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十二讲 技术、文化与跨文化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弗兰肯斯坦”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在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在 1818年发表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 1818年发表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 (Frankenstein)一直以人造技术将毁灭人 Frankenstein)一直以人造技术将毁灭人 类的寓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英国人。 当转基因食物出现之后,英国人联想到, 这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技术可能会像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 那样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将基因食物称 为“弗兰肯斯坦食物”,对其采取了十分 激烈的抵制态度。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的分析:
马克思通过技术史的事实,证明了18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 马克思通过技术史的事实,证明了18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 某一个人的,从而表明是社会群体共同造就了某种技术的出现。 马克思十分重视社会交往对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在《 马克思十分重视社会交往对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在《德意志意 识形态》 识形态》中分析说:“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 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 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 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 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 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 马克思引用了腓尼基人的例子:由于被亚历山大征服以及继之而 来的衰落,腓尼基人的大部分发明都失传了。总之,“只有在交 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 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 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化是技术发展的“遗传基因”
技术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期待等,决 定了技术乃至文化本身的命运。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有好奇心的文化,有工匠传 统的文化,以及有实干精神和精益求精态度的文 化,对技术的发展往往有强健的需要。 相比人文传统深远的文化而言,以科学理性见长 的文化对技术发展的需要也往往比较强烈。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信息技术与跨文化传播
信息被当作当代生活的钥匙呈现在人 们面前,而社会亦被信息富裕者和信息 贫困者所瓜分。 ——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 ——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的影响:
20世纪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 20世纪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 深度把全球社会变得更加密不可分。一方面是人类的信息 复制、保存和传输的能力空前增强,另一方面,各种文化 都有机会脱离原有的狭小的生存环境,都有可能积极地与 其他文化交汇、融合,进而加速全球社会中文化多元化的 进程。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当代大众传播媒介与交通运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当代大众传播媒介与交通运 输革命一起消除了社会的隔离状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增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 改变了过去狭隘的世界形象,形成了今天人们理解世界的 方式——“ 方式——“造成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对轰动的追 求,导致了文化的融合”。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技术发明的三大社会影响
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William Ogburn)在堪 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William Ogburn)在堪 称经典的《发明和发现的影响》 称经典的《发明和发现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一书中 Discovery)一书中 概括: 散布性(dispersion),表明了技术发明的多重 散布性(dispersion),表明了技术发明的多重 影响; 连续性(succession),不同发明的影响会汇 连续性(succession),不同发明的影响会汇 集在一起发生更大的作用; 集中性(convegence),指明了技术发明所派 集中性(convegence),指明了技术发明所派 生的链条式的社会影响。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继续:
日本善于通过技术引进方式来发展自己的技术, 也与其文化特质有关。在日本历史上,日本一直 从中国和西方“各种文化的产物中进行选择、学 习和吸收它认为需要的东西,以适合自己的目的, 产生了吸收和同化的非凡才能”。在这个意义上, 日本文化本质上属于学习文化,有一种自卑和谦 虚混合的东西存在于民族精神之中,这种素质有 利于学习其他国家文化的优点。 日本人的“尚武”传统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中形 成了一种“生产现场主义”,成为日本能以惊人 的低成本生产优质工业品的重要文化条件。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技术的社会影响与文化本质
技术从未独立于它所赖以发展的文化。 今天,它构成了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 ——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技术与文化:
文化不仅是技术产生的源泉,同时也是技 术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作为社会文化积累的重要结果之一,技术 在塑造人类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始终是人 类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观点:
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观点,尤其是视技术为“奇技 淫巧”的技术观长期阻碍着技术发明和创新,这也是造成 近代中国以来落后西方的主要原因。 李约瑟: 李约瑟:中国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基本上是消极和 负面的,因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 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 印度佛教中追求内在性的精神省悟固然促进了印度医学的 发展,而它轻视经验、反对理性,重视玄学思辨,则更多 影响了技术的发展。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系列担忧:
