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约束治疗知情同意书

保护性约束治疗知情同意书
保护性约束治疗知情同意书

保护性约束治疗知情同

意书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保护性约束治疗知情同意书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可能出现一些危险行为,为了保护病人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病人进行保护约束,当病人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此项措施。

1、出现冲动、毁物、伤人、自伤、自杀及外走等行为。

2、由于病人不合作影响治疗者。

3、意识障碍,自我防护能力下降者。

4、病人症状丰富,行为怪异,影响病房秩序者。

在保护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病人约束保护制度”,采取监护手段,进行巡回观察病人约束部位情况,保证病人的安全,待病情稳定后将解除保护。但在对兴奋躁动或不合作病人保护中,有可能误伤病人。为此,我们将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知家属,为了病人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我已详细阅读以上内容,对医院及医生告知表示完全理解,经慎重考虑在住院期间同意接保护性约束治疗。

亲属签名:亲属与患者的关系:

医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时分

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诊断: 内容: 尊敬的患者,目前根据您的病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首先您要确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医生将根据具体病情及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按照医疗原则选择和调整药物。具体告知内容如下: 一、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无论通过口服、注射、外用等任何给药途径,对人体都用毒害作用,正常合理用药也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头晕、头痛、发热、口干、哮喘、乏力嗜睡、排尿困难、皮疹、胃肠反应、消化道出血穿孔、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肺炎、继发性感染、肝肾功损害、神经损害、心率失常、心衰、过敏性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二、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输液的速度不能私自调整。 三、需要试敏的药物在试敏前需告知医护人员没有饮酒,试敏后或使用后超过72小时以及药品更换批号后需要重新试敏,在进行试敏过程中同样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四、抗菌药物及毒麻药物如需使用,将对您做特殊的告知。 六、口服药物本人或家属签收后一律不能退换。 七、出院带药未使用完的剩余药品不予退换。 以上所指药物仅限于我院采购药品,患者自备或私自使用药物出现一切情况由本人负责。 医患共识

一、患者必须看明上述条款,向医生咨询明白并理解条款意义,方可签字。 二、医生和患者必须明白,签字具有法律效力,医生和患者各自承担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未成年人及无民事行为能力者由法定监护人代理签字;成年人由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四、不能写字的老年人,不认字的成年人,由直系亲属或监护人代理签字或由患者本人按手印,方可治疗。 五、医生和患者双方签字后具备法律效力。 以上内容我已完全理解,我使用药物治疗。 医生签名:患者签名: 家属或委托代理人: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1、遵医嘱执行约束。 2、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需要约束部位皮肤和四肢循环情况。 3、告知患者及家属约束的目的、等级、约束工具及类型、时间、并发症及配合事项,征得理解和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4、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掌握约束工具的使用方法: ⑴严格掌握约束适应症,维护患者尊严。 ⑵身体约束只能在短期内使用。对需要连续约束的患者,护士应持续评估其约束的必要性,制订解除约束的计划,尽早结束约束。⑶保护被约束肢体。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松紧度以患者活动时肢体不易脱出、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⑷约束带必须系活结,且系在患者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5、为约束患者提供生活照顾: ⑴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 ⑵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预防误吸和皮肤受损。 ⑶协助患者定期更换体位。 ⑷协助满足患者营养、排泄、喝水和个人卫生的需要。 ⑸为患者进行翻身或擦浴等护理,需松开身体约束时,应用抓握方法抓住患者的手,防止损失。

6、严密观察患者对身体约束及解除约束后的反应: ⑴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及肢体末端的颜色、温度和感觉。发现皮肤苍白、冰冷、肿胀、麻木、朿肺时,应立即解除约束,抬高肢体,观察变化。必要时给予局部按摩。 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轮流松开约束措施,让患者适当活动肢 体,一次只松开一处。连续使用约束的患者,一般每2h松解1次,时间15?30min。 7、根据患者自我控制程度、身体条件和能力,提供活动和锻炼。 8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等药物治疗。 9、当患者自控力增强时,可逐步松解约束措施。每次松开一个 肢体。 10、监测结束约束措施后的反应。 11、记录约束原因、方法、约束起止时间、松解与间隔时间,患者对约束的反应,全身和局部情况,约束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及效果,做好交接班。 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 2016 年6月1日

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的概念: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它是精神科特殊患者治疗护理方法之一。 (一)保护性约束的目的 1.为了防止精神障碍病人的兴奋,冲动行为或严重消极等导致个人或他人的伤害。 2.为了保证不合作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操作能顺利进行。 3.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二)适用对象 1.有严重消极自己杀之念及行为者。 2.极度的兴奋躁动及行为紊乱者。 3.有强烈出走意图并有行为者。 4.各种治疗护理不合作者。 5.严重躯体疾患伴意识不清者。 6. 木僵病人。 (三)约束带的制作 选用棉质布料,以透气,长—3m,宽—,薄布一般6-8层,这样可以增加带子的弹性及牢固性,防止损伤病人的皮肤。 (四)约束部位 约束的部位常为人体的大关节处,如腕部,踝部,肩关节等。主要将病人的关节固定住限制活动,防止因冲动行为发生意外。 (五)操作 严格来说必须有医嘱才可执行,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如病人出现自伤、伤人行为,甚至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时)护士可先执行约束,后请示医生。 1、操作方法及程序

