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被试单独一人时,70%的人会试图以不同方式提供帮 助;两个被试在场时,出现其中一人试图提供帮助的比例为40%;而 如果旁观者换成无动于衷的假被试,则仅有7%的真被试尝试提供帮 助。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二、社会作用力理论
(一)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来源 社会作用力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是一个关于群体或他人影响
(二)助人者特征 2.人格特征
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E. Midlarsky, 1972) 。也有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特征与不同类型的助人行为有一定的相关,但是 并未发现某一特征与各种类型的助人行为都存在一致的相关性。
道德推理和亲社会行为有正相关。也就是说,道德推理水平越高,越容 易做出亲社会行为。
消极心境减少助人行为的研究大都是关于儿童的。对于成人而言, 助人是自我满足,它能给个人带来内部报偿,帮助抵消坏情绪。
社会化良好的成年人总是在心境不好时就做好事吗?并非总是如此 。 消极的心境除产生同情外,还会造成沮丧——一种以抑郁地沉溺于自我关 注为特点的状态。这会导致过度的自我聚焦,因而对助人变得不敏感。
解释事件,而是假设: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 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
这里可能的原因是:可能助人者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单个人责任 感的降低。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二)责任分散的实验验证(P371-374) 1. 紧急报警实验 被试:男性大学生 实验情境:在填写问卷时,通过通风孔,向屋子灌送表明紧急情 况的烟雾。 研究真实目的:测量被试是否向实验者报告紧急情况、报告的速 度如何;考察别人的在场是否会影响被试的行为。 实验的结果:当被试单独一人在屋里时,75%的被试在发现烟雾 之后的6分钟内报告。其中50%的被试在两分钟内就作出了反应。而 当被试与其他人一起在屋里时,报告的比例明显降低至38%~10%。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2. 紧急助人实验(拉坦内和达利,1968 ) 实验情境:大学生被试被请到实验室与其他大学生讨论大学生活问
题。让被试相信,各个讨论者不相互见面,而是在小隔间里以电话系 统讨论更好。
实验条件:①被试独自与另一个人讨论;
②让被试相信除自己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人;
③让被试相信,一起讨论的有6个人。 (实际上只有一个真正的被试参加)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 因素
(二)助人者特征
1.年龄与性别
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助人意愿应该是不断增强的。这种 趋势和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有关的。
在陌生人需要帮助而又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中,男性更可能提供帮 助;但在较为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提供帮助的比例稍稍大一些。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 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获得的报偿可能
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比如,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 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属于外部报偿;为了解除内心的 烦扰、为了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等属于内部报偿。
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 巴特森(1981)进行的唤起移情感的研究,旨在区分开 为减轻自己烦恼的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纯粹利他主义的动机。
讨论开始时,其中一个讨论者(实际为标准化的录音)发言时谈到自 己在大学生活中发过癫痫病。当再轮到这个讨论者的声音在电话中出 现时,他表现出癫痫再次发作的声音,“我要死了…呃…救命…呃呃… 发作了…呃。”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 理论
旁观者越多,助人比率下降, 而作出助人决策消耗时间增长。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方面以道德认知发展和移情能的能力发展 为基础,另一方面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习得。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一、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 二、社会作用力理论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一、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
(一)责任分散假设 拉坦内和达利两位心理学家没有像媒体那样用人的良心泯灭来
个体的著名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坦内((Latané, 1981)在总结自 60年代开始的利他行为和旁观者干预的实验研究后,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 。
渊源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B=F(P, E) (详见P38) 个体的行为(behavior)是个体内外需要(person)与其所处心理环境 (environment)的函数,即个体所处的心理场决定个体的行为。 拉坦内认为应该从社会力场(social force field)的角度来探索社 会力(即他人或群体的影响力)对个体行为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及其规律。
I (immediacy):接近性(时间、空间)
N (number):作用源的人数
•目标靶
•作用源
作用源某一维度被削弱,整个作用力的强度也会削弱; 提高某一维度的强度也可以弥补另一维度强度较弱带来的缺陷,从而提高整 个作用力的强度。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 响因素
一、助人的决策过程
二、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 素
情境性的内疚-补偿
个人出现内疚体验后,会设法去消除内疚。①直接弥补引发内疚
的行为过失(道歉);②做出其他与过失行为无关的好的举动,抵消
不好的行动;③承担不愉快的事情或付出某种代价,惩罚自己的错误

•实验情境:实验者突然掉下一堆卡片,看行人是否帮助捡起卡片。 •①偿还:实验者和被试擦肩而过,看上去是因为擦肩而导致卡片散落; •②泛化内疚:另一个实验者的书被被试撞掉在地,实验者很快自己捡 •起书,并表现出不高兴; •③同情:看到另外一个人撞掉实验者的卡片,那个人很快离开了; •④控制条件:卡片意外散落。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 三、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 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
•I = SN-t ( t<1 )
•N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2. 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
时间的因素是影响社会作用力的重要因素。
•I
同样的影响源,在不同时间里出现, 对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是不同的。 影响源数目的增加,虽会使整个社会 力场的作用力增加 ,但与原有影响源 所发挥的作用力相比较,后增加的影响源产生的作用力递减。
