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渊源

合集下载

我国风险投资与税收激励政策法规浅析

我国风险投资与税收激励政策法规浅析

我国风险投资与税收激励政策法规浅析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互联网+”战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发展进入快车道。

其高速发展背后的强有力推手,是风投机构及其掌控的雄厚风投资金源源不断注入。

而科技法律规范,特别是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风险投资法律规范,在调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这种引导与保障的关键,就是风投法律渊源中无法或缺的税收激励政策法规。

本文以实例介绍了全球主要国家风险投资法中的税收激励政策法规,对我国风投税收激励政策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存在不足进行了阐述,并着重提出了完善和修订建议,以期从法律规范角度强化税收政策激励风险投资机构注资创新科技产业,提供一些粗浅的理论设想。

关键词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机构税收政策法规激励一、国内外情况概述从国际国内风险投资法律规范的建立完善历程来看,税收政策法规无一例外都是各国风险投资法律渊源中的关键性内容,这一点从中美英三国的风险投资法律规范体系对税收法规的重视中可见一斑:(一)中国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前10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促进风险创业投资成长的政策规定,内容主要可以归纳为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设立、税收优惠、专项引导基金三大类。

其中在税收政策规定方面,2003年颁布了“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公司所得税有关税收问题的意见”,2007年颁布了“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以及2022年颁布的“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优惠问题的通知”等,极大地完善了国内风险投资政策规范的系统构成。

(二)英国作为世界第三大风险投资业中心,英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实施了促进本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三大措施”,即PTP(税收优惠政策)、LGS(政府贷款担保计划)、BES(企业扩张计划)。

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撒切尔政府直接颁布一系列税收减让措施,对公民投资新公司实行税收减免,以鼓励英国风险投资业发展。

而企业扩张计划,核心内容也是针对那些注资英国本土的、未能上市的公司的个人投资人,给予所得税抵减优惠,来刺激其初次或不断投资。

信托公司的历史渊源

信托公司的历史渊源

信托公司的历史渊源信托公司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种特殊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管理、保护和增值财产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信托公司的历史渊源,探究其发展脉络和重要里程碑。

一、信托概述信托是指让一方将财产移交给另一方代为管理,实现委托人(受托人)对财产的高度控制。

信托公司则是专门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负责受托人和委托人之间的信托合同的履行。

二、早期信托的形成信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的12世纪,当时的英国法院已经使用信托以管理财产。

14世纪,英国创立了设有专门信托法院的系统。

这标志着信托制度正式开始。

三、信托公司的发展19世纪的美国是信托公司发展的重要阶段。

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资本积累和财产保护需求的增加,信托公司成为了一种满足需求的新型金融机构。

1879年,美国最早的信托公司—美国信托公司成立,为后来的信托公司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20世纪信托业务的发展在20世纪,信托业务开始快速发展,并与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结合。

信托公司开始向各个领域渗透,包括环境保护领域、慈善事业等。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托业务不仅具有传统的财产保护和管理功能,还可以提供金融投资、资产重组等服务。

五、信托业监管的加强随着信托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市场变革,各国纷纷加强对信托业务的监管。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准则,以确保信托公司的合规经营。

由于信托公司处理的资金庞大,监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六、信托业务的创新信托公司在不断创新中迎来新的业务机会。

如今,信托公司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托业务,还涉及到资产管理、财富传承等领域。

同时,信息科技的发展也让信托公司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

七、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革,信托公司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未来,信托公司有望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和安全的服务。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全球化,信托公司也将扩大国际业务的范围。

