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91.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困于.心皆以美于.徐公
B.苦其.心志帝感其.诚
C.衡于虑,而.后作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D.舜发于畎亩之.中何陋之.有
292.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人恒过.,然后能改以其境过.清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余虽愚
29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列举古代圣贤起于微贱的事例,概括得出“受大任者,都要经历磨难,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的观点。
B.文章第②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几句话以本国的历史事实为论据,阐释安逸享乐以使国家灭亡的道理。
D.本文写人着眼于“生于忧患”,论国着眼于“死于安乐”,最后自然地
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9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
291.B
292.D
293.C
294.(1)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身体筋骨劳累。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能使人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导致灭亡。
【解析】
【分析】
29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在\介词,表比较;
B.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C.表顺承,然后\表递进,而且;
D.助词,的\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
故选B。
29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兴起,指被任用\开放;
B.违背\同“弼”,辅佐;
C.犯错误\过于;
D.所以\所以;
故选D。
29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以本国的历史事实为论据”有误,而是以历史上各国因没有忧患意识而亡国的事实为论据。故选C。
29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苦,使……痛苦。劳,使……劳累。(2)然后,这样以后。于,在。
【点睛】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9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
B.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
C.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D.得志,与民由.之由:由于,因为
29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B.富贵不能淫.
C.贫贱不能移.D.威武不能屈.
297.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B.景春提出观点时使用了一个对偶句,而孟子则针锋相对,同样用一个对偶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焉得”一语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景春的不屑和鄙视。
C.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
屈服。
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答案】
295.D
296.A
297.B
【解析】
【分析】
29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D.句意: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由,遵循。故选D。
296.本题考查使动用法。
A.焉:怎么,哪里。非使动用法;
B.淫:使……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C.移:使……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D.屈:使……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故选A。
297.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用一个对偶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理解有误。孟子在反驳景春的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意为: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