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课后习题(维新运动中的国人办报热潮)【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课后习题
第三章维新运动中的国人办报热潮
一、简答题
1.康有为是怎样倡议办报的?
答:康有为倡议办报的过程如下:
(1)1888年,康有为写了一封5000字的上皇帝书,要求“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以救亡图存,未能递上去,但在一些人中传诵。
(2)1895年在甲午战败的危急形势刺激下,康有为联合应试举人“公车上书”,其中提出“纵民开设”报馆的建议,把办报视为维新变法的和重要内容之一,陈述了办报的必要性,流传很广。
(3)“公车上书”不久,康有为第四次上书皇帝,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建议“设报达聪”、购买各种外国报纸,如《泰晤土报》等,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这封信没有递上去。但这些主张为当时知识界拥护,并得到一些官员的赞同或支持。
(4)康有为的奔走联络维新人士,形成维新派,以维新变法为目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设立学堂和开办书局。报刊因其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尤为他们所重视。康有为第四次上书后就着手办报。1895年8月《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成为维新运动和维新报刊的起跑器。
2.维新派有哪些著名的报刊与报人?
答:据不完全统计,在1896至1898年的3年中,国人新办中文报刊105家,有70%以上或是维新派所办,或同维新派有关。维新派掀起了国人办报热潮,著名的报刊和报人有:
(1)《万国公报》、《强学报》与康有为
①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着手创办《万国公报》,它是维新派办的第一家报刊,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内容是对康有为上皇帝书思想与主张的具体阐释。强学会成立后,改名《中外纪闻》,增加中外新闻。
②1896年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强学报》创刊,由康门弟子徐勤、何树龄主编,集中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要求,提出托古改制和“明定国是”的主张。
(2)《时务报》与梁启超
《时务报》由黄遵宪、吴德潇、邹凌翰、汪康年、梁启超5人联名发起创办,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旬刊,书册式)。梁启超为总主笔,在首册上,梁启超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和《变法通议》两篇文章,开宗明义地提出,该报作为“耳目喉舌”,要大声疾呼:“变法”,该报开创了新思想和新文风。
(3)《知新报》
《知新报》于1897年2月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喉舌。撰稿人有何树龄、梁启超、徐勤、吴恒炜等,格式与基本内容均仿照《时务报》,但“多载京师各省近事,为《时务报》所不敢言者”,如有关中俄密约、官吏劣迹的报道。
(4)《湘学新报》、《湘报》和谭嗣同、唐才常
①《湘学新报》
1897年4月在长沙创刊,是湖南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也是维新派在湖南的喉舌,唐才常、陈为镒等任主笔,后改名《湘学报》。《湘学新报》是宣传“新学”、鼓吹变法的综合性理论刊物。
②《湘报》
1898年3月在长沙创刊,是湖南的第一家中文日报,基本内容为言论与新闻,以宣传
维新变法、介绍西学知识为己任,但它的言论较为激进。聘请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6人为撰述,其中撰稿最多、观点最为激进的是谭嗣同。
(5)《国闻报》与严复
《国闻报》是维新派在中国北方的最重要的宣传阵地,1897年10月在天津创刊。其创办人严复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撰写大量评论,翻译了多部西方学术名著。其《国闻报缘起》一文阐述了该报的办报思想与特色:“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
3.简析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原因、特征与意义。
答:1896至1898年间,一个国人办报的热潮在全国出现。维新派是这个热潮的发动者和主力军。
(1)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原因
①1897年后,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的热情创办报刊。
②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更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自70年代兴起的国人办报活动,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走向高潮,使中国人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
③从19世纪70年代初期国人自办报刊,到90年代出现国人办报热潮,充分证明,中国需要近代报刊,中国人能够掌握和运用近代报刊。虽然邸抄(阁抄)、京报等仍然存在,并起作用,但影响广泛的是近代报刊,它已成为中国社会信息沟通的主导媒体。
(2)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
1896—1898年间出现的国人办报热潮,初步具有全国性、多样性和进步性等特征,其主要表现是:
①办报地区广。
②报刊品种多。
③报刊数量大。
④宣传变法自强,介绍新知识,表现了爱国热情,发挥了启蒙作用,但没有“唤起民众”。
(3)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意义
在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史上,这是首次出现国人办报热潮。这次热潮,产生了著名的报刊和报人,提出了中国人的办报理念,革新了文风,为我国报刊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这次热潮在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①两个突破,即既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王朝的言禁
从19世纪中期以后,在中国的外报数量激增,影响力也远远超过中国封建社会原有的传媒——邸报和报房京报。清朝政府仍然对思想和言论实行严格的控制。然而,维新派报刊放言时事,议论朝政,这种清王朝不容许的事情毕竟出现了。以维新派报刊为主的国人自办报刊,不仅在数量、品种上超过外报,而且在朝野的影响也大于外报,并很快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传媒。
②两个开端,即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都由此发端
王韬是最早的国人办报者之一,但没有政党意识。而维新派人士组织政治团体,开展推动以朝廷变法为目标的政治活动。康有为曾说,京师强学会是“政党嚆矢”。他们是政治活动家,其所办报刊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具有早期政党报纸的特征。
③两个创新,即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两个方面出现新面貌
在当时,报刊是一种新生事物,维新派重视运用报刊推动变法,除了康有为上皇帝书中多次论及报刊外,他们创办的一些报刊都在发刊词中阐释了关于报刊的基本理念与办报宗旨,还发表了不少论述报刊的专文。他们特别推崇英国《泰晤士报》,他们的新闻思想显然源于西方。在文风上,他们从采用浅显的文言文到倡导半文半白的“报章体”,也开了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