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
摘要:“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

关键词:通感修辞依附
钱钟书老先生曾说过“通感”就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1],就是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2],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一、“通感”的修辞效应
通感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把各种感觉沟通融合起来,以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意境。

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虽有分工,但是它们的感受能够相通,人类运用抽象思维“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3]
(一)视觉与其它感官相通
1.视觉与听觉相通。

譬如宋祁《玉楼春》词中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怒放的春色,只能看,本属视觉,而“闹”本属听觉,所谓“打斗有声谓之闹”,此处听觉与视觉相通了。

2.视觉与嗅觉相通。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3.视觉与味觉相通。

臧克家的《今昔吟》:“这些诗词味道真醇,有血的腥,泪的咸……”通过色与味达成视觉与味觉的相通。

4.视觉与触觉相通。

如“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

“灰黄”是视觉,“凉爽”是触觉,视觉与触觉的相通,起到了神妙的作用。

(二)听觉与其它感官相通
1.听觉与味觉相通。

郭小川《秋日谈(一)》中有一句:“他那哲理式的语言啊,不亚于浓烈的酒”,“语言”是诉之于听觉的,“浓烈的酒”是味觉,两者在此沟通并形成比喻。

2.听觉与嗅觉相通。

如严辰的《歌和马》:“喝过马奶的,谁不会歌唱?……马奶般醉人,玫瑰花般芬芳。

”把诉之于听觉的歌声,想象成会有玫瑰花那样的芳香。

3.听觉与触觉相通。

如“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听觉与触觉相互沟通。

(三)味觉与其它感官相通
1.嗅觉与味觉相通。

譬如,许琪的《蔷薇》:花的香气会有甜味。

2.触觉与味觉相通。

《红楼梦》中议论凤姐:“脸酸心硬”,用味觉与触觉的互补互济,很准确地表达了凤姐的人格特征:不留情面而又心肠狠毒。

总之,在五官感觉的沟通中,由于听觉和视觉的活动能力最强,因此,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向听觉挪移,听觉、触觉、味觉等向视觉挪移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除了五官感觉能相通之外,还有一种意觉方面的通感,是让意觉同五官的感觉交相融合。

以“愁”字为例,“愁”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其与五官感觉沟通,即能呈现出千姿百态。

如: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新奇独特。

愁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愁之多之重小舟竟“载不动”!愁还能迸裂:“鲛绡罢织,愁迸蛮珠碎。

”(清代陈洵《瑞龙吟》)“愁”竟有使珍珠破碎的神奇力量,果真是想象奇妙。

二、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修辞格的“依附”效应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格,与比喻、比拟、移就是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互相冲突。

通感经常运用于文艺语体中,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之上,它往往要借助于比喻、比拟、移就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激发人们的联想。

(一)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的区分
1.通感与比喻、比拟的一般区别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像,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把抽象的说得具体,生疏的说得熟悉;通感不具备这些特点,它着重表达出作者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感受。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将物当人来写、人当物来写或将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2.通感与移就的一般区别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格。

”[4]“移就”,就是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移就”[5]注重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体现的是相关联事物的修饰语的变化,多是大词小用和以实写虚,而“通感”重在感觉相移。

譬如“甜柔的笑声”、“凄凉的灯光”就是将通感的感觉用移就的遣词方式来表现。

(二)通感对比喻、比拟、移就的“依附”性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

在通常的情况下,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综合运用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1.“比喻”与“通感”的并用效果
比喻的基本点是“相似性”,通感的基本点是“相通性”。

比喻离不开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三者是统一的,而通感却不具备这些特点。

在通常的情况下,比喻和通感综合运用会产生较强的文学色彩。

如“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是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

2.“比拟”与“通感”的并用效果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比拟和通感兼用也会产生非常奇妙的修辞效果。

譬如“一早起,李先生在帐房的柜台上看见昨天的报,第一道消息就是长沙烧成白地,吓得声音都遗失了,一分钟后才找回来,说不出话。

”(钱钟书《围城》)此处是通感依附于拟物。

3.“移就”与“通感”的并用效果
二者综合运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有利于表现作者博大精深的思想感情,展示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勾起读者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语言也会因此变得含蓄而活泼,耐人寻味,富有文学色彩。

譬如“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朱自清《威尼斯》)。

“酽”本指液汁浓厚,这里移用来形容歌声浑厚甜润,
富有韵味。

前者诉诸视觉,后者诉诸听觉,二者沟通起来,描绘出威尼斯人爱唱夜曲,并唱得优美动听的浓烈的音乐氛围。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格,与比喻、移就、比拟是并列的,它可以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是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注释:
[1]钱钟书:《通感》,《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黄伟华:《汉语通感研究》,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版。

[3]徐莹莹:《论通感辞格产生的基础及类型》,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陈望道:《陈望道修辞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吴金花:《移就新探》,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36-38页。

(胡海利,王国宏辽宁省北票市职教中心基础部 122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