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试牛刀: 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
全式拈连
锁得自己的身, 锁不住革命的精神! …… 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虱蚤, 瘦得了我的肉, 瘦不了我的骨。(《坚强的战士》)
把适用于“身”的“锁”巧妙地用到“精神”上,把适用于“肉”的“瘦”巧妙地用 到“骨” 上,突出强调了革命战士高尚情操、宁死不屈的无畏精神。
6.我在冷冷的夜空下,看着天空那轮弯弯的寒月。
1.定义: 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 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
移人于物 2.种类 移物于物
把描写人的词语移用来描写物, 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 语言的表达效果。 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 用来修饰乙事物。 把描写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 来描写人。
1.定义: 拈连(niān lián),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 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 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拈连,又叫 “顺拈”。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 自然,表达生动深刻。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 造生活。 你别看我耳朵聋,我的心 并不聋。
全式拈连 2.种类
小试牛刀: 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
锁得自己的身, 锁不住革命的精神! …… 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虱蚤, 瘦得了我的肉, 瘦不了我的骨。(《坚强的战士》)
小试牛刀: 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
全式拈连
锁得自己的身, 锁不住革命的精神! …… 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虱蚤, 瘦得了我的肉, 瘦不了我的骨。(《坚强的战士》)
移物于人
4.小学课本 实例
(1)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 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的睡大觉。 《秋天的雨》 (2)落日的余晖染红了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 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 显得虎虎有生气。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一株紫丁香》
形容的通感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2.种类
比喻的通感
如: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
特点:
用形象的语言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 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觉相 通,相互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 体味余韵和深化诗文意境的效果。
如:
1.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 通,即为通感。 2. 你笑得很甜。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 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小试牛刀:①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
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宗璞《紫 藤萝瀑布》) ② 冬—冬—冬冬冬。声音单调吗?一点也不觉 得。因为每一声冬冬都敲出对旧事物的诅咒, 敲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美好的祝愿。(萧 乾《鼓声》)
小试牛刀:①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
略式拈连
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宗璞《紫 藤萝瀑布》) ② 冬—冬—冬冬冬。声音单调吗?一点也不觉 得。因为每一声冬冬都敲出对旧事物的诅咒, 敲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美好的祝愿。(萧 乾《鼓声》)
小试牛刀:①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
略式拈连
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宗璞《紫 藤萝瀑布》) ② 冬—冬—冬冬冬。声音单调吗?一点也不觉 得。因为每一声冬冬都敲出对旧事物的诅咒, 敲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祝愿。(萧 乾《鼓声》)
“苍白”本来是用来修饰缺乏生命力的事物的色彩, 现在移用来修饰另一种事物“日子”。这是移用修 饰甲事物的词语来修饰乙事物,使没有感情色彩的 事物具有感情色彩。
特点: 总之,移就看着好象用词不当,但正是
这种不当,却创造出了一种美丽,创造 出了一种意境,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情 调,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收到了良 好的修辞效果。
如: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
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 调和。(唐弢《琐忆》)
“倔强”一般是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里却用来 修饰“头发”,而正是这种错位移用,表现出了鲁 迅先生倔强的性格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如: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 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 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 楚的。
3.特点: 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
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 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紧密自然 的联系上下文,使话语别有情趣。
4.小学课本实例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 了。 《窃读记》 (2)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十里长街送总理》 (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 到了我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前一句省略了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流过”。后一句省略了甲事物“敲出冬冬声”。
定义: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
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 来的修辞方式。也就是,在叙事、状物时,将视觉、听 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不同感觉,相互勾通起来,用 这一感官的感觉,去描摹另一感官的感觉通感修辞格 又叫“移觉”。
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 “酱紫色”本是用来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 “苦闷和失望”,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 使语句显得简洁生动、深刻有力。
如:
将最初的叹息 最后的悲伤 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 铸炼成金色的希望(陈敬容《铸炼》)
“金色”本是用来修饰物的词语,现在用来修饰 人的“希望”,形容希望的无限美好。
染红窗棂
一是在表达的重点上看,移就的词语着重 3.特点: 在描绘事物的性状特点; 二是从语言搭配上看,移就所关涉的两项 一般构成限定关系,即“定语——中心语” 结构; 三是在构成上常用表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词 语来修饰其他事物。
我不相信 如:
一九七六年的日历 会埋着这个苍白的日子 (李瑛《一月的哀思》)
3. 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 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 4. 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 明的纱子;
1.睡得很香。
2.你的声音是那么的嘹亮而又是那么的柔软。
3.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上奏着的名曲。
4.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 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 沉思的小舟。 5.看到这些,我觉得我的心好酸啊!
如: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
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 而复《上海的早晨》)
“寂寞”本是人的一种感受,现在用来描写物“梧 桐树”,以正面衬托“被幽闭在宫闱里”人的孤寂。
如: 辽阔的呼伦贝尔,甜蜜的湖光山色。(杨志美《草
原牧歌》)
“甜蜜”本来是描述形容物品的味道,这里移用来 修饰另一种事物“湖光山色”,写出了“湖光山色” 的赏心悦目。
全式拈连 2.种类 略式拈连
全式拈连 2.种类 略式拈连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 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 后拈连在一起。根据表达需要, 有时把甲乙两事物颠倒次序,即 乙事物在前,甲事物在后。
全式拈连 2.种类 略式拈连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 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 后拈连在一起。根据表达需要, 有时把甲乙两事物颠倒次序,即 乙事物在前,甲事物在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