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一、协同效应

1群体促进效应: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的现象

2社会惰化效应: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1)导致社会惰化效应的原因:

a)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如果把别人看成是懒惰的、无能的,就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

b)群体责任的扩散(当个人觉得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群体的效率就会降低)

3协同效应:由两种以上的特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论述协同效应(考论述题)

为什么群体内部互动过程对于理解群体行为非常重要呢?

1)社会惰化现象证实了群体可能带来的损失。社会惰化现象所代表的是负协同效应。群体互动的结果小于个体努力累加之和

2)另一方面,在研究实验室里经常使用研究小组来完成工作任务,因为研究小组可以利用小组成员的多种技能,从事研究者个人无法单独从事的一些研究。也就是说,他们的协同效应是正向的。他们互相作用过程的所得大于所失。

二、群体压力与从众

1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2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

3个体认为很重要的群体,是参照性群体,其特点是:

1)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

2)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或者渴望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

3)个体感觉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

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个人因素(智力因素、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个性特点、人际关系)

2)环境因素(群体的气氛、群体的竞争性、群体的凝聚力、群体成员的共同性、群体目标、群体的规模)

三、群体沟通

1沟通:沟通是信息的传达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2沟通的过程:沟通信息源、编码、信息、通道、解码、接受者、反馈。沟通作为一个过程或流程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偏差或障碍,就会出现沟通问题。

1)信息源把头脑中的想法进行编码而产生了信息,被编码的信息受到四个条件影响:技能、态度、知识和社会-文化系统

2)信息事实上是经过信息源编码的物理产品

3)通道是指传送信息的媒介物,由信息源选择。信息源必须确定何种通道是正式的,何种通道是非正式的

4)接受者是信息指向的客体。在信息被接收之前,接受者必须先将其中加载的信息翻译成他理解的形式,这就是对信息的解码。

5)沟通的最后是反馈。反馈对信息的传送是否成功以及传送的信息是否符合原本意图进行核实,它可以确定信息是否被理解了。

3沟通的类型:

1)按沟通的表现形式可分为:

a)口头沟通(是人际沟通中最普遍的形式。优点: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缺点:容易使信息失真)

b)书面沟通(规范化的沟通。优点:信息持久、有形、周密、可以核实;缺点:花费时间较长、缺乏反馈)

c)非言语性沟通(主要指通过身体动作、说话的语调或者重音、面部表情以及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身体距离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沟通方式。)

2)按沟通的方向可分为:

a)上行沟通(下级人员将信息向上级人员反馈,表明了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水平,和领导的行为方式)

b)下行沟通(上级信息向下级传达,这种行为结果是使组织成为一个运行一致的整体,是组织的有序特征)

c)平行沟通(同一等级间的沟通,是组织中更为大众化的沟通形式)

3)按组织的结构特征来分:

a)正式沟通(通过正式的组织结构进行的沟通)

莱维特研究表明,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网络存在五种基本形式:

轮式沟通:沟通层次较少,并形成一个沟通网络的中心。沟通中心的人表现出较强的权利特征。

特点:沟通速度快而准确,容易出现领导核心,信息传递比较集中,沟通来源依赖中心人物,信息的丰富和饱和性差

Y式沟通:增加沟通的层次,集中表现了组织的结构特征。

特点:强调了沟通的集中性、层次性。表现出更多的信息失真,降低了沟通的速度。沟通网络环节的任务的重要性突出起来,使组织的权利运行系统变的更为复杂。这是组织中最普通、

最常用的沟通方式。

链式沟通:更加突出了沟通的层次性。它除了强调沟通过程中的权利特征外,几乎没什么益处。

特点:最适合保密性要求较高的沟通。保证了沟通传递的单一或直线特点

圆式沟通:最大的特点是沟通网络中成员的平等属性。优势是成员满意度高。由于缺少沟通的集中性,使沟通效率慢,不利于群体的领导

全方位沟通:是最为民主、最为畅通的沟通形式,是一种内聚力式的沟通方式,是参与或民主管理的集中表现。

b)非正式沟通(除了正式的沟通渠道以外所进行的沟通)

