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乙肝的区别与报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慢性乙肝的区别与报卡
关于急慢性乙肝的区别与报卡有的同事还不知道,或不注意,或常混淆,往往认为乙肝是慢性的,不知道诊断的标准和时间界线。下面介绍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对同事有所帮助。
急慢性乙肝有哪些区别?
第一个方面:时间方面,急性乙肝是指乙肝发病的前六个月,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的急性期已过,也就是说乙肝的前六个月没有治好,乙肝病程超过六个月以上的,就称为慢性乙肝。丙肝急慢性的时间区别也是如此。
第二个方面:症状方面,急性期的一些早期症状主要有厌食、恶心、全身乏力、易困倦、恶心、呕吐等,如果是慢性乙肝主要表现为迁延性和活动性,迁延性慢性乙肝的症状较轻,而活动性慢性乙肝的症状较重,多变现为肝病面容、肝掌、肝脾肿大、蜘蛛痣等。
第三个方面:乙肝的发病日期往往病人记不清晰,医生可以用发现日期代替,但要注意查出有乙肝病毒的感染,无论在三阳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也没有肝炎的自觉症状,这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病人!当然,如果乙肝病毒数量超过正常值的话,也应该积极地做保肝和抗病毒治疗,避免发病。
第四个方面:传染病信息报告,乙、丙肝病毒携带者,不在网络中作传染病报告。这是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6]92号中规定的“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即目前通过网络报病原携带者的只是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三个病种,乙肝病原携带者(无论是大三阳或小三阳,只要不是病人)不进行网络录入报告!
在网络中注意病例分类2,选好急性或慢性!
实施中的相关连接
乙肝病例分类诊断及报告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实验室检测
–常规抗原抗体检测
–抗-HBc IgM 1:1000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现住址在本辖区
–不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的病例
•乙肝病例分类诊断及报告标准•监测乙肝病例报告要点:•携带者:不报告
•HBsAg(+)
•且无症状/体征
•且ALT持续正常
•明确HBsAg(+)>6个月:•慢肝反复就诊:不报告
•症状/体征反复出现
•或ALT反复异常
•慢肝首次发作:报告
•症状/体征首次出现
•或ALT首次异常
–既往未检测HBsAg,或结果不详
–本次HBsAg阳性
•无相关症状(体征),且ALT正常(携带者:不报告)
•有相关症状(体征),或ALT异常
–抗-HBc IgM 1:1000阳性(报急肝)
–抗-HBc IgM 1:1000阴性(报慢肝)
–血清学: HBsAg阴转,抗HBs阳转
(报急肝)•病例诊断报告流程
•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
•1、HBsAg阳性时间:>6个月/ 6个月内 / 未测或不详
•2、抗-HBc IgM 1:1000稀释检测结果:阳性 / 阴性 / 未测
•3、本次ALT: U/L
•4、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年月/ 无症状
•5、肝组织穿刺检测结果:急性病变 / 慢性病变/未测•6、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阳性 / 阴性 / 未测
附: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8)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报告。
2.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乙肝病毒(HBV):属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其核酸由不完全双链DNA组成,约3200个核苷酸,能引起人类乙型病毒性肝炎。
2.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2.2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是HBV前C区和C区基因编码的分泌型蛋白,分子量约15kD。是HBV DNA复制的标志之一。
2.3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为乙肝病毒感染后核心抗原(HBc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提示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其中抗-HBc IgM阳性表明患者为急性HBV感染,抗-HBc IgG 阳性,但抗- HBc IgM阴性或低水平,表示慢性或既往感染。
2.4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指HBV的基因组,含有HBV全部遗传信息的成分。是反映病毒复制的指标。
2.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主要存在各组织细胞中,以肝细胞中含量最多,当肝细胞病变、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ALT可大量释放入血,使血中该酶的活性显著升高,故此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血清生化指标。
3.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 DNA检测结果。
4.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型病毒性肝炎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
5.诊断
5.1 急性乙肝
5.1.1 近期出现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5.1.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升高,或/和血清胆红素升高。
5.1.3 HBsAg阳性。
5.1.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前HBsAg阴性。
5.1.5. 抗-HBc IgM阳性1:1000以上。
5.1.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5.1.7 恢复期血清HBcAg阴转,抗HBc阳转。
5.1.8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1.8.1同时符合5.1.1和5.1.3。
5.1.8.2同时符合5.1.2和5.1.3。
5.1.9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1.9.1 符合疑似病例加5.1.4 。
5.1.9.2 符合疑似病例加5.1.5 。
5.1.9.3 符合疑似病例加5.1.6 。
5.1.9.4符合疑似病例加5.1.7 。
5.2 慢性乙肝
5.2.1 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
5.2.2 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 HBc IgM阴性。
5.2.3 慢性肝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等。
5.2.4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或/和球蛋白升高,胆红素升高等。
5.2.5 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5.2.6 血清HBc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等致ALT升高的原因。
5.2.7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2.7.1符合5.2.1加5.2.2 。
5.2.7.2符合5.2.2加5.2.3 。
5.2.7.3符合5.2.2加5.2.4 。
5.2.8 确诊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2.8.1 同时符合5.2.1,5.2.4和 5.2.6;
5.2.8.2同时符合5.2.1,5.2.5和 5.2.6;
5.2.8.3同时符合5.2.2,5.2.4和 5.2.6;
5.2.8.4同时符合5.2.2,5.2.5和 5.2.6;
5.3 乙肝肝硬化
5.3.1 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
5.3.2 血清白蛋白降低,或有血清ALT或AST升高或血清胆红素升高,伴有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和(或)白细胞减少或明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肝性脑病或腹水(参见附录B)。
5.3.3腹部B型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有肝硬化的典型表现。
5.3.4 肝组织学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
5.3.5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3.7.1符合5.3.1加5.3.2。
5.3.7.2符合5.3.1加5.3.3。
5.3.7.3符合5.3.1加5.3.4。
5.4 乙肝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