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史
1、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象
(1)宇宙观(2)历史观(3)人性论(4)知行观
2、西周“敬德保民”思想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等就是实施德政礼治,实际是二元制的天命观。
周公制礼作乐,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即“敬德保民”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他提出了“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制定了完整的礼仪仪式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圣人。周公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儒家将周公、孔子并称。
3、士原为贵族中的最低阶层,文武全才,是卿大夫、国君及天子的助手。春秋以来士独立发展成为有知识有才干的代名词并为社会所重视。各个阶级阶层集团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其它学派形成百家争鸣。主要有儒道墨法四大家。主要争论的是天与人、礼与法、名与实、古与今、利与义、王道与霸道等问题。
4、黄老学说及其主张
黄老学派:先秦道家的一个派别。“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末期的老聃;尊黄帝、老聃为学派的创始者,以“黄老之言”为学派的指导思想,故名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总结秦朝骤亡的教训,主张黄老学派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它运用到政治和法制实践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5、《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
6、董仲舒哲学思想
董氏儒学出台的背景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汉武帝时代国力强盛,已经巩固政权的地主阶级需要在思想体系中有自己的理论。,董仲舒在大一统的框架下对儒学作了些改造以孔孟思想为核心,吸收部分道法阴阳等学派的观点构成了新的封建思想体系。此外还有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的影响。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接受
董仲舒其人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天人三策》《春秋繁露》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董仲舒哲学思想及其评价
(1)“天”与“道”之论
天道阴阳的宇宙秩序观和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论(天为万物主宰且有人格意志)人包括天子都有要敬天畏天服从天
(2)“以名正实”观“深察名号”即名第一性实第二性
(3)循环史观五德终始与三统三正说
(4)“性三品”说人之本性分三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评价:对先秦儒学作了改造,其“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但董仲舒的理论也为君王的绝对权威施加了限制:1.皇帝必须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2.朝代的更替依循三统,一个朝代不能无限期的统治下去,大限来临时,它必须让位给另一个朝代。
7、《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1)自然观及形神论(2)认识论(3)历史观和社会政(4)人性论和定命论
《论衡》是对汉代及汉代以前一切学说、思潮加以衡量,评论是非,铨定轻重,批判虚妄之说的唯物主义无神论的重要著作。在《论衡》中,王充吸取了道家黄老学说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在继承前人“元气”的基础上,提出了元气自然论。他认为天与地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元气”是构成天地实体和自然界万物的最初物质元素。“元气”之产生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自生”的,并没神的主宰。他驳斥了“天人感应”说,认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王充的《论衡》,在反对“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中,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把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8、魏晋玄学思潮
玄学的定义和玄学的产生
《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研究三玄的学问为玄学,“尚自然,笃名教”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潮。在魏晋之际产生。东晋时期佛教兴盛,玄学与佛教相互吸收发展,南北朝时逐步衰没。
玄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
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以及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神化的儒学受到质疑,其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统治阶级也需要更精细的思想理论为自己服务。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1、创始者:何晏、王弼的“贵无论”(正始年间)名教出于自然﹐尊卑名份是自然的必然结果。
2、异端:嵇康、阮籍的“逍遥论”(魏晋之际)“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
3、后期代表:向秀、郭象的“独化论”(西晋)名教即自然一切贵贱高下等级,都是天理自然。
余波:张湛为代表讲超生死﹑得解脱
9、道教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也奉老子为教主,讲识道养生也讲天感应和因果报应,还炼丹求仙,以《道德经》《太平经》为主要经典。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通过修炼达到三清(太清、玉清、上清)之境。
佛学东来佛学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即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菩提(觉悟)般若(智慧)
佛教的派别:南传佛教(上座部也即小乘佛教,主要在东南亚和我国云南地区)、汉传佛教(大众部即大乘佛教,在中国内地流行)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与西藏地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大乘教中以《般若经》为主的空宗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