骶棘 肌剥 离和椎 板开窗法 微创技 术 施行 腰髓 核摘 除术 ,治疗 腰椎 间盘 突出症 8 例 ,获得 效果满 意 ,现 6
报道如 下 : 1临床资 料 11一 般资 料 . 本组 男性 5 6例 ,女性 3 例 ,年 龄 2 ~7 岁 ,平 均 4 . 岁 。 0 1 2 75 病 程 0 5 4年 ,平 均 1 5 月 。腰 椎 间盘 突 出位 于腰 4 2 . ~l 年 个 ~5 5 例 ,其 中中央 型 6例 ,双 侧 2例 ;腰 5骶 1 O例 ,其 中 中央 型 4 2 例 , 侧 1 ;腰 3 4 4 ; 4 和腰 5 l 双 例 ~ 例 腰 ~5 骶 双突 出 8 ;腰 3 例 ~ 4 和腰 4 双 突 出 2 。 间盘 突 出合 并椎管 狭窄 8 , 隐窝狭窄 ~5 例 椎 例 侧 3 ,髓核 破入椎 管 7 。 例 例
1 2 手术方 法 .
微创 技术治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8 例 , 口小 , 6 切 有限剥离 骶棘肌 , 限 有
开窗 , 有效地切 除椎体 关节突增 生 , 体后缘骨 赘 , 椎 以及肥 厚的黄韧 带, 使硬脊 膜囊及 神经根 得到 充分减压 , 从而尽可 了脊柱 稳定性 , 术后恢复 快 , 减少 了术后滑脱
及 下腰痛 等 并发症 『。 3 】 23腰椎 间盘 突出症手术成功 的关键 是准确确定病变椎 间盘所在 间隙 . 的部 位 , 此对小 切 口手术极为 关键 , 以免误切 过多软组 织 , 遗漏 真正 病变 的椎 间盘 , 术前 应常规 行腰椎 正侧位 x线 片、C T检查 , 要时 必 行 MR 或椎管 造影检 查 , I 仔细 阅片 , 准确确定病 变椎 间盘所在 间隙 、 大小 及与神 经根 、 硬脊膜 的关系 。 据腰骶 椎 X片 , 根 了解 髂嵴最 高点 连 线与棘 突的关 系。 一般来 讲髂嵴 最高点 连线平腰 4 突下缘 , 棘 其下 即为腰4 棘 突 间隙 , ~5 必要 时在俯 卧手术 体位 时, x线透视下确 定病 变 间隙的体表 准确点 。 中以定位点为 中心作一 2 切 口,剥离 骶棘 术 锄 肌 显露椎 板间 隙,用 手指深 入触压病 变处 的椎板 间隙 ,患者下 肢麻 痛 加剧 , 从而进一 步确 定椎 间盘突 出的部 位 。 24近 3 . 年来 我科采 用小切 口 、有 限骶棘 肌剥离 和椎板开 窗法微创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解答题等复习
2014---2015第二学期局部解剖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颈动脉三角carotidtriangle:境界颈动脉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内有舌下神经及其降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和颈深淋巴结等;2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从外向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及其分支,还有股管空隙等结构;股三角在大腿的前面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股三角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和腹股沟深淋巴结、脂肪组织等;股动脉居中,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3听诊三角:斜方肌的外下缘,肩胛骨脊柱缘,背阔肌上缘之间围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临床称听诊三角,又称肩胛旁三角;三角的底为脂肪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该三角范围会扩大;4腰下三角:位于腰区下部,腰上三角的外下方;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此三角为腹后壁的又一薄弱区,亦可形成腰疝;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深部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腰区深部脓肿可经三角出现于皮下;5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12肋的附着处与腹内斜肌后缘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亦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不等四边形的间隙;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三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腱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肾手术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当切开此腱膜时应注意保护上述三神经;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野常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此时需注意保护胸膜,以免损伤引起气胸;肾周围脓肿时可在此切开引流;腰上三角是腹后壁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可经此三角向后突,形成腰疝;6 