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新军的思想失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实也正是如此 。《苏报》1903 年 1 月 8 日 刊载一文称 :“开一窗隙 ,使窥见外界之森罗万 象 ,且导之出游 ,使之领略良辰美景 、大块文章之 滋味 ,又复从而锁之 ,不毁瓦破壁以思突出者 ,未 之有也 。”近代化的军队就本质而论属于西方工 业文明的产物 “, 近代化军事体制基本上是科技 、 管理 ,甚至意识形态的复杂有机体 ,接受先进国 家的军事体制相当于吸收了先进工业社会的价 值观”①。汤因比指出 “: 一个社会想把军队西方 化而让其他方面保持原样 ,这是空想 ;这在彼得 式的俄国 、十九世纪的土耳其和美赫麦德 ·阿里 的埃及都得到了证实 。因为不仅是一个西方化 了的军队需要西方化的科学 、工业 、教育 、医药 , 就是军官本身也接受了一些和专业无关的西方 思想 ———如果他们出去留学学习本行的知识的 话那就更是如此 。”②
·83 ·Baidu Nhomakorabea
生多达 1535 人 ⑧“, 其中加入同盟会的陆军士官 生不下百余人”⑨。辛亥革命后 ,几乎各省的兵 权都由这些留日士官生掌握 ,如云南起义 ,主要 领导人蔡锷 、李根源 、罗佩金 、唐继尧 、刘存厚 、顾 品珍 、张开儒等 ,都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参 加云南起义的 40 名新军将领当中 ,有 31 人是留 日生 ,而 90 %毕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λυ 。
Keywords :t he end of Qing Dynasty ;t he New Army ;misco nduct Abstract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 he misconduct s of t he New Army at t he end of Qing Dynasty was t he revolutionaries’ p ropaganda. A part f rom it ,four ot her facto rs mo stly worked on it . Firstly ,t he nat ure of t he secret societies and t he lower st rata group s ,of which t he majo rity is t he peasant ; Seco ndly ,t he experience of overseas st udent s who major in military affairs ; Thirdly ,t he intellect ualization of t he New Army ;Lastly ,adolescent st udent s’rebellious tendency. In a word ,t he New Army’s aberrance was conduced by many causes ,amo ng which t he f unction of t he revolutio naries’p rop2 aganda should not be overrated.
③ 周育民 、邵雍《: 中国帮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版 ,第 375~376 页 。
④ 魏建猷 :《中 国 会 党 史 论 著 汇 要》, 南 开 大 学 出 版 社 1985 年版 ,第 271 、297 页 。
⑤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 《: 辛亥首义 回忆录》第 1 辑 ,第 3 、2 页 。
值得注意的是 ,革命派很重要的宣传手段就 是借助会党组织 。“他们的活动步骤 ,是先从帮 会入手 ,因为帮会是原有的秘密组织 ,有反清的 历史传统 , 加以运用掌握 , 容 易成 为革 命的力 量 。”如“黄申芗在军中发展共进会 ,他以联络帮 会方式进行 ,先换帖拜把 ,逐渐灌输革命思想 ,直 到填愿书入会为止”⑤。
3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末中央政府 体制改革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 :2006 FL S008) 阶段性 成果 。
① 陈文桂 《: 论清末新军向革命转化》《, 厦门大学学报》 1980 年第 4 期 。
② 乔志强《: 清末“新军”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十年 史札记之四》《, 山西大学学报》1980 年第 3 期 。
与破产农民和城市游民有密切关系的会党 成员也是新军的来源 。科学补习所就曾作为会 党的介绍入伍的机关 ,当时所用密码招兵曰货 俏 ,速派兄弟来曰办货来 “, 黄申芗即以兴国 、大 冶会党首领的身份加入新军”①。在福建 ,新军 属于孙道仁领导的第十镇 ,这批新军多由左宗棠 从湖南带来的士兵组成 ,另一部分在本省招募 , 不少人是哥老会成员 ,暗中进行反清活动 。
