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结构代表建筑

桁架结构代表建筑
桁架结构代表建筑

九江长江大桥

九江长江大桥,为钢桁架桥,铁路桥长7675m,公路桥长4460m,江中有桥墩10个,共架设11孔钢梁,最大跨度216m,最小跨度126m。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大桥铁路引桥采用的无碴无枕预应力箱形梁,在我国建桥史上还是第一次。主河槽216m宽的大跨度,居全国桥梁之首。我国第一次试验的15锰钡氮新钢种在这座桥上首先使用。这座桥使用的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的最高纪录。九江大桥墩顶到基础最低底面,相距64米,相当于一座22层高的楼房。从钢梁拱顶到基础最低底面,高达132m,相当于一座45层的高楼。

国家大剧院壳体外形是半个超级椭球体,其长轴长度为212.20m,短轴长度为143.64m,高度为46.285m。其内部主要布置有一个容纳2416人的戏剧厅、一个容纳2017人的音乐厅、一个容纳1040人的剧场。国家大剧院壳体钢结构主要由148榀沿椭球面均匀垂直布置的平面桁架、11840根水平布置的环向系杆、对称布置的四块平面斜撑及顶部结构组成,也就是说国家大剧院是以众多桁架组成的壳体结构。壳体总用钢量约6760t,主要钢材材质为Q345D钢。平面桁架按照是否外露分为长轴桁架和短轴桁架,短轴桁架区域的屋面采用玻璃形式,为外露构件,采用厚度为60mm钢板条作为桁架的弦杆和腹杆,共46榀,总重量约为2050t;长轴桁架区域的屋面采用钛合金板形式,为隐蔽构件,其弦杆和腹杆均为H型钢截面,共102榀,总重量约为2100t。水平布置的环向系杆采用Φ140~Φ194等规格的钢管,通过两端的半球与平面桁架连接。平面斜撑布置在长轴区域,截面均采用H型钢截面。顶部结构由钢管环梁、箱形梁、顶部短轴桁架、顶部长轴桁架、连系杆组成,钢管环梁的规格为Φ1117.6×26,顶部短轴桁架、顶部长轴桁架、连系杆与下

部结构近似,总重量约为1050t。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赛场。体育场位于天津中心市区西南部。体育场建筑面积15.8万m2,共由6层组成,总高53m,可同时容纳6万名观众,可满足国际足球和田径比赛的要求。结构设计的构思为:屋顶桁架选用V字形平行弦桁架,悬挑结构,以表现体育场地的动感与轻快。该体育场成为天津市重大体育活动的中心场地和标志性建筑。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基础为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管桩,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桁架选用V字形平行弦桁架,悬挑结构。主桁架最大跨度117m,主、环桁架均为平面

管桁架结构形式,桁架最大安装高度达53m,整个钢屋盖由主桁架、子桁架、二道环形桁架及水平、垂直支撑、檩条组成,总用钢量约13000t。主桁架上口定位采用柱帽杆固定于看台柱顶支座上,下口定位采用落地形式。该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难度非常高。本工程主体钢屋架呈双曲面,各点标高不一,主要构件超重、超长,主桁架跨度较大,而且在屋盖内四周都是看台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大型机械不能以常规方式在屋盖下进行作业,另外,主桁架的最大安装标高都在53m左右,安装高度较高,吊装难度大。

芜湖长江大桥

芜湖长江大桥是国家“九五”重点交通项目,其桥型为公、铁两用钢桁架梁斜拉桥,铁路为I级,双线;公路为4车道,车行道宽18m,两侧人行道各宽1.5m。公路在上层,铁路在下层。铁路桥长10616m,公路桥长6078m,其中跨江桥长2193.7m。它于1997年3月22日正式开工,2000年9月建成通车。大桥主跨312米,像如此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在我国是第一座,在亚洲是第一座,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大桥公路接线长23.23km,其南岸7.35km,北岸15.88km。

南京奥林匹克中心

武昌火车站

苏格兰福斯海湾桥是19世纪的工程奇迹。福斯桥主跨跨径519m,铁路高出水位47.8m,因风力过大,桥梁桁架做成向内倾斜,塔顶宽约10m,塔底宽36.6m,全桥共计3个桥塔,六个伸臂,各长206m,悬跨长107m。1882年开始建造的英国福斯海湾桥是公认的铁路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这是一座弦杆用管形杆件的双伸臂梁铁路桥,设计者承认,这座桥的结构系统是从中国的木伸臂梁(鹊巢桥)演变而来的。

成都国际机场航站楼,为三角空间曲线行桁架

利用巨型桁架实现上下

不同布置的楼层的转换

德国汉堡DOCKLAND办公楼

德国汉堡DOCKLAND办公楼——悬挑结构的杰作,2002年兴建。虽然建筑悬挑的长度有近40m,但却给人相当稳定的感觉,与其相对比较大的基地面积有关。由于环境的特殊,建筑采用了防腐蚀的双层玻璃幕墙,在通透的表皮之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悬挑结构的构成,整体的巨型钢桁架简洁明了,轻松完成大动作,而相对纤细的构件尺寸,使建筑又显得轻盈。

锡澄运河大桥位于沪宁高速公路江苏境无锡段,锡山堰侨乡与前州乡的交界处,跨锡澄运河,河道宽55~70m,水深5~5.5m。该桥的建造是拆除原有桥梁后进行重建,新建桥梁采用了88m下承式简支钢桁梁桥,单幅钢桥的总重约1300t,钢桁梁主桁采用带竖杆的华伦式三角形腹杆体系,节间长度8m,主桁高度11m,两片主桁中心距21.5m,桥幅宽度达22m。主桁上、下弦杆及端斜杆均采用箱形