03第三章_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03第三章_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海上借贷。
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保险单就是1347年10月23日由
热那亚商人乔治·勒克维出立的,承保“圣·克勒 拉”号航船从热那亚到马乔卡的航程。
17世纪保险从地中海转到英国,爱德华·劳埃德建
立了“劳合社”。
二、火灾保险的兴起
1591年,德国酿造业发生一起大火。灾后,为
了筹集重建酿造厂所需资金和保证不动产的信 用而成立了“火灾保险合作社”,并在1676年 成立了公营的“火灾保险局”。
本章小结
在外国,保险思想的发祥地是经济贸易往来频繁的地中海 沿岸诸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希腊)。
在东方,中国是传统保险思想的发祥地之一。积粮备荒的 传统保险后备的思想源远流长,荒政思想很完善,仓储制 十分系统。但这些传统的保险思想与措施并没有演进成为 现代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制度。
海上保险源于航海中的海损分摊原则(共同海损)和海上抵 押借贷。抵押借贷标志着保险萌芽向现代海上保险发展和 转化。
更名为“广州保险公司”。同年,英国人在香港开设了 “保安保险公司”(即裕仁保险公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陆续在华开设了一系列保险
公司,形成了英商保险资本在远东的垄断集团。
二、民族保险业的开创与发展
我国第一家华商保险公司是1875年成立的上海保
险招商局。
1876年和1878年招商局又先后设立“仁和保险公
第三章
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本章知识点
1.国内外的传统保险思想
2.保险学说
3.各种财产和人身保险的历史渊源 4.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5.现代保险产生的条件
返回目录
第一节
保险思想与保险学说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外国传统保险思想

历史债务得到化解(3篇)

历史债务得到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债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国家治理和金融发展的全过程。

历史债务,即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尚未得到有效化解的债务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历史债务的化解工作,通过金融创新和国家治理手段,逐步实现了历史债务的化解。

本文将从历史债务的成因、化解策略、成效与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债务的成因1. 经济体制改革与金融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逐步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但同时也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形成了较高的债务水平。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历史债务的重要来源。

主要原因包括: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缺乏科学论证,导致债务风险上升;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导致债务风险扩散。

3. 企业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也是历史债务的重要来源。

一些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导致负债水平过高。

此外,一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扩张,最终陷入债务困境。

4. 金融体系不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如金融市场分割、金融监管不足等,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了历史债务的风险。

三、历史债务的化解策略1. 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1)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打破金融市场分割,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历史债务风险。

(2)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金融机构过度扩张,降低历史债务风险。

2. 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1)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

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降低债务风险。

(2)引导企业合理负债。

鼓励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3. 加强债务风险预警与化解(1)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工程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工程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二、工程经济学的 产生和发展
1. 工程经济学的萌芽与形成 阶段(1887~1930) 阶段(1887~1930)
工程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 1887年亚瑟姆 惠灵顿的《 年亚瑟姆·惠灵顿的 1887年亚瑟姆 惠灵顿的《铁路布局的 经济理论》一书的出版。 经济理论》一书的出版。
惠灵顿是一名建筑工程师, 惠灵顿是一名建筑工程师 , 他提出资 本化的成本分析法, 本化的成本分析法,可以应用于铁路最佳 长度或路线曲率的选择, 长度或路线曲率的选择,由此开创了工程 领域中的经济评价工作,于是, 领域中的经济评价工作,于是,工程经济 学就破土萌芽了。 学就破土萌芽了。

18世纪末, 18世纪末,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汽机的广泛 世纪末 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 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 手工劳动的4 手工劳动的4倍 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 世纪中叶, 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8 108倍 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8倍 20世纪40年代以来 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导 世纪40年代以来, 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更是有目共睹 的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技术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 产生和发展的。 产生和发展的。 众所周知,任何技术的应用,都伴随着人力 众所周知,任何技术的应用, 资源和各种物力资源的投入, 资源和各种物力资源的投入,依赖于一定的相关 经济技术系统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经济技术系统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相应的技术才有条件得到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相应的技术才有条件得到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如果要把工程设计付诸生产, 如果要把工程设计付诸生产 , 实现其 真正的价值,创造经济效益, 真正的价值,创造经济效益,仅有工程技 术上的先进性是不行的, 术上的先进性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经济上 的合理性。因此, 的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未来的工程师 进行经济知识的教育, 进行经济知识的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 市场,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成本, 市场,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成本,以及如 何使产品做到既物美又价廉。 何使产品做到既物美又价廉。