3. 不幸女士实验 实验情境:一位女实验员安排好被试填写一张问卷后,穿过门帘
到隔壁办公室工作去了。4分钟后,被试可以听到那位女士爬到椅子 上够东西的声音,紧接着的声音是尖叫,椅子摔倒和女士跌倒到地板 上。随后是女士痛苦的声音,“噢,天哪!我的脚…我…我…搬不动它 ,噢,我的脚脖子…我…没法拿开身上这东西。”
3.外部特征 受助者的外部形象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一个有魅力的求
助者比那些缺乏魅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这种魅力不仅仅包括 人的长相,也包括人的穿着打扮。
4、人格特征 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更愿意帮助那
些是由于外在不可控的原因而使得自己陷入无助状态的人,而不 太愿意帮助那些由于自身原因(如懒惰、过失等易被问责的原因 )而使自己面临困境的人。
三、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很小的时候是没有利他行为的,助 人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这一观点得到道德发展理论的支持。
皮亚杰 柯尔伯格
一般认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儿童的认知能力 的发展和生活范围、内容的变化使他们的道德判断从自我中心转向互惠是 一致的。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三)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自然选择偏好那些促进个体生存的基因。任何能促进我们的生存和增 加我们繁衍后代机率的基因将会代代相传。
1.近亲选择 动物和人类被预置了一种为后代和近亲自我牺牲的基因。
2.互惠规范 基因的自私也预先安排了互惠。 互惠也可能是为了群体的生存。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实验结果: •偿还、泛化内疚和控制组比较,有较多助人行为。 •同情条件下,助人行为最多? •同情条件给人们一个显示超越别人的机会,更好的确认自我价值, •是一个愉快的事情。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二)助人者特征
3.心境 (2)积极心境
好心情使我们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帮助他人是一个延续我们好心情的好方法 好心情增加我们对自己的注意量,更关注内心世界的协调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二)社会作用力法则 1. 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在一个社会力场中 ,对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响源 ,接受其影响 的人越多,这个影响源对于某一目标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目标人越 多,•I 每个目标人所接受的来自影响源的作用力也越小。第n个目标靶 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要小于第((n-1)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
结论:不存在明确的利他人格特征。部分是因为:情境对人们的助人意 愿和决策发挥着重要影响。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二)助人者特征
3.心境 (1)消极心境
内疚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为了减轻这种痛苦,恢复被动摇了的自我 形象或试图恢复积极的公众形象,人们往往作出助人行为,以此来“赎 回”失去的东西。总之,内疚导致更多的善行。
,并且这个因素使得我们更可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 行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 响因素
(三)情境因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一类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 行为(Altruism)。另一类是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 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有益于他人 或社会的行为,如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捐献、安慰 和同情等行为。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三种社会期望行为的关系
二、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受助者特点 1、性别:
当潜在的助人者是男性的时候,女性求助者更可能得到帮助;当潜在 的助人者是女性时,男女求助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可能跟女性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
2、相似性
相似性越高,越容易获得帮助。 相似性产生喜欢,喜欢又产生帮助。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 响因素
•I = SNt ( t<1 ) •N
1元-0元 > 100元-99元(边界递减作用)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
力理论
3. 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
I=F(SIN)
I (impact) :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
S (strength):社会源的强度(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等)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的关系 。
•利他行为
图10-1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关系
•亲社会 • 行为
•助人行为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eange Theory) (P35和第八章)
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导向的。人们的相互 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报偿的交易 。人们在交往中所交换的不仅是物质和金钱,而且还有社会 性的东西,如爱、服务、信息、地位等。这一过程遵循“成本 最小”原则。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 响因素
•一、助人的决策过程
•是否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 •是 的
•我有责任去帮助他吗? •是 的
•我的行动值得吗? •是 的
•我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吗?
•是的,给予帮助
•不 •不 •不 •不
•他不需要帮助 •我没有责任
•太冒险了,我并没有好处啊 •恐怕我不知道怎么做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 因素
自我聚焦的苦恼和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会产生真正 的利他主义。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
(二)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
1.互惠规范 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
2.社会责任规范 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
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由于这一规范 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 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