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刘太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刘太格曾是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局长及总规划师,他的规划蓝图,伴随并引领新加坡从落寞走向繁荣,并一步步实现“居者有其屋”和“花园城市”的目标。

在融合西方学识与东方实情的基础上,刘太格做出了诸多创新,用可见的成果,详尽诠释了“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这些人所尽知但却难以实现的词汇。

从新加坡到中国,耕耘逾40年的刘太格从未驻足休息。

他希望帮助更多城市变得更好,
因为好的城市,才可以为更多人创造好的生活。

刘太格
新加坡宜居城市委员会主席、雅思柏设计事务所董事
2
“花园城市”的总规划师
——新加坡宜居城市委员会主席、雅思柏设计事务所董事刘太格
许多大师级人物都有自己所恪守的原则,刘太格也不例外。

城市规划上,他重视古建筑与原生地貌,从不为了建设而破坏这些既有特色;为了做好远期规划,他力求获得城市最完善的数据,如果政府或业主方为了赶进度而超度压缩方案筹备期,不能把工作做好,那他只好放弃;他尊重科技,但从不迷信科技,在他看来,人的思维永远走在科技的前面。

建筑设计上,他信奉单体建筑一定要对周围环境产生益处,从不为了形象工程而打破整体的和谐;在他认为不适合放置地标性建筑的地方,他只做背景建筑。

这些原则,在帮助刘太格做出完善规划的同时,也让他失去了许多积攒名誉的机会,但刘太格说:“为了名誉而工作,那样会让人感到痛苦,
而为了合理去工作,则会很快乐,这也是我坚持到今天仍在工作的原因。


耶鲁大学的奖章学生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脱离英国殖民政府统治,成为独立的国家。

时值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其国内状况相较现在判若云泥。

当时,新加坡的人均年收入是400美元,190万的人口中,有130万住着非常破旧的房子——塑料板当屋顶,三合板当墙壁,不蔽风日、环堵萧然。

贫瘠的工业和庞大的失业人数是新加坡落后的主因。

然而,在一代人筚路蓝缕的开拓下,到了1985年,新加坡已经实现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那时,新加坡不仅解决了居民的住房问题,更通过合理规划,揭开了繁荣的序章。

其国内不仅找不到破旧的房子,更没有穷人聚集区和民族聚集区,整个城市融于一体。

直到今天,全球恐怕没有第二个城市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种程度的融汇,为新加坡新阶段的腾飞扎下了根基。

时任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局长的刘太格,是新加坡这一代开拓者中的代
华商韬略·陈光/文
3
表性人物。

从建屋发展局局长到城市重建局局长兼总规划师,刘太格的规划智慧,不仅改变了新加坡的城市外貌,更融入了市民的生活与国家经济的发展。

他的新加坡规划蓝图,至今仍被全球诸多国家所研究和借鉴。

黑暗中孕育出的明星尤为璀璨,这一比喻是刘太格的真实写照。

刘太格生于书香门第。

其父刘抗是世界级的名画家,被誉为“南洋画派”的先驱。

母亲则成长于晚清的官宦家庭,自幼饱读诗书。

但浓郁的文化背景,并没有给刘太格带来舒适的童年。

四岁左右,刚有思考能力的时候,刘太格和家人住在日军占据下的马来西亚。

这段模糊的记忆,启蒙了“刘太格式的责任感”。

在他幼年的印象里,大人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恐惧的情绪中,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大家的强烈不安。

这种残酷而憋屈的生存环境,激发了刘太格“争一口气”的信念。

不久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刘太格随家人迁往新加坡。

自小,他便看着父亲每天在家中作画,与此同时,他的舅舅陈人浩是一位名书法家,所以,幼年起刘太格便书画兼修。

在很长的时间里,他都认为自己会在未来成为一名书法家或是画家。

书画外,刘太格的童年并不多彩。

父母亲都是教师,在当时,这一行业的收入十分低微。

“5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想要一辆自行车,父亲攒了六个月的钱,才筹够了自行车的钱。


刘太格说。

后来,他想要的书架和无线电,则让他等待了一年的时间。

穷苦给刘太格的人生观带来了很大影响,他知道穷苦的滋味,所以在他的职业历程中,一直饱含对于落魄者的同情心。

中学毕业后,经过父母多方努力,刘太格获得了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半工半读建筑学的机会。