截面,截面宽500mm,高度720mm,最大板厚50mm。主桁架除端斜腹杆外其余腹杆截面均为焊接H型截面,截面宽度500mm,高度420~720mm不等,最大板厚44mm。上、下平面纵向联结系均采用双X形式,联结系杆件截面形式均为焊接H型截面,截面高度400mm,截面宽度300mm和400mm两种,板厚为12~24mm,其连接形式均为插入式连接。在桁架两端斜杆所在的斜平面设置桥门架,上弦节点每2个设一道横向联结系。桥面系采用纵横梁体系,横梁为焊接H型截面,高1050mm,横梁腹板与主桁在节点上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纵梁为焊接H型截面,高500mm,纵梁腹板与横梁腹板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桥横向每2m设置一道纵梁。节间每2m设置一道次横梁。钢板均采用14MnNbq角钢、槽钢等型钢采用Q345B钢。

客运中心管桁架的结构设计

第19卷第3期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V ol.19 No.3 2006年9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 NSEE ) Sept. 2006 文章编号:1001-5132(2006)03-0330-04 客运中心管桁架的结构设计 邬吉吉华1,2,何丽波2,许国平2,周泓2,刘中华3 (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2.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科研所,浙江宁波 315012;3.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 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根据空间有限元建模计算,探讨了多跨的钢管桁架结构体系的天台客运中心候车大厅屋盖的结构布置、计算模型的对比. 分析表明采用倒三角形截面的管桁架在平面外稳定性较弱,在设计中应通过增设横向和纵向支撑来形成几何不变体系,否则应进行平面外的稳定分析. 管桁架的设计计算应考虑与下部结构共同作用,同时应反映施工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管桁架的计算模型中采用刚性节点与弹性节点对内力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管桁架;结构设计;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TU318+.1文献标识码:A 在大跨空间结构中采用空间管桁架是种合理经济的结构形式. 空间管桁架的自身刚度大,用钢量小,施工方便,可单制作,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建筑形式,并具有明快的结构传力方式[1-5]. 天台客运中心是浙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为15000m2. 采用造型新颖的园弧形屋面来寓意天台人民不断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主体结构由候车大厅和售票大厅组成,总高度为20.37m. 东西长112.2m. 南北宽48.6m. 其中候车大厅平面尺寸112m×51m,柱距9m,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 抗震等级为三级屋面为纵向园弧坡面. 工程设计的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物重要类别为丙类建筑.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钢结构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天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基本风压为0.4kn/m2,雪压为0.5kn/m2. 地面粗糙度为B类,建筑物场地类别三类. 1结构体系布置 经多种方案比较,候车大厅屋面决定采用空间管桁架结构体系. 其承重主要由钢桁架、屋盖支撑体系以及钢檩条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建筑柱网布置,钢桁架ZHJ共计12,间距9m,采用三跨连续的倒三角形截面的钢管桁架. 其跨度分别为15m、27m、4.8m,支承于钢筋混凝土柱上,并向两侧各悬挑3m、6m. 倒三角形截面桁架的高和上边宽均为 1.5m. 钢桁架上、下弦杆选用较大外径和壁厚的圆钢管. 从钢管节点的构造来保证弦杆外径大于腹杆外径,弦杆壁厚大于腹杆壁厚. 按等间距 1.5m错位布置上、下弦杆节点来实现弦杆与腹杆以及腹杆轴线间的夹角大于30o. 同时在钢桁架承受较大横向荷载的支座部位纵向和横向进行了加强. 在本工程中上弦杆为2根φ203 收稿日期:2006-03-28.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7512). 作者简介:喆 邬华(1971-),男,上海人,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大跨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E-mail:wuzhehua@https://www.360docs.net/doc/a64035601.html,

