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相对论角度浅析所谓的上海“排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化相对论角度浅析所谓的上海“排外”现象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笔者比较倾向于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是指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是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环境的体现,是其认识自身与其它生物的体现。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一个意义是“通过学习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精华来达到完美”;1另一个意义上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2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3文化相对论认为地球上所有群体的文明都具有独特和彼此不可替代的价值,任何文明的消失都是人类文明不可弥补的损失,这一观点已被许多人接受。
上海简称“沪”或“申”,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每天成千上万的外地人涌入这个繁华的都市,他们为了梦想,为了奋斗,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自己有着更好的生活质量而在这座充满竞争的城市里拼搏。截至2013年底,上海常住人口2415.15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90.01万人,外地人占总人口数的40.99%,我们看到一个文化融合的大都市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的便是上海的“排外”文化。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现实生活中,上海人在全国其他省市人眼中似乎总是标上了“排外”“小气”“势利”的标签。难道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不可否认,这种“排外”文化的确是存在的。“上海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把上海以外的人都叫做乡下人。”上海人的优越感几乎成了上海人的标签。据调查,2003年上海人认可上海是中国内地最好的城市的比例是84.3%,尽管逐年下降。4例如,较多上海人看不惯外地穷人,特别是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的农民工或者上班族,即使他们自己可支配的收入与前者相比无差
1.old, Matthew.Culture and Anarchy.New York: Macmillan. Third edition, 1882
2. Raymond Williams(1976)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ev. Ed. (NewYork: Oxford UP, 1983), pp. 87-93 and 236-8.(英文)
3 邵台新. 中国文化史. 大中国图书公司. 1997年5月.ISBN957-521-225-8(中文(台湾)).
4 上海人慢慢撕掉优越感的标签。/from=1008487c/bd_page_type=1
异,因为上海人就算吃得一般也要穿着得体。再比如,上海人请你吃饭,一般人觉得工资收入不高就不要下较好的馆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但反过来你请他去了一家类似重庆街头小面馆的地方解决晚餐,估计他就对你有所不满了。上海遍地是繁华的大型购物广场,外地人来到上海一定会面对广场里服务员的服务,因为你的穿着一般而服务冷淡的事常有。外地人眼中的上海人是什么形象呢?搜狐调查的结论是这样的:A排外 36.37% B优越感29.21% C媚外18.46% D精明15.96% 5但是,我们抛开自我的定位(某省人)仔细想想,从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以及他们的生活现状考虑,就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试想想,一位纯正的山东小伙地铁上吃山东大饼作为早餐,肩碰肩的拥挤中还闻着那股浓重的味道,你会是什么感受?上海的干净整洁估计能排全国前三甲,街道上基本都常见垃圾桶,一些外地人习惯生活在几乎没有垃圾桶的城市里而本能似的随地一扔,上海人能不眼角一撇抱以鄙视吗?一家环境氛围良好的西餐厅中,烛光与红酒之间,刀与叉之间人人温文尔雅,小声畅谈,几位外地的大妈大叔吆喝着服务员上筷子,还附加了说道“这种玩意怎么吃饭,真不懂这里人总学老外,活受罪!”典型的中国式喧哗让周围人怎样的感受呢?为什么外地有不会说普通话的算是热情的招待,而上海人说上海话就成了排外的象征呢?
上海人有着自己的一整套心照不宣和根深蒂固的生活秩序、内心规范和文化方式,而且这一整套东西是和中国其他地方其他城市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的。事实上,不管人们如何描述上海或上海人的社区特征,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特征十分鲜明,而且与全国其他地区相去甚远。也就是说,与其他社区相比,上海社区的异质程度很高。唯其如此,上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十分的“扎眼”,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并且到处招人物议。6
为了科学理解文化冲突,笔者大胆提出,以个体行为的即时影响来分类,文化的表现可分为独立性文化和互融性文化。“独立性文化”即自我的行为对该社会群体或者社会认为的负面作用不产生即时推动的文化,简称“个性”。“互融性文化”即自我的行为对该社会群体或者社会认为的正面或负面作用产生即时推动作用的文化。
5 搜狐调查 /poll/result.php?poll_id=13450#
6 易中天论上海:上海人和非上海人。/t/1/15/4945618/?u=0&sc=235&skipnotice.
图一
图二
其实任何行为都会对历史和社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此分类的重点在于是否是“即时性”,即行为个体在行为之初便对周围客体产生了影响。比如美国杀马特文化产生之初,人们对街头开始出现的穿着打扮夸张的少年持着一种鄙夷的心态,但是渐渐的文化也包容了此种亚文化的合理存在。所谓“正面影响”即主体行为之初,周围客体便对该主体抱以欣赏、敬佩、时尚、前卫等主观情绪,相反的“负面影响”即是瞧不起、破坏环境、鄙视等。值得注意的是,该种理解下的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都是一定社会范围内该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的主观价值认同问题。不得不承认每个社会都有自己最强调的主观价值,正如德国较法国而言的严谨作风,而后者是浪漫情怀。再比如,上海的繁华市区几乎不允许在人行道上摆烧烤摊,因为漫天的油烟和随地的油迹就是对市容市貌的破坏,夜间吵杂的声音就是对周围民众休息权的侵犯,但西南地区就恰恰给予该行为更多的包容。
独立性文化范围中几乎不可能产生文化冲突的,因为周围客体对主体的态度便是正面的评价或是无影响。这所谓的个性范畴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可谓展露无遗,如果说你的行为不对社会或周围人造成负面影响都是可以接受的,“自由”的限度在上海尤为突出,相比而言其他地区就未必了。比如,一位穿着夸张的男士,裙子配高跟鞋,或者周围的人只是觉得奇怪(这种不带有任何正负面情绪的评价)。但是该穿着夸张的男士凭借这身打扮而与人交谈,就有可能转化为互融性文化的范畴了,它是文化冲突爆发的高发区,且是客体对主体行为之初的负面情绪所生——任何文化冲突都是互融性文化交往中客体对主体行为或者思想的负面情绪主观映射的产物。比如,在地铁上吃饼干的人只要不随地乱扔包装袋便只是独立性文化行为,而同样地铁上吃山东大饼就不一样了,因为它的味道已经触发了周围人对他的排斥。因此,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的“排外”文化,就是分析在互融性文化中上海人心中的价值认同问题,即上海这个社会以及该社会群体所认同的主流价值。对于这点,笔者有以下几点认为:
第一,物质为王的观念。上海人认为,先有“面包”才能有其他,先喂饱了自己的肚子,先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才能提倡奢侈消费。现实中绝大多数上海人也是这么惯行的,但该观念太根深蒂固,以至于害怕没有物质能力的程度。想想看,这个狭小却竞争激烈的城市里能没有失败者吗?因为没有车、没有房就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