为了延续学业,刘太格在澳洲度过了七年半的时光。

回忆起这段经历,他提起的始终是收获,而非异国他乡的艰辛。

起初,刘太格在研读建筑学的同时,报名参加了艺术学院。

在艺术学院,20来岁的他与70多岁的老师结成了忘年交,经常一起吃饭,并且学习对方的作品,尽管非专修,但刘太格表现出
了极高的艺术天赋。

不过在第四年,刘太格不得不在建筑和美术
刘太格近照
4
上进行抉择,当时的课业已经非常繁重,不可能兼顾两边。

最终,他选择了建筑学,因为兴趣之外,刘太格没有忘记自己修学的责任,在他看来,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建筑学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6年建筑学修满,刘太格成了新南威尔士大学最优秀的学生,并且拿到了学校颁发的金奖。

上一次学校颁出这个奖项,还是在11年前。

获得学业上的肯定,但刘太格自己并不自满。

他意识到,想要把建筑做好,应该学习规划,因为每栋建筑的贡献,只限于一两千人,而一个城市的贡献则可让百万人受益。

只有在合理规划体系中的建筑,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当时的刘太格,是希望学好规划后,能够成为更好的建筑师,而非规划师,不过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不仅成了一位卓越的建筑师,更成了一位非凡的规划大师,他的规划理念,使千万人受益。

带着优异的成绩表,刘太格成功申请到了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学习规划学。

和在澳大利亚时一样,圆满的学业外,刘太格总能从他人处学得更多,他将这份交际能力带来的成绩称之为“幸运”。

一位教授交通学的导师就给了刘太格很大启发。

这位导师曾是美国一家知名交通设计院的高级副总裁,实践经验丰富。

通过和他沟通,刘太格意识到,要做好城市规划,一定要透彻了解交通学。

一般的城市规划课程,学的交通学科是很肤浅的,为了学好交通学,刘太格和这位导师交上了朋友。

“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刘太
格说:“虽然在规划时,会有交通专
2011年4月,刘太格与加纳旅游部长交流
5
家协助你,但是这两者是不应该割裂开的。

做交通的时候,不知道商业中心的分布情况,怎么规划?做商业中心,不知道交通网布局,怎么做好?”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发展中的城市,都在做交通规划时请全世界最好的交通专家,但是最好的交通专家,如果不能和总规划师无缝衔接,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这位导师对于刘太格的帮助,一直延续到了他的职业生涯。

在规划新加坡时,刘太格先后4次邀请他来进行指点。

每一次,刘太格都先自己尽善做好交通规划,然后从导师的修改中习得经验,到了第4次,导师已经提不出什么修改建议了。

在这种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中,刘太格最终配合新加坡的交通专家勾勒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个快速路网和地铁交汇的方案,至今仍不断彰显着其优越性。

另一位对刘太格有重大帮助的导师,是耶鲁规划院的院长,他曾是费城的副总规划师。

因为学业优异、勤奋刻苦,刘太格和这些老师们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在耶鲁的第二个学年,院长找到他,给他提供额外的奖学金。

这对于刘太格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第一个学年里,为了保证生活,他不得不勤工俭学,花大量时间在餐厅打工,吃一些免费的饭菜。

而随着学业的加重,第二个学年里,刘太格已经很难分身去工作。

除了经济帮助,院长还帮刘太格开设了一条便捷通道。

耶鲁毕业后,作为三年内学院成绩最优异的学生,刘太格再次得到了学校的奖章。

院长给刘太格两方面的建议,一是去纽约
的贝聿铭事务所,另一则是去哈佛大学再研修两年城市设计。

思考再三后,刘太格决定步入职场:“我当时想,到贝先生那里,你设计得不够好,他会帮你改到他的个人水平;你到哈佛,设计得不好,他就把你分数打低,学到的东西还是不够多。

我就想还是去贝先生那边。


带着仅剩一周的生活费,刘太格坐上了前往纽约的列车。

在这之后,他的所思所学,开始走出图纸,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

智慧铸就“花园城市”
同为华裔,贝聿铭给了刘太格很多照顾,相较其他同事,刘太
格有更多和贝聿铭直接沟通的机会,耳濡目染间,他从这位大师处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知名设计师,贝聿铭不仅设计出众的作品,更能将建筑项目和商业完美结合,因此深受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的青睐。