枕三角occiital triangle:又称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之间;三角的浅面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及其所覆盖的前、中、后斜角肌、头夹肌和肩胛提肌;内有副神经通过,副神经下方为颈丛和臂丛的分支;7面部危险三角区:是在人的面部,以鼻梁骨的根部为顶点,两口角的连线为底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区域;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静脉与颅内交通,并缺少静脉瓣;危险三角区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导致炎症在整个面部发生扩散,如果带菌的血液发生倒流注入颅内,就会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8胆囊三角calot三角,calot’striangle:由、肝总管及肝的脏面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内有胆囊动脉通过;9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10海氏三角:又称腹股沟三角,位于腹股沟区前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后面正对腹股沟内侧窝,前面正对腹股沟管浅环;该三角区内无腹肌,腹横筋膜又较薄弱,加之腹股沟浅环也位于此区,因此是腹前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腔内容物若经此三角突出达皮下称直疝;此区的腹壁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及其形成的腹股沟管浅环-联合腱-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脐外侧襞内侧、腹股沟内侧窝处的腹膜壁层;11 calot三角:解剖学上将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下缘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又叫Calot三角;该三角内常有发自肝右动脉的胆囊动脉经过,并常见胆囊颈部的淋巴结;胆囊三角是临床解剖上的主要标志,在行胆囊切除时要在该三角内寻找胆囊动脉并加以结扎切断,要辨认清楚而不可伤及较粗的肝右动脉,以免发生出血或结扎而引起右半肝缺血;胆囊动脉常发生变异,应特别予以注意;该三角区域是外科手术极易发生误伤的部位28椎动脉三角: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三角的后方有第七颈椎横突,第8颈神经前支及第1肋颈;前方有迷走神经,颈动脉鞘,膈神经及胸导管弓左侧等;三角内的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脉,椎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星状神经节等;12直肠子宫陷凹:又称Douglas腔;是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形成的陷凹,是立位和半卧位时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与阴道穹后部仅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腹膜腔的积液常积于此,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或引流;13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由紧贴于肺表面的胸膜脏层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胸膜壁层所构成,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没有气体,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14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其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管、椎内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不与下颅内相通,略呈负压,临床上可进行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15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分腹腔上部和盆腔下部两部分;男性的腹膜腔不与外界相通;女性腹膜腔可经输卵管、子宫腔和阴道与外界相通,故女性容易引起腹膜腔感染;腹膜腔以横结肠及其系膜为界,分为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前者位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又称膈下间隙,此隙被肝分为肝上、下间隙;后者位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下的部分16耻骨后间隙retropubic