(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者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活结)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子,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子,并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具体方法是: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到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到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后,紧掖于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2、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及家属理解使用保护性约束的重要性、安全性、并征得化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方可执行。 (2)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保护性约束中,护士随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部位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3、告知患者和家属在约束期间保证肢体功能位置,保持适当的活动度。 (六)注意事项 1、约束和非约束不能安排在一起,(无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要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被约束的病人要安置在单独的病史或者约束室,清楚病房危险物品和一切可搬运的物品,以防患者自行解除约束后出现过激行为。 2、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病人发生意外,确保病人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无论病人是否接受约束,在使用约束前都应向病人解释清楚。 3、约束前尽可能脱去病人外衣,尽可能劝说解清大小便。 4、约束位置应舒适,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禁止将病人上肢翻到头部方向) 5、约束只能作为保护病人安全,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方法,不能作为惩罚病人的手段。 6、保护性约束属于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患者应每隔15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约束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以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每2小时解松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7、实施约束时,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1、2指为原则。

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 书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患者朋友: 凡是药品均具有副作用,对特殊体质的病人则更为明显,其不良反应可引起各种后果:1、输液反应:如寒战、高热、抽搐、胸闷、呼吸困难等;2、过敏反应:如皮疹、搔痒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3、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4、神经精神症状:如头晕、头痛、听力下降等; 5、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 6、其他一些毒副作用,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医生难以辨认药品真假,且对患者自备药品的毒副作用难以全面认识,对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故本院原则上不接受给病人输液、注射自带的药品;但考虑到方便病人治疗,对持有海南省人民医院和农垦那大医院的病历、注射单(治疗单)及购药发票者,应病人及家属要求签字后可以进行输液、注射治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中成药注射针剂、抗癌药物、有特殊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等除外)。依据国家《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条款,由此发生的一切不良后果由患者承担,医护人员和医院不承担任何医疗及法律责任。 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 诊断:住址: 药品来源:发票号(附带病历):

医生签名:年月日 经过医生告知,我已充分理解上述谈话内容的含义。由于病情需要,治疗方便,我主动要求在贵院输液、注射自备药品,并愿承担所有风险,签字为证。病人意见:签名:年月 日 因病人本人无法表达对自备药品输液、肌注的意见,我和病人均已充分理解医生告知的上述谈话内容。我同意病人在贵中心输液、注射自备药品,并愿承担所有风险,签字为证。 家属意见:签名:关系:年月日

广泛知情同意书(模板)

广泛知情同意书(模板) 致研究者: 1.此模板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议使用的知情同意书模板。研究者需根据提供的模板内容提示撰写适合自己研究使用的知情同意书. 2.此知情同意书包含受试者须知和签字页两部分。 3.此文件第一页(即本页),仅仅为知情同意书的撰写提供参考,不需要包含在知情同意书中。在撰写时可删除第一页。 4.模板使用时中应注意: *括号代表其中应该插入特定信息,插入信息后括号应删除; *黑色文字部分应该保留;但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黑色斜体字作为参考和提示,在知情同意书成稿时应删除。下一页起为知情同意书模板

(研究项目的简称或项目编号,如XX药研究)的附加知情同意书 项目名称: 申办者/研究者: 尊敬的受试者: 请您仔细阅读本知情同意书并慎重做出是否同意您本人生物标本的保存和未来使用研究的决定,参加这部分研究完全是您自主的选择,当您的研究医生或者研究人员和您本人讨论知情同意书的时候,您可以让他/她给您解释您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鼓励您在做出参与此项研究的决定之前,和您的家人及朋友进行充分讨论。您可以自主决定您的样本是否能够保存,保存年限,是否需要匿名化保存,以及将来可以用于那些研究。这份知情同意书包含以下两部分:*受试者须知(向您解释剩余生物标本的相关信息) *签字页(记录您的同一情况) 第一部分受试者须知 一.收集标本的目的: 我们在您现在参加的题目为“XXXXXXX”(请将主研究的题目填写进去)的研究中收集了您的(根据实际情况撰写哪些标本,如血液/组织/精子/痰液标本)标本,现在我们希望保存您在主研究中的剩余标本,以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可能在将来的研究中使用(也可注明用于具体哪个研究者或科室的其他研究)。 请向受试者说明您在向他/她征求同意存储他们所参加的主研究中收集的剩余生物标本,以备将来在自己的研究或别人的研究中使用。请告知受试者,他们需要做出一些决定,是否允许你对他们的血液/组织/痰液标本(根据实际情况说明那些标本)在他们目前参加研究中权限意外的使用。 二.收集标本的用途 您的标本将来可能会被用于(请说明可能的研究方向)方面的研究,直至标本用完或您要求储存的年限。使用您的标本用于(请说明可能的研究方向)方面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XXXXXXXX。 目前,您的生物标本是可以追溯到您个人信息的,故您需决定希望研究者将您的标本是匿名化储存(通过对样本进行编码,样本不能追溯到您的个人信息),还是非匿名化储存。 如果生物标本是匿名化储存的,您提供的样本将被编码,即采用代码号识别样本而非您的名字或其他个人信息。只有个别研究者及授权的其他人员才能够从该代码识别您的姓名。未来