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进行了研究,提出四种沟通形式或网络:

集束式:信息传递以几个人为传递中心,这些中心人物有选择地将信息转到给他的朋友或相关的人,因此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传播。集束式是最普遍的非正式沟通形式。

偶然式:它的传播以偶然的方式进行的,传播的对象选择性较差,此外,还有一些“道听途说者”

流言式:是指沟通网络中有一个主要的信息源,他或她主动将某些信息进行广泛的传播,以扩大影响力

单线式:最强调非正式沟通的保密性,信息按照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进行单线传播,最后止于某个人,如果传递的时间足够长,往往使传递的信息成为一种公开的秘密。

4小道消息的特点:

1)它不受管理层控制;

2)大多数员工认为它比高级管理层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靠;

3)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

5小道消息的目标:

1)建构和缓解焦虑

2)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

3)把群体成员甚至包括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体

4)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利

6怎样减少小道消息的消极影响:

1)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

2)公开解释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行为

3)对目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强调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一面

4)公开讨论事情可能的最差结局,这肯定比无言的猜测引起的焦虑程度低

7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6个):失真源、沟通焦虑、过滤、选择性知觉、情绪、语言

8有效的倾听(如何做到?):

1)使用目光接触;

2)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

3)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

4)提问;

5)复述;

6)避免中间打断说话者;

7)不要多说;

8)使听者与说者的角色顺利转换。

四、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优点:

1)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

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

3)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

4)增加合法性

2群体决策的缺点:

1)浪费时间

2)从众压力

3)少数人控制

4)责任不清

3群体决策优缺点综合评价:

1)效果角度:群体能比个人做出更好的决策;

2)效率角度:群体决策劣于个体决策。

总之,群体决策有利有弊。

五、群体思维和群体转移

1群体思维:群体思维与群体规范有关。它是指这样一些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

2影响群体思维的重要的中介因素是:群体凝聚力、群体领导者的行为、与外部人员的隔离三个变量

1)凝聚力强的群体内部讨论较多,能够带来更多信息,但这种群体是否不鼓励群体成员提出反对意见,尚难确定

2)如果群体领导公正无私,鼓励群体成员提出自己的意见,群体成员会提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更多的讨论

3)群体成员在讨论初期,应该避免表现出对某种方案的偏爱,因为这样做会限制群体成员对这个问题提出批评性意见使群体很可能把这种方案做为最终的选择方案

4)群体与外界的隔离会使内部可选择和可选择和可评价的不同的方案减少

3群体转移: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1)为什么会出现冒险转移的现象?

a)在群体讨论中,群体成员互相之间变得更加熟悉了,随着他们相处的融洽,他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和大胆

b)现代社会崇尚冒险,我们敬慕那些勇于冒险的人,群体讨论激励成员向别人表明自己失少与同伴一样愿意冒险

c)最有道理的说法是,群体决策分散了责任。群体决策使得任何一个人用不着对最后的选择负责任,因为没有一个成员能够承担全部责任,即使决策失败。所以会更冒险。

4群体决策技术:(通常考论述题)

1)脑力激荡法:也叫头脑风暴法(任何人都不得对发言者加以评论,无论是受到别人启发的观点或稀奇古怪的观点,不许任何人做评价)

2)命名小组技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主要优点:允许成员正式地聚在一起,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的思维。

步骤:

A成员集合成群体,讨论之前先独立写下观点;

B提交想法;

C讨论每一个想法并评价;

D成员独立的对每种想法排序,综合排序高者称为最后决策。

3)德尔菲技术:是一种更复杂、更费时间的方法。除了不需要群体成员见面一点之外,与命名小组法相似。不足之处是,这种方法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方案也不丰富。不适合要快速做出的决策。

