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寻租的经济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信息寻租的经济学分析

提要:在社会主义转型期,由于体制、法制和市场秩序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继权力寻租之后产生了政府信息寻租。政府信息寻租作为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本文在概述了政府信息寻租的基本概念后,分析了政府信息寻租产生的经济学原因及其危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寻租;政府信息寻租;经济学分析

继权力寻租后的信息寻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以政府部门的信息寻租最为典型。政府部门利用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进行寻租活动,造成了社会整体福利的缺失,对此我们必须对政府信息寻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政府信息寻租基本概述

1.信息、政府信息

(1)信息。对于信息概念的理解,学术界对它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无可争议的是,信息对于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等都需要信息,没有信息我们寸步难行。最初,信息指消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范围不断扩展,泛指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的方式。

(2)政府信息。对政府信息概念的界定,依据多数研究者的观点,可将政府信息界定为: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却对政府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统称为政府信息。

2.寻租、政府信息寻租

(1)寻租。寻租概念的提出是在租金概念基础上提出的。租金是经济学范畴内的应用,最早的租金源于“地租”,亚当.斯密将地租定义为“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它是一种生产性的寻利活动。寻租是对租金概念的一种异化,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巴格瓦蒂认为:“这种活动带来的利润(收入)是直接非生产性的,即这种活动能产生货币收入,但是这种活动不会直接产生传统效用函数中包含的中间产品或劳务”。

(2)政府信息寻租。政府信息寻租,是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道德失范的一种表现,是继权力寻租后的一种新的寻租形式,是政治范围内的信息寻租活动,是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利用其手中掌握的信息,利用信息稀缺性特征将其商品化,进行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

二、政府信息寻租的经济学分析

政府信息寻租的实质是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进行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以损害他人的利益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追求的是部门和个人的私利。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政府信息寻租的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使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对政府信息寻租活动加以规避。

1.委托—代理理论

在政治领域,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最早应用于经济领域,是指市场交易中,因为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方与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方,相互博弈达成的均衡的用合同反映的关系。在政治领域,最初委托—代理关系的根本目的是诱导“代理人”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但在现实中,作为代理方的政府,拥有社会资源的80%以上,与委托方公众之间必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不是大公无私的救世主,政府人员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时代理人有可能背弃委托人的利益诉求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致政府有关部门或工作人员发生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从而产生政府信息寻租行为。

2.成本—收益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投入必然伴随着收益的分析,无收益的成本投入是不存在的,简而言之,任何社会组织花费成本,其最终目的是获得比这个成本更高的收益或效益,只有这样才是经济合理的。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所花费的直接费用;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在政治范畴内,之所以存在政府信息寻租,对于寻租人而言,直接成本是寻租人购买政府信息所花费的费用,间接成本是寻租人为购买政府信息而放弃其他项目收入的机会,当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程万高.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M].科学出版社,2009—4.

冯卫红.试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J].中州大学学报,200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