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徽商的衰落看当代浙商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徽商的衰落看当代浙商存在的问题

唐涛李越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1)

摘要:徽商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支重要的商帮,在中国商业史中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并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影响。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走向台前的浙商,正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经

营者群体。徽商衰落的教训留给后世很多的启迪,浙商要良性发展应当从中吸取营养。当前,在

研究浙商怎样学习徽商的观点中很多是从徽商文化和徽商精神切入,也有从官商结合和分离着

手。本文试图独辟蹊径,撇开时代条件的差别,尝试从经营模式和运行方式的角度加以阐述。

关键词:徽商;浙商;家族经营;商业资本;产业资本

一、徽商简史和当代浙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一般是指原徽州府籍(今天的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的商人结成的商人集团之总称。明朝中叶徽州商人形成商人集团,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 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欧洲某些国家。徽商作为一支实力雄厚的商帮, 其商业资本之巨, 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徽商以自己的杰出实践实现了雄踞中国商界四百余年的辉煌,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商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而浙商正在创造着中国当代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辉煌。浙商即浙江商人,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目前,浙商已成为全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经营者群体。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浙江商人都已经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创富集团。据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初步调查,目前有近500万浙江人在国内和世界创造财富:省外390多万, 境外100多万。浙江人在外设立的市场主体近80 万家, 注册资本金2000亿元,投资总额达6000亿元,各种不同形式的商会、促进组织就有150个。在创造财富的质量上,历年的全国民营企业500 强排序、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以及各类慈善纳税榜中,浙商以及他们领导的企业都位于全国前列。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已经有30 多万户, 产值8270 亿元, 出口创汇1211亿元,这些指标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第一。同年,中国工商联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综合实力排名500 强中, 浙商占了188位,居全国之首。在全国十大民营企业中,浙江有4家。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民营企业50强中,浙江的企业就达到26家,占据半壁江山。

一个已经彪炳史册,一个正在崛起。细察徽商和浙商的方方面面,会发现两者有许多共同点。比如, 商业资本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资本的问题, 家族经营在经营模式上的运用,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与外商的竞争。

二、徽商衰落原因与浙商存在问题的相似性

1. 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转化

徽商的经营之道归根结底遵循了“贱买贵卖”的原则。徽商或是依靠长途贩运,利用商品的地区差价获取利润, 或是依靠垄断与囤积商品获取高额利润。但是没有将这些巨额的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 在世界产业大发展的潮流中,仍将这些商业资本留于封建体制下的销售、流通领域运作,最终导致其在与经历“工业革命”洗礼的洋人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这是徽商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年,徽商也做过把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的尝试。清朝时,徽商大量投资于江南一带的棉布加工业和茶叶加工业。例如,苏州加工棉布的“踹坊”有近450 余家, 踹匠达10900余人。但总体来看, 无论是投资产业的人数, 还是投入的资本数量同徽商整体相比还是很少。究其原因,除了封建体制对其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加以束缚以外,其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 1)自身非生产性消耗极大, 报效、捐输、奢侈无度,难以集中更多资本投资产业。( 2)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思想严重。许多徽商乐于投资土地颐养天年,耗费了大量的商业资本。(3)没有看到世界潮流发展的趋势,仍把大量资本集中于短期内易获得收益的传统流通性行业和经营多年的垄断性行业,不敢也不愿意投资需长期经营才可获得收益的生产性行业。

回看当今浙商,其发展也同样起步于销售流通领域。创业初期,浙商走南闯北,遍布于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大小市场,利用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差价, 攫取了第一桶金。然后,一部分人将所赚商业资本投资于生产性行业,另一部分人继续在销售流通领域做大做强,形成了“生产-流通- 销售”的协作模式,因此得以迅速致富。但是,浙商如何有效地将大量的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这将进一步影响产业资本的优化升级。如果处理不好,最终可能影响浙商的整体发展。

首先,徽商没把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非生产性消耗过大,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当今浙商的身上。一批在10 - 20年内迅速富裕的浙商,客观存在有小农意识和暴发户的心理,不能理性看待自己所赚取的财富, 奢侈、攀比之风盛行。从奢侈品的购买力来看, 浙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奢侈品购买群体。杭州众多的奢侈品专卖店的销量在全国排在第一。温州高级轿车的平均拥有量在全国排在前列, 2006年末更有22位温州商人集体豪掷1. 33亿元购买了22架私人飞机。浙商的大量财富正在因此而消耗。其次,现今浙商和当年徽商同样所热衷于做的事是“投资土地”。虽然两者投资土地的性质已完全不同,但如果过度热衷于将资本“投资土地”, 所面临的结果将会很相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适度商业资本投资于可以赢利的房地产业本无过错,但如果仅是以低级的“炒房”方式投入大量商业资本,则不仅违背了正常的市场经济原则, 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自身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因为此时这种商业投资行为的本质已变成了一种投机行为。一批浙商不仅将资本投机于“炒房”,甚至热衷于“炒煤”、“炒石油”这些生产资料。仅仅温州商人就已分别投入30亿元和50亿元于山西煤矿和新疆石油, 与此同时有近10万温州商人正在参与全国范围内的投机性购房, 用于购房的资金量在1000亿元以上。这些行为已无异于徽商当年囤积粮食、丝、茶的行为,将可能对国家整体的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究其根源,这批浙商还是想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聚集财富, 因而只看到短期的、眼前的利润, 忽视了机会成本。试想如果这些商业资本现在转化为了产业资本, 投资于技术创新和铸就品牌, 5 - 10年后,这些商业资本必能为浙商带来更多由技术提高和品牌效应所产生的价值。徽商当年最主要的失败原因之一在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未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今天的浙商必须吸取徽商的这个教训,进行长期的但收益更大的产业投资:将商业资本投入于新兴产业, 支持技术研发,重视品牌培育,勇于向第三产业这个时代发展潮流进军。

2. 家族经营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