4)电子会议:是命名小组法与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的混合。主要优势是:匿名、可靠、迅速。缺点:受信息输入速度的影响;缺乏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提出好建议的人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在每道问题所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A气质B个性C能力D性格 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 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A自我B本我C超我 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荣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 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 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 C天才D才能 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中间型 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 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A梅奥B马斯洛C赫兹伯格D泰罗 1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D波特 12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D生理需要 13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14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最新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超星尔雅网课《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章节测试已完成 1 【单选题】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在明兹伯格管理角色划分类型中,以下何种角色为核心管理角色( ) ?A、头面人物 ?B、领导者 ?C、谈判者 ?D、混乱处理者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关于组织成立的条件,论述错误的是( ) ?A、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B、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组织成员有各自的目标 ?D、组织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的边界 我的答案:C 4 【单选题】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的研究对象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社会

我的答案:D 5 【单选题】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沟通技能 我的答案:C 第二章章节测试已完成 1 【单选题】"经济人"假设认为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工作是为了满足其生理与安全需要,他们尽量逃避工作的,不愿承担责任,甘心情愿听人指导,所追求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总是相矛盾的。因此认为相应的管理方法应该是( ) ?A、必须用强制办法迫使其为组织目标去工,用金钱和地位刺激他们 ?B、关心人、体贴人、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C、采用集体奖励、鼓励交流与沟通 ?D、帮助人们克服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我的答案:A 2 【单选题】“自动人”假设认为人一般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允许,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发挥聪明才智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来完成目标。以下不属于该理论相应管理方式的是( ) ?A、创造有利于人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 ?B、激励以内在激励为主 ?C、职权命令,强制对方服从 ?D、决策权力分享,员工参与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在“H人假设”中,领导者根据下属不同偏好进行激励的管理方法(如:下属希望

组织行为学 测试题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 (4月15日10:20-12:00考试) 第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组织行为学宏观理论内容的是(C 、组织单元) 2、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也形成了专业管理研究队伍,从而形成了社会性的管理研究潮流,即(C 、管理运动) 3、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是(D、泰勒) 4、企业文化理论把企业中的人看作(D、观念人) 5、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B、实验法) 1、通过对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了解其心理活动,这是社会知觉类型中的(A、对人知觉) 2、个性包括(D、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部分 3、一个人心理和行为反应灵活、活泼开朗、善于交际,那么我们可以说他的气质类型偏向(B、多血质) 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叫(D、能力) 5、特妮?休斯顿的嗓音、刘易斯的奔跑、马拉多纳

的球技等等,我们称这些人具有(、特殊能力B ) 1、在群体中,如果成员扮演维护角色的多,任务角色少,那么这是一个(A ) A、人际群体 2、心理学家詹姆斯通过研究,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是(D ) D、7-2 3、当个体感到群体压力比较大时,会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这种现象叫做(B )B、从众行为 4、(A )是一种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预测未来事件的方法。 A、德尔菲法 5、头脑风暴法最早是由(C )提出的。 C、奥斯本 1、设置超级目标,是为了(C ) C、减少冲突 2、平行沟通方式,是对应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中的(A )。 A、跳板原则 3、非正式沟通是围绕组织成员间的(B )而建立起来的。 B、社会关系 4、小道消息最典型的传播方式是(D ) D、葡萄藤型 5、非正式沟通方式中,某些人将消息有选择地告诉其他人(通常是和消息内容有关的人,这种传播方式为(D ) D、葡萄藤型 1、双因素理论在实践中最重要的应用是(C ) C、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组织行为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前世界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通行方法是()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历了趣味性、科学性、普及化三个阶段。 A、实验法 B、民意测验法 C、理论法 D、数量统计法 2、通常人们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作为()。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对比效应 D、相似效应 3、在群体决策中,让人敝开思想,畅所欲言的方法是()。 A、德尔菲法 B、提喻法 C、头脑振荡法 D、前提分析法 4、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奖励与惩罚都有激励作用,但应以()为主。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正负同时强化 D、反强化 5、在沟通网络中,正确性高,速度快,有确定的领导人,但士气低,适应工作慢的沟通方式,属于()。 A、链式沟通方式 B、轮式沟通方式 C、圆形结构沟通方式 D、星式沟通方式 6、企业面貌、产品外观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和标志属于组织文化结构中的()。 A、精神层 B、制度行为层 C、物质层 D、管理生产层 7、能够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价值的一种资本形式属于()。 A、企业文化 B、经济文化 C、政治文化 D、核心价值观 8、管理方格理论中,表示对工作为关心,但忽略对人的关心,这种领导者拥有很大的权力,常被称“权威型管理”属于()。 A、1.1型方式 B、9.1型方式 C、5.5型方式 D、1.9型方式 9、中国人的文化背景下,通常人们把承诺认为是()。 A、人性 B、良心 C、道德 D、情感 10、个体认知能力和自信心通常与从众行为()。