第十章 国际投资法律管理

第十章 国际投资法律管理

(二)优惠的金融政策
• 金融优惠政策和法规是各国十分重视的一 种投资促进政策。金融优惠政策和法规主 要包括,政府对海外投资企业提供资金支 持、政府补贴、股本融资和贷款担保。
• 1.资金支持 • 2.股本融资 • 3.贷款担保
• (三)信息、技术和人才援助的政策 • 1.信息服务 • 2.技术和人才支持
三、投资国的管制性政策法规
•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流向限制 • (二)限制高新技术的输出 • (三)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制 •
第三节 东道国的吸引外资法律管理
• 在国际Leabharlann 产折衷理论中,邓宁将区位优势 分为要素禀赋性优势和制度政策性优势。 制度政策性优势的重要一项就是对外资的 优惠条件。
考核要求:

熟练掌握投资国和东道国的鼓励性政策法规;了解各
大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对外投资
和对外引资政策的科弊。
第一节 国际投资法概述
• 国际投资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整个国际投资运作
的基础。随着国际投资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对其进行规范 的法律管理。通常来讲,国际投资法是针对国际直接投资而言的,因 此本章也沿用此定义来介绍国际投资法。
• 其二,财政优惠政策实施的成本较大。 • 其三,各国竞相出台政策吸引外资,必然造成国家、
地区间争夺外资的过度竞争,结果将削弱优惠政策 的实施效果,产生市场扭曲和不公平竞争。
• 二、东道国管制性的政策法规 • 由于外国直接投资者与本国经济利益存在一定
差距,因此各国往往出台一些限制措施,引导 外商直接投资行为向增进本国国内经济利益的 方向发展,并尽可能地减弱外商直接投资的负 面影响。
(二)国际法规范
• 调整国家间国际投资关系的国际规范也是国际投 资法的重要渊源。国际直接投资的国际规范包括 两个方面:

养老理财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兼论代际财富转移动机与个人理财规划的现实思考

养老理财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兼论代际财富转移动机与个人理财规划的现实思考

金融是跨越时 间和空间的价值交换 , 如从银行借款 , 签订借款 合同就是贷款 人把今天 的收入转移 到未来花 ,借款方则把 未来收
入转移到今天花。现代社会 的各种投 资理 财产品 , 包括: 基金 、 股
如“ 仁政” 的核心 是“ 制 民恒 产” 。“ 恒产 ” 就是分 给人 民每户百亩
之田, 五 亩之宅 , 然 后家 家栽种 桑树 , 又 养鸡 、 豚、 狗、 豕 之畜 , 当
推行下去的必要保障 。
多不可预 知性 ( 古代人 的寿命 及健康都 远不如 现代 , 人生存 下去
亦存在很 大不确定性 ) , 这些都 是个人一 生 当中必须面 临的非 系
统风险。 除此以外 , 个人生活中还有一种必须面对 的风 险, 就是 老去 的
风险 。在古代 , 由于没有任何 的现代金融工具 , 更没有有关养老 的 任何理财产品 , 比如包括各 种类 保险 、 贷款 、 股票 、 基金 、 养老基金 等金融品种 , 更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 , “ 养儿 防 老” 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也就是生儿 育女成为防范未来 各种人生 当 中面临的系统 和非系统风险的具体手段 。 在这样 的情况下 , 子女就
在 日常生 活 中, 儒 家大力宣扬 老人是 理应崇敬 的_ 一大偶 像之一 , 即“ 天下 有达尊 三: 爵一 , 齿一 , 德一 。朝廷 莫如 爵 , 乡党莫 如齿 , 辅世长 民莫如德 ” ( 《 孟子・ 公 孙丑下 》 ) 。 老人既 为“ 达 尊” 之一 ,
票、 债券 、 权证 、 期权与期货等等现代金融衍生 品, 即使其形式多种 多样 , 条 款和限制 条件也不尽相同 , 但 是其 内核都是 : 不同人在不 同时间 、 空间的价值及利益交换 。 此处可以将古 代的“ 养儿防老” 的思想作为一种金融 产品 , 当 父辈年轻人通过对子女的培养 、 照顾 , 并提供教育支持 , 也就是牺 牲 当前 的一定 的经济 、 物质 、 精神 的利益 , 而换取老年时子女给予 自己的另一种利益交换 , 即获得经济支持 、 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 服 务。 这种代 际之间 的利益交换实际上也是一种金融交易 的形式 , 也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是现代金融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业务包括股票发行、债券承销、企业并购、资产重组及财务咨询等。