病人保护性约束技术

病人保护性约束技术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意识模糊躁动,行动不便等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患者,作为护士,应综合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保护具辅助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维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保护具的应用 保护具(protective device)是用来限制患者身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适用范围] 1、小儿患者因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未满6岁的儿童,易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或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2、坠床发生几率高者如麻醉后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失明、痉挛或年老体弱者 3、实施某些眼科特殊手术者如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 4、精神病患者如躁狂症,自我伤害者 5、易发生压疮者如长期卧床、极度消瘦、虚弱者 6、皮肤瘙痒者包括全身或局部瘙痒难忍者 [使用原则] 1、知情同意原则使用前向患者及/或家属解释所需保护具的原因、目的、种类及方法,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与配合。如非必须使用,则尽可能不用 2、短期使用原则使用保护具要确保患者的安全,且只宜短期使用 3、随时评价原则应随时评价保护具的使用情况,评价依据如下: (1)能满足保护具使用患者身体的基本需要,患者安全舒适,无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破损,坠床撞伤等并发症或意外发生 (2)患者及家属了解保护具使用的目的,能够接受并积极配合 (3)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措施能够顺利进行 [常用保护具的使用方法] 1、床挡主要用于预防患者坠床。常见有多功能床挡、半自动床挡及围栏式床挡 2、约束带主要用于保护躁动的患者,限制身体或约束失控肢体活动,防止患者自伤或坠床。根据部位的不同约束带可分为肩部约束带、手肘约束带或肘部保护器、约束手套、约束衣及膝部约束带等。 (1)宽绷带:常用于固定手腕及踝部。使用时,先用棉垫包裹手腕部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确保肢体不脱出。松紧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将绷带系于床缘 (2)肩部约束带:用于固定肩部,限制患者坐起。肩部约束带用宽布制成。宽8厘米,长120厘米,一端制成袖筒。使用时将袖筒套于患者两侧肩部,腋窝衬棉垫,袖筒上的系带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两条较宽的长带系于床头,必要时亦可将枕横立于床头,将大单斜折成长条,做肩部约束 (3)膝部约束带:用于固定膝部,限制患者下肢活动。膝部约束带用宽布制成,宽10厘米,长250厘米,宽带中部相距15厘米,分别钉两条双头带。使用时两膝之间衬棉垫,将约束带横放于两膝上,宽带下的两头带各固定一侧膝关节,然

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 为增进员工风险意识,现将岗位风险做如下说明,请知悉,参 照执行。 微生物岗位风险: HIV存在于感染人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脑脊液、羊水、乳汁、宫颈分泌物和组织中,处理任何污染有血液的标本时都要采用有关血液和体液的预防措施。检测人员感染HIV的危险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在处理其他体液如粪便、唾液、尿液、泪液、呕吐物及人乳汁时,也应小心谨慎,要戴上手套。在实验室中,皮肤(尤其是有擦伤、割伤、剥脱、皮炎或其他损伤存在时)和眼晴、鼻子、口腔的粘膜被认为是入侵的可能通道。是否通过呼吸道感染尚不清楚。应当考虑在实验室中是否有必要使用锐利器材。应当小心使用和恰当丢弃针头、锐利的器具、碎玻璃及其他锐利物品。对来自所有人的血液的临床标本、体液和组织的操作都严格遵循BSL-2标准,采用规范的操作,安全控制设备和设施。 结核杆菌可出现在痰液、胃灌洗液、脑脊液、小便和一系列组织的破伤部位。暴露于实验中产生的传染性气溶胶是主要的危险。结核杆菌在热固定的涂片上仍能生存,在准备冻存和进行液体培养操作时,容易产生气溶胶。因为很小剂量(如ID50<10细菌)的结核杆菌就能引起人的感染,所以从已知或可疑病例中收集的痰液和其他临床标本应被视为潜在的感染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生物安全 2级操作规程,安全控制装置和设施。对临床标本进行操作时,如准备抗酸染色涂片,要防止产生气溶胶。所有能引起气溶胶产生的操作必须在1级或2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霍乱弧菌主要来自霍乱弧菌提取液的摄入和胃肠道外意外接种 对培养物或有潜在传染性的标本进行操作时,要执行生物安全2级 操作,使用安全控制装置和设施。虽然已经有了霍乱疫苗,但是不 推荐在实验人员中常规接种。 理化岗位: 1.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有毒物质的侵蚀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窒息 窒息是指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而引起的组织细胞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 麻醉作用 由于接触高浓度的某些化学药品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而引起头昏,头晕,头痛或昏迷的症状。 全身中毒 全身中毒是化学药品直接破坏肌体组织而引起。 过敏和刺激作用 重复接触某一化学药品引起过敏,化学药品对皮肤、眼睛及呼吸系统刺激后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炎症。 2.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是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条件下,长期反复进入机体而出现的中毒状态或疾病状态,这种伤害通常是难以治愈的。 致癌作用 致癌性指慢性毒性导致癌症,如砷、石棉、氯甲醚可导致肺癌;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氯乙烯单体引起肝癌。