清廷在清末为什么未能成功收回军权 ? 决 定清末新军控制权的因素一在于督抚 ,二在于军 心 ,清廷着意于从督抚手中收回军权 ,却对军心 控制失败 ,从而导致清末新军的思想失控 。对 此 ,以往学界习惯于将之归因于资产阶级革命派 的宣传鼓动 ,如陈文桂之文《论清末新军向革命 转化》就认为 “: 新军之所以能够向革命转化 ,是 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宣传教育 、争取引导分不 开的 。”① 乔 志 强 之 文《清 末“新 军”与 辛 亥 革 命 ———辛亥革命前十年史札记之四》②也有类同 性看法 。这固然是不错的 ,只是问题尚不仅仅如 此 。为什么革命派的宣传能够使新军异化 ? 其 生发出效用的内在基础是什么 ? 除此之外还有 什么因素成了异化新军的酶 ? 毕竟 ,革命派的活 动只是外在 ,而新军自身则是内在 。在今天看 来 ,我们有理由怀疑 ,革命派的作用被夸大了 ,清 末新军的思想失范乃合力造就 ,革命派的宣传只 是因素之一 。
·82 ·
史 学 月 刊
2009 年 第 6 期
论清末新军的思想失控 3
苏全有
(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 关键词 ] 清末 ;新军 ;思想失控 [摘 要 ] 清末新军的思想失控 ,其原因除了革命派的宣传之外 ,主要有四点因素在起作用 :一是农民为 主的下层群体及会党本质 ,二是海外军事留学生群体的阅历 ,三是新军知识化 ,四是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倾 向 。总之 ,导致清末新军思想逸轨的原因很多 ,革命派的宣传作用不应高估 。 [ 中图分类号 ] E295.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58320214 (2009) 0620082206
λυ 李喜所《: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 第 193~194 页 。
λω 李廉方《: 辛亥武昌首义纪》,湖北通志馆校刊委员会 1947 年版 ,第 1 页 。
λξ 石芳勤《: 谭人凤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 第 320 页 。
·84 ·
有激进反清者的极力拉拢与鼓动 ,也必然对清政 府的专制和腐败产生不满 ,同情革命 。在他们心 中 ,对旧王朝权威的效忠已经转化为对“新国家” 的憧憬 。至此 ,国外军校常常成为近代科学和民 主思想的传播地和萌发地 ,旧权威失去了一个最 有力的捍卫者和支持者 ,权威丧失已无可挽回 。
⑦ 舒新城《: 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6 年 版 ,第 212 页 。
⑧ 王逸峰《: 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军事留学教育 ———兼论袁 世凯与军事留学生的关系》《,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 。
⑨λ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 员会编《: 辛亥革命回忆录》一 ,第 181~183 、186 页 。
阶层分析这一视角随着政治式范式丧失学 术界的主流地位而日渐旁落 ,可是 ,作为一种方 法 ,它仍有助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阶 层分析的冷落 ,是学界不成熟的表现 。
二 海外军事留学生群体的阅历
农民 、会党之外 ,新军中比较重要的是小知 识分子阶层 。当时的小知识分子“家庭环境好的 出国留学 (日本最多) ,其次就地投考学校 ,没有 钱的就投入新军当兵”⑥。这其中 ,留学生群体 尤其是留日士官生的作用非同凡响 。舒新城说 : “戊戌以后的中国政治 ,无时不与留学生发生联 系 ,尤以军事外交教育为甚 。现在执军权之军 人 ,十之七八可从日本士官学校丙午同学录与振 武学校一览中求得其 姓名 。”⑦据统计 , 1900 ~ 1937 年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中国留学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 辛亥首义回 忆录》第 2 辑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124 页 。 赵国材《: 清末新军的革命化及原因》《, 内蒙古师大学 报》2001 年第 5 期 。
② 蔡少卿《: 中国秘密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 第 288 页。
一 农民为主的下层群体及会党本质
清末新军的组成 ,就士兵而言 ,主要是以农 民为主体的下层民众 ,这其中 ,会党色彩是我们