2011年12
月,刘太格莫斯科留影
6
这一点正是刚出象牙塔的刘太格所欠缺的:“我学到了规划要和开发商的思维相结合。

因为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开发,不了解开发商的需要,规划很难做好。

”刘太格的本领是,他能将学到的东西进一步深化,在自己的项目中发挥更大作用。

比如在之后,为了迎合开发,在规划新加坡时,刘太格专门雇用了5位土地价格估算师,每轮方案,他都会请教这些专业人士,如何合理分配土地,来保证开发商的利益。

他的这一举措,为新加坡的投资开发创造了便利条件。

贝聿铭对于科技的运用,也给了刘太格很大启发。

在做伊弗森艺术博物馆项目时,为了让没有涂料的水泥墙达到自己想要的色彩,贝聿铭四处找沙、石与水泥结合起来,反复实验,最终才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并一举设计了这一至今仍被誉为经典的艺术博物馆。

经历其中,给刘太格打开了一扇新窗,他意识到,卓越的设计师,应有打破技术约束的信念,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努力,去实现理想化的目标。

在此后的设计工作中,灵活运用科技成了刘太格的惯用妙招,他引导了许多技术、材料的创新,对此,刘太格说:“如果没有贝先生的灵感,我可能不会想去这么做。


贝聿铭事务所的4年,让刘太格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最优秀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

1969年,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局长到纽约,邀请刘太格回新加坡协助建国。

经历过日据、英殖民时期的刘太格,没有过多犹豫,便回到了一穷
二白的新加坡。

初回祖国,迎接刘太格的是既心
酸又甜蜜的局面。

硬件上,新加坡非常落后,但是人们追求改变的决心很一致。

和刘太格一样,这一代新加坡
人吃过日本军队的苦,体会过寄人篱下
2012年4月,刘太格喀山留影
7
的感觉,都有很大意念要把城市建设好。

同时,作为专业人士中的一员,刘太格享受了高度自由,政府完全不干预专业人士的工作。

他们给定指标和方向,然后放手让专业人士去发挥。

所以,刘太格和同事们有重担,更有动力。

建屋发展局专门为刘太格创立了设计与研究小组,由他担任组长。

当时新加坡已经启动第一代组屋计划,正准备继续开发卫星城和小区,需要相关的理论与数据支持。

上班的第一天,刘太格请教上司,什么叫小区和卫星城,结果上司也回答不清。

这些概念,在书本上有所介绍,但是落实到执行上,肯定不能含糊其辞。

其时西方已经有卫星城出现,但是那种距市中心50公里、纯粹由住宅组成的卫星城,并不适用于新加坡。

为了找到适合新加坡的卫星城和小区,刘太格开始了一年的研究工作。

他走访百货公司、诊疗所和餐厅,询问这些营业机构在卫星城内开发新市场所需要的人口数目。

经过调查取证后,刘太格将卫星城的规模定在了20万到30万人口之间。

这样的卫星城,功能高度齐全,不仅满足住户日常生活需求,更能提供很多就业岗位。

在自成一体的同时,也减少了交通的压力,很多居民可以在卫星城内得到从工作到生活的条件,节省了路途奔波的时间,增强了家人共处的宜居性,完全是一举多得的方案。

这一年的调查研究,确立了刘太格今后实地考察结合专业知识的规划理念,在之后的20多年里,他主导成立了许多研究小组,研究“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等各种人所尽知,但却讲不透彻的理论,并且将其融入自己的规划方案。

这些研究成果,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

在严谨的体系里,刘太格力求将城市“做活”。

他将城市比
作人体,其内有细胞、器官和神经网络,彼此串联,有机运作。

2012年4
月,刘太格在喀山与鞑靼斯坦总统交流
8
卫星城是比较大的细胞,新加坡有27个城中卫星城,他们合理分布,组成了大的框架。

在规划卫星城的时候,为了达到串联的效果,刘太格还进行了“越权”操作。

当时,仍在建屋发展局的他,每次做卫星城规划时,都将周围的环境也规划好,甚至主要交通关系也一并梳理了。

好在当时的规划局局长也很认同他的做法,于是,刘太格每次规划卫星城,都从全市的角度考虑,统筹全局。

等到他自己成为总规划师时,新加坡的大部分规划情况,刘太格已了然于胸,之前的前瞻布局,最后他自己仍是最大的得益者之一。

新加坡市内最大的细胞,是五个片区,每个片区都规划了100多万人口,达到了大型城市的标准。

为了缓解狭小国土面积上的交通压力,刘太格提出了分散功能区的理念。

片区内的每个卫星城内,都有自己的商业中心,这些中心有地铁贯穿、快速路网交汇。

片区内交通最为便捷的中心,被刘太格定为片区中心,中央片区的商业中心就是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