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

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11-12T11:35:52.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吴志群谢晓君保燕[导读] 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重要性,告知对于配合治疗的患者会及时解除约束。 吴志群谢晓君保燕(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云南昆明 650021) 【摘要】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救治中常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降低意外拔管、自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的连续性。通过加强对约束带使用期间各环节的护理,减少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约束带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245-01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重,常伴有意识模糊、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护理,很容易发生意外拔管、坠床、自伤等严重后果而影响治疗、预后甚至威胁生命[1]。因此,为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使用约束带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常对危重患者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应用约束带的452例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均无不良后果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应用约束带患者452例,其中男286例,女166例;年龄15~82岁,平均56岁。意识障碍258例,手术后125例,烦躁47例,清醒22例。 2 护理 2.1 护理人员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规范护理行为,强化法律意识,同时应加强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教育及医患纠纷的防范意识,避免因患者使用约束带导致的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使用约束带的相关知识及规定、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规范护理操作行为,避免约束带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约束时打结的松紧度及肢体的活动度[2],根据患者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约束带进行约束,并遵照医嘱实施或解除身体约束。 2.3 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重要性,告知对于配合治疗的患者会及时解除约束,对意识清醒患者及家属应充分听取他们对使用约束带的想法,消除心理顾虑,取得理解和配合,并在保护性约束带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避免因约束产生的护患纠纷。并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是否存在自伤或意外拔管的可能,评估肢体活动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2.4 正确使用约束带:(1)约束带衬垫适当,松紧适宜,以能容入两指为宜。(2)保持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长时间约束的患者,需注意肢体位置的变换,保持卧位舒适、安全,以减少患者因卧位不适而躁动不安。(3)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皮肤的血液循环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4)约束带固定于床栏下方的结头应隐蔽,以患者不能看到、摸到、不触及各种管路和自伤为宜。(5)严格交接班,记录约束原因、约束带数目、约束部位、约束时间。(6)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状态、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2.5 约束过程中需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对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可采用图片、写字板等形式让患者充分表达,及时满足患者需求,消除患者对约束产生的不良情绪。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利,减少身体暴露部位。 2.6 动态评估患者病情,患者瘫痪侧肢体不可使用约束带,病情允许时尽早解除约束带。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尽可能让患者感觉舒适、安全。 2.7 加强约束带使用的管理:护士长需加强监督检查,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严禁把使用约束带作为惩罚患者的手段,对护士在使用约束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督促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约束带使用不当将导致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而应用保护性约束是预防意外脱管等意外事件的有效措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使用约束带患者各环节质量,管理者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减少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参考文献 [1]伍林飞,廖燕,虞献敏.个性化约束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1,26(5):36-37. [2]万梅,关纯,张泰来.从保护性约束到人性化约束[J].临床护理杂志,2006,5(1):321.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1、遵医嘱执行约束。 2、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需要约束部位皮肤和四肢循环情况。 3、告知患者及家属约束的目的、等级、约束工具及类型、时间、并发症及配合事项,征得理解和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4、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掌握约束工具的使用方法: ⑴严格掌握约束适应症,维护患者尊严。 ⑵身体约束只能在短期内使用。对需要连续约束的患者,护士应持续评估其约束的必要性,制订解除约束的计划,尽早结束约束。 ⑶保护被约束肢体。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松紧度以患者活动时肢体不易脱出、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⑷约束带必须系活结,且系在患者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5、为约束患者提供生活照顾: ⑴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 ⑵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预防误吸和皮肤受损。 ⑶协助患者定期更换体位。 ⑷协助满足患者营养、排泄、喝水和个人卫生的需要。 ⑸为患者进行翻身或擦浴等护理,需松开身体约束时,应用抓握方法抓住患者的手,防止损失。 6、严密观察患者对身体约束及解除约束后的反应:

⑴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及肢体末端的颜色、温度和感觉。发现皮肤苍白、冰冷、肿胀、麻木、刺痛时,应立即解除约束,抬高肢体,观察变化。必要时给予局部按摩。 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轮流松开约束措施,让患者适当活动肢体,一次只松开一处。连续使用约束的患者,一般每2h松解1次,时间15~30min。 7、根据患者自我控制程度、身体条件和能力,提供活动和锻炼。 8、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等药物治疗。 9、当患者自控力增强时,可逐步松解约束措施。每次松开一个肢体。 10、监测结束约束措施后的反应。 11、记录约束原因、方法、约束起止时间、松解与间隔时间,患者对约束的反应,全身和局部情况,约束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及效果,做好交接班。 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 2016年6月1日