浅析高层建筑桁架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析高层建筑桁架转换层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30T11:57:40.1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黄桂生 [导读] 摘要:复杂的建筑结构常常需要采用结构转换层来完成上、下层建筑物结构的转换,一般结构层相比,转换层结构具有结构重量大、结构层刚度大、几何尺寸超大、受力复杂等特点。 身份证:45252819750527XXXX 摘要:复杂的建筑结构常常需要采用结构转换层来完成上、下层建筑物结构的转换,一般结构层相比,转换层结构具有结构重量大、结构层刚度大、几何尺寸超大、受力复杂等特点。这意味着转换结构组成了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它们的设计是否合理、安全、经济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结构造价、施工费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时钢桁架转换层高层建设结构体系的工程实例的分析,从结构选型的确定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得到一些对设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转换层构造 在当前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适合建筑物的各部楼层所体现的安全使用功能的需求,往往需要在各楼层之间布置转换层以消除楼层中间的较大差异。转换层的设置起到传承上部结构荷载,保持结构稳定的作用,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部位,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深入探讨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对于促进我国民用高层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构造要求 结构设计不仅是对建筑物本身功能的设计,还关系到建筑物的建设成本,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优化结构设计,降低建设成本。其优化目标就是实现建筑的本体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与环保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未来的从事结构设计者将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四位一体的设计思路,真正实现未来建筑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好的物质生存与发展环境。 转换层的结构应按“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弱化转换层上部”的原则,使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的侧向刚度尽量接近,平滑过渡。抗震设计时。控制转换层上下主体的结构侧向刚度,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尚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60%。将转换桁架置于整体空间结构中进行整体分析。此时,腹杆作为柱单元。上、下弦杆作为梁单元,按空间协同工作玻三维空间分析程序计算整体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时,转换桁架按实际杆件布置参与整体分析,但上、下弦杆的轴向刚度、弯曲刚度中应计入楼板的作用。整体结构计算需采用两个以上不同力学模型的程序进行抗震计算。还应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并宜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校核。转换层的结构设计中应按转换层“强斜腹杆,强节点”。桁架转换层上部框架结构接“强柱弱梁、强边柱弱中柱”的原则,以保证转换层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确保塑性饺在梁端出现,能够满足工程抗震的要求。转换桁架的相邻层楼板宜双向双层配筋,每个方向贯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且在楼板边缘、孔洞边缘应结合边粱设置予以加强。转换桁架上、下弦杆的配筋应加上楼板平面内弯曲计算引起的附加钢筋。 2.转换层商层建筑结构实例分析 对于大跨度的钢桁架转换层结构的受力。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导致结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对它的受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具有实际意义,可为实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因此,通过对大跨度钢桁架转换层的受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识钢桁架转换层的受力特点。以期充分利用钢结构构件受力性能好的特点,使其承担较多的荷载作用。以调整端部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荷载作用,使整个结构体系的受力更为合理。下面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高层转换桁架的受力影响因素及其受力特点,某高层建筑为地上24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72788m2,其中地上58300m2,地下14488m2。平面长92.1M,宽49M。结构檐口标高为108.80m,中间有电梯、楼梯、机房等的高层建筑。 2.1梁式转换与精架转换的比较确定 与最为常见的转换结构形式粱式转换相比,本例中转换粱的跨度很大而且上部荷载较大,采用梁式的转换结构,转换梁的截面必然很大,一方面导致转换梁下部空间无法再利用、自重大、配筋多、不经济等缺点;另一方面导致沿竖向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在转换层的变化不连续。发生突变,对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不利。因此,需要另一种形式的转换构件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转换桁架具有传力明确,传力途径清楚,虽构造和施工复杂,但转换桁架不仅为开洞和设置管道创造了条件,而且它们的位置与大小都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充分利用该转换层的建筑空间,而且桁架转换层的节间采用轻质建筑材料填充甚至可以外露不填充,有利于减轻结构的自重;转换桁架的抗侧力刚度比转换粱要小,也就是说。具有桁架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其质量和刚度的突变要比带转换粱的高层建筑缓和。因此带转换桁架的高层建筑其地震反应要比带转换梁的高层建筑小得多,由此可见,在本例工程的三层转换构件采用转换大粱的结构形式是不合适的,而采用转换桁架的结构形式将很好的避免了上述的多个问题且将节约混凝土用量近30%。将是一个较为合理正确的选择。 2.2转换桁架的具体形式的确定 在本例工程的三层转换构件采用确定桁架结构后,设计人员则需要进一步确定桁架的结构形式。根据前面的论述,转换桁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根据本例工程的三层转换构件的具体情况,采用何种最合理的结构形式,则必须加以比较分析后方可确定。 2.2.1单层转换桁架与双层转换桁架的确定 采用精架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转换构件时,一般情况是取出一层层高的高度作为转换桁架的高度。对于本项目,转换桁架位于结构的边缘,建筑师为了使转换桁架对于立面的影响降至最小,希望桁架仅在中庭设置,即取一层高度(4.00m)作为转换桁架的高度。在本例中各层的层高情况分别是:底层:6.44ml,二层:4.80m,三层以上:4.00mt,而结构的柱距为9.0m,若仅取4.00m为桁架高度时,在柱与柱之间必须另设一个桁架节点以保证桁架斜腹杆与水平弦杆的角度在合理的450~550之间。若取建筑的两层层高即8.00m为转换桁架的高度,则在柱与柱之间可以不必设置多余的桁架节点,使桁架的结构形式趋于简单。 2.2.2空腹桁架、斜杆桁架、无竖杆桁架的比较确定 作为高层建筑中的转换结构一桁架结构有如下的主要结构形式:空腹桁架、交叉斜杆桁架、无竖杆的交叉斜杆桁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结构形式,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应该说都是可以实现的。对于建筑师来说,空腹桁架如果在构件尺寸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当然是首选,当然,采用无竖杆的交叉斜杆桁架形式,结构上可以使桁架的构造节点趋于简单,在建筑师看来,也可以接受。 2.2.3单跨桁架与多跨桁架的确定 在确定了以交叉斜杆桁架作为本次项目的转换结构的结构形式后,结构工程师尚发现在这个计算模型中的框架柱的内力较大。作为抗震设计“强柱弱梁”的一般设计原则,框架柱中的内力相对越大,则在柱中率先出现塑性铰的可能性将越大。而在模型计算中同样可以发

桁架结构分析

2013-2014年度学生研究计划(SRP)“桁架结构模型结构优化及试验” 结题论文 姓名骆辉军 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 学号 201230221450 指导老师范学明 时间 2014年10月

一.实验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应用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桁架结构模型的优化已经可以成为现实。桁架结构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在桥梁结构中,桁架结构也应用广泛。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等直杆的理想铰结体系称桁架结构。它是由一些杆轴交于一点的工程结构抽象简化而成的。合理地设计桁架结构,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强度,起到减轻桁架重量,节省材料的目的,从而也能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 但桁架的结构模型形式千变万化,仅仅从理论上分析桁架的受力特征和破坏特征,而不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是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我们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来优化桁架的结构模型,在各式各样的桁架结构中挑选出受力合理的结构,最大限度地使材料的强度得以利用。 研究桁架结构模型优化的意义 桁架结构中,各杆件受力均以单向拉、压为主,通过对上下弦杆和腹杆的合理布置,可适应结构内部的弯矩和剪力分布。由于水平方向的拉、压内力实现了自身平衡,整个结构不对支座产生水平推力。结构布置灵活,应用范围非常广。桁架梁和实腹梁(即我们一般所见的梁)相比,在抗弯方面,由于将受拉与受压的截面集中布置在上下两端,增大了内力臂,使得以同样的材料用量,实现了更大的抗弯强度。在抗剪方面,通过合理布置腹杆,能够将剪力逐步传递给支座。这样无论是抗弯还是抗剪,桁架结构都能够使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适用于各种跨度的建筑屋盖结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将横弯作用下的实腹梁内部复杂的应力状态转化为桁架杆件内简单的拉压应力状态,使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力的分布和传递,便于结构的变化和组合。 由于杆件之间的互相支撑作用,且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所以能够承受来自多个方向的荷载。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等优点,其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古代木构建筑,而今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馆鸟巢;太空中的大型可展天线,地面上的跨海大桥,随处都可见到桁架的身影。由于桁架的结构模型千变万化,不同的桁架结构形式对桥梁或者屋架的受力特征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研究桁架结构模型的优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实验的相关资料 1.桁架结构的常见构造方式 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即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 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其主要结构特点在于,各杆件受力均以单向拉、压为主,通过对上下弦杆和腹杆的合理布置,可适应结构内部的弯矩和剪力分布。由于水平方向的拉、压内力实现了自身平衡,整个结构不对支座产生水平推力。结构布置灵活,应用范围非常广。桁架梁和实腹梁(即我们一般所见的梁)相