最新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章节真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6、事业生涯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行为,二是( D )7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态度 (201504)23、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 D )7 A、组织体系 B、组织战略 C、组织层次 D、组织体制(201504)24、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和冻结过程。这种变革程序是(A )7 A、勒温程序 B、克利程序 C、卡斯特程序 D、罗西程序 (201510)8、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C )7 A、事业生涯设计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管理 D、事业生涯选择 (201510)22、“7S”模型中,“软性的S”是( C )7 A、战略、制度、人员和作风 B、结构、制度、人员和技能 C、制度、人员、、作风和技能 D、战略、结构、制度和技能 (201510)23、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A)7 A、组织体制 B、组织关系 C、组织规模 D、组织模式 (201510)24、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是( B )7 A、组织变革 B、组织发展 C、组织适应 D、组织演进(201604)6、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 B )7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 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 (201604)20、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 A )7 A、斯隆模型 B、直线职能制 C、立体组织制 D、职能制(201604)21、下列干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 D )7 A、事业部制 B、立体组织制 C、矩阵制 D、职能制(201604)22、组织成长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D )7 A、卡斯特 B、勒温 C、罗西 D、格雷钠(201604)23、斯坎伦计划(The Scanlon Plan)实际上是一项( C )7 A、组织结构方面改革计划 B、技术方面的改革计划 C、人事方面的改革计划 D、环境方面的改革计划 (201610)14、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组织结构是(D )7 A、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模拟分权制 D、矩阵制 (201610)15、李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多变的系统,包含着四个重要的变量,即结构、技术、人员和( B )7 A、过程 B、任务 C、环境 D、愿景 (201704)14、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 A )7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B、现代组织理论D、权变理论 (201704)15、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D )7 A、组织规模 B、组织效率 C、组织类型 D、组织结构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者在题前括号打“√”,错者打“X”,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认知是指个体对感觉器官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判断、抽象的过程。(X )2、根据相互作用的观点,包括企业在的组织冲突是弊大于利。 (√)3、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的,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 )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X )5、弗隆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基 础之上的。 (X )6、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在动机总是一致的。(√)7、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8、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称为组织认同感。 (X )9、“因是根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因才是客观有效的认识。(√)10、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雇员责任的减少。与离职率成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意愿呈负相关。严重破坏时,雇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具有交易性。 (X )11、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X )12、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将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为有效。 (√)13、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思想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而技能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14、社会惰化效应说明了群体规模的增大是与个人绩效负相关的,代表的是一种协同效应。 (√)15、虚拟组织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组织的一般职能,如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伦理学 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心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B、按人的行为模型 C、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D、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5、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6、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最新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章节真题模拟及答案

最新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章节真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04)7、在执行任务时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 B )3 A、3—5人 B、5—7人 C、7-9人 D、9-10人 (04)8、规定了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B )3 A、角色同一性 B、心理契约 C、角色期待 D、角色知觉 (04)13、群体间互动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建设性的,二是( B )3 A、成功性的 B、失败性的 C、破坏性的 D、不确定性的 (04)18、决策活动的方式、方法,使决策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的是( D )3 A、决策的基本规则 B、决策的有效性 C、决策的目的性 D、决策的选择性 ( 10)9、根据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凝

聚力,是在( B )3 A、第二阶段 B、第三阶段 C、第四阶段 D、第五阶段 ( 10)10、群体规范界定了群体成员的行为范围,这是群体规范的( D )3 A、导向功能 B、动力功能 C、评价功能 D、标准功能 ( 10)11、有她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 )3 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 04)7、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B )3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群体 D、任务群体 ( 04)9、最早对群体助长现象进行研究的是( C )3 A、舒兹 B、勒温 C、特里普利特 D、阿西 ( 10)5、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直接引导和限制