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

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 陕西省榆林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寇耀时刘靖宇 我国目前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年发病率约30‰[1]。卫生部200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指出,部分城市前十名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显示,精神病位列第九。所造成的负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疾病,同时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1]。精神疾病所导致的患者的非理智行为,不仅威胁着患者自身的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患者周围人群和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采用约束的方法来保护患者,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护性约束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精神患者冲动、自杀、伤人、毁物等激烈的危险行为,是精神科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护理行为[2]。 1保护性约束的概念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它是精神科治疗护理这类特殊患者的方法之一,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3]。 精神科专家贾宜诚[4]强调不容许使用“紧身衣”锁链一类野蛮工具进行长期约束。约束保护术是一项规范的精神科特殊护理操作技术,不是一种简单的捆绑技术,包含着一定的医疗风险[3]。 2约束保护的作用和应用原则约束保护一直是辅助治疗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急性精神科病房中患者的不合作行为,冲动暴力、逃跑、自伤、破坏规则及拒药会造成工作人员和病员的应激和伤害,而约束保护作为急性医学干预手段,可减少不合作事件的发生,加强自身行为控制[5]。分析表明,约束保护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避免患者伤害他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6,10]。 谢斌等[7]建议约束保护的应用原则:(1)患者当时有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的危害性;(2)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3)其他较少限制的措施在当时无法提供或使用后无效。 3临床约束对象调查分析发现:由精神症状导致的行为障碍者,如运动性兴奋、损物、自伤、自杀[8]、口头威胁、徒手攻击和持物攻击伤人的患者[9]。抗癫痫类等药物的不良作用导致患者意识上的混乱,平衡能力受到影响者[6]。 在老年精神科多用于痴呆、运动灵活性欠佳或有行为问题的患者,原因是患者步态不稳以及有摔伤的危险[9]。此外,针对有意识障碍、躁动、谵妄等症状的老年人,约束保护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防止意外的发生[10]。 4保护性约束护理的措施 对于发生冲动、伤人、毁物、自杀、自伤的患者护士应及时应对,冷静思考如何控制病区秩序,保持病区稳定,并同时通知病区其他医务人员,有序疏散隔离其他患者,以免造成他人伤害和引发病区混乱。 4.1 保护性约束的形式保护性约束有两形式,分为体力控制和机械性控制;临床护理中大多是先体力控制后,再行机械性控制。机械性控制的用具,国内目前以约束带为主(见图1)。图1 约束带及使用方法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1、遵医嘱执行约束。 2、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需要约束部位皮肤和四肢循环情况。 3、告知患者及家属约束的目的、等级、约束工具及类型、时间、并发症及配合事项,征得理解和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4、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掌握约束工具的使用方法: ⑴严格掌握约束适应症,维护患者尊严。 ⑵身体约束只能在短期内使用。对需要连续约束的患者,护士应持续评估其约束的必要性,制订解除约束的计划,尽早结束约束。 ⑶保护被约束肢体。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松紧度以患者活动时肢体不易脱出、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⑷约束带必须系活结,且系在患者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5、为约束患者提供生活照顾: ⑴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 ⑵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预防误吸和皮肤受损。 ⑶协助患者定期更换体位。 ⑷协助满足患者营养、排泄、喝水和个人卫生的需要。

⑸为患者进行翻身或擦浴等护理,需松开身体约束时,应用抓握方法抓住患者的手,防止损失。 6、严密观察患者对身体约束及解除约束后的反应: ⑴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及肢体末端的颜色、温度和感觉。发现皮肤苍白、冰冷、肿胀、麻木、刺痛时,应立即解除约束,抬高肢体,观察变化。必要时给予局部按摩。 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轮流松开约束措施,让患者适当活动肢体,一次只松开一处。连续使用约束的患者,一般每2h松解1次,时间15~30min。 7、根据患者自我控制程度、身体条件和能力,提供活动和锻炼。 8、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等药物治疗。 9、当患者自控力增强时,可逐步松解约束措施。每次松开一个肢体。 10、监测结束约束措施后的反应。 11、记录约束原因、方法、约束起止时间、松解与间隔时间,患者对约束的反应,全身和局部情况,约束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及效果,做好交接班。 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 2016年6月1日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1.目的:约束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具有自伤或伤人趋势的病人的行为,以确保病人及其他人员的安全,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周到的医疗服务。同时,充分地尊重病人及家属对病情的知情权及对治疗的选择权,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 2.范围:因心理、生理等原因造成不能自主控制行为需要保护性约束的病人。 3.权责: 3.1医生要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指征,对约束病人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及再评估并做好记录。 3.2护士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时要做好病情的观察、记录及健康教育。 4.定义:保护性约束是指用合适的约束工具约束因心理、生理等原因造成不能自主控制行为的病人,防止其发生自伤、伤人、非计划拔管等意外事件。 5.作业内容 5.1保护性约束一定要严格掌握指征,尽可能减少使用。 5.2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病人行为的情况吋,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下达医嘱,每天再次评估,若病情仍需约束,则重新开立医嘱,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5.3医生每次下达约束医嘱时必须对必要性进行评估,要向病人或/和家属说明约束病人的必要性和方法、约束病人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拒绝约束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何配合等情况,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5.4护士遵医嘱在采取约束病人行为前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并记录。 5.5对病人采取约束措施后,护士要加强观察,至少每1小时巡视病人一次,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束病人的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情是否允许终止约束等情况。护士评估可以解除约束时,要通知医生检查病人,由医生决定是否解除约束。除ICU病区外,其他病区受到约束的病人一般要求家属留有能力看护病人的陪伴人员。 5.6严重精神疾患病人,如果上约束带后或采取其他约束措施后,仍难以保证病人自身及其他人员安全的,要及时向医务部或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将病人转到

