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__豪华版课件1

合集下载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7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陕西省凤翔县)“行在”,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 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做左拾遗(谏议之官)。但任职半个月,由于忠言 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guǎn事,被疏远(放长 假)。杜甫渐渐感觉到了唐肃宗对自己的冷淡,这 一时期杜甫的诗中开始表露出对自己这种尴尬处境 的不满和忧虑,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 诗人的浪漫,书生的意气,让杜甫的为官道路经历 了太多的苦难与挫折。 8月,杜甫从凤翔启程往北去,到鄜州羌村看 望家小。其间,《羌村三首》和《北征》使杜甫向 着现实主义的诗圣又前进了一步,成为唐王朝在由 盛转衰之际的时代的代言人。
12
• 杜甫日夜向往长安,似乎只能永远留在他的记 忆和期盼中了,长时期的贫穷,疾病、漂泊和 忧愁,使杜甫的生命孤舟已经不可能回到长安 。 • 从公元的761年开始,杜甫五十岁的时候,每 年都有朋友去世,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 击 。761年王维去世, 762年李白去世, 763 年房琯去世 …… • 杜甫的晚年遭受着贫穷与疾病的折磨,但也正 是这种巨大的灾患和痛苦,成就了杜甫,使他 从自身的经历体察到他人乃至整个时代的艰难 与痛苦。 • 病逝于湘江
5
天宝十四载11月,杜甫从长安 回奉先探望妻子的途中,安史之乱 爆发。作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 百字》,在诗中描写了那个大厦将 倾之前,权贵们醉生梦死,纸醉金 迷的生活;也写了一个生活和成长 在盛世中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的现 实面前极度的愤懑和无可奈何;同 时更写了下层民众的艰难生活,揭 示出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朱门酒 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正的社 会本质。这首诗成为杜甫长安十年 生活的一个总结。
28
问题: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写了哪些意象?)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秋兴八首(其一)》名师课件1

《秋兴八首(其一)》名师课件1
❖ 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悲怨。
❖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对社稷黎民忧患的悲叹。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沈佺期《古意》“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
❖ 当时蜀地战乱不息,军阀割据。杜甫晚年多病, 知交零落,壮志难酬,长年漂泊,心境孤独。当此 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写成一组七律诗, 名曰《秋兴八首》,共八首,本文为其中一首。
合作 探究
❖ 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 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
❖ 这首诗融入了诗人哪些情感?
交流 探究
❖ 关于“秋”的意象 ❖ “秋”与“悲愁”的联系
拓展 探究
❖ 有人评价说,杜甫的“悲秋”比其他诗 人来得深沉,你认为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个人忧患
生命忧患 社会忧患
哀愁 苦闷
人生短暂 建功立业
忧国忧民
秋景——悲秋意识层次
❖ 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离别怀人、羁旅思乡的悲苦。
❖ 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 兵。”
谢 谢!
谢谢您和我一起学习语文
重庆市渝西中学 杨丽华
相思 怀远
漂泊 凄苦
喜悦 喜爱
于二月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1
历史意义
2
《秋兴八首其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 高峰,对后世的诗人和文人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文化背景
杜牧生活在盛唐时期,这是中国历史 上文化繁荣的时期,唐诗达到了顶峰。
结论和要点
1 结论
2 要点
《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歌, 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 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人们的情感共鸣。
装饰
《秋兴八首其一》采用精心编 排的词句和修辞手法,增强了 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
意象和修辞手法
意象
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 人物情感,让读者能够直观 地感受到诗歌中的意象。
修辞手法
杜牧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 人、对仗等修辞手法,让诗 歌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音乐性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人感受 到一种悠扬的旋律,增强了 读者的阅读体验。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 件
Hale Waihona Puke 《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歌。它以优雅的笔触表达 了秋天的美丽和人们的情感共鸣。
作者和背景
杜牧
杜牧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 思考而著称。
背景
《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牧在他的创作巅峰期间所写。这首诗歌展现了他在秋天中的思考和感 悟。
了解诗歌的作者和背景,分析诗歌的艺术 风格、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诗歌的文化 背景和历史意义。
诗歌分析及主题
1 诗歌分析
2 主题
《秋兴八首其一》采用七绝的诗体结构, 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 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主题涵盖了思乡、孤寂、纵情等内容,以 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23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23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题:《秋兴》何解?
江间波浪兼天涌,
【明确】
“兴”就是《诗经》中“
塞上风云接地阴。 赋比兴”的“兴”,即借
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19
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 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6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 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尤为著名,标志着他 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
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独自投奔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 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 疏营救房琯(guǎn)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8
【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
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节度使严 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6年,严武病 逝,已经55岁的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 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 《秋兴》就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 共有八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石壕吏》《潼关 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
7
4.西南飘泊时期(48至59岁) 因为战争,杜甫弃官,携家逃难,到了成都(杜 甫草堂),在好朋友严武的帮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 的生活。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 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一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秋兴》等。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
文化交流
杜甫的诗歌在海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他的作品成为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增进了彼此之间 的了解和认同。
如何更好地欣赏杜甫的诗歌
了解时代背景
在欣赏杜甫的诗歌时,需要先了 解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 ,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
内涵。
品味语言艺术
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需要仔细品味其中的意象、比喻和 修辞手法,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结构严谨
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通过秋景的描绘,层层 深入地表达主题思想。
03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诗文解读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通过对 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 的忧虑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
第二句“巫山巫峡气萧森”则进一步 描绘了三峡的萧瑟景象,给人以压抑 的感觉。
第一句“玉露凋伤枫树林”描绘了秋 天的景象,玉露和枫树林都是秋天的 象征。
仍具有指导意义。
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01
文学传承
杜甫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理念被广泛传承,影响了众多文学家和诗人。
02 03
思想启示
杜甫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影响力,同时也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 化产生了影响。他的作品启发了人们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丰富 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春望》
总结词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 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八首其一__豪华版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__豪华版课件