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使群体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是( D )3 A、角色认同 B、角色期待 C、角色直觉 D、群体规范 ( 10)6、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 B )3 A、社会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04)6、决定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利结构中位置的是( B )3 A、人事结构 B、职权结构 C、群体结构 D、奖惩结构 (04)7、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 A )3 A、社会惰性 B、从众 C、社会促进效应 D、刻板印象 (04)8、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 B )3 A、3人或5人 B、5人或7人 C、7人或9人 D、9人或11人 (10)5、在员工—组织关系中,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C )3 A、经济合同 B、社会规范 C、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 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 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 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

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 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 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②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即需要在多个有同等价值的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含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 1、什么是组织 答: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1、是由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面各包括哪些内容 答:第一:把组织看成是个人的集合: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的。对诸如价值观、知觉、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这些因素也予以考虑,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第二: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的小组、群体上,研究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常规方式是小组、部门、委员会这些组织形式。因此,在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可选择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分析工作群体的功能,如规范、凝聚力、士气、沟通、人际、合作与竞争等。第三: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气氛,如何影响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认识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尽可能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改进组织气氛。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组织行为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主要学说受到哪些学科发展的影响 答: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管理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古典理论时期(1900—1930年),受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二)人力资源理论,受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三)权变理论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受哲学思想发展与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四)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行为科学发展的影响。 2、21世纪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答:一、经济全球化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二、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第三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中的原则 答:1949年,行为科学命名大会上的四项决定: 1、理论的肯定和证明必须靠公众都能够观察了解的客观事实,不能单凭学者个人的经验; 2、尽量使用数理化的方式来说明假设,以便精密地测试和修正; 3、尽量使各种论述精确,以便能用严密的试验予以肯定或否定; 4、使用自然科学所惯用的“厘米—克—秒”制作为度量工具。 2、实验法中的变量有哪些 答: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个案研究中的例与弊。 答: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套

组织行为学往届考试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 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 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主动性 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 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转移效应 10.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感情需求 D.交往需求 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A.有害无益 B.有利无害 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组织行为学第04章在线测试

《组织行为学》第04章在线测试 《组织行为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1:5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按照处理冲突的二维空间模式,如果个体发现冲突的问题对对方比己方更重要,易采取() A、合作型方式 B、妥协型方式 C、回避型方式 D、体谅型方式 2、下属每月向上级汇报工作,这是属于()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单向沟通 D、双向沟通 3、组织中同级之间的沟通属于()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平行沟通 D、双向沟通 4、非正式沟通方式的闲聊型,又称() A、单线型 B、流言型 C、随机型 D、葡萄藤型 5、尼柯斯曾对100家企业作过调查,发现逐级传递经过五个环节,信息损失和歪曲达() A、20% B、30% C、55% D、80%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减少冲突的两大策略是() A、设置超级目标 B、设置综合领导 C、由上级仲裁 D、采取行政手段

E、改变结构 2、托马斯和其同事的二维空间模式,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几种典型方式,它们是() A、竞争型方式 B、回避型方式 C、体谅型方式 D、合作型方式 E、妥协型方式 3、委员会可能存在以下缺点() A、冲突水平的增加 B、决策优柔寡断 C、在最低标准水平上妥协 D、责任不确定 E、虚伪的民主 4、正式沟通网络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 A、链式 B、X式 C、圆式 D、Y式 E、全通道式 5、小道消息的传播方式有() A、环型 B、单线型 C、闲聊型 D、随机型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安徽工业大学MBA研究生考试试题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组织行为学班级2012级MBA 姓名学号 一、问答题(40分): 1、请你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该组织采取了哪些激励措施?你如何评价这些措施?(20分) 激励就是指管理者创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职工的动机,以调动职工行为积极性的过程。 2、试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否需要改进,如何改进?(20分)

