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简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欧债危机
班级:2014级金融三班姓名:闫国斌学号:20147374 一概述
欧债危机,全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
2009年12月份,一场波及全欧洲的债务危机揭开序幕: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纷纷下调对希腊的主权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
此后,危机愈演愈烈。
在欧元区17国中,五个主权债券信用评级较低的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共欠债约3万亿欧元。
2009年10月,新上任的希腊首相George Papandreou对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的情况对外宣布之后引发市场恐慌。
使得截止到2009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均对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进行了下调,导致投资者大量抛售希腊国债,于此同时,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至此欧洲债务危机正式全面爆发。
随即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的债务问题导致这一危机再度升级。
虽然并没有想美国次贷危机那样发生之初就来势汹汹,但此次的欧债危机却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牵涉的国家不断增多和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而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事件。
债务危机引发全球市场惶恐,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挫,北美、亚洲等国的主要股市也未能幸免。
到2010年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业界甚至讨论欧元区是否会解体。
面对危机,欧盟推出了数笔针对希腊等问题国家的援助计划,但援助虽暂缓了经济危机,却没能解决这些国家即将来临的政治震荡。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先后黯然下台。
早在2008年10月华尔街金融风暴初期,北欧的冰岛主权债务问题就浮出水面,而后中东欧债务危机爆发,鉴于这些国家经济规模小,国际救助比较及时,其主权债务问题未酿成较大全球性金融动荡。
2009年12月,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凸显,2010年3月进一步发酵,开始向“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蔓延。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则落井下石,连连下调希腊等债务国的信用评级。
至此,国际社会开始担心,债务危机可能蔓延全欧,由此侵蚀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
二产生原因
1过度举债
此次欧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为政府与私人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
PIIGS五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五个国家的简称)在1980—2009的投资状态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990年左右经历过净储蓄盈余外,均为负债投资状态,从而导致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由于背负巨额债务,五国政府的信用已经很难再让投资者安心当它们的债权人了,而使得其借贷的能力大大减弱。
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没法使用新发债务的方法得到弥补时,债务危机的爆发自然无法避免。
2政府失职
PIIGS五国发生这么严重的危机,五国政府具有很大的责任,政府的失职是危机的重要助推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或为了眼前利益,或为了在大选与民意调查中或为了取悦民众,政府采取了“饮鸩止渴”和欺骗民众的做法
3制度缺陷
本次危机还体现出欧元区的制度缺陷。
根据欧元区的制度,欧洲央行对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实施进行负责,各成员国不具备货币发行权和独立的货币政策。
这一统一的货币制度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可以促进了区域内外的贸易发展,降低宏观交易成本,而在经济危机时期,如果陷入危机的国家没有及时因地制宜地执行货币政策,就没有办法通过本币贬值的方式达到让债务规模减小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加的目的,而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取悦民众,政府采取了“饮鸩止渴”和欺骗民众的做法。
三解决措施
欧元区国家还没有对应对危机达成一致意见,分歧的焦点集中于当前的首要经济对策,究竟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推动紧缩改革。
尤其是作为欧元区核心支撑力量的法国和德国。
新当选的法国总统奥朗德放弃了前任萨科奇的紧缩政策,支持刺激经济,扩大增长,而德国则希望通过紧缩政策实现财政改革。
对于欧债危机而言,该紧缩还是保增长?没有人能提供肯定的答案。
分析人士指出,紧缩与增长各有利弊。
如果采取财政紧缩措施,以牺牲短期经济增长为代价,可以提振市场信心,争取国际援助。
但可能导致经济复苏缓慢。
如果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减赤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会进一步挫伤投资者信心。
而如果采取保增长的措施,以牺牲财政整顿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刺激性的扩张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流动性陷阱,经济缺乏长期的内生增长动力,短期金融市场将承受较大压力。
如今,整个欧洲似乎都谋求在经济增长与重塑财政纪律之间找到恰当平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门发布公报指出,许多发达经济体需采取进一步行动以巩固财政和降低政府债务,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财政政策过度收缩。
四欧债危机的几点反思
1要控制财政赤字。
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各国都意识到要减少脆弱性,并进行改革,要对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克劳斯·雷格林表示。
据统计,在2008年—2010年,欧洲国家财政赤字曾达到GDP的5%—10%,希腊财政赤字更是在2009年达到了GDP的50%。
近年来,欧洲国家均在不断削减赤字,各国达成了一个协议,要把赤字降低到GDP的3%以下。
从整体来看,欧洲财政赤字的控制颇有成效,财政赤字总体占GDP的2%以下,而美国、日本等都高于欧洲2—3倍。
2 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
加强欧元区的治理,就要进一步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
欧元区已经建立起了统一的货币联盟,可在利率、汇率等方面进行沟通。
但各国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并没有做好协调工作,欧元区国家都是各自制定本国的经济和财政政策。
为此,ESM 出台了欧元区的预算及债务规定,而且,这些规定已经加入到各国的法律体系中。
另外,现在欧洲统计局有了一项新的权力,可以核实各国的财政预算数据。
全球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提供虚假的数据,现在这种对于数据真伪的担心正在减少。
但ESM的理念还未完全实现,比如,设立欧元区财长,财长的主要工作并非管理国家预算,而是监督各国的财政工作,甚至拒绝违规国家的预算草案。
3进一步加强欧元区的银行体系。
目前,欧洲成立了一系列的机构,如银行业管理局、欧洲保险业管理局、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等,来负责监控和审视风险的。
欧洲也在进一步进行金融市场的改革。
自2008年开始,欧洲银行资本已增长了5600亿欧元,这是非常大幅度的增长率。
2014年年底,欧洲建立了银行业联盟,建立了单一清算机制,加强了对大银
行的监管。
4 要采取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向金融市场注入了非常多的流动性,利率非常低,现在在一些国家利率已经为负。
如从今年3月份开始,欧洲央行每月都会购买600亿欧元的债务。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现在的欧洲央行资本负债率比危机前要大得多。
5 建立危机解决机制。
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金融稳定机制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建立。
其中,前者是临时性的,可存在3年,后者是一个永久机制。
这样可以保证欧洲金融的稳定,向相关国家提供金融资助,如果一些国家无法在市场上融资,欧洲稳定机制可以提供融资,具有一系列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