知情同意书模板使用说明

知情同意书模板使用说明 1.此知情同意书模版是为研究者撰写知情同意书提供的参考, 使用时请注意涵盖 黑体字中的主要方面;完成知情同意书后,请删除此部分红字的说明。 2.不鼓励照搬此模版中的原文,此模版中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适用于您的 研究。请根据自己研究的特点,以适合您的研究受试者易于理解的方式撰写; 3.以下凡斜体字括号()的蓝色部分均为给研究者的提示语。制定完适合本研究 的知情同意书后,请删去蓝色斜体字内容。 4.在排版时请注意将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声明”和知情的主体内容安排在同一页。 5.知情同意书的表述应通俗易懂,适合该受试者群体理解的水平,不应有威胁或 诱导性语言。知情同意书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英文及英文缩写,如果必须使用需在第一次出现时,给予相应解释。 知情同意书 受试者须知页 方案名称: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申办者的名字,若为本院医生自己发起的则写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若为厂家发起的则写为“厂家名称”)。 尊敬的受试者: 您被邀请参加(请在横线上填写方案名称)研究,该项研究由(请写出申办者名称)提供支持。请仔细阅读本知情同意书并慎重做出是否参加本项研究的决定。参加这项研究完全是您自主的选择。作为受试者,您必须在加入临床研究前给出您的书面同意书。当您的研究医生或者研究人员和您讨论知情同意书的时候,您可以让他/她给您解释您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鼓励您在做出参与此项研究的决定之前,和您的家人及朋友进行充分讨论。您有权拒绝参加本研究,也可随时退出研究,且不会受到处罚,也不会失去您应有的权利。若您正在参加别的研究,请告知您的研究医生或者研究人员。本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过程及其他重要信息如下: 一、研究背景 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是(包括国内、国外研究进展,请简要描述,注意语言通俗易懂,尽量不要用专业术语和英文及英文缩写,首次出现的专业术语或英文缩写,必须给予中文解释。如果为药物、器械、试剂等试验,请说明该试验产品的国内外现状)

知情同意书(范例)

知情同意书(范例) 《XXXXXXXXXXXXXX》研究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受试者须知 研究批准文号:受试者姓名: 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住址: 尊敬的受试者: 您将被邀请参加一项临床研究,本知情同意书提供给您一些信息,在您决定是否参加这项研究之前,请尽可能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它可以帮助您了解该项研究以及为何要进行这项研究,研究的程序和期限,参加研究后可能给您带来的益处、风险和不适。如果您愿意,您也可以和您的亲属、朋友一起讨论,或者请医生给予解释,帮助您做出决定。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包括该药物或医疗器械国内、国外研究进展) 本研究目的:简要说明研究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评价新药物或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二、研究简介 关于此项临床研究的基本资料(包括本研究是否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研究概况、主要研究内容、过程与期限、检查操作等)。 研究概况 (本研究将在医院科(或研究中心)进行,预计有名受试者自愿参加,受试者入选条件、告知受试者可能被分配到研究的不同组别等。) (本研究已经得到批准,伦理委员会已经审议此项研究是遵从赫尔辛基宣言原则,符合医疗道德的。) 主要研究内容: 过程与期限: 检查操作: 三、哪些人不宜参加研究 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和研究药物规定的人群,另外还有1)正参加其它临床研究的患者;2)研究人员认为其它原因不适合临床研究者。

