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掌握内容乙脑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熟悉内容乙脑的主要护理诊断、预防和健康教育
❖了解内容乙脑的病原、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要点
OUTLINE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经蚊虫叮咬传播,好发于夏秋季,其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及脑膜刺激征,重者可有中枢性呼吸衰竭。本病的病死率高,部分存活者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自实施乙脑疫苗接种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乙脑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ETIOLOGY ❖乙脑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结构为RNA型;
❖乙脑病毒具有嗜神经性;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人或动物感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乙脑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对温度、乙醚和酸都很敏感,56℃30分钟或100℃3分钟即可灭活。但对低温及干燥抵抗力强。
EPIDEMIOLOGY
一、传染源:乙脑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
病。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虫媒传播,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国
内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
三、易感性:人普遍易感,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
感染后绝大多数人为隐
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
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1.地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2.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7、8、9月。
3.年龄:10岁以下,2~6岁发病率最高,
4.发病特点:
农村 城市;
高度分散性;
隐性病例﹥显性病例。
发病机理
叮咬血隐性感染感染乙脑病毒蚊子
乙脑发病和病情的决
定因素:
1、机体的免疫状况
2、病毒的数量和毒力
脑炎
病猪
PATHOPHYSIOLGY
PATHOLOGY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广泛,以大脑皮质、间脑、中脑最严重。
1. 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肿胀、坏死,
核溶解+尼氏小体消失→形成脑软化灶;
2.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套
3. 血管病变:脑实质和脑膜血管扩张、充血,
大量浆液性渗出脑水肿
脑软化灶
血管套
.
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体温神
志
惊
厥
呼吸
衰竭
神经系
统体征
后遗症病
程
轻型38~39
o C
---±-5~7D
普通型39~40
o C
±+-+±7~10D
重型40o C+++-+++2W 极重
型
41o C+++++++++++﹥2W
临床类型❖轻型体温38~39℃,轻度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但神志始终清楚。
病程5~7天。
❖普通型体温39~40℃,头痛、呕吐,短暂浅昏迷,脑膜刺激征明显,偶有抽搐,病理反射阳性,病程5~10天,多无恢复期症状。
❖重型40℃以上,昏迷、反复抽搐,深反射
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强阳性,肢体瘫痪
或呼吸衰竭。病程2周以上,多有严重精神神经症状,少数有后遗症。
❖极重型(暴发型)起病急骤,体温多于病
后1~2日内升至40℃以上,深昏迷,反复抽搐,迅速出现脑疝及中枢性呼吸衰竭,常于3~5天内死亡,存活者多有严重后遗症。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潜伏期10~14天
❖典型的过程分为四期
一、初期:病初1~3天
1. 体温逐渐上升,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2.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头痛、嗜睡、脑膜刺激征(+)、病理征(+);
重型病人可以没有初期,直接进入极期。
二、极期:病程第4~10天——脑实质受损症状
1. 持续高热:100%发热;可高达40°以上
2. 意识障碍:发生率50%-90%
烦躁嗜睡浅昏迷深昏迷;
3. 惊厥或抽搐:发生率40%-60%
4. 呼吸衰竭—最严重表现,也是最常见死亡原因
5. 脑水肿、脑疝
6.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三、恢复期—发病10日后
并发症
COMPLICATION ❖支气管肺炎
❖其他
褥疮、败血症、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
LAB STUDIES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均明显增高;
二、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微混、白细胞数、
蛋白质、糖和氯化物、
三、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
四、病毒分离
DIAGNOSIS
一、流行病学资料:季节、年龄、分布;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惊厥,进行性加重;
三、实验室检查:CSF、WBC、特异性抗体。
PROGNOSIS
❖临床类型及病情轻重;
❖发病的时间;
❖年龄;
❖治疗早晚;并发症有无。
TREATMENT ❖对症治疗: 重点把好三关
▪高热
▪惊厥或抽搐—去除病因和镇静解痉
▪呼吸衰竭: 吸痰、脱水剂、呼吸兴奋剂吸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
❖恢复期后遗症处理—主要行功能锻炼
❖其他治疗: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