管桁架设计总结

主要参考资料:《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荷载规范》尤其是风荷载,雪荷载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计算屋盖支座 一、选型:参见《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第三章3.1到3.5节 其中:网架的高跨比可取1/10—1/18;网架在短向跨度的网格数不宜小于5;确定网格尺寸时,宜使相邻杆件间的夹角大于45度,且不宜小于30°。 二、结构计算 1.《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4.1.1空间网格结构应进行重力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位 移、内力计算。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地震、温度变化、支座沉降及施工安装荷载等作用下的位移、内力计算。 2.应该考虑荷载: 1)风荷载:注意体形系数的选取。《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4.1.3对于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空间网格结构,宜进行风振计算。参考《荷载规范》8.4.3 风荷载主要考虑垂直桁架方向,平行桁架方向。 对于风荷载还应该考虑:当风吸力作用于屋盖时,传递到节点荷载上的向上的 合力应小于屋盖自重。 2)雪荷载:雪荷载的主要问题是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参考《荷规》表7.2.1. 3)积水荷载:根据桁架的整体形势,考虑檐口高度以符合积水荷载与雪荷载的大小,并按较大值选取荷载不至于屋面。 4)温度作用:《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4.2.4中可不考虑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力条件;若要考虑温度作用,参数考虑《荷规》第九章。 5)地震作用: a).《抗规》10.2节10.2.6下列屋盖结构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应符合本节 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 1.7度时,矢跨比小于5的单向平面桁架和单向立体桁架结构可不进行沿桁架的 水平向以及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2.7度时,网架结构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另参考《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4.4节 b).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4.4.8 当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空间网格结 构地震效应分析时,对于网架结构宜至少取前10~15个振型,对于网壳结构宜 至少取前25~30个振型,以进行效应组合。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4.4.10 在进行结构地震效应分析时,对于周边落地 的空间网格结构,阻尼比可取0.02,;对设有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的空间网格结 构,阻尼比可取0.03. 三、模型建立及计算:3D3S 1.当不是采用3D3S的模板建模时(自己手动建模),软件不能自动分辨模型中的“上 弦”、“下弦”、“撑杆”等杆件类型,要用户自己定义,可采用“构件属性”菜单中“定义层面或轴线号”命令定义杆件类型; 2.定义单元计算长度:定义单元时,计算长度取0,程序会自动寻找计算长度。软件 对空间框架结构自动寻找无支撑长度,并按规范自动计算两个方向的计算长度。对普通屋架定义了常见的平面内外计算长度。对平面框架的平面内计算长度(绕3轴)

桁架结构优化设计

桁架结构优化设计 一般所谓的优化,是指从完成某一任务所有可能方案中按某种标准寻找最佳方案。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使所设计的结构或构件不仅满足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又在追求某种或某些目标方面(质量最轻,承载最高,价格最低,体积最小)达到最佳程度。 对于图1-1的结构,已知L=2m,x b=1m,载荷P=100kN,桁架材料的密度r=7.7x10-5N/mm3,[δt]=150Mpa,[δc]=100Mpa,y b的范围:0.5m≦y b≦1.5m。 图1-1 桁架结构 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质量最小)

预定参数(设计中已确定,设计者不能任意修改的量):L , x b ,P ,r ,[δt ] ,[δc ] 设计变量(可由设计者调整的量)y b ,A 1,A 2 约束条件(对设计变量的约束条件) (1) 强度条件约束(截面、杆件的强度) (2) 几何条件约束(B 点的高度范围) 目标函数:桁架的质量W (最小) 解:1. 应力分析 0sin sin 02112=--=∑θθN N F x 0cos cos 02112=---=∑P N N F y θθ 由此得: )sin(sin 2111θθθ+= p N ) sin(sin 212 2θθθ+- =p N 由正弦定理得: l y l x p N B B 2 1) (2 -+=

l y x p N B B 2 22 += 由此得杆1和2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 2 1) (2 lA y l x p B B -+= σ 2 2 22 lA y x p B B += σ 2.最轻质量设计 目标函数(桁架的质量) ))((2 2 2 1 2 2 B B y x A y l x A W B B ++-+=γ (1-1) 约束条件 [][]? ? ? ?? ????? ????≤+≤-+c B t B lA y x p lA y l x p B B σσ2 2 1 2 22 ) ( (1-2) 0.5≦y b ≦1.5(m ) (1-3) (于是问题归结为:在满足上述约束条件下,确定设计变量y b ,A 1,A 2,使目标函数W 最小。) 3.最优解搜索 采用直接实验法搜索。首先在条件(1-3)所述范围内选取一系列y b 值,由强度条件(1-2)确定A 1与A 2,最后根据式(1-2)计算相应W ,在y b -W 曲线中选取使W 最小的y b 与相应的A 1与A 2,即为本问题的最优解。 4.利用MA TLAB 编程 (1)分析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层建筑的发展趋势,既集吃、住、办公、娱乐、购物、停车为一体的综合建筑。由于空间功能的复杂化,使得建筑结构也随之变化。为了适应上部小空间下部大空间的功能需要,需在两种结构的交接部位设置过渡结构,也就是转换层。因高层建筑结构的多样性,转换层也呈现多种形式。 关键词:高层结构转换层多样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设计建造的高层建筑大都为单一用途,例如高层住宅、高层旅馆、高层办公楼等。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后来陆续开始在高层住宅底层设置生活福利设施,并且开始大量兴建集吃、住、办公、购物、停车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尤其是在城市主干道两侧,并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一大趋势。 高层建筑功能综合化的优点: (1)将各种使用功能的建筑单元集中布置并上下组合在一起,使用上更方便省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2)集中紧凑的建筑布置,达到建筑面积最高利用率,相应集中紧凑的管道线路,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及减少能源消耗,也有利于物业管理,