四、如果参加研究将需要做什么? 1.在您入选研究前,医生将询问、记录您的病史,并进行检查。 您是合格的纳入者,您可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您不愿参加本项研究,我们将按您的病情和意愿给予其它适当的处理。 2. 若您自愿参加研究,将按以下步骤进行: 简单叙述受试者分配流程,告知受试者可能被分配到研究的不同组别、给药方法(药物:剂量、疗程、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药物生产厂家和批号;采用的治疗和诊断仪器:生产厂家、生产企业许可证、注册证号等) 受试者到医院进行检查和随访的时间、次数、注意事项。 3. 作为受试者需要您配合的其它事项 您必须按医生和您约定的随访时间带着来医院就诊(随访阶段,医生可能通过电话、登门的方式了解您的情况)。对您的随访非常重要,因为医生将判断您接受的治疗是否真正起作用,并及时对您进行指导。 您必须按医生指导用药,并请您及时、客观地填写您的用药记录。您在每次随访时都必须归还未用完的药物及其包装,并将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带来,包括您有其它合并疾病须继续服用的药物。 在研究期间您不能使用治疗的其它药物。如您需要进行其它治疗,请事先与您的研究医生取得联系。 关于饮食、生活起居有如下规定: 五、参加研究可能的受益 写明受试者可能获得的受益 尽管已经有证据提示有满意的疗效,但这并不能保证对您肯定有效。本研究所采用的也不是治疗的唯一的方法。如对您的病情无效,您可以向医生询问有可能获得的替代治疗方法。 六、参加研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风险和不适、不方便 告知参加研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已预知及未预知)、研究过程中的检查等可能造成的风险和不适、不方便,并明确表明对其的处理方案和可能的补偿方案。 例:如果在研究期间您出现任何不适,或病情发生新的变化,或任何意外情况,不管是否与研究有关,均应及时通知您的医生,他/她将对此作出判断并给予适当的医疗处理。 您在研究期间需要按时到医院随访,做一些检查,这些占用您的一些时间,也可能给您造成麻烦或带来不方便。 七、费用 告知受试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哪些费用可免,哪些需要自己负担; 告知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申办者是否负担处理不良反应的费用和患者可能获得的赔偿。如(医生将尽全力预防和治疗由于本研究可能带来的伤害。如果在临床研究中出现不良事件,被证实确实与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1、遵医嘱执行约束。 2、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需要约束部位皮肤和四肢循环情况。 3、告知患者及家属约束的目的、等级、约束工具及类型、时间、并发症及配合事项,征得理解和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4、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掌握约束工具的使用方法: ⑴严格掌握约束适应症,维护患者尊严。 ⑵身体约束只能在短期内使用。对需要连续约束的患者,护士应持续评估其约束的必要性,制订解除约束的计划,尽早结束约束。 ⑶保护被约束肢体。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松紧度以患者活动时肢体不易脱出、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⑷约束带必须系活结,且系在患者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5、为约束患者提供生活照顾: ⑴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 ⑵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预防误吸和皮肤受损。 ⑶协助患者定期更换体位。 ⑷协助满足患者营养、排泄、喝水和个人卫生的需要。 ⑸为患者进行翻身或擦浴等护理,需松开身体约束时,应用抓握方法抓住患者的手,防止损失。

6、严密观察患者对身体约束及解除约束后的反应: ⑴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及肢体末端的颜色、温度和感觉。发现皮肤苍白、冰冷、肿胀、麻木、刺痛时,应立即解除约束,抬高肢体,观察变化。必要时给予局部按摩。 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轮流松开约束措施,让患者适当活动肢体,一次只松开一处。连续使用约束的患者,一般每2h松解1次,时间15~30min。 7、根据患者自我控制程度、身体条件和能力,提供活动和锻炼。 8、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等药物治疗。 9、当患者自控力增强时,可逐步松解约束措施。每次松开一个肢体。 10、监测结束约束措施后的反应。 11、记录约束原因、方法、约束起止时间、松解与间隔时间,患者对约束的反应,全身和局部情况,约束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及效果,做好交接班。 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 2016年6月1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保护性约束资料讲解

哈尔滨市普宁医院关于保护性约束操作 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 (一)目的 1、维护病人安全,防止自伤。 2、防止病人伤及他人。 3、限制病人活动以进行给药、监测和终止精神问题发作。 (二)适用范围 1、对新入院的患者有兴奋躁动、自伤、伤人及毁物表现者。 2、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兴奋躁动、伤人毁物、冲门外逃者。 3、具有严重的自杀、自伤行为者。 4、癫痫大发作的患者。 5、拒绝治疗如输液不合作者。 6、其他特殊情况随时需要约束者。 7、有外逃行为者。 (三)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①约束带约束: a、先用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 b、约束带打成双套结。 c、取约束带的一端从双套结处穿出。 d、将约束带的两端打成一方节。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不脱出(以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为度)。 e、然后将带子固定于床沿上(不可将带子固定在床头)。

②筒式约束带:需限制病人坐起时可用筒式约束带固定。操作时,将病人两侧肩部套进袖管,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下面两条较宽的长带系于床头。 ③膝部约束带:常用于固定膝部,限制病人下肢活动。操作时,两膝衬棉垫,将约束带横向放于两膝上,宽带下的两头带个缚住一侧膝关节,然后将宽带两端系于床沿。 ④尼龙搭扣约束带:操作简便、安全,便于洗涤和消毒,可以反复使用,可用于固定手腕,操作时,将约束带置于关节处,被约束部位衬棉垫,松紧度要适宜,对合尼龙搭扣后将带子系于床缘。 三、约束带的使用规范 保护性约束时精神科治疗的辅助措施之一。使用约束带是为了暂时限制患者活动,保护患者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性,故在认真执行保护性约束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约束带使用。 1、首先医生依据适应症开具临时医嘱——冲动行为干预治疗后方能执行对患者的约束。无医嘱情况下,护理人员不得擅自约束患者,如遇突发事件(冲动、伤人、自伤)等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时,须在保护后的一小时内请医生按约束时间补开医嘱。 2、约束患者要非常慎重,原则上要使用说服或药物控制兴奋。不管患者是否接受约束,都必需向患者耐心做解释,说明约束的目的,以取得合作,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 3、约束患者采取的体位应四肢舒适平展、处于功能位。约束带的松