问题: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写了哪些意象?)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 进行推敲”)
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
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 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 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 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 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 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 因情而深。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
“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 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 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 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 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 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 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 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
南省巩县),自称少陵野老,曾担 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有《杜工部集》。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推上了一个新高峰,而且也代表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 最高水平。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 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 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诗史”。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_”。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
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 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 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 望,赞叹不止。
总结
今天,当我们穿越1200多年的 历史,重温诗圣杜甫所带给我 们的深沉情怀的时候,我们内 心不由得心生敬意,让我们带 着这分敬意去重读一遍这首诗 歌吧!

【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ppt精品课件1

【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ppt精品课件1

意象
玉露凋伤枫树林
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 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 衰败。
巫 山 巫 峡 气 萧 森
“气萧森”:萧瑟阴森。 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巫 山 巫 峡 气 萧 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江 间 波 浪 兼 天 涌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 上 风 云 接 地 阴
诗歌中的秋天
天净沙.秋思 (元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文人对秋的感受
•秋词 刘禹锡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写景类诗歌的方法 • 1、感情基调 • 2、题目 • 3、诗眼 • 4、意象和意境 • 5、知人论世
• 阴沉萧森 • 萧杀凄凉 •黯淡萧条 •动荡不安
•凄凉清冷
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萧瑟 凄凉 景: 丛菊 孤舟 暮砧 雄浑 壮丽 触 景 承接自如,纵情开合 伤 情 情: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园之愁 清· 贺裳:以‘秋兴’命篇,乃因秋起兴, 明· 陈继儒:“云霞满空,回翔万 非咏秋也。其言忽而壮丽,忽而荒 状,天风吹海,怒涛飞涌,可喻 清 · 无名氏:以其生平之所郁结,与 凉 …… 正所谓哀伤之至语言失论 老杜《秋兴》诸篇 其遭际,暨其伤感,一时荟萃,形为 慷慨悲歌,遂为千古之绝调


知 人 论 世
《秋兴》八首是杜甫永
泰元年(766)离开成
都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
束,但唐王朝仍然面临
北方重新割据的危险,
在这样国家动荡不安、 诗人客居他乡的社会背 景下完成此组诗。
杜甫的诗风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 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 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 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 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 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 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 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 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 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 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 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 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 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 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21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21页)
杜甫《捣衣》: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 作。
诗人形象地描述了巫山、巫峡及 秋色、秋声,抒发了诗人的忧国 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情、羁旅思乡
之情。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
拓展深入
有人评价说, 杜甫的“悲 秋〞比其他 诗人来得深 沉,你认为 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个人忧患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