有序分散商业中心后,交通的压力就减小了很多。

同时,在保证交通顺畅方面,刘太格还有其他创新。

在规划人口时,离中央商务区越远的卫星城,他就规划得相对越多,离得越近的,他就规划得越少。

这样,地铁线的任何高峰,进城的人和出城的人流量都差不多。

类似这样的方法,之前似乎未有人实施过,甚至可能没有人考虑过。

在客流压力大时,大家想的都是如何将地铁做得更快,而不是如何降低单位时间内的客流量。

对此,刘太格说:“我很尊重科技,但也忌讳一碰到问题就找高科技解决。

有很多问题,是高科技解决不了的,因为科技不能取代人的智慧。


细胞理念,使得新加坡的建设井
2012 年5月,新加坡国际邮轮中心竣工,刘太格在邮轮中心前留影
然有序。

卫星城这个细胞下边,有小区,小区下边还有组团,每次开发,都是一个组团一个组团按部就班地来,规避了很多城市无序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刘太格另一个重要理念,是城市的器官。

火车站、飞机场、污水处理场、工业区等都是城市的重要器官,在规划初期,这些器官的地点就应该被合理安置,做到不增加交通压力,不影响市民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的发展,器官也会成长,一个成熟的器官需要占多少土地,这一点是刘太格早就开始思考的。

比如,在初期,新加坡的工业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的人力很多,到了后期,随着工业化发展,相同的就业人数,需要更多的工业土地,为了应对这一发展,刘太格专门预留了未来需要的合理工业规划用地。

这一前瞻理念,在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上同样适用。

“许多城市没有远期规划,导致发展后期缺土地,于是见缝插针,四处建设,这样的城市就很杂乱,环境也不好。

”刘太格说。

神经网络指的是快速路网和地铁线构成的交通框架。

刘太格为新加坡设计了一套至今仍领先全球的快速路网,纵横交错,高度密集。

与此同时,在规划地铁路径时,他强调将所有的中央商务区、片区中心、卫星城中心、小区中心全部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红宝石串合成的链子,这条链子不会错过每一颗细小的宝石。

换言之,几乎所有新加坡的商业中心,都在城市主要地铁线的范围内。

这样一来,市民方便,商家的生意也好做。

在地铁规划上,刘太格再次证明了远期规划的优越性。

1972年,新加坡政府就意识到,随着人均收入提高,新加坡未来10年内将产生地铁需求。

于是政府就开始买地、组织拆迁,预留地铁的土地。

到了1983年地铁正式动工时,政府用的实际上是10年前的土地负担价和拆迁成本,因此,新加坡的地铁造价是当时被誉为全球最低的,省下来的钱,足以支撑很多新的基础设施项目。

类似利用规划来节省成本的例子,在新加坡的建设历程中十分常见。

如在组屋的开发过程中,政府先为贫穷但是付得起租金的市民建房子,这一起点就很高明。

在这样的发展顺序中,材料供应商、工人等与建筑相关的行业循序发展,增添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紧接着,在建好的卫星城里,因为有教育、商业、医疗需求,又制造了很多就业岗位,有收入的民众逐渐增多,经济状况不断提升。

为了适应不断提高的经济水平,刘太格说服自己的上司,将组屋的名称从廉价屋更改为公共住宅。

因为随着规模扩大,组屋已经不仅仅服务于低收入的群众,应该消除其内居民可能产生的自卑感。

在之后的发展中,刘太格还拨出一部分地块,卖给私人开发商建比较高昂的住宅,以综合卫星城中的人员构成。

起初,刘太格担心开发商们不愿意购买卫星城内的土地,因为在之前,这里被看作是不成功人士的居住区。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第一次招标,就得到了开发商们的热烈反应。

后来刘太格意识到,人们更关心的,是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这些方面卫星城都已经规划完善。

从初期参与时,刘太格就在设施功能上下足功夫,他没有将公共住宅当作单纯解决住房的手段。

他说:“既然帮助130万以上的市民解决住房,那么工程的规模肯定是非常大的,有了这个规模,我们的使命就不应该那么狭隘。

”于是,他极力从卫星城内部打造“宜居环境,凝聚社区”。

每个商业中心也同时是市民中心,他都设置好广场,做好绿化工作,在提供商业服务的同时,也能给家庭出游、朋友聚会创造环境。

从整体到细微,刘太格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整个新加坡城市制定了一套X年(即大约一百年)的规划方案。