space或称Retzius隙,膀胱前间隙:前界:耻骨联合、耻骨上支、闭孔内肌筋膜;后界:男性为膀胱和前列腺,女性为膀胱;两侧界:脐内侧韧带;上界:壁腹膜折返至膀胱上面处;下界:男性为盆膈和耻骨前列腺韧带连结前列腺至耻骨联合下缘,女性为盆膈和耻骨膀胱韧带连结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耻骨前列腺韧带或耻骨膀胱韧带成对,左右各一,两韧带之间有阴茎或阴蒂背深静脉通过,此间隙向上与腹前外侧壁的腹膜外筋膜延续,隙内充以疏松结缔组织,以利膀胱的功能活动;临床意义:耻骨后隙向上与腹前壁腹膜下筋膜延续,临床上常将此间隙作为膀胱、前列腺和剖宫产的腹膜外手术入路,手术时不伤及腹膜;此外外伤引起膀胱破裂,尿液外漏于此间隙;17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故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当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压迫臂丛,致使患肢麻木、疼痛或运动障碍等,称“前斜角肌综合症”;18硬膜外腔epiduralspace:硬脊膜与椎管的骨膜之间的一狭腔称为硬膜外腔;其中含有淋巴管、椎内静脉丛、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19蛛网膜下隙: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缝隙称之为蛛网膜下隙;隙内充满脑脊液,有脑神经根和脊神经根由隙内穿过,临床上可经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也可向此隙注入治疗药物或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测帮助诊断某些疾病;20隐静脉裂孔:称卵圆窝,为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约1横指处阔筋膜的卵圆形薄弱区,是由大隐静脉穿经阔筋膜并钩绕牵拉形成;表面覆盖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称筛筋膜,有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穿入,血管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结,大隐静脉穿过此孔后发生出五种不一定为5条,可以多于5条属支;隐静脉裂孔外缘锐利,上端止于耻骨结节并与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相续;下端与耻骨肌筋膜相续;其形状呈镰状,因此又称为镰缘.21心包横窦:是指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与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的心包腔部分;窦的前壁为主动脉、肺动脉,后壁为上腔静脉和左心房;窦的左侧入口位于左心耳与肺动脉之间,窦的右侧入口位于上腔静脉、右心耳与主动脉之间;临床心血管手术时,常经过此处夹闭主动脉和肺动脉以暂时阻断由心射出的血流;22乳糜池:胸导管起始处的膨大部称乳糜池,常位于第1腰椎体的前方,由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合成;是人体淋巴循环的一部分,收集肠干,左右腰干的淋巴,注入到胸导管中,再注入左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中;23头皮scalp: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紧密愈着,不易分割,临床上将此三层合称“头皮”;头皮撕脱伤时,常常是三层一并撕脱;24小脑幕切迹:小脑幕由硬脑膜形成的,呈帐篷状架于颅后窝上方,分隔端脑与小脑的结缔组织;其后外侧部附着于枕骨横窦沟和颞骨岩部上缘,前内侧缘游离形成幕切迹;切迹与鞍背之间形成一环形孔,称小脑幕裂孔,内有中脑通过;小脑幕将颅腔不完全的分割成上、下两部;当上部颅脑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小脑幕切迹上方的海马旁回和钩可能受挤压而移位至小脑幕切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而压迫大脑脚和动眼神经;25颈动脉窦:internal carotid sinus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26主动脉裂孔:位于12胸椎体之前,略偏左侧,由左右膈脚内侧缘互相汇合并与12胸椎体前面构成,内容:降主动脉和右侧胸导管27梨状肌下孔:梨状肌下孔是指梨状肌起始于盆腔后壁,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下缘之间有一间隙,称为梨状肌下孔;穿过此孔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28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29海绵窦cavernous sinus: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30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31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近浅环外侧脚处有反转韧带参与构成后壁;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腹环,外口为皮下环;32 