节约管理经费; (3)可减少建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费用,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一、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从建筑使用功能而言,在设计中,通常将大柱网的购物商场、餐厅、娱乐设施设于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的下层部分,而将较小柱网、较小开间的住宅、公寓、旅馆、办公功能的建筑设于中、上层部分。这种建筑使用功能的特点相应决定了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不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划分布置,相应地,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如何将他们之间通过合理地转换过渡,沿竖向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这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设置一种称为转换层的结构形式,来完成上下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简单地说,就是上下两层的结构不一样,必需设置一个转换层来承上启下。结构上的转换层概念,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单元体系。它在主要满足结构安全功能要求的同时,多数情况下解决一些特殊技术性建筑功能要求。比如在结构转换层空间内布置管道、设备等等。这种转换层广泛应用于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 二、转换层的类型及其工程实例 按照不同的结构转换功能,转换层可分为三种类型: 1、高层建筑上层与下层的结构形式不同,通过转换层完成其从上层至下层不同结构形式的变化。

型钢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的应用分析

型钢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2T11:30:53.4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作者:林南蓝 [导读] 同时能够为建筑争取面积和空间,桁架中间的空间可以摆放设备或者管线,形成较好的空间效果和经济效益。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建筑方案品质的追求提升,同一栋楼兼备多样功能,例如五星级酒店,下部是大堂餐饮等大空间,上部是客房。为了兼顾上下功能,结构需要做转换层,设备专业也需要做转换层,此时常规的梁式转换截面相对较大,再加上设备管线,会影响建筑面积和空间感受,若能结构转换和设备转换层结合起来设计,利用设备转换层作为结构转换层(采用空腹桁架转换),即能满足结构受力需求,又能满足建筑和设备专业的需求。 关键词:桁架转换;整体有限元;性能目标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深圳前海,功能为五星级酒店,转换层位于7M层,转换层下部是商业裙房,上部有18层客房,抗震设防烈度为7(0.10g),设计地震分组一组,场地类别Ⅱ类,由于项目特点和建筑功能需求,转换层梁高受限制,利用设备转换层形成空腹桁架转换。 2、整体有限元分析 空腹桁架转换构件节点受力较为复杂,采取ABAQUS 进行整体有限元分析,能够真实的模拟大震下桁架的应力损伤情况,分析其抗震性能。 2.1几何模型的确定 整体模型 2.2计算模型的确定 各组件约束关系 墙柱及桁架内的钢骨、纵筋、箍筋,均以嵌入方式约束于混凝土中; 边界条件、荷载、加载方式 利用ABAQUS建立实体模型,混凝土部分采用实体单元,型钢采用壳单元,钢筋采用truss单元,节点分析模型的边界综合采用位移边界与力边界。 a.位移边界:框支柱底部施加三向位移约束; b.力边界:提取YJK大震等效弹性分析结果,在转换桁架上侧剪力墙或柱构件施加对应内力,并在模型切分边界处的水平构件上施加对应内力。参照《省高规》(DBJ15-92-2013)3.11.3第4性能水准进行组合。 c.加载点:加载均以截面耦合参考点进行加载,各加载点名称、加载点(RP1,RP2,…)如下表所示。加载参考点、边界条件

钢架转换层

(一)、转换层反支撑施工工艺 本工程公区部分层高较高,天棚有钢架转换层,就造成吊杆长度普遍大于1.5 米,由于其长细比过大,很容易导致吊顶龙骨系统失衡、造成吊顶表面凸凹不平、甚至安全隐患等问题。本工法介绍了通过钢骨架网格与原结构连接,在指定高度位置形成可以供吊顶系统安装龙骨的次结构层,从而形成安装转换支撑系统。 1、工法特点 解决了大空间吊杆长度大于 1.5 米时其"长细比"过大,而导致受到水平向力或轴向压力时容易失衡的问题。吊顶内的灯具、管线等静态轻量设备(如:吊顶内管线等可以固定,但空调风管不可以)可以直接固定到此转换支撑系统结构上,无需单独设吊装支架,节约材料。常规吊顶反支撑的做法容易被吊顶内较大的设备管路等阻挡,支撑只能倾斜一定角度安装,但容易导致龙骨受力不均匀,在吊顶完成后影响平整度,本吊顶转换支撑在同一空间内是一个整体系统,有效与吊顶内设备结合避免冲突,形成的网格受力均匀,给轻钢龙骨吊顶的安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层结构。 2、工艺原理 根据吊顶龙骨的安装规律,本工程钢架设计图纸经设计师批准后进行施工,在适当标高形成可以供龙骨生根的钢骨架网,将吊顶龙骨的生根点由原结构转换至设计标高处。转换支撑钢结构网格的设计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吊顶龙骨的排布确定,一般横向角钢用于安装吊筋,间距在 900~1200mm,纵向角钢支撑只起到系统稳定作用间距在1500~3000mm 之间,竖向角钢间距 1000~1500mm,竖向角钢通过角钢角码、膨胀螺栓与结构顶连接。 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转换支撑设计→钢骨架加工→测量放线→与结构连接→钢骨架网格焊接→防锈处理→吊顶施工 (2)施工方案 1)测量放线 首先严格审核原始依据包括各类设计图纸,现场测量起始点位,数据等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图纸数据步步有校核。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经自检,实测时要当场做好原始记录,测后要及时做好记号,并要保护好。现场测量放线实施的首要工作是熟悉施工现场并对原建筑的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并弹出基准线,并逐步核实图纸尺寸数据,发现误差及时调整修正施工图纸。 放线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建设单位和监理方技术人员进行复查,达到要求后方可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并绘制吊顶排版图。 根据吊顶排版图和龙骨的安装工艺,布置龙骨安装方向和排版,以此为依据,结合原结构顶可利用固定点的位置,进一步对钢骨架转换支撑进行排版设计并编制方案。 2)钢骨架焊接安装 根据现场编制焊接方案下料,并按照尺寸分类堆放。 骨架焊接安装流程及施工要点:角码固定(网架结构底座固定)→竖向角钢焊接→平面钢骨架网格焊接→焊点防锈。用角钢做角码,膨胀螺栓固定于原混凝土结构顶面。如果原结构层为钢架结构,可以结合钢架可利用的固定点位置调整转换支撑的固定点,采用钢板焊接等方式固定。 竖向角钢焊接:按图纸设计要求,用镀锌角钢焊接在安装好的角码或底座上,焊接点采用满焊。竖向角钢焊接完成后,应在横向