〔 按
〔唐〕唐以近后体诗诗人〔的格仿律作诗。〕
古代
音 律 形 式
词〔宋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小令
诗 歌
分 〕
散曲

套曲
杂剧
古诗分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古 体 诗
包括:《诗经》、《楚辞》、《汉 乐府》〔《孔雀东南飞》〕、《古 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歌〞〔《长恨歌》〕、〞歌行〞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 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杜诗像一面镜子,照耀出安史 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成为中国 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 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少尹徐知 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làng州一带。正欲乘 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 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 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 ,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就是他大历元 年〔766年〕秋日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 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大家能想起哪些关于秋的意象?
秋的意象:秋雨、秋夜、秋声、秋叶、秋草、 秋菊、秋梦、秋雁、秋霜、梧桐、西风、木叶、 帘等。这些意象在诗人眼中,都会染上不同的 感情色彩,表达诗人不同程度的哀愁。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16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16页)
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 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也因担任检校工 部员外郎,后人称之“-杜--工--部”。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 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
诗歌鉴赏
意象
意境(氛围)
首联: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萧瑟中有清丽
情感 悲凉
颔联:波浪 风云 天 地 雄浑壮丽 萧瑟阴森
颈联:丛菊 孤舟
见花流泪 羁旅漂泊
离乱 之苦
怀念 长安
尾联:寒衣 白帝城 暮砧 诗人闻捣衣声思乡 伤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深化
有人评价说, 杜甫的“悲 秋”比其他 诗人来得深 沉,你认为 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

( 按

音 律

形 式
(唐)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词(宋)
诗 歌
分 )
小令
散曲

套曲
(元) 杂剧
古诗分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代表作:《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歌”(《长恨歌》)、”歌行” (《燕歌行》、《琵琶行》)、“曲”(《塞下

曲》)、“吟”(《游子吟》)、“引”(《李凭 箜篌引》)等。
古诗分类
特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 体 诗
五言绝句(五绝)
绝句 《江雪》
分 类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19岁----33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34岁始困守长安求仕。
44岁才获得参军的官职。一个月后,安史乱 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 官职,又因直谏被贬。
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 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 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 滞夔州二年。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 带,58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 舅,行至耒阳时病死。
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 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巫山巫峡”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 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给你一个 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而言 “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 第二联蓄势 。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 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 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 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 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 《秋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 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 宋诗醇》)
在这八首诗中,无论以内容言,
以技巧言,都显示出来杜甫的七
律,已经进入了一种更为精醇的
艺术境界。
课 • ① 先就内容来看,杜甫在这

些诗中所表现的情意,已经不是 一种单纯的现实之情意,而是一
难 种经过艺术化了的情意。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孤帆一系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 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 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 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 算。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上 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 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 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 了他的故园。

秋兴八首(其一)(共16张PPT)