二、案例分析题(任选2题,共60分,每题30分) (一)用人的艺术 某家电子计算机集团公司,几年前,通过公开招聘,招收了两名刚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张某和李某,人事经理决定让他们从事计算机的推销工作。从工作申报表和面试等人事资料看,张某和李某虽然都想从事这项推销工作,但他们之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差异来。张某很显然是外倾性格,热情、开朗、善交际、积极主动;而李某则表现出内倾性格,爱思考,不愿与人说话,喜欢独处。一年后,张某看起来很快适应了销售工作,得心应手,成绩出色,工作局面已经打开,不久将提升为部门经理。李某虽然也能完成交给的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后不久,李某就找人事经理谈话,说他不想干了,准备辞职。人事经理让他说出理由,李某也说不出个原因来,其中有一点,人事经理已经悟出来,那就是李某对销售工作已经不感兴趣了。私下里,人事经理了解到,李某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很善于搞些发明创造。据说,他在中学时代,还获得过少年科技发明奖,这种创造意识他一直保持着。这样,人事经理与总经理商谈之后,把李某单独请到家里,吃完饭后与他谈了一次,最后决定调李某到研究开发部。在李某调动到调研开发部的那年年底,他的两项发明已为公司创收了十几万元。 思考题: 1、为什么张某能适应销售性工作,而李某则不能适应?这如何解释? 2、假如你是管理者,你如何解决李某辞职的问题? 3、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你如何评价该公司的人事经理? (二)在大城市医院(Metropolitan Hospital)中,压力管理巳实施2年多了。这项工程最初动力来自中层管理者由于感到压力,工作过度,遭受政策和程序上不可预料的变化而产生的广泛抱怨。高层行政管理者寻求外部组织发展咨询师的帮助处理这些问题,咨询师有着压力管理的技能和经验。 工程最初阶段是诊断在医院里体验到的压力的原因和结果。了解压力源被看作发展合适地处理压力计划所必须的前奏。咨询师制定了一个问卷来收集数据,调查对象是45名中层管理者。他们几乎对医院里所有方面负责。问卷的设计是以压力的概念模型为指导的。这与

强力推荐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 第一单元总论 1、定义组织行为学 答: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当管理者通过他人完成他的工作时,组织行为学提供了指导他人的生产率,预测人在工作的行为的工具,并且提供了管理来自不同领域的个体所需要的洞察力。 2、组织行为学模型中3个分析水平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这三中分析水平是:个体水平,群体水平和组织系统水平。这三个基本的分析水平好像建筑砖块--每一个水平都建立在前一个水平之上。群体水平建立在个体水平之上,组织系统水平建立在群体水平之上。 3、组织行为学的权变观念意味着什么? 答:组织行为学的权变观念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必须按照对象和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组织行为学告诉人怎样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然后找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针对一定的情景,使用一定的对策。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倾向于人力资源学派,可是对其他学派也兼收并蓄,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 埃德加·沙因(E·H·Schein)的人性假设 科学管理的人性观:理性——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man) 人群关系学派的人性观:"社会人"

人力资源学派的人性观:"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man) 沙因的结论: 人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也会有差别。因此人不是单纯的"理性一经济人"、"社会人"或者"自我实现人",而是“复杂人”。管理者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是要洞察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 4、描述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文化分析方法 答:在分析文化差异方面被广泛参考的方法之一就是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它确定了6个基本的文化层面:天人观、时间观、人性观、作为观、责任观以及空间观。 天人观人们是屈服于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是征服自然?在许多中东国家,人们相信命中注定。他们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神的旨意。相反,美国人和加拿大相信人类能控制自然。他们愿意每年花费几十亿美元用于癌症研究,因为他们相信癌症病因是可以找到的,癌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并且是会被根除的。 处于以上这两种极端观点之间有一种适度的观念、一种强调天人和谐关系的观点。在许多远东国家,人们应对环境的方法是改造它。 时间观一种文化是着眼于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同社会对时间的理解不同。例如,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一种稀有的资源。时间就是金钱,而且时间必须得到有效利用。美国人关注时间的现在和不远的将来。美国企业的绩效评估具有短期性就是一个证明。在典型的北美组织中,员工每6个月或1年接受1次评估。相反,日本人则具有长期的时间观,他们的绩效评估方法体现了这一点。日本工人通常可以用10