浅谈工业建筑中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浅谈工业建筑中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9-02-28T15:08:35.4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张明[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桁架结构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发展规划部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桁架结构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厂房屋盖结构外,桁架结构还应用于带式输送机的栈桥、通道、塔架等。它具有重量轻、跨度大、材料消耗经济、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各种形状以满足不同用途。本文主要探讨在带式输送机栈桥的桁架中如何布置构件,使桁架结构受力更合理,使用更经济的材料。通过比较分析桁架在不同构件布置方案下的受力性能,达到优化桁架结构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平面桁架结构;杆件布置;优化设计 1 桁架基本情况 1.1 桁架的特点与组成 桁架结构是在简支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沿梁轴线弯曲,剪力的分布及截面正应力的分布在中和轴处为零,截面上下边缘处的正应力最大,随着跨度的增大,梁高增加根据正应力的分布特点,在先形成工字型梁后,继续挖空成空腹形式,中间剩下几根截面很小的连杆时,就发展成为“桁架”。由此可见,桁架是从梁式结构发展产生出来的。桁架的实质是利用梁的截面几何特征的几何因素—构件截面的惯性矩Ⅰ增大的同时,截面面积反而可以减小,从而减轻结构自重,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桁架结构是由直杆在杆端相互连接而组成的以抗弯为主的格构式体系,一般由上弦、下弦、腹杆组成,多应用于受弯构件。简支桁架在外荷载的作用下整体所产生的弯矩图和剪力图都与简支梁的情况相似,但桁架构件的受力性能与梁完全不同。桁架的上弦杆受压、下弦杆受拉,由此形成力偶来平衡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由斜腹杆轴力中的竖向分量来平衡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力。 1.2 桁架结构计算的基本假定条件 (1)杆件与杆件之间相连接的节点均为绝对光滑无摩擦的铰结点。(2)所有杆件的轴线均是直线且在同一平面内,并通过铰的中心。(3)荷载和支座反力均作用在节点上,并位于桁架的平面内。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从整体来看,整个桁架相当于一个受弯杆件,而从局部看,桁架的每个杆件只承受轴力、拉力或压力,没有弯矩和剪力。 2 桁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这里以位于甘肃平凉某骨料生产线项目为例,分析桁架结构杆件布置。此桁架为皮带机运输栈桥桁架,跨度 18 m,宽度 3.2 m,高度2.7 m,全封闭结构,角度0°。 2.1 桁架结构建模 采用 PKPM 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取单榀桁架,高度 2.7 m,立杆间距取 3 m,荷载取宽度的一半,所有杆件按柱布置,所有节点设为较结点,荷载直接输在节点上。经计算上弦单个节点恒载 0.5 kN、活载7.5 kN,下弦单个节点恒载 3.5 kN、活载 24 kN,通过设置不同的杆件连接形式进行结果分析,桁架均对称布置。 2.2 桁架结构的对比分析 文章共进行四种连接形式的计算,在杆件和荷载均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结果分析。 (1)由于桁架各杆件只有轴力,我们先将四种桁架结构的轴力图进行对比,如图 1 所示。从图中对比可以看出,桁架采取不同的杆件布置,桁架杆件的内力是不均匀的,整体近似梁内力分布,上下弦杆内力是两端小而向中间逐渐增大,腹杆内力是两端大而向中间逐渐减小的。但是明显3、4 形式下桁架的支座处节点荷载远远大于 1、2 形式,由此可见桁架结构边跨处腹杆直接与支座连接时,桁架整体受力更加合理,图中的 1、2 形式连接相对于 3、4 连接更加合理。 图1 恒载轴力 (2)将 1、2 两种桁架结构的应力图进行对比,如图 2 所示。从图中对比可以看出桁架杆件在 1、2 形式布置下虽然整体轴力分布都比较均匀,但是应力计算结果显示不同的布置下杆件所受内力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 2 形式中间的杆件长细比(187>150)已经超限,1 形式杆件全部满足。由此可见桁架四种形式下最终比较结果 1 形式结构受力更合理。

