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鼓乐”简介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学界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在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周、秦、汉、唐等20个政权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当年这条路上许多繁荣的城镇、独特的建筑、著名的寺庙,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遗迹。但作为沟通东西文化的一条“人文血脉”,它不仅是一种象征,而且将永远是人们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

历史的沉积留给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古代音乐文化艺术有秦腔、眉户、碗碗腔、西安鼓乐等中原音乐,有关中皮影戏,陕西木偶戏等。隋唐盛世时期,古代音乐文化艺术的集大成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文化甬道的长期交流、融合,留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教坊汇集于皇家宫廷进行表演、传承,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的“西安鼓乐”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风格独特、传承至今已达千余年历史的“西安鼓乐”在中国民族音乐历史宝库中占据重要位置。

2004年4月中国文化部将“西安鼓乐”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专业试点项目”,同年6月中国文化部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西安鼓乐”等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年5月20日中国国务院又将“西安鼓乐”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安鼓乐”是吹管乐器与锣鼓乐器有机结合的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音乐品种。以“乐社”为单位进行演练活动的组织称为“细乐社”或“鼓乐社”。

1952年至1953年夏,经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的杨荫浏、孟傑、苏琴、简其华等几位民族音乐学者及民间音乐研究工作者联合对“西安鼓乐”多次调研、采集、整理、分析后确定为现名。

“西安鼓乐”主要流传于西安市区及市区南部终南山一带的长安、周至和蓝田等各县。清末民初,“西安鼓乐”进入鼎盛时期,仅西安市市区就有大小乐社有50余家,加上周边县有百余家。至20世纪50年代,西安市市区内仍有40余家,其中“细乐社”至少有20家以上。当时百姓就有:“有街坊就有庙,有庙就有鼓乐社”的说法。

具有代表性的鼓乐社有:城隍庙鼓乐社、迎祥观鼓乐社、显密寺鼓乐社、香米园鼓乐社、东仓鼓乐社、西仓鼓乐社、周至南集贤东村

鼓乐社、南集贤西村鼓乐社、长安何家营鼓乐社、伞巷一坊鼓乐社、太阳庙鼓乐社、马神庙鼓乐社、大吉昌鼓乐社、黄甫村鼓乐社、蓝天县的田家村鼓乐社、楸树庙鼓乐社、司竹鼓乐社等。

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六月初一、六月二十及天旱“取水”、夏秋收后、农忙间隙,各鼓乐社定时赴南五台、小五台,楼观台、仙游寺、水陆庵、西安大雁塔、小雁塔、西五台等地表演,这样与当地民俗民风特性紧密连在一起的演出活动,称为“香会”或“水会”。

每逢年盛大庙会活动时,各鼓乐社异常活跃。届时,各乐社的人云集会上,朝山进香,祈求幸福,在一座座庙宇、佛殿上进行演奏,此时这里就成了各乐社“斗乐”的场所。名为对神演奏,实为演奏给听众欣赏,取悦于人。这时,演出活动最多,时间、场地最集中。

依其传承关系、训练表演环境和艺术功能的不同,“西安鼓乐”传统分为玄、释两门(俗称道家、僧家)。

道家为九曜街城隍庙道士所传,讲求技术上“磨工加花”,演奏较为细致优雅,代表乐社有城隍庙鼓乐社(今在西大街),著名艺人有安来绪等,现已下世。

僧家为一位毛和尚和一位元和尚所传承,其演奏悠扬而较热烈,质朴而浑厚,大气而恢弘。代表乐社有东仓鼓乐社、西仓鼓乐社、显密寺鼓乐社、大吉昌鼓乐社,著名艺人有嫡系传人赵庚辰、程金林、程天相、杨家祯四位艺人,后三位艺人已下世。

农村乐社,从使用的乐器和保留下来的乐谱曲目来看,近于僧家,但由于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且不断吸收民间音调,因而风格已异于僧、道两家,其演奏质朴、浑厚、热烈。代表乐社有周至南集贤东、西两村鼓乐社,长安何家营鼓乐社,著名艺人有文明、张有明、王顺堂、何生哲等。故今按各家乐社的风格、特点和习惯上的排列,民间素有僧、道、俗三个流派之分。

各流派、各乐社演奏的曲目、乐谱形式、乐队组合、乐社组织以及音乐风格有很多共性。且曲目蕴藏丰富,数量巨大。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次考察所统计,仅民间各社原存手抄本100余册,所列的不同曲牌就有1100余首,包括同一曲牌的同名异曲和同曲异名的不同变体曲目在内,其总数在3000首以上。现存得知最早的曲谱抄本是西仓鼓乐社保存的,其抄于清代康熙28年(公元1689年)的《鼓段小曲赚本具(俱)全》。这些曲目有器乐曲,有念词,有歌章。依传统分类,分别称为鼓段、耍曲、套词、北词等。大套套曲有坐乐《八拍全套》、《法鼓段全套》、《别子、湛全套》,各套四调,还有行乐、各类铜鼓等,其中涵盖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曲牌名。尽管由于民间辗转传抄,乐曲名称多有谬误,有的由于字义上的误解,有的由于字音上的误读,有的由于名称上的更改而产生了歧义,但可以

推知,它至迟在明代已经开始流传,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留下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一段真正历史。

“西安鼓乐”从演奏形式上有“坐乐”和“行乐”之分。

“坐乐”演奏者按不同的乐器分组排列,在室内或庭院,围绕方桌,依次就坐演奏。所用乐器包含击奏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击奏乐器有膜鸣、体鸣两类,即坐鼓、战鼓、乐鼓、独鼓、梆子,云锣、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玎珰、星星;吹奏乐器为主奏乐器,有笙、管子、笛子;弹拨乐器有琵琶、古筝等弦鸣乐器。整个乐队的“首领”是鼓手,操持前述的五种击奏乐器,特别是坐鼓,可谓众乐之长,在鼓乐中起着核心作用。

坐乐一(室内)

坐乐二(室内)

坐乐三(室外)

坐乐四(室外)

“行乐”是演奏者按照不同乐器的分组排列,站立着或在行进中演奏。所用击奏乐器有单面鼓、高把鼓、小勾锣、疙瘩锣、铰子、手梆子等;吹奏乐器同“坐乐”相同;无弹拨乐器。

行乐一

行乐二

“西安鼓乐”的宫调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性调式,一般为六、尺、上、五四个调。但在手抄本以及民间传人的口传中,也许是因为夹杂了方言因素,也许因艺人的文化程度,鼓乐谱书写中常常出现了“刘(或浏)、尺、商、吴”,这可能是音同字不同的结果。已有的研究结果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CGFD四个调性,显然是四个关系最近的调。

“西安鼓乐”的传授方式,即由老艺人口耳相传。先生一句句“韵曲、韵谱”(教),“习乐”者一句句模唱。他们不仅只唱一个“音”,而是带着“韵、律”并伴有“啊”、“哎”、“吔”等语气词、叹词去唱。“西安鼓乐”传人称此唱法为“哼哈”。这种长期“韵曲、韵谱”很自然地成为此乐种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优秀传人的“韵谱”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音乐本身一样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一种文化经典。由于师承关系不同,“习乐”者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因而“韵谱、韵曲”中除保证本乐种的基本风格外,也有了传人自己的个性。所以“韵谱”对“习乐”者而言就成为进入该类音乐的必经门槛,是演奏的根,是决定“习乐”者是否能真正掌握这种音乐的关键。

古乐谱本

赵庚辰手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