如今,这套方案历经20来年的岁月洗礼,依旧彰显着新城般的活力。

规划中国的宜居城市
尽管少年西行求学,但是刘太格的规划理念和西方专家并不完全一样。

在他眼里,规划是一个高度科学的行业,在这基础上,
9
寻找地方特色。

而西方则偏重认为规划要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的形象之美,因此略微低估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实际上,刘太格的规划,从不缺乏“美”。

一座城市的美,并非来自地标性的建筑,如果做到以环境、功能和居民为本,那这座城市就已经很美了。

建筑设计的美只是一种狭隘的美,对于城市来说,功能齐备、便捷舒适,才是广义的美。

比如身处新加坡的许多地方,周围可以方便找到商场、地铁和学校,路上也不会感到拥堵,这是一座城市美的基础。

在达到功能齐备、便捷舒适的同时,刘太格也在追寻另外的美,那就是古色古香的特色。

当初新加坡快速发展时期,刘太格就顶住巨大压力,保留了逾5000栋老建筑。

他的接班人,再接再厉,现在已增加到7000栋了。

他说:“城市的古建筑,就像人的记忆,而城市的自然环境,则是人的灵魂,没有了这些,是很可怕的。

”规划的时候,他当这些古建筑群不存在,而新的建设全部都在这些建筑群之外解决。

事实证明,保留这些老建筑,不但没有给新加坡的发展造成阻碍,相反,这些老建筑群里的街道已经转变为现代步行街,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现代与古典的交汇融合,为这座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平添了别样的味道。

“我做任何规划,第一件事就是将古城、古建筑划出来,第二件事就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做新的规划。

”在考察中国一些城市的规划时,当地对于地貌和古建筑的忽略让刘太格感到非常惋惜。

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古建筑和河道山川都完全不可能一样,高度重视地貌和古建筑,这个城市就已经非常有特色了。

“可惜一般的领导不懂这个道理,以为做个笔直的、12车道宽、20公里长的公路就是有特色。

哪里有特色?到处都有这样的公路啊。

”刘太格说。

为了纠正这些错误观念,让自己的规划理念帮助到更多市民,刘太格开始在中国投入更多精力。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在自己研究积累的同时,也需要借鉴外来的成功经验,刘太格无疑是这类经验的最丰富持有人。

北美和欧洲的城市化早已完成,近半世纪来鲜有新城的全面规划,缺乏结合最新成果统筹实施的经验。

其他地区则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其中亚洲,中国的城市化最为快速。

人口密度,建筑层楼,也有必要提高。

而在亚洲,新加坡无疑是最好的导师,作为新加坡曾经的总规划师,刘太格则是导师中的导师。

实际上,刘太格和中国的城市规划结缘已久。

1983年,时任新加坡建屋局局长的刘太格受邀规划福州。

对于这座城市,刘太格有着特殊感情。

他的母亲是福州人,他在新加坡就读的小学叫三山小学,是以福州的特殊地貌来命名的。

同时,福州的古建筑群三坊七巷也让刘太格一见倾心。

在当时,刘太格为福州做了一个20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同时强调一定要将三坊七巷保留下来。

可惜的是,三坊七巷是部分保留了下来,致使刘太格的方案并没有完全落实,大概只采用了百分之三十。

不过在刘太格看来,能够挽救一度要被拆掉的三坊七巷,已经是一件足够欣慰的事了。

在规划福州的同时,厦门的市领导也找到了刘太格,请他为厦门岛规划一个方案。

厦门的这套设计方案,和之前刘太格的规划,在原则上是一样的,但是为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地编制出来的方案就有厦门的地方特色。

令人欣慰的是,厦门的方案,落实度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几任政府,都没有对刘太格的方案进行大的修改。

这一执行力度的结果就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厦门曾多次被评为全国最宜居的城市。

厦门为刘太格打出了一个醒目的广告——如果方案执行到位,城市的功能和环境足以出类拔萃。

另一个例证是古城扬州。

在规划之前,扬州的城市状况就让刘太格颇为赞赏,其中心区井然有序,尺度和风格也符合中小城市的规格,未曾逾矩,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更重要的是,扬州在靠近中心区的地方,保留了面积相当大的老城区,在中国,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和扬州市政府的工作给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