秋兴八首(其一)(共16张PPT)
第六页,共16页。
颔hàn联:3、4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 风云接地阴。
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 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 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这里没有情字点拨,但通过滔天波浪、接地 风云与社会动荡、战争风云的同构联想 (liánxiǎng),就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当时杜甫胸 中正翻腾着忧国忧民的滚滚心潮。这是融情入景 ,也是象征抒情。
杜甫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其内 容的深厚博大,表现手法的蕴藉沉著,又形成了“沉郁 顿挫”的风格。
有《杜少陵集》。
第三页,共16页。
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 夔kuí(今四川奉节)州时所作,共八首,是组诗, 这里选录第一首。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少尹 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làng州一带 (yīdài)。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 ,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 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 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 就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
秋兴:因秋天而感发情怀。
第四页,共16页。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wū xiá)
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概括(gàikuò)本诗的情
感内容杜甫写作(xiězuò)此诗时, 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局 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 仍无法实现。诗人面对深秋的 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 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
第二页,共16页。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2 学会诗歌鉴赏和思辨
通过分析《秋兴八首》的诗歌结构、情感表达和与现实的相关性,培养诗歌鉴赏和思辨 能力。
3 探索文学与现实的关联
通过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发掘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培养批判性思维。
思考问题
杜甫为什么要创作这首诗?
思考杜甫在时代背景下创作这首诗的动机和目的。
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是怎样的?
杜甫的艺术成就
诗人创作风格的变化
探索杜甫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 了解他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
杜甫的诗歌主题与意 境
分析杜甫的主要诗歌主题和创 作意境,揭示他的文学才华。
杜甫作品的价值与意 义
评估杜甫作品对文学史和人类 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学习目标
1 了解杜甫及其代表作
通过学习《秋兴八首》第一首,深入了解杜甫作品中的主题和风格。
分享你对《秋兴八首》第一首的理解和人感受。
你认为这首诗在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
思考这首诗对当代社会和人生的启示和价值。
总结
回顾所学知识点
总结学习的关键知识,包括诗歌赏析、背景知识和杜甫的艺术成就。
点评学生分享的诗歌鉴赏
对学生分享的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给予评价和意见。
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
预告下一堂课将继续探索杜甫的其他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 课件
这份课件将为您呈现杜甫的《秋兴八首》第一首,并提供线索,引导您探索 这首诗的意义、背景和诗人的艺术成就。
诗歌赏析
1
题意简介
《秋兴八首》第一首描述了杜甫对秋天
诗歌结构分析
2
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这首诗包括八个诗句,采用五言绝句的
形式,押韵工整。
3
情感渲染及语言表达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秋兴八首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主题影响
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表达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诗 人创作的主题和灵感来源。
艺术手法
这组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也被后世诗人广泛借鉴和模仿,如象征、隐喻、意象等手法的运用,对后世的诗歌创作起 到了推动和启示的作用。
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主题资源。
学习艺术手法
02
秋兴八首(其一)所采用的象征、借景抒情等手法,为后来的诗歌
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借鉴。
感悟诗歌意境
03
通过对秋兴八首(其一)的深入感悟,可以领略到诗歌所营造的深
远意境,从而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秋兴八首(其一)可以作为重点篇目,讲解其主题思 想、艺术手法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启发式教学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秋兴八首(其一)的主题和艺术 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以及同时期的诗歌作品,通过比较阅 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学素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秋兴八首(其一)的影响与 评价
后世对秋兴八首的评价
高度赞誉
后世对杜甫的《秋兴八首》评价 极高,认为这组诗歌情感深沉, 艺术造诣高超,是杜甫诗歌的代
表作之一。
深入解读
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对《秋兴八首》 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从主 题、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进
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
广泛传播
由于《秋兴八首》的艺术价值和 深刻内涵,这组诗歌在文学史上 被广泛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名 篇,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
问题: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写了哪些意象?)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进 行推敲”)
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
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 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 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 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 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 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 因情而深。
杜甫诗三首
草堂
杜甫旧居——草堂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 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 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 少陵。有《杜工部集》。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 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 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杜甫曾陷贼中,后 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 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 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 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 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 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 小船上。
创作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
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 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 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 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 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 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 会背景写成的。
三、抓诗句及注释(“三么”)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写了什么:意象?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
的悲壮意境。
第二、表达了什么?
你认为这首诗 主要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 象把握思想感情。 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 情感的语句。
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第三、怎么写? 试运用相关诗歌鉴赏的常 识进行分析。
(提示:如可以从本诗的意象、 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 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 等方面去探讨。)
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
首联:借景抒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
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 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 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 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 的情怀。
杜 甫
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望岳》 (涉世不深)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
南省巩县),自称少陵野老,曾担 他的代表作一百多首,最具代 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 有《杜工部集》。 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 推上了一个新高峰,而且也代表了 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 都是千古名篇。 最高水平。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 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 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诗史”。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_”。
一、抓题目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
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 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 《秋兴》。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是他 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 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忧国忧民)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村》、《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
1
. 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从写景、抒情、炼字方面赏析诗歌。
.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
2
3
回顾
诗歌鉴赏之“四抓”“三么”:
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情感……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怎么写? )意象/意境、情感、技巧……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 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 陵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 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 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 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 工部。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