内固定取出术

右侧股骨内固定取出术 选题原因: 1、对初学者来说内固定取出术比较直观,浅显易懂。 2.做过股骨内固定取出术得配合. 学习目标:掌握并熟悉在内固定取出术中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得分工,及术中得配合。病例介绍:患者男性,一年半前右股骨干骨折,植入钢板后预后良好,近一星期内自感右股骨有隐痛,遂来我院就诊。拟于今早行右侧股骨内固定取出术. 手术名称:右侧股骨内固定取出术 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 围手术期护理 一、护理评估 既往史:体健,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一年半前有股骨内固定术,预后良好.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现病史:一周前,自感右股骨有隐痛,无其她不适。 体格检查:查T 36、7℃、P 76次/分、R 20次/分、BP 125/70㎜hg 辅助检查:股骨及胸部得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乙肝两对半及艾滋等传染病抗体得检查。 二、护理诊断 1、焦虑——与担心术后康复程度有关。?2、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与疾病有关.?3、疼痛—-与疾病与手术有关。?4、躯体移动障碍-—与疾病有关。?5、部分自理能力缺陷——与疾病有关。 6、有感染得危险-—与疾病与手术有关. 7、知识缺乏——与缺乏手术知识有关。 三、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1饮食护理指导择期手术病人高营养多吃高蛋白、大量维生素饮食,以增强 病人体质,提高组织修复与抗感染能力。 2配合医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必要得相关知识指导,如手术目得、手术效果、术后疼痛规律、引流管得妥善放置、术后功能锻炼得必要性等,以取得病人得理解与信任。?3做好各项检查,股骨,胸部X线检查,化验常规检查,重要脏器如心、肝、肺、肾及手术耐受力检查,监测血糖及电解质。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4术前日对病人进行术前配合常识指导,如饮食控制、手术区域皮肤保护、个人卫生(洗澡、更衣、剪指甲)、睡眠要求、避免受凉、禁烟酒等并作好护理记录。 5心理护理患者术前会顾虑手术效果,担忧术后能否恢复正常,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知情同意书【模板】

知情同意书 我们将要建立“样本库”,您的情况符合该样本库入组条件,因此,我们邀请您参加本项目。本知情同意书将向您介绍本项研究的目的、过程、获益和风险等,请仔细阅读本知情同意书后决定是否参加。当研究人员向您说明和讨论知情同意书时,您可以随时提问并让他/她向您解释您不明白的地方。您可以与家人、朋友以及您的经治大夫讨论之后再做决定。 本项研究的负责人是姓名,职称,单位。 1. 项目目的 此样本库建立的背景意义(包括国内、国外研究进展); 如有必要,告知受试者留取的标本将被用于基因研究。 2. 研究过程 研究内容; 预期参加的受试者人数; 研究过程,需何种检查操作; 留取标本的种类和数量; 需要收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是否要求随访及随访的次数。 3. 标本的保留及归属 标本将被保存于何处,保存多久; 标本的最终处置; 标本的所有权属于谁; 如果留取标本将涉及基因研究,是否会产生商业利益(如是,受试者是否会获得一部分利润)。 4. 研究信息的获取 受试者有权获知的研究信息; 哪些研究信息受试者不会获知,并解释原因; 研究发现是否会被公开,何时公开,如何公开; 如果将来该研究发现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受试者是否愿意获知。 5. 标本信息的二次使用 留取的标本和/或信息是否会用于以后相关的研究; 受试者有权选择是否同意标本和/或信息的二次使用; 届时是否会再次联系受试者; 受试者可选择是否愿意被再次联系; 受试者可提出对标本使用的限制。 6.风险 采集标本过程中的风险(不适用于留取多余废弃标本的情况);

如果研究信息公开,获知结果后对个人和家庭造成的心理压力; 私密信息如果泄露,是否带来社会歧视,以及对保险、就业、婚育、家庭关系等的负面影响; 未知风险:可能存在目前尚未知的风险。 7.获益 受试者个人是否从该研究中获益及获益的确定/不确定性; 其他潜在获益:获取新知识,对个人,家庭或社会的临床价值,如果研究者计划再次联系受试者以告知临床相关信息,获得的长期利益。 8.保密和隐私 说明对标本和信息采取的保密措施(标本是否设有身份标识、保存标本和信息的设备和条件); 保密的权限设置(说明可能获得信息的第三方,如政府监管部门、伦理委员会成员等); 如果发表时必须公开受试者个人姓名,需要获得同意。 9.花费 研究涉及的具体费用,哪些费用需要受试者自负。 10.其它选择和退出研究 受试者可以选择不参加研究; 有权退出研究且不会受到惩罚; 退出的程序,以及如何提出销毁标本的要求,或提出去除标本标识符的要求; 在撤回数据或标本中的限制。 11.如有问题与谁联系 如果您有与本项目相关的任何问题,请联系医师,联系电话。 备注:联系电话应全天24小时均可用,建议同时提供2名研究者的联系方式。 如果您有与受试者自身权益相关的问题,可与XX大学第一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联系,联系电话:********。 12.签字 受试者声明: 研究者向我说明了(项目名称)的研究背景、目的、步骤、风险及获益事项,我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提出问题,研究者做出的解答我很满意。我知道当我有问题或想进一步获得信息应当与谁联系。我阅读了这份知情同意书,决定参加本项研究。我知道我可以在研究期间的任何时候无需任何理由都可以退出本项研究。我被告知我将得到这份知情同意书的副本,上面包含我和研究者的签名。受试者签名:日期: 备注: 1. 当受试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