Treitz韧带十二指肠悬肌:位于第2腰椎左侧的十二指肠悬肌和包于其下段外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腹膜皱襞跨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左缘和横结肠系膜根之间;韧带有悬吊固定十二指肠的作用,是空肠起点标志;十二指肠悬韧带位于十二指肠上襞右上方深部,由纤维组织和肌组织构成,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面向上连至右膈脚,有上提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又称屈氏韧带,是区分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标志;33股管femoralcanal:位于股鞘的内侧份,为一漏斗形的筋膜管,长约1~2cm,股管上口为股环;34颈袢:是由颈神经袢上下根连接形成的袢状结构;上根来源于第一颈神经,下根由第二三颈神经降支形成;35乳房悬韧带:乳腺腺叶间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称为乳房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breast,或Cooper韧带;即把乳腺固定在胸壁上的一组弓形纤维,这些纤维结缔组织对乳房起固定和支持作用,使人站立时乳房不致下垂;患乳房癌时,乳房悬韧带因受侵而缩短,皮肤表面凹陷呈现“酒窝状”改变;36 Scarpa筋膜:腹壁下份浅筋膜深层即scarpa筋膜,为富含弹性纤维的膜样层,在中线处附于白线,向下附着于大腿阔筋膜,并与阴囊内膜和会阴浅筋膜相续;37肋膈隐窝:是在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呈半环状,其深度一般可达两个肋及其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及出血首先聚积于此;此外,深呼吸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隐窝;也叫肋膈窦;38腋窝:其间皮层多汗腺;分布有支配上肢的神经和血管,窝内还有淋巴结群,汇集了上肢胸壁和背部浅层的淋巴,被医家称为“人体三大保健特区”其余两处指背间和脐部39乳头体:与杏仁体一样是组成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间脑的结构,为一对,从脑干的腹侧面可观察到,在垂体下方,两大脑脚之间,与情绪运作有关;40海马旁回:位于枕叶和颞叶下方的内侧41脑疝:正常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被挤到附近的生理孔道或非生理孔道,使部分脑组织、神经及血管受压,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群;42侧脑室:侧脑室由额角、体部、颞角、枕角组成,额角和体部的内侧壁为透明隔;胼胝体和额角密切相关,胼胝体的下方和膝部形成了脑侧室前角的顶部和侧壁,室间孔为前角的后界;侧壁是尾状核头的中间区;应用神经内镜经额角进入侧脑室可清楚地显示侧脑室额角、体部、枕角及脑室壁上的结构特征;43肌腱袖:又称肩袖,是在肩部的活动肩关节的重要肌肉;与关节囊愈合,并相互连接形成一接近环形的腱板,围绕肩关节称为肌腱袖;加强肩关节的稳定;44胼胝体: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连合纤维;二、案列分析题1患者女性,49岁,农民困右侧乳房发现肿块2月就诊;自述2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有小肿块,无疼痛,故没有在意;近来发现肿块不断增大,乳房皮肤肿胀,故急来就诊;检查见患者为中年女性,舱情况尚好,体温3 ℃,脉搏70次/min;右侧乳房肿胀,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触诊可触到3 cm×5 cm大小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右腋窝可触到1~2个较硬的淋巴结,无触痛;取括检病理检查报告为乳腺癌;问题:1 患者右侧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5分2 乳腺癌可经哪些淋巴途径转移;30分答:1①由于乳房悬韧带两端固定,无伸展性,乳腺癌侵及此韧带,韧带缩短,牵拉皮肤内陷,造成皮肤表面呈“橘皮样”改变;②乳房浅淋巴管广泛交通,当乳腺癌侵及浅淋巴管时,可使收集范围内的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淋巴水肿,造成乳房局部皮肤“橘皮样”改变;2淋巴引流女性乳房淋巴管丰富,分为深、浅两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淋巴引流: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主要途径②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结的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③乳房内侧部的一部分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另一部分于对侧乳房淋巴管吻合④乳房下部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前组,并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淋巴管交通⑤乳房深部的淋巴管,经乳房后间隙注入位于胸大、小肌之间的胸肌间淋巴结或腋淋巴结的尖淋巴结;2患者男性,40岁,建筑工人,因右侧阴囊内发现肿块2年而入院;2年前因腹部用力,右侧阴囊内出现肿块,伴有轻度胀痛,平卧并用手挤按后肿