关于转换桁架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中的应用

关于转换桁架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转换结构构件进行弹性有限元应力分析,经优化比选,改采用有粘结预应力转换桁架的结构转换方式,使得转换结构体系轻巧、合理。 关键词转换层,应力分析,转换桁架 1.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9000m2,建筑高度58.9m,地上十九层(第六层为设备及结构转换层,层高2.2m),地下一层(层高4.2m)。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7度抗震设防,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按三级。因本高层建筑底部一至五层用作办公、会议用途,主要建筑开间尺寸为5.2m至6.9 m (图1),七至十九层为住宅用房,主要建筑开间为3-3.9m(图3),为充分满足住宅用房使用舒适度的要求。有效降低框架梁梁高,从而提高住宅用房房屋净高,在第七至十九层的住宅层故采用小柱距结构体系,利用第六层设备层作为结构转换层(图2),采用结构转换构件实现上、下结构体系的竖向转换。

2.转换构件应力分析及优化 在选择结构转换构件时,最初拟采用梁式转换,通过中国建科院SATWE电算软件进行试算,需支托的上部结构框架柱柱底内力,因需支托的框架柱最大柱底轴力设计值达3236.1kN,经试算,梁断面取430mm×1300mm(C35混凝土)即已达到受弯构件极限配筋率上限,为使结构转换构件具备足够的安全度,同时为了避免因采用该断面尺寸的深受弯构件,导致该结构转换层框架柱净高仅900mm(该结构转换层层高2.2m),在整个竖向结构体系中形成了一层极短的短柱层,对整个结构体系带来不利影响并对本层结构的设计、施工带来困难,为此,利用该结构转换层的整个层高,改采用450mmx2700mm深受弯梁,将该楼层上、下楼板粘连、整浇,避免了形成极短柱层,并提高了转换构件的竖向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

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很多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一批集商业、娱乐、办公和公寓为一体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由于建筑物的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的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等也就提出丁不同的要求。如商业用房、娱乐用房等大多布置在建筑物的下部,往往需要大跨度、大柱网以相适应。而办公、公寓等用房常常布置在建筑物的上部,他们的跨度、柱网又不宜过大。为了实现和适应这种结构形式的变化过渡,很多高层建筑中都设置了转换层。 1 转换层上下结构的转换类型转换层实现上下结构的转化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1 上下层结构类型的改变,如转换层以下为框架、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筒体等结构形式,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等结构形式。 1. 2 上下层柱网、轴线的改变,转换层的上下层结构形式不变,仅柱网、轴线有所变化,常用于筒体结构建筑中。 1. 3 上下层不仅结构类型有所改变,而且柱网、轴线也有所改变,常用于上下层功能变化较大或较复杂的建筑物。 2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由于转换层上下结构转换有多种类型,所以转换层本身的结构形式也有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2.1 梁式结构的转化层。梁式结构的转化层一般在转换层的楼面设置纵横交错的钢筋砼承重大梁。为适应上部荷载的需要,梁的截面尺寸比较大,常用的尺寸有1000mm×2000mm,1200mm×250 0mm,1500mm×3000mm等。 2.2 桁架式结构的转换层。桁架式结构的转换层是有梁式结构的转化层

变化而来的,整个转换层由多榀钢筋混凝土桁架组成承重结构,桁架的上下弦杆分别设在转换层的上下楼面的结构层内,层间设有腹杆。由于桁架高度较高,所以上下弦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 2.3 箱式结构的转换层。箱式结构的转换层实际上也是有梁式结构的转化层变化而来的。有纵横交错的双向主次梁连同上下层楼面的楼板结构以及四周墙壁构成全封闭的箱式结构转换层,整个转换层就像一只大箱子,当然四周也可以适当开洞。 2.4 板式结构(厚板)的转换层。板式结构的转换层通常适用于上下层既有结构类型的改变,又有柱网、轴线的变化整个转换层是一块厚达2.0~3.0m的实心钢筋混凝土承重板。有的板式转换层中在一定的部位也设置暗梁,以满足上部结构的变化要求。 3 转换层的施工特点 3.1 模板支撑系统。转换层结构的体量大、自重大,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进行详细的计算,切不可凭经验办事。以梁式结构转换层为例,梁本身的线荷载通常在60~100KN/m,加上施工荷载就更大,对于板式结构,每平方米的荷载(楼板荷载施工荷载)也在100~150KN,因此,往往需要搭设满堂红支撑系统,其立柱一直搭至地下室,使荷载直接传值房屋基础。当作为多层支撑荷载传递时,上下立柱的位置应对齐,防止上下楼面因受力不匀而造成的局部损伤。在梁式结构转化层施工中,由于梁的侧向高度较大,厚度较薄,所以尚应验算模版系统侧向稳定性和侧向强度,防止整体跑位和胀模。3.2 钢筋绑扎。转换层中的钢筋,其特点一是数量多,而是直径大。对

