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群文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导学案让学生了解《桥》故事情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比较阅读、细读,让学生了解《桥》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结局意外的
特点。(重点)
3、由群文阅读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文本内涵的兴趣。(难点)
一、引入
师:今天,杨老师带大家学习的课文,题材很特殊,是一篇小小说,内容简短,连标题都只有一个字,我喜欢这样干净利落的文字,希望你们也喜欢。在待会的课堂上,我会带大家尝试一种新的阅读方法,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故事。来,齐读标题——《桥》。
二、环境描写对比
(一)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预习任务: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师出示短句)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了。
5、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6、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7、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8、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9、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0、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二)这些展现洪水状态的句子在描写手法里面都是属于——环境描写。(师板书),那么,在它们之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
(三)在这些短短的句子中,毫无疑问,我们体会到当时的气氛是——紧张、危险的。我们在这样句子中时时能感觉到紧张危急,这便是环境描写的一大作用——它叫——渲染气氛。环境描写除了有这样的功能,它还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及更加鲜明地刻画人物形象。
(四)检验预习情况,快速浏览《诺曼底号遇难记》。引导学生出示和《桥》进行对比的思维导图,思考《诺曼底号遇难记》环境描写的优点。
(五)引导学生简单谈谈从环境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六)总结:小小的描写方法,也能让文章更精彩。
三、从描写方法领悟人物形象
(一)你觉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又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我们一处一
处地找,细细地发现。
预设一: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是老汉出现在文章中的第一个神态第一个动作。一处神态描写、一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老汉的形象。)
预设二: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那同学们,在这里,我们是通过什么描写,感受到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
预设三:抓住“揪、推”来教学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动作描写。)
(二)我们回再归桥的故事,拥有者崇高品质的老汉最终还是——消失了,那么,他定格在人间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什么样的?请大家找到这句话。
板式: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
师:孩子们,老汉会喊些什么呢?(小组合作,现场写作片段,之后展示)(三)(师生合作朗读)是啊,眼见自己骨肉被洪水吞噬,试问世间那个父母会不痛心疾首?其实就在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生齐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师)其实在没腰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让自己和儿子一走了之,但是——(生齐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师)在没胸部的水里,老汉和他儿子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师生齐读)这样的老汉,怎么能不让我们崇敬——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这样的老汉,怎么能不让我们想深深地赞美他——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四、对比《诺曼底号遇难记》与《桥》人物异同(描写方法、人物性格)
师:在之前的学习体验中,我们发现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哪些描写展现出来的。——是的,善于发现的孩子们,船长的性格特点大量地展示在语言描写中。看,对比两篇文章,我们会发现,人物描写方法在不同的文章中,是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的。
之前我们发现了,船长和老汉无论是最后的结局还是那种镇定威严都有相同点,但在相似之中还有一些区别,爱思考的小伙伴们,你们有发现吗?
(预设2 杨老师来提醒大家)是啊,老汉除了是心系群众的党支部书记,也是一个心有愧疚的普通父亲。这也是《桥》比《诺曼底号遇难记》人物形象的不同点,老汉的形象则显得更加丰满,更加有血有肉。
下面,我们要从形式上进行研究,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五、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
师:同样的,我们还是继续对《诺曼底号遇难记》和《桥》进行对比,那就比较两篇文章的结尾吧。
出示:1、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2、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你更喜欢哪个结局,为什么?
师:《诺曼底号遇难记》的结尾就是对于故事的总结,船长死的时候是怎样的姿态——屹立着,联系它的开头,船长同样是以——站着的姿态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这体现的是首尾——呼应。
师:当我们第一次《桥》的结尾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还记得那一瞬间吗?先读读,唤醒记忆。什么感觉?(预设,惊讶、不可思议、没有想到,嗯,你们很会总结)这便是小小说的一大特点,结尾奇妙、巧设悬念。
总结:看来,不同的文章,结尾也会有不同的奥秘。
六、补充阅读
师:杨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篇小小说,请大家拿出《雪夜》《在柏林》师:《桥》《雪夜》《在柏林》三篇文章,内容完全不同,但在写法上却都有相似之处,你肯定不难发现。(明确,反映机敏思维敏捷真善于学以致用它们都体现了小小说结尾奇妙、巧设悬念的特点)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桥》这篇课文,而且与《诺曼的号遇难记》、《在柏林》、《雪夜》等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品读感悟,还了解了小小说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推进情节、刻画鲜明人物形象、结尾奇妙巧设悬念的特点,课后请大家继续品读小小说《窗》,猜猜小说的结尾并写下来,看谁的想象更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