组织行为学作业

l组织行为学各章作业: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名词解释:行为P4、组织行为学P5、工业心理学P13 简述:人的行为的特点有哪些? P4组织科学的组成部分P14、 简述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的关系P21 简述文化的功能P22 论述: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组织的理解。P3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心理测验的信度P30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P2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一般包括哪几种?P34 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 名词解释:自我知觉P41 首因效应P44 晕轮效应P45 简述题:影响知觉的选择的因素有哪些?P42 简述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P44 简述X理论的内容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P45 简述Y理论的内容及其管理方式P46 简述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P52 简述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的管理P73 简述控制方位论在管理中的作用P76 论述:试论述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P46 谈谈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P57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名词解释:创造性行为P78 简述题创造性行为的类型有哪些?P79 论述题:请论述当今研究创造造性行为的意义和作用?P80 第五章事业生涯设计开发与管理 名词解释:事业生涯P95 事业生涯设计P96 简述题:简述组织怎样对职工进行事业生涯管理?P102 简述事业生涯管理具有哪些特点?P103 论述题:联系实际分析当前开展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意义与作用P99 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名词解释: 简述:群体可以满足个体的那些需要?P122 规范P135角色冲突P142 群体凝聚力P143 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P127 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环境条件P127 简述决定群体绩效和群体成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130 简述群体规范的基本功能P136 简述群体规范是如何形成的?P137 简述决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P138 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论述:论述群体行为模型P121

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章节真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6、事业生涯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行为,二是( D )7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态度 (201504)23、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 D )7 A、组织体系 B、组织战略 C、组织层次 D、组织体制(201504)24、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和冻结过程。这种变革程序是(A )7 A、勒温程序 B、克利程序 C、卡斯特程序 D、罗西程序 (201510)8、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C )7 A、事业生涯设计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管理 D、事业生涯选择 (201510)22、“7S”模型中,“软性的S”是( C )7 A、战略、制度、人员和作风 B、结构、制度、人员和技能 C、制度、人员、、作风和技能 D、战略、结构、制度和技能 (201510)23、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A)7 A、组织体制 B、组织关系 C、组织规模 D、组织模式 (201510)24、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是( B )7 A、组织变革 B、组织发展 C、组织适应 D、组织演进(201604)6、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 B )7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 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 (201604)20、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 A )7 A、斯隆模型 B、直线职能制 C、立体组织制 D、职能制(201604)21、下列干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 D )7 A、事业部制 B、立体组织制 C、矩阵制 D、职能制(201604)22、组织成长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D )7 A、卡斯特 B、勒温 C、罗西 D、格雷钠(201604)23、斯坎伦计划(The Scanlon Plan)实际上是一项( C )7 A、组织结构方面改革计划 B、技术方面的改革计划 C、人事方面的改革计划 D、环境方面的改革计划 (201610)14、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组织结构是(D )7 A、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模拟分权制 D、矩阵制 (201610)15、李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多变的系统,包含着四个重要的变量,即结构、技术、人员和( B )7 A、过程 B、任务 C、环境 D、愿景 (201704)14、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 A )7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B、现代组织理论D、权变理论 (201704)15、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D )7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往届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___个体___。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___系统分析___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为手段。 3.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__准实验____。 4.个性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___个性心理特征___两大部分所组成。 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___心理与行为状态___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6.组织行为学认为,领导就是影响和指引他人(个体)或___组织___来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 7.在通路—目标理论中,领导者发布指示,明确告诉下属做什么,怎么做,这种领导方式是___指令___型领导。 8.可行性原则要求,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的___主客观___条件下能够顺利实施。 9.根据成就需要理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前提下,人的最主要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___合群需要___。 10.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__精神状态____,是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态度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C ) 年代年代年代年代 2.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B )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D) A.参与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自然观察法 4.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哪一个标准划分的(C ) A.神经过程的特征 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5.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C ) A.敏捷活泼 B.小心迟疑 C.缓慢稳定 D.迅猛急躁 6.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B ) A.经济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审美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事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D ) A.父母的支持与反对 B.配偶的合作配合与否 C.主管领导的关心 D.本人对终身事业生涯的设想与考虑 8.当情况紧急、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应采用的处理冲突的策略是(A ) A.竞争(强制)策略 B.回避策略 C.迁就策略(克制策略) D.合作策略(解决问题策略)

