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与中国文人思想教案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风度与中国文人
思想
西南大学
通选课课程论文
院系:地理科学学院
班级:10级师范四班
姓名:***
学号:***************
魏晋风度与中国文人思想
昔日赵翼有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纵观历史长河所谓的“才人”确实不少,但毕竟能领风骚数百年、开创一代文风的却也寥寥无几。
诸如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却是一个思想相当活跃的时代,《诗经》、《楚辞》等诗篇也是不胜枚举,但毕竟礼乐崩坏、天下四分五裂,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能真真潜心研究辞藻的试问天下之大能有几人,高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倒也洒脱,开创了一代浪漫文风,但终究是心有不甘,面对摇摇欲坠的楚国、心系含冤而死的楚王也绝难以置身事外,更何况在那个混乱时代使他一人之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所以在文学导向上也是众口难辨啊!
在此之后的一个文学盛世就要数汉朝了。如果仅从文艺方面来说的话汉朝确实是文学的大发展时期,但如果从表现人性方面来看的话,诸如司马迁、班固、班婕妤、司马相如、枚乘、邹阳之流,他们的身份,主要还是附庸于帝王贵族的官员、清客、幕僚、侍从,或者竟是三教九流之类,这种职业身份,压倒他们的文学家身分,而文学不过是他们讨好皇帝老子,巴结王公贵族的一种手段,
很少作为表现自我的工具。所以也只有魏晋才算的上是文学家表现内心的黄金时期,即所谓的“魏晋风度”。
那么究竟何为魏晋风度呢?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这大抵就是后世望而不可及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骨的领袖人物当属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了,建安七子即“孔融、王粲、阮瑀、陈琳、刘祯、徐干、应玚”,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才是真正的能够领导一个时代的名士。这一点从他们的“风流雅事”即可看出。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现在想想这是何等的洒脱啊!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本是一美男子,但他故意把自己打扮的灰头垢面,并且他自述:“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
痒,不能沐也。”他身上还长了很多虱子,痒了就不拘场合乱摸乱搔。他还很喜欢在家门外的柳树下打铁为乐,这种表现,其实就是以土木形骸的方式,来表示他们超脱俗情、藐视功名的心志。《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钟会呆了良久,怏怏欲离,这时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没好气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就拂袖而去。魏晋名人风流至此啊。
俗语有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是到底什么原因使得这些人可以心安理得地过着隐逸生活而不问尘世呢?我想其原因是:大体看来,一个朝代不是灭于外患,必灭与内乱,曹魏也不例外。当曹氏统一全国后,曹氏与司马氏的矛盾便日渐突出,就像贾府因站错了队伍而招致灭门一样,那一帮魏晋名士很不幸的也站错了队伍,在夹缝中他们很难做人,于是便选择了隐退,不然难保不会步嵇康、孔融的后尘,但我想他们内心肯定是希望出世一展人生抱负的。
总体说来后来的中国文人思想总也逃不了魏晋名士的人生道路:那就是政治清明则积极入世,与世不入则急流勇退。这也正是中国文人的独特之处,能够把两种思想融为一体而不致突兀,这两种思想即是道家思想和儒家的思想。儒家是讲求积极入世的,是以
“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所以孔子不厌其烦地带领着他的一帮弟子们颠沛流离到处宣讲自己的治国之策。所以当听到长沮、桀溺劝子路忘记这个世界,向他们一样种地时,孔子说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借此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入世,因为他信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竟穷其一生致力于此,圣人之举真是可敬可叹。
有人把道家比作药店,我以为这个比喻却是恰到好处的,肉体受伤后可以到真实的药店去抓药,那么当思想或者说是心灵受到创伤后总得医治吧,这就用的着道家的思想了,因为它是专治思想病的。道家所提倡的是一种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的思想。而这正是和儒家相对的一种人生道路,它可以让你在低迷时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所以庄子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就任楚相之位。这种人生道路正是处于低谷的魏晋名士们所需要的,他们以自身的人生实践——出世又入世,向后世的文人开创了很好的处世之道。
首先要说到的就是五柳先生陶渊明了,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道他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是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地方,现在想来那是一个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地方呢?远离世间种种,不问世事,与世隔绝亦未尝不是什么坏事。那是一个小国寡民的时
代,人性得到了极度自由的发挥,是个真真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地方。在我们今天看来陶渊明似乎也太消极了,一个人如果到了一种无所追求的地步,每天的生活就是喝喝酒、做做诗,那将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要知道神仙也有烦恼啊,所以说这种生活是非常不现实的,而一向被誉为隐士的陶渊明却正是这样的似乎也是快乐的生活着。其实这只是陶渊明后期的生活,其实他的内心也是很矛盾的,作为世家大族的后裔,他有责任也有这个义务为这个家族而奋斗,所以他也并不是对仕途没有丝毫的追求,起初他也曾担任过彭泽县令之类的官,他也是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的,只是后来时局混乱他才辞官避世的,虽然身处“桃花源”,但那份渴望一展人生抱负的壮志是不会减弱的,这一点从他的一首诗里不难看出,“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读山海经》”。
真隐士尚且如此迷茫,更何况其他人呢,所以后世文人在关于出世和避世的问题上就显得更加的矛盾复杂了。大公无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为大丈夫所为,这也正是儒家所讲的“平天下”的实旨所在,但好的东西总是那么少,也正是因为其稀少,所以便愈发的珍贵,所以天下致仕之人无数,而唯独范希文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达于天下。在那个文官被推崇备至的时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