基于MATLAB的桁架结构优化设计

基于MAT LAB 的桁架结构优化设计 林 琳 张云波 (华侨大学土木系福建泉州 362011) 【摘 要】 介绍了基于BP 神经网络的全局性结构近似分析方法,解决了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中变量的非线性映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桁架结构在满足应力约束条件下进行结构最轻优化设计。利用 Matlab 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求解了三杆桁架优化问题。 【关键词】 改进遗传算法;BP 神经网络;结构优化设计;满应力准则 【中图分类号】 T U20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6864(2003)01-0034-03 TRUSS STRUCTURA L OPTIMIZATON BASE D ON MAT LAB LI N Lin ZH ANG Y unbo (Dept.of Civil Engineering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11) Abstract :Optimal structural design method based on BP neural netw ork and m odified genetic alg orithm we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high parallelism and non -linear mapping of BP neural netw ork ,an approach to the global structural approximation analysis was introduced.It can s olve the mapping of design variables i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problems.C ombining with an im proved genetic alg orithm ,the truss structure is optimized to satis fy the full stress criteria.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T LAB 5.3,an exam ple of truss structure has been s olved by this method. K ey w ords :G enetic alg orithm ;BP neural netw ork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Full stress principle 结构优化设计,就是在满足结构的使用和安全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传统的优化方法有工程法和数学规划法,其难以解决离散变量问题,对多峰问题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且对目标函数要求有较好的连续性或可微性。而近年来提出的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遗传算法对所解的优化问题没有太多的数学要求,可以处理任意形式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对离散设计变量的优化问题尤为有效。进化算子的各态历经性使得遗传算法能够非常有效地进行概率意义下的全局搜索,能高效地寻找到全局最优点。但采用遗传算法时,进化的每一代种群成员必须要进行结构分析,因此所需的结构分析次数较多。 1 桁架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表述 在满足应力约束条件下的桁架重量最轻优化问题为: min w (A )=Σn i =1ρA i L i s.t 1 σi ≤[σi ] (i =1,2……n ) A min ≤A i ≤A max w (A )为结构总重量,ρ为材料密度,L i 为第i 杆的长度,A i 为第i 杆件面积,σi 为第i 杆的应力,[σi ]为第i 杆的许用 应力,A min 、A max 分别为杆件面积的下界与上界;n 为杆件总数。 2 神经网络结构近似分析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模拟生物神经元功能的简单处理单元相互连接而成的巨型复杂网络,它是一个具有高度非线 性的超大规模连续时间自适应信息处理系统,易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文献[1]在K olm og orov 多层神经网络映射存在定理的基础上,针对近似结构分析问题提出的多层神经网络映射存在定理,确定了近似结构分析的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一个三层神经网络可用来描述任一弹性结构的应力、位移等变量和结构设计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进行结构近似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211 BP 神经网络及其算法改进 BP 神经网络,即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其最主要的 特性就是具有非线性映射功能。1989年R obert Hecht -Niel 2 s on 证明了对于任何闭区间内的一个连续函数,都可用一个 隐含层的BP 网络来逼近。因而一个三层BP 网络可完成任意的n 维到m 维的映照,它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构成。 传统的BP 网络存在着局部极小问题和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了动量法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策略,提高了学习速度并增加了算法的可靠性。 动量法考虑了以前时刻的梯度方向,降低了网络对误差曲面局部细节的敏感性,有效地抑制了网络陷于局部极小。 w (k +1)=w (k )+α[(1-η)D (k )+ηD (k -1)] α(k )=2λα(k -1)λ=stg n[D (k )D (k -1)] w (A )为权值向量,D (k )=- 5E 5w (k ) 为k 时刻的负梯度,D (k -1)为k -1时刻的负梯度,η为动量因子,α为学习率。 4 3 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003年第1期(总第91期)

钢结构桁架设计计算书

renchunmin 一、设计计算资料 1. 办公室平面尺寸为18m ×66m ,柱距8m ,跨度为32m ,柱网采用封闭结合。火灾危险性:戊类,火灾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 屋面采用长尺复合屋面板,板厚50mm ,檩距不大于1800mm 。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卷边槽钢C200×70×20×2.5,屋面坡度i =l/20~l/8。 3. 钢屋架简支在钢筋混凝土柱顶上,柱顶标高9.800m ,柱上端设有钢筋混凝土连系梁。上柱截面为600mm ×600mm ,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 4.3N/mm 2 。 抗风柱的柱距为6m ,上端与屋架上弦用板铰连接。 4. 钢材用 Q235-B ,焊条用 E43系列型。 5. 屋架采用平坡梯形屋架,无天窗,外形尺寸如下图所示。 6. 该办公楼建于苏州大生公司所 属区内。 7. 屋盖荷载标准值: (l) 屋面活荷载 0.50 kN/m 2 (2) 基本雪压 s 0 0.40 kN/m 2(3) 基本风压 w 0 0.45 kN/m 2(4) 复合屋面板自重 0.15 kN/m 2(5) 檩条自重 查型钢表 (6) 屋架及支撑自重 0.12+0. 01l kN/m 28. 运输单元最大尺寸长度为9m ,高度为0.55m 。 二、屋架几何尺寸的确定 1.屋架杆件几何长度 屋架的计算跨度mm L l 17700300180003000=-=-=,端部高度取mm H 15000=跨中高度为mm 1943H ,5.194220 217700 150020==?+ =+=取mm L i H H 。跨中起拱高度为60mm (L/500)。梯形钢屋架形式和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

钢结构管桁架工程量计算

浅谈工程量清单模式下钢结构工程中钢管的造价审核 近年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建筑业的空前繁荣,一些大跨度、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建筑物中运用钢结构种类越来越多,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结构采用的都是钢结构,厂房、桥梁、住宅、工厂、仓库、体育馆、展览馆、超市等建筑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钢结构。这也是钢结构自身具备如下良好的特点所决定的: 1.钢结构构件安装方便,受气候影响小; 2.施工过程中无需养护,施工工期短; 3.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 4.外型美观,美化居住环境,布置灵活,建筑功能高; 5.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污染小,可回收再生。 下面将论述工程量清单模式下钢结构工程的造价审核流程及计算方式。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附录A(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中第一项(实体项目)的A.6条(金属结构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为:“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质量,焊条、铆钉、螺栓等不另增加质量,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乘以厚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或“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设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压型钢板楼板)或“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挂面积计算。”(压型钢板墙板)。 以面积为计量单位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比较简单,在此不再赘述。以质量为计量单位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较为复杂,而其中以圆钢管的工程量计算方式最复杂,下面我将重点论述圆钢管的工程量计算方式。 首先,介绍一下钢结构中圆管的加工步骤: →→→→

→→→→ →→ 根据审核后的深化设计,以1∶1的比例绘出零件实样,并制作成轻而不易变形的样板;以样板为依据,在制作完成的钢管上划出实样,再将钢管按照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切割。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主旨为计量形成工程验收的实体。目前一定比例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图纸所标注的尺寸为杆件的轴线相交尺寸,但副管并未伸入至主管内,仅冠至主管表面进行焊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