块消失;此后,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平卧休息后或用手将肿块向腹部挤按,则肿块可消失;检查发现患者右侧阴囊内有一肿块,质地软,扪之不痛,遮光试验阴性,肿块回纳腹腔后将手指尖经阴囊皮肤深入腹股沟浅环,感觉浅环扩大,令患者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用手指紧压腹股沟探环,病人站互或咳嗽时,肿块不再出现,但手指移开后,肿块则自外上向内下方鼓出;其他检查均未见异常;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问题:1什么是疝腹股沟斜疝的内容物可能是什么20分2为什么腹股沟区易发生疝如何区别斜疝和直疝20分3根据所学知识,若手术治疗应作何切口须经过哪些层次可找到疝囊术中应避免损伤什么结构40分答1①任何脏器或组织,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离开了原来的正常位置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②;男性有输精管,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2①腹股沟区是腹壁的薄弱区;这是由于腹外斜肌在此处移行为较薄的腹外斜肌腱膜,其下方还形成一裂口浅环;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下缘均未达到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致使该区无肌肉覆盖,在此形成潜在性裂隙;②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下、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出腹股沟浅环进入阴囊或大阴唇;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不经腹股沟管,而通过腹股沟三角从腹股沟管的后壁突出;3①一般进行疝囊高处结扎并行疝修补术;作患侧腹股沟斜切口,即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起,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斜向下内,至耻骨结节;②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浅层Camper筋膜、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和腹外斜肌腱膜,即打开腹股沟管;切开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筋膜和精索内筋膜即可在精索前方找到疝囊;③术中切开囊疝时勿损伤疝内容物;剥离疝囊时,勿损伤精索内结构,如睾丸动、静脉和输精管等;切开疝环时勿损伤腹壁下血管;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或浅环时,勿损伤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另外在将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进行修补时,勿进针过深,以免刺伤深部的动脉和静脉;3 . 患者男性,29岁,工人,因右上肢撞伤2小时入院;患者2小时前骑自行车被汽车撞倒在地,当时觉右上肢疼痛难忍,活动受限,被送往医院;检查发现右肩部右臂部肿胀明显,皮肤有擦伤,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右臂中部隆起,出现畸形,稍活动可感骨擦音;右腕下垂,各指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手背桡侧皮肤感觉麻木;X线拍片示右肱骨中段骨折;诊断为右肱骨中段骨折并桡神经损伤;问题: 1肱骨中段骨折最易损伤什么结构5分2为什么出现右腕下垂以及掌指关节和拇指不能伸为什么右手背桡侧皮胜感觉麻木20分3若实行内固定术治疗骨折应作什么切口须经哪些层次方可暴露骨折部位应注意避免损伤哪些结构20分答:1肱骨常因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发生骨折;在肱骨干中、下1 /3 段交界处后外侧有一桡神经沟, 沟内有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相伴而行;因此, 肱骨中段骨折时易损伤桡神经及肱深动脉;2①桡神经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前臂肌后群;桡神经在臂部损伤, 引起肱桡肌和前臂肌后群的瘫痪;前臂肌后群几乎都跨过腕关节的后方, 故这些肌肉瘫痪后不能伸腕,当患者将臂抬起时, 手和指呈下垂状, 临床称为腕下垂;肱桡肌属于前臂前群的肌肉,是强而有力的屈肘肌, 但由桡神经支配;此肌瘫痪时, 影响肘关节的屈曲,尤其是前臂处于既不旋前,也不旋后的中间位置时, 患者屈肘会感到困难;前臂伸腕肌之外, 指伸肌、小指伸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等均由桡神经支配, 故患者各掌指关节不能伸, 拇指亦不能伸直;②桡神经受损,导致右手背桡侧皮胜感觉麻木;3①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则取仰卧患肢外展位;以骨折处为中心, 在臂外侧作纵切口;②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 将三角肌、肱三头肌外侧头拉向外, 肱三头肌内侧头向内拉开, 纵分肱肌外侧部, 