本文将从投资银行的历史渊源、业务特点、收益模式、市场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投资银行的历史渊源投资银行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并在20世纪中期扩展到全球。

1895年,美国银行家J.P.摩根成立了摩根银行(J.P. Morgan Bank),开始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得以充分发展,成为当代金融业中最具有影响力和盈利空间的领域之一。

二、投资银行的业务特点1. 资本密集型投资银行业务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需要雇用大量的分析师和交易员,投资银行的资本配备和人力资源配备均较为庞大。

2. 高风险性投资银行业务往往具有高风险性,如在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等业务中,投资银行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3. 高返利性投资银行业务的收益空间非常广阔,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和交易技巧,可以获取高额的返利利润。

三、投资银行的收益模式1. 佣金收入佣金收入是投资银行业务最主要的收益来源之一。

佣金收入通常来自于股票发行、债券承销、证券经纪、财务咨询和交易服务等业务。

2. 经纪及交易收入经纪及交易收入是指投资银行通过金融市场提供的投资交易服务,从中获得的收益。

投资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交易服务主要包括的股票和债券交易、资产管理、证券结算、交易融资和外汇交易等。

3. 财务建议及咨询收入财务建议及咨询收入是投资银行的另一个主要收益来源。

投资银行通过提供财务咨询、企业策略、市场分析、企业重组、兼并收购等专业咨询服务,从中获取咨询费用。

四、投资银行的市场状况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状况越加严峻。

尽管如此,投资银行业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投资银行业务将继续充满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渊源
风险资本业的发展可以被追溯到中世纪,在这一时期,商人、贵族、职员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以经营贸易航运。

这些伙伴关系逐渐变得机构化了,成为现代银行体系的前兆。

然而,通过这种伙伴关系所集中的资本量不足以为其在新世界开发资源不断增长中提供资金。

在16世纪,合资公司成为资本资源联合经营的一个普通手段,但是到172o年合资公司陷入了声名狼藉的境地,这是由于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La Force 1963)的投机插曲崩溃的结果,南海公司棗在西班牙属美洲殖民地有贸易垄断权的美国商行经营了英国5%的国债。

它激发了股票投机的狂乱行径,使股票价值增加了10倍。

当政府试图中止这一投机,股票价值猛烈下降。

这次崩溃导致了对合资公司作为投资工具的普遍不信任。

这意味着“大多数创造了工业革命的企业家不得不提供他们自己的资本或者从其供给者或顾客那里寻求帮助”(Wilson 1985,15)。

19世纪后期现代投资银行思想在欧洲出现了。

私人银行在德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在德国Roth Childs,Bleichroeders和oppenheimns在支持铁路建设、采掘业、制造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在美国,国内和欧洲的投资者负责了一些新工业的发展,这些新工业包括铁路、钢铁、石油和玻璃工业(Rind 198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公司成功的标准是企业家才能和已创建资本的一致匹配。

20世纪早期企业家依靠朋友、亲戚、地方商人和其他现在被称为非正式风险资本的来源。

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缺乏正式的和有规律的程序使创新者与所需资本及管理资源相一致。

成功是很少见的,看起来也是不可预测的。

因此,从历史的渊源看,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是合伙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