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 据武昌首义的亲历者忆称 :湖北新军“士兵
成分多系贫苦农民 、小手 工业 者 、城市失 业贫 民”③。朱德在《辛亥革命回忆录》中也说 “: 新军 士兵都是从乡村征调来的农民 。”④以农民为主 体的下层民众 ,对于清政府专横腐败的统治和地 主阶级苛重剥削以及旧军队的打骂制度和旧军 官克扣军饷的行为 ,本来就存在着激烈的不满情 绪 。而且大多数士兵新入伍不久 ,没有绿营 、巡 防旧式军队的恶习 ,本身具有比较强烈的反抗要 求 ,容易激发革命情绪 ,从而被引导到革命道路
而今看来 ,是留学生出洋的经历直接导致思 想失范 。留学期间 ,在接受西方军事科学和军事 技术的同时 ,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社会政治 学说的影响 ,或多或少地认识到西方的社会制 度 ,不同程度地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民主思 想影响 ,一定程度上也萌发了与“忠君”相背离的 民主思想 ,其中一些人还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最早 的觉悟者 。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即使是没
此外 ,清末对海外留学归来的学生重用程度 要高于国内学堂学生 ,这使得留学生思想逸轨后 所产生的反作用更为巨大 。清末民初的有识之 士认为 ,在国内创办军事院校只能有限地学习西 方军事技术 。欲得其“精微之奥”“, 推陈出新之 理”“, 练兵制胜之理”,必须对外派遣留学生 。张 之洞曾说 “: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三年 ,入外国学 堂一年胜于入中国学堂三年 。”③根据《选派陆军 学生游学章程》在日本学习期满回国的士官生 , “由练兵处就其历年所学一一考试 ,最优者奏请 授职守备 ,次者授千总 ,次者授把总 ……如该学 生本有官阶即照原有之官晋一秩 ,若系文职亦照 原品晋一秩 ,入营带队以相当之武职借补 ……其 由大学校及各专门学校毕业回国者则比照此例 , 分别加升”④。陆军留学生成了清末各省争相延 聘的对象 ,如蔡锷 “, 士官卒业归国 ,即为江西巡 抚夏时电调赴赣 ,办理军事材官学校 。旋以夏时 去职 ……遂辞去 。过湘时 ,为湖南兵备处总办俞 明颐坚留任武备 、兵目两校教官 ,兼兵备处提调 事 。其时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奏调公 (指蔡锷 ,下 同) 入奉 ,广西巡抚李经义奏调公入桂 ,湖南巡抚 端方亦奏留湘省任用 ……”⑤再如 ,1906 年 ,浙江
On the Misconducts of the Ne w Army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SU Quan2yo u
( S oci al Develop ment Facult y , Henan N ormal Uni versit y , X i n x i ang 453007 , Henan , Chi na)
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 《: 辛亥首义回 忆录》第 1 辑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3 页 。
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 会编《: 辛亥革命回忆录》一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61 年 版 ,第 4 页 。
上来 。同时 ,清末全国爆发的民众反抗斗争连绵 不断 ,1905 年 90 余次 ,1906 年 160 余次 ,1910 年多达 285 次 ,这些遍及全国各地的人民革命斗 争烽火会对新军中的下层民众产生深刻影响 。
具有鲜明反清色彩的会党成员加入新军后 , 不断发展自身组织 ,促成一些新军加入会党组 织 ②,陕西哥老会公认的首领张云山 ,原是新军 里的司号长 。有的营队内部甚至形成会党组织 , 马八标就有以士兵张国荃 、李秀昂为首的江湖 会 ③。会党本以清政府为敌 ,加入新军后 ,他们 的反抗精神又必然影响到其他新军士兵 。萍浏 醴起义 , 驻汉阳兵工厂的新军官兵“亦有参与 者”④。
从上可知 ,留日士官生除了少数清廷亲贵的 子弟以及贪图富贵的分子外 ,可谓是集体哗变 , 之所以如此 ,与其经历有关 。“他们出洋后 ,见到 外国的强盛和中国的积弱不振 ,两相对照 ,更感 到目怵心惊 。”λϖ 李廉方说 “: 此出洋生惊睹外国 文明 ,如梦初醒 ,纷纷为之宣传 ,激励其乡人 。”λω 谭人凤也说 “: 邑中留学诸子 ,感受刺激 ,假期归 国 ,盛称道日本之强 ,由于倒幕后 ,施行种种新 政 ,革命之思潮 ,遂蓬勃而不可复遏矣 。”λ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