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流及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07期作者简介:宋显(1983-),女,湖北黄石人,硕士,讲师,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收稿日期:2019年3月5日。
1
非语言交流的定义
当提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总是首先会想到语言,他们并不知道语言只是人们主要的交流方式中的一种。
除了语言工具之外,人们也用很多其他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非语言交流就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包括了眼神、姿势、手势语、微笑、面部表情、着装、沉默、身体接触、讲话者之间的距离、时间概念以及空间的使用等等。
根据Samovar and Porter 的定义,非语言交流包括了所有的在交际环境中产生的人为的和环境的因素,这些因素为交流双方传达了一些潜在的信息。
总而言之,非语言的沟通涉及到人们面对面沟通的各个方面,每一个细微的方面都可以反映出行为者对接受者的态度。
掌握肢体语言无疑对沟通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中美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自古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的理论基础。
而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现代文明的宫殿,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很现代化,美国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是根据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
2.1对非语言交际的重视程度不同
在中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非语言交际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人们不是很重视非语言行为,而在美国,重视程度非常高。
在中美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非语言交际差异就表现非常大。
在我国,受为人师表古训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会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倾向于在学生面前树立一种威严的形象,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得体,普遍不会浮夸。
而在美国课堂上,教师非常重视自己的肢体语言,课堂上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辅助教学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在讲述一些表情的时候,教师都会很夸张地进行模仿等,更能引发与学生之间的共鸣。
因此,国外教师更加看重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通过非语言交流,能够更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在我国,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准则太多,比如说要求上课时刻保持安静、回答问题要起立等等,自己上课也倾向于“说”,“做”得少,这样很容易拉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2说话者之间距离与空间的习惯性差异
中美双方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在距离与空间上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差异。
在我国,交流者就没有考虑私人空间的这样一个习惯,甚至习惯性思维认为,距离的远近代表着关系的亲密程度,说话者之间的距离越近,两者的关系就越亲密,反之亦然。
而在美国,他们在交流时习惯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对于这个距离的远近还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如果越过这个距离,就有被认为侵占私人空间的嫌疑,会让对方感觉非常不好。
这些都是在中美文化交际中应对注意的事项,否则会引起很大的不必要的误会。
2.3身体姿态也存在一定差异
说具体点,身体姿态主要包含脚的抖动、手势、头部摇动等。
在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下,身体姿态所表示的含义差别很大,比如说,在美国,人们叫某人过来的时候,通常习惯手掌向上,手指向自己身体的方向移动,这种手势语就是示意对方过来。
但是,在中国,如果用这种手势示意对方过来,对方会觉得你极其不礼貌,是在侮辱他。
中国人示意对方过来的时候,习惯手掌向下并弯曲自己的手指,在中国,只有对动物人们才会手掌向上表示示意。
所以,在中美文化社交时,必须充分了解两国身体姿态所表示的含义,尤其是那些差异非常大的身体姿态语,否则会让对方认为自己被侮辱、贬低等。
2.4表情差异
有研究估计人脸可以做出超过250000种不同的表情,每一种表情所表示的意义通常是由不同的会话情境以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的。
比如说,微笑是一个典型的表示心情愉悦的表情。
在我国,微笑通常
情况下代表礼貌和友好,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但有时候人们也习惯用微
笑来隐藏自己的某种情感上的伤痛或者尴尬的情绪,而且如果微笑太多,也会被人们认为过于肤浅。
美国人在公众场合习惯对陌生人微笑,而很多中国人认为在公众场合对陌生人微笑是很奇怪并且可疑的,甚至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表情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
3中美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重要性
在中美文化交流中,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工具往往超出了语言本身,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肢体来辅助表达我们的情感,其作用及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
3.1非语言交际更具有可靠性
大量证据证明人们非常依赖使用非语言暗示来表达自己并解释他人的交流,当口头信息与非语言信息相矛盾时,人们更愿意相信非口头信息而不是言语信息,因为口头的语言可以欺骗人,但是非语言行为往往表达的是人内心真实的想法,人们往往依赖非语言行为来判断他人的态度和感受。
3.2非语言交际的主要作用
文化的差异性促进了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量的研究都指出,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调控、重复、补充、代替、冲突等。
比如说,当你不想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又不想直接告诉他,你会保持沉默,又或者说你赞成某人的观点时,你会点头表示同意,这都是使用了非语言行为的调节控制功能。
在非语言交际领域中,文化对其的影响非常明显,可以说,脱离了文化的非语言交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非语言交流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
因此,只有对非语言交际所依附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顺畅。
3.3非语言交流导致误解的可能性
如果对中美文化没有充分了解和认识的话,非语言交流极有可能导致误解和理解。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习惯于独自工作的年轻摄影师在夏天飞到了阿拉斯加的偏远地区。
之后他的父亲派了一架飞机去寻找他。
飞行员很快找到了营地。
当他接近它时,这个年轻人挥舞着一件红色的夹克衬垫,然后那个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然后随便走到他的露营地。
飞行员看到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一切安好,于是飞走了。
于是天气开始变得严寒,他用尽了柴火,这位年轻的摄影师用他的最后一颗子弹夺走了自己的生命。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并非所有非言语误解都会产生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
但非言语暗示有误导和误读的可能性存在,而这种误读往往比准确交换的线索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所以,认识到误解的可能性是成功沟通的先决条件。
4结语
总之,随着中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
又由于中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中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常常在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尴尬,而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变化和差异,就能很好地解读出这些非语言行为。
因此了解和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对非语言交流的影响及其作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中美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宋元源.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中美差异[J].科教文汇,2008(2):166.
[2]苏文采.中美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研究[J].广西大学.2006(6):3.[3]张墨.中美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J].东北财经大学.2007(1).[4]覃耀龙.浅析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空间语言差异[J].咸宁学院报.2011(7).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流及其作用
宋显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本文从介绍非语言交流的定义出发,继而分别从四个方面简单阐述了中美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最后讲述了中美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重要性,使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非语言交流,为更好地开展中美文化交际提供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指导。
关键词:中美文化交际;非语言交流;作用
思考·探索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