暴露骨折处,然后作内固定;③术中应注意勿损伤头静脉及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等;4患者男性,20岁,工人,骑摩托车时被甩出,右肩撞到树上,已2周;就诊时主诉右臂不能抬起,受伤当时颈部肩部疼痛,3~4天后好转;检查见患肢呈无力下垂状,前臂呈旋前位;右肩不能屈、展和旋外,肘不能屈;右上肢外侧皮肤痛觉缺失;诊断为右臂丛损伤;1根据患者运动和感觉障碍出现的部位,分析哪些神经可能受损15分2受损的运动神经可使哪些肌肉瘫痪10分3根据臂丛的组成,分析可能是臂丛的哪部分受损10分答:1根据作用力的方向及病人肌肉瘫痪的情况,臂丛损伤很可能发生在其锁骨上部,主要累及臂丛上干;臂丛上干由第5和第6颈神经的前支组成;这些前支参与构成腋神经、肌皮神经和桡神经;2受损的运动神经支配的肌肉有三角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肱桡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旋后肌;臂丛上干的损伤可致这些肌肉瘫痪;。
009局部解剖学
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连于乳腺叶周围的结缔组织纤维束,向浅层附着于皮肤,向深层连于胸肌筋膜,乳腺癌时易受累缩短,皮肤表面形成凹陷呈橘皮胸骨角(sternal angle):是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微突的角,两侧连接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标志。
胸锁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胸壁深筋膜的深层,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为胸锁筋膜。
胸肋三角Sternocostal triangle:为膈肌的胸骨部和肋部之间的一个三角形薄弱区,有腹壁上血管和来自腹壁和肝上面的淋巴管通过,是膈疝好发部位。
腰肋三角lumbocostal triangle:为膈的肌性部腰部与肋部之间的一个三角形薄弱区,前方与肾、后方与肋隔隐窝相邻,是膈疝好发部位。
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形成的半环形凹陷,即使深吸起时肺下缘也不能进入期间。
胸腺三角: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节高度靠近,上端分开形成一个无胸膜的三角区,称胸腺三角,内有胸腺。
心包裸区(pericardial region):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节高度靠近,下段分开,形成一个无胸膜的三角区,称心包裸区,内有心和心包。
食管上三角Suprasophageal triangle:纵膈左侧面,由左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食管上三角,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
食管下三角infraesophageal triangle:纵膈左侧面由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食管下三角,内有食管下份。
动脉导管三角Ductus arteriosus triangle:位于主动脉工左前方的一个三角区,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是手术时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系连于主动脉弓下缘与左肺动脉起始处之间的一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X线
术后X线示第11肋骨切除
术后X线
术后CT
楮XX,男,25岁,T12L1间盘突出伴软骨结节,双下肢麻木无力,小便稍困难
经肋膈隐窝后腹膜后入路行椎体开槽减压+肋骨植骨钛板固定术,症状好转
讨论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胸腰段前路: 常用术式,显露充分减压彻底、负重区支撑
传统入路: 胸腹联合(经胸腔腹膜后):切口大、干扰胸腔
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 常用术式之一,常见适应证: ✓ 严重爆裂骨折:负载分类>7分、神经压迫重 ✓ 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钙化 ➢ 充分的显露和操作空间:直接减压、彻底 ➢ 脊柱前中柱负重区:支撑植骨 ➢ 避免腰背部肌肉损伤
传统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特点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麻醉: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体位: 一般右侧卧位、左侧入路(椎管右侧占位大者左侧卧位) 切口: T10棘突旁5cm,沿第11肋骨至肋软骨前端,长13-
16cm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11肋:切断背阔肌、下后锯肌、髂肋肌,骨膜下剥离切除第11肋 至肋骨头前,显露肋骨床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手术: 充分减压,T11-L2椎体固定 效果: 神经损伤症状好转、均未经胸,术后24h内拔出引流 并发症:术中胸膜撕裂4例,立即修补后完成,均未进入胸腔
