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小儿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小儿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小儿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用温和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面对每位患儿。结果消除患儿的心理障碍,配和治疗及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及时掌握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小儿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标签:不同年龄阶段的住院小儿;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疾病和住院无论对小儿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小儿来到一个陌生环境中接触的人与物和日常生活都与家中不同,而且要服药、注射等接受各种痛苦的治疗,这一系列改变使小儿处于生理、心理、社会状态,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护士应帮住小儿,与小儿共同努力,尽量缩短小儿对医院的适应时间。

1婴儿期

婴儿期是小儿各期中身心变化最快的时期。从不会说话到学习语言;从躺卧到会站立行走;从吃奶过渡到饭食;从一无所知到原与人交往等,这些都是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此期要注意小儿感知觉、语言及动作的发育。

1.1 5个月以前的患儿,住院后一般比较平静,较少哭闹,要及时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和解除病痛,尽可能多地与患儿接触,微笑、说话、抚摸、提供适当的玩具等,在护理中与患儿建立感情。

1.2 6个月~1岁的患儿对亲人,尤其母亲的依恋性很强,所以住院后患儿拒绝与护士接触,表现不和作。护士应特别注意给患儿留下较好的印象,使小儿产生安全感。向父母了解患儿生活习惯,同时呼唤其乳名,使患儿感到熟悉和亲切,在日常的护理中耐心主动,增加小儿的信任,逐渐使小儿对护士表示友好。

2幼儿期

此期小儿语言发展很快,各种心理过程可随接触范围的扩大而迅速发展。2~3岁的小儿对我有了认识,产生了独立行动的愿望。由于患儿对父母及其他亲人的爱护与照顧有着亲身的体验,住院后产生的心理变化比婴儿期更强烈。认为住院是父母对自己的惩罚而产生疑虑;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对限制自己活动感到不满;尤其当父母不陪伴时,其表现则更加突出。其心理变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2.1.1反抗阶段患儿哭闹,采用强硬的踢、打,甚至咬等各种体力反抗行为,与护士对抗,企图回家。

2.1.2 失望阶段对回家或找父母感到没有希望,情绪抑郁,不爱说话,可用吮指、抱紧自己的用物以的得到安慰,可产生退行性行为。

2.1.3否认阶段住院时间长的患儿易发生。从表面看,患儿适应了周围的环境,能接受护士对自己的照顾,无可奈何地遵守医院的日程和治疗护理等要求,最后适应了医院环境。

有家人陪伴的小儿上述三阶段的心理表现不突出,主要表现为拒绝医护人员,甚至刚到其床前患儿就搂住母亲大哭大叫不止,使查体、注射等治疗护理操作更加困难。

2.2护士对幼儿期患儿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

2.2.1有责任护士负责护理患儿向父母了解情况以熟悉患儿,在护理中尽可能接近患儿原有的生活习惯,如使用患儿表达需要的词语、手势,将患儿喜爱的玩具留在医院中,使其感到亲切。

2.2.2有意识地多与患儿进行语言沟通鼓励患儿谈论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注意倾听,以锻炼小儿的语言能力,防止因住院使小儿在语言方面的发育延迟,同时也使小儿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2.2.3对患儿行为方面的护理允许患儿用哭喊等方式来发泄他们的不满情感,不要当面批评患儿的退行行为。在病情允许时努力帮其恢复应有的行为,如排泄习惯、语言的恢复。为患儿创造独立活动的机会,如自己洗手、吃饭等,以满足其独立行动的愿望。

3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大脑发育已接近成人,能够较为精确地认识外界事物,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希望自己能和成人一样独立行动。

3.1学龄前期小儿对疾病的治疗不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住院后不安全感常是他们产生焦虑的原因。其表现较幼儿期温和,如悄悄哭泣、难以入睡或不愿按时按量吃饭等。但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可逐渐控制惧怕陌生环镜与治疗及个人情感,克服焦虑情绪,把情绪和注意力转移到游戏等活动中。

3.2对学龄前期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

3.2.1重视入院介绍对病房的环镜及同病室的其他小病友均应予以介绍,使之尽快熟悉环镜、同伴,消除陌生敢。

3.2.2根据患儿的病情组织一些活动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使他们参与愉快活动,克服焦虑情绪。可组织治疗性游戏,扮演医护的不同角色,模拟注射、手术等操作,使小儿在游戏的同时较好地理解治疗,也能表达或发泄自己的情感,并能促进患儿主动遵守各项制度,配合医护的工作。

3.2.3鼓励患儿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参与个人卫生活动,使患儿看到自己的作用,树立信心。

4学龄期

小儿每日的生活已从游戏为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接触的范围更广,能更好地控制自己,意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老师和同学在他心目中占有相当的位置。入院后的焦虑和不安主要来自与学校分离。

4.1担心与学校及同学分离,感到孤独,怕耽误学习。很关心自己的病情,最后的诊断及最近的情况等,恐怕病情恶化、死亡或成为残疾人。同时也在观察医护人员的动态,如表现、动作,查房时的讨论等,以此作为对自己病情的估计。学龄期的小儿对陌生人、陌生环镜及治疗感到恐慌,但因其自尊心而表现得比较隐匿。此期患儿虽不哭闹,但更需要关怀,护理更应细心、周到。

4.2对学龄期小儿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4.2.1和患儿交谈由于有些患儿的父母过分保护小儿,不告诉小儿有关疾病、住院的问题,患儿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消息,容易导致焦虑。在交谈中,通过小儿的叙述,纠正其中错误的概念,向小儿解释病因,为什么得病和住院,何时能治愈出院等,开导患儿安心治病。

4.2.2关心患儿注意听取患儿的意见,关心他的要求,并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耐心解释所提的问题,同时鼓励他们从事适当的自我护理,如糖尿病患儿学会自己检测尿糖。

4.2.3帮助患儿保持与学校的联系鼓励患儿给同学写信、打电话等,使患儿感到他们是集体同伴中的一员,仍属于学校。

4.2.4组织学习活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和患儿一起制定每日生活安排时,必须包括学习,这意味着疾病可以”治疗”,并可回到学校,而不致因住院荒废学业。

4.2.5将护理过程作为教育过程在护理中应对患儿简要讲解治疗过程及特殊检查,使之确信不会受到伤害,争取主动、积极地接受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