技术发展究竟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技术的影响下,人类文化的命运究竟如何? 一种趋势:一个社会的技术化程度越高,对技术的依赖性 一种趋势:一个社会的技术化程度越高,对技术的依赖性 就越强,因而也会变得更加脆弱,更经不起技术变化所造 成的影响,从而造成精神和物质、科技与人性的失衡。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克兰兹伯格第一定律” 克兰兹伯格第一定律”
技术史家克兰兹伯格(Melvin 技术史家克兰兹伯格(Melvin Kranzberg)——“ Kranzberg)——“技术既无好坏,亦非中 立”。 技术确实是一种力量,但“技术在有意识 的社会行动领域里的实际发展,以及人类 释放出来的技术力量与人类本身互动的复 杂矩阵都是有待探索的问题,而非必然命 运”。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于“数字鸿沟”:
信息技术不仅是衡量社会贫富的工具,也是决定 社会变化能力的主要因素。人类掌握的信息技术 实力的差异,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不同群体、民 族和文化的机遇差别。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由于地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由于地 域、教育、经济和种族差异,不同群体在掌握和 运用电脑、网络等数字化技术及分享信息资源方 面存在的差异,其实质就是一种因信息落差引起 的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亦可称为“信息富有者 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与跨文化传播
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跨文化传播 的客观需要也不断催促着传播技术的更新,其结果就是: 跨文化传播的内容越来越多样,渗透力越来越大,扩散 面越来越广。 当前,由跨国卫星电视、视频电话、交互式电视、视频 游戏、虚拟现实、移动通讯等等层出不穷的新型传播媒 体,成为当代传播技术的主要标志和人类交流信息、知 识、情感的语境,把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主客 体关系反映、建立在数字的生产、储存、流动和控制之 上,为跨文化传播增添了深刻的技术内涵。 与之相应,文化与传播研究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范式转 换(paradigm shift),基本概念、理论模式等都需要 换(paradigm shift),基本概念、理论模式等都需要 进行重新的阐述,特别是要考虑建立新的命题、理论等 来解释新技术环境中的文化与传播实践。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引子之二:
技术的发展始终在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扫除着“物理障 碍”。1803年,当美国人造出第一艘蒸汽船的时候,拿破 碍”。1803年,当美国人造出第一艘蒸汽船的时候,拿破 仑就预言:“这项发明能够改变世界的面貌”。 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世界日益处于技术的同步影响之下, 由技术把握的理性逻辑和物质秩序,已经深度影响着人类 社会的存在、运行和变迁。“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 赖于整个世界”的事实,使得人们再也无法将自己局限于 本文化、本民族的狭小圈子,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人 类文化的传播环境,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依存程度,这必 然会对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思考产生重大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本学者森谷正规的观点:
不同国家的文化明显地反映在他们所制 造的产品中,即“每一个国家的技术和 制成品,都是该国文化的产物”。 日本文化就是现代日本技术发展的基础, 制造的产品也反映出日本文化的特点。 比如,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的环境 造就了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日本的 技术产品表现出结构紧凑、重视细节、 手艺精巧的特色。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观点: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观点:
人类一直致力于改进对于周围信息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在 设法提高自身传播信息的能力、速度和便利性,这就使技 术特别是传播技术成为文化模式的决定性因素。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任何一种技术,只要它 是人类身体、存在、思想的任何延伸,它就是“媒介”。 “媒介”的延伸影响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的文化 经验,最终必然会对历史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从蔡伦造纸到古登堡的印刷机,从莫尔斯电码(Morse 从蔡伦造纸到古登堡的印刷机,从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到微软视窗(windows),技术不通地沟通和扩散 Code)到微软视窗(windows),技术不通地沟通和扩散 各类信息,技术构成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和人类 存在的“神经系统”,必然对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 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数字鸿沟”的本质就是“知识 沟”:
传播技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大的阅读量和较强的理解能力, 传播技能。 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信息储备。 信息储备。当某一话题在大众媒介出现时,相对见多识广的人注意这 一话题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容易理解有关内容; 相关的社会交往。 相关的社会交往。教育程度高的人日常行动圈子也较大,会参加更多 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 机会;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在信息的主动、接受与记忆方面, 明显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人们也往往以符合既有信仰与价值观的方 式解释、记忆信息; 发布信息的媒介系统的性质。 发布信息的媒介系统的性质。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人们对 发布信息的媒介选择也大不相同。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十二讲
技术、文化与跨文化传播 技术、
一、技术的社会影响与文化本质 二、信息技术与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引子之一:
技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和关键的推动力。 由于以传播技术变革为基本推动力的全球化已经渗透到人 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的世界正面临着人类历史上最为 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并使现代社会明显体现出经济支配 一切、资本支配一切的特征。 尤为突出的是,技术发展不仅影响了全球范围内信息流动 的方向、数量和结构乃至各个文化的影响力,也改变着每 一个个体的信息接受环境,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体系,培育和塑造着新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