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图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常规显微镜检查的厚薄血膜是涂在同一载波片上的。

薄片通常用作姓名、日期、编号等说明。

作得好的薄片还用于虫种的鉴别。

厚血膜用于检查。

血膜的制作步骤:
—清洁、包装载玻片
—无菌刺血针(没有注射针头或刺血针的用酒精浸泡)
—70%的酒精
—可吸水棉球—消毒干棉球
—使血片干燥的载玻片盒或覆盖物—铅笔
—登记表
—原珠笔
病人的情况记录在登记表上后,如下法制作血膜:
5、厚片。

一直保持载玻片的边缘或一个角按如下步骤制作厚片:把推片的一个角迅速放在血滴中并扩展它们以制成扁平的厚血膜。

不要过多地搅动血液,但可在3到6次的移动过程中制成圆形或方形的厚血膜。

7、用病人的记录表包好干燥的血片并可能快地送往实验室。

8、用作推片的这些载片可用来作下一个病人的载片。

另一清洁载片将被用作推片。

4、薄血膜。

用另一清洁载玻片作推片,沿血滴表面停住,固定其表面位置,让血液沿推片边缘扩散。

使推片与载玻片保持45度角推出。

在推片过程中要确保推片与载玻片表面均匀地接触。

1、用软铅笔在干燥的薄血膜上相对较
厚的部份写上病人名字或日期编号
说明。

不要用原珠笔在载片上写此
说明。

让厚片在平放状态下干燥,
防止苍蝇、灰尘和过热。

正确制作厚薄血膜说明的例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虫科
周围血液内的疟原虫期
滋养体
裂殖体
配子体
恶性疟原虫
年幼的滋养体和成熟的配子体较常见
大小:大小中等;数量:常常极多;形
状:环状或逗号状;细胞核:常常两个;细胞浆:规则,从纤细到厚实;成熟形态:有时出现于重症疟疾,色素致密,呈少有的粗糙颗粒或团块状。

通常伴随有一些环状体。

大小:
小而致密;数量:少,不常见;通常出现于重症疟疾;成熟形状:紧密团块中有12-30个裂殖子;疟色素:单一黑色团块。

两端尖的不成熟形态不太常见;成熟形态:香蕉形或圆形;细胞核:1个,易鉴别;色素:分散、粗糙、成米粒状;有时被挤压在虫体外呈粉红色。

间日疟 原虫
各时期原虫均可见到;有薜氏点在 宿主红细胞内,尤其在血膜的边缘 大小:较大;数量:少到一般;形状:常呈断裂或不规则状;核:1个,偶可见
2个;胞浆:不规则或不完整;成熟形状:紧而致密;色素:散在,较细。

大小:大;数量:少到一般;成熟形态:裂殖子12-24个,通
常16个,呈不规则排列;色素:松散的团块。

不成熟形态与滋养体很难区分;成熟形态:圆形、体积大;核:1个,易鉴别;色素:散在、较细。

呈残缺的侵蚀状或没有胞浆或仅有核和色素呈现。

蛋形疟 原虫
各时期原虫均可见到有薜氏点在 宿主红细胞内,尤其在血膜的边缘
大小:可能小于间日疟原虫,数量:通
常较少,形状:环状到圆形,形态紧密;核:1个,明显;胞浆:相当规则,肥厚,色素:散、粗糙。

大小:非常像三日间日疟;数量:少,成熟形态:在疏松的团块中
有4-12个裂殖子,通常有8个;色素:呈集中的团块状。

不成熟形状与兹养体很难区分。

成熟形态:圆形、可能小于间日
疟原虫;核:1个,易见别;色素:
分散、粗糙。

呈仅有核和色素出现的残缺的侵蚀状。

三日疟原虫
各时期原虫均可见到
大小:小;数量:通常很少;形状:环状到圆形.,形态致密;核:1个、大;
胞浆:规则、致密;色素:散在、量多,在大兹养体内呈淡黄色。

大小:小、致密;数量:通常很少;成熟形态:在疏松的团球中
有6-12个裂殖子,通常为8个,有时没有胞浆出现;色素:集中。

末成熟和有些成熟形态与兹养体较难区分。

成熟形态:圆形致密;
核:1个易鉴别;色素:散在、粗
糙,可能分布于周围。

仅有核和色素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