组织行为学纲要_第三章 组织行为的要素

本章主要介绍组织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社会组织、客体要素组织环境、内容要素组织劳动、形式要素组织文化、动机要素组织目标等。 第一节组织行为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 一、组织的涵义 社会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领域中,在利益相关的基础上,在社会法规道义等规范的制约下,围绕着共同的组织目标,按照一定的组织体制、组织结构、组织规范,通过组织的信息传播,与其他生产资源组合而成的协作化的社会劳动群体和具体化的社会运行实体。 1.组织的属性 1)一般属性——社会运行实体:人类是社会运行的主体,人类在社会运行中的存在和表现分为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两种相互联系的基本形式。社会群体按照形成方式和内在联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姻缘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群体,二是以地缘和趣缘为基础的人际群体,三是以业缘和利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群体,也就是为了共同的劳动和相关的利益组合而成的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运行的实体,是组织群体、家庭群体、人际群体共同具有的一般属性。 2)本质属性——社会劳动群体:如上所说,社会组织是为了共同的劳动和相关的利益组合而成的社会劳动群体,这是社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本质属性。 2.组织的特征与社会中的个体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法定性——形成特征:社会组织是通过法定的程序,经过社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审批,取得法人资格和得到法规认定而正式形成的社会群体。 2)利益性——基础特征:社会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合而成的,而利益相关则是不同的社会成员组合在一起,形成共同的社会劳动群体的客观基础,也是形成共同的组织目标的客观基础。 3)领域性——存在特征:社会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领域中存在的,都要以一定的社会领域为组织的运动范围。这种历史形成的制约具体组织运动过程的领域范围,包括空间的,如各个社会区域;时间的,如各个历史时期;系统的,如各个社会行业;形态的,如物质和精神领域 4)公共性——关系特征:社会组织是在一定的社会领域中从事共同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在与社会、与组织成员、与组织的社会公众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必然是具有公共特征的社会公共关系。 5)职责性——角色特征:经过法定的形式形成的社会组织要按照法规的约定,以职业化的角色从事社会劳动,从而要对相关的社会公众负有职业性的社会责任。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___。 2.能力差异表现为:___。 3.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有:___。 4.动机的产生主要依赖两个条件:其一是___;其二是___。 5.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___。 6.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高层次需要由___构成。 7.“生存、关系、成长”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需要:___。 8.从公平理论来看,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___,还有___。 9.强化的类型有___。 10.综合激励理论主要包括___的综合激励理论和___的综合激励理论。 11.挫折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是___。 12.影响人际知觉偏见的心理因素有___。 13.归因的一般原则有___。 14.根据信息沟通时的反馈信息多少,在组织中可以把沟通分为两种:___。15.从相互作用分析的角度出发,交往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___。 16.高绩效团队的特点有:___。 17.领导行为的效果是由___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18.20世纪70年代,领导问题的研究以考虑情境因素的应变理论为主导方向。但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研究者则从领导与下级的关系以及领导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的角度研究领导行为,从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主要包括___。 19.在组织设计决策中,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___。 20.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将组织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___。 二、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2.气质 3.激励 4.激励因素

5.公平理论 6.负强化 7.消退 8.挫折 9.态度形成与转变 10.工作满意度 11.人际沟通 12.交叉交往 13.高绩效团队 14.领导 15.影响力 16.组织结构 17.组织变革 18.参与认同法 19.强制推行法 20.力场分析法 三、简答题 1.简要解释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等概念。 2.气质的特点有哪些? 3.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 4.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 5.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双因素理论? 6.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有何启示意义? 7.强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有哪些运用? 8.应对挫折有哪些方法? 9.转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1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11.怎样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12.简述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 13.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