术后肋间神经疼痛8例,保守治疗均明显好转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术前X线
术前MR
CT
切口: 切口长约13-16cm,平均14cm
显露: 12肋:
均顺利、充分显露胸腰段脊柱(T11-L2) 17例胸膜返折低于第11肋骨床,经12肋上缘
骨折19例 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支撑植骨钛板固定 T11-L1固定9例,T12-L2固定10例
间盘2例 T12-L1椎体后侧开槽减压,T12-L1钛板固定
腹膜后:剪开肋软骨,切开腹壁肌,进入腹膜后间隙,钝性分离 胸膜返:透过肋骨床壁层胸膜看到肺脏活动,找到胸膜返折 11肋间 胸膜返折前上至后下,低于11肋:分离第11肋间神经, 神经: 在其深层转向第12肋,沿第12肋骨上缘向后切开
肋骨床 第11肋间神经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膈上: 沿胸膜返折以远向后切开(第11-12肋),进入肋膈隐 窝与膈肌间隙
经肋膈隐窝后腹膜后入路行L1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钛板固定术,症状好转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术前MR
CT示软骨结节切除
术后X线、CT
李XX,男,26岁,T12L1间盘突出伴软骨结节,双下肢麻木无力,小便感困难
经肋膈隐窝后腹膜后入路行椎体开槽减压+肋骨植骨钛板固定术,症状好转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经第10、11肋(较椎体高2肋骨) ❖切口大、经胸腔 ➢干扰胸腔脏器 ➢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长、影响恢复 ➢并发症多:肺不张、肺炎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经胸膜外-腹膜后入路(Mirbaha入路)
❖不进入胸腔 ➢经第12肋后侧:T11-12 操作困难 ➢经10-11肋:剥离壁层胸膜,胸膜容易撕裂
时间:
2008年5月-2011年5月
例数: 年龄:
21例,男18例,女3例 26-58岁,平均43岁
爆裂骨折 间盘突出
19例:T12骨折9例,L1骨折10例 神经损伤,椎管占位>40%,负载分类>7分 T12L1椎间盘突出伴钙化2例 神经损伤症状,钙化物较大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较胸膜下返折线高2肋骨 锁骨中线 第6肋骨后 腋中线 第8肋骨后 椎体外侧 第10胸椎棘突
经肋膈隐窝外腹膜后入路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膈上 膈肌 膈下
肋膈隐窝胸膜囊外 切断附着点近侧 膈肌下腹膜外间隙
一般资料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胸膜囊: 钝性分离肋膈隐窝胸膜囊与膈肌间隙,胸膜囊推向近侧
肋膈隐窝
膈肌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膈肌: 切断膈肌、内侧弓状韧带,到达腰大肌和椎体旁 椎旁: 分离椎旁组织、腰大肌起点 显露: T11-L2椎体侧方,分离结扎节段血管 缝合: 腰大肌止点、膈肌断端、各层肌肉
结果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胸膜外腹膜后 胸膜容易撕裂进入胸腔,或剥离范围小显露不佳
经肋隔隐窝外 切口小、经11肋,胸膜囊外腹膜外间隙不进胸腔 腹膜后入路: 操作相对简便、容易
注意事项-经肋隔隐窝外腹膜后入路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切口: 第11肋骨,腋前线-T10棘突旁5cm 步骤: 分离膈下腹膜外间隙
肋骨床观察胸膜返折,在其远侧切开 常需提起第11肋间神经,在第12肋骨上缘切开 切开膈肌止点近侧,钝性分离、推开肋膈隐窝胸膜囊 切开内侧弓状韧带,显露椎体侧方
X线示第11肋骨切除 术后X线
南XX,女,47岁,T12爆裂骨折,T11、L1压缩骨折,伴截瘫
经肋膈隐窝后腹膜后入路行T12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钛棒固定术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术前CT
术前MR
术后X线示第11肋骨切除
术后X线
潘XX,男,39岁,L1爆裂骨折,双下肢麻木无力,小便困难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小切口经肋膈隐窝外腹膜后入路
在胸腰段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胸腰段脊柱特点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 胸腰段脊柱(T12-L1) ✓ 胸椎、腰椎交界区 ✓ 脊椎形态转变、生理弧度力线转变 ✓ 脊柱应力集中区 ✓ 疾病好发部位 ➢ 骨折、脱位 ➢ 椎间盘退变突出
肋膈隐窝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胸膜隐窝 ➢壁层胸膜移行转折处的胸膜腔 ❖肋膈隐窝
➢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的胸膜隐窝
➢胸膜腔最低位 ➢深度达2个肋及间隙 ➢肺下缘不能充满此隐窝
胸膜返折线下界的体表投影
天津 医Tianj院in Hospital
锁骨中线 第8肋骨后 腋中线 第10肋骨后 肩胛线 第11肋骨后 椎体外侧 第12肋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