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自主,回归本真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领自主探索,回归本真课堂

【摘要】当今社会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要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如何让学生有真正自主探索和交流展示的机会呢?本人认为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设

计中,是否能精心地设计重难点,并尽量把教师的讲课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以便于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出“本真”的精彩。下面,本人就以《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设计为例来展开自己对这方面的看法。

【关键词】引领;自主探究;本真课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中,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的指定底上画高。

(2)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会在三角形内画高,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每人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三角形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来研究研究三角形的特性吧!(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理解概念,操作感知

(一)自学课本第80~81页:(可以在课本上划一划)

(1)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3)请你先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再试一试能画出它的高吗?(4)你还了解了三角形哪些知识?

思考: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通过自学三角形的过程,让学生领会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含义;接着,在认识了三角形之后,让学生试着先画一画高,初步让学生在画高的过程中感受对高的理解;最后,再让学生思考,通过自学还了解了哪些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样,不自觉地引导学生朝着本课的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想来,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1.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三角形的认识。生1:有三条边;生2:有三个角;生3:每一条线段的端点都被连在了一起;生4:三个角都是尖尖的。

(2)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三角形?

生1:4号的一条边弯弯曲曲的,它不是三角形。

生2:5号有两个角画得不对,一个角上的两条边出头了,还有构成角的两条线段还没有碰到一起呢。

生3:6号的一个角是圆弧行的了,不对。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检查刚才你自己画的三角形,你画对了吗?(让学生自己判断)

思考: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对三角形概念理解,学生最多只

会用“端点之间都连起来了”、“三条线段围在了一起”之类的语言。尽管学生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却无法在语言上做到严谨。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此时规范一下学生的语言表述,让学生自然的体验到三角形的概念,同时也领悟到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2.认识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师:为了今天的研究,老师特意准备了动物房子的图片。你能区分出哪栋房子是松鼠的?哪栋是斑马的吗?并说明理由。生:高的房子是斑马的,因为斑马长的高。

师: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2)自学三角形高的定义。师: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

师:这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

从顶点a出发,作对边bc边上的垂直线段,点a和垂足之间线段我们叫做三角形的一条高。bc边就是三角形的一条底。

3.学习画高

(1)师:刚才,同学们在自学的时候已经试着画过高了。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呢?生:用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师:你能完整的示范一遍怎样作高吗?一起交流作高的过程:学生尝试作高,并说说是怎么作高的?生:画三角形的高,其实就是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段。教师把学生所画的三角形的高进行旋转变化。

师:旋转变化之后的三角形的高,与先前的高有变化吗?生:没有变化,还是原来的高。

(2)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发现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的高就是过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段。)小结:对,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画一画这些三角形指定底上的高。

(3)你能由一条高重新想象三角形,并把它画出。

(4)师: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师:在这些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底上的高吗?(出示一些三角形)学生在作业纸上操作,然后评议交流。三角形最多能有几条高?小结: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只是他们的高各不相同。

思考: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画一画三角形的高,接着共同探讨并归纳出画高的方法。在学生初步学会画高的基础上,教师采用“旋转三角形”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旋转后的三角形的高是否还是原来三角形的高?以及让学生通过一条高,思考原来三角形的形状

是怎样的?这些都使得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理解推向了一个较高

的层次。然后在学生对高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让学生判断:在一个三角形中有几对类似这样的高和底,从中让学生明确三角形中三对高和底之间的联系。之后,让学生再画出另外两条底上的高时,学生就能很明确的画出底上的高了。

4.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用手中的小棒去围成一个三角形,你能围成多少种?(学生操作)生1:我用三根小棒去围三角形,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围,三角形的形状都没有发生改变。生2:我围来围去,围成的三角形都一样。师:请你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生讨论后汇报:我们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如果确定了,那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这是三角形的特性之一。师:同学们的说法很有道理。现在我们请两个同学把刚才的三角形来拉拉看,感觉怎样?生:无论我们怎么拉三角形,三角形根本就拉不动。小结:以上这些都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三角形,里面藏了不少知识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稳定性这个特性的地方有很多,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学生各抒己见: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

思考:“不易变形”是三角形的一个外在的特性,而对于三角形的特性的理解应该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了,那么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这一特性。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一定长度的三根小棒,让学生重点去探究“三根小棒围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