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润田-宋氏形意拳理论-形意大师理论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润田先生谈内劲之法

形意拳名家车润田先生内功极高。在如何发出内劲的问题上,大师曾多次谈到自己的体悟。现根据大师生前在《内功经》上的批注,将大师的体会整理如下:内劲的发出,是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肩与跨、肘与膝、手与足内外六合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下盘的功夫极为重要。六合的能力需要坚持不断地苦练和体悟。

发出内劲的基本要诀是‘以柔而用刚,以缓而用疾’,对此应全面的理解。

发内劲的基本功有四条:

一为‘气血为一’,这是调气培元的功夫。凝气血为一体,聚内气于丹田,发劲才能得心应手。此即习练纳卦盘根功法所得的真实功夫。劲源于内聚丹气之中。

二为‘随机而生’,这是无念领气的功夫。领气发力是在有意而无念之中随机完成的。此即吸之气聚,呼之力达,无念而领,无意而成,力行于无念领气之时。

三为‘曲住伸行’,这是自然拔力的功夫。曲住要身低式小,伸行要伸筋拔力。此即曲住为阴为虚、伸行为阳为实。曲回伸进,闭转腾挪,拔力于曲住伸行之间。

四为‘柔中出刚’,这是起落发劲的功夫。起式时手动为柔,手在胸时出手为刚;落式时含胸为柔,落点时发劲为刚。此即柔中发力,刚出柔中。起如水之翻浪,落如霹雳击地,劲发于一起一落之中。

总之,劲源于气,力行无念,曲伸拔力,劲发起落。此乃宋氏形意拳发出内劲的要旨。车润田大师强调,以上四条,述之为四,用之为一,不可分割,需用心体悟,解其妙意。

车润田先生谈下盘功夫

宋氏形意拳之内功,对下盘功夫极为重视。车润田先生生前练功,纳卦盘根是每日必修之课。大师讲,无论徒手还是器械,在实战中下盘功夫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车润田大师谈下盘功夫的体悟时,强调了三个重点方面:

一、掌握调气是基础。下盘功夫深厚的表现是下盘稳固而上体轻灵,而在习练盘根功夫时,掌握调气法是基础。调气的目的,是要周身气息平和,气血不逆不滞,体质充实精神,这是下盘稳固的基础。不同门派的拳师有各自不同的调气方法,但习练调气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切不可鼓气或憋气,要舌顶上颚,鼻呼鼻吸,不急不缓,呼吸自然,气不外散,气循任督二脉,畅通无滞;二是以意领气,但切不可着意于领气。

所谓‘意领’,是‘有意无念’之领。把握其中的含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可借‘闪念’之意品味其中之妙。

二、习练合协是重点。下盘功夫的习练,以修炼下体各部位的合协为重点。即腰、胯、膝、腿、足合协的修炼。其相互关系是,腰为胯主、胯为膝主、膝为腿主、腿为足主。下体合协,下盘必固。练功时腰要催胯,胯要逼膝,膝要促腿,腿要携足。催、逼、促、携均是后者与前者协调合一。在腰、胯、膝、腿、足中,腰又是其中之首,腰活是下盘稳固的核心之处。

三、把握心态是关键。下盘功夫的积聚,在交手实战中会得到检验,但在实战中,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和应对上,不可能考虑什么调气、合协等问题。一些人练功多年,在实战中仍出现下盘不稳的败象,乃由心态不佳所致。实战中把握心态的要点是不急不燥,不恼不怒,这样气血才不会上浮,上体不沉重,下盘必稳固。这样才能做到招式不变形,步伐不走样,内转不呆滞,腾挪不僵体。因此,在实战中要树立自信、有一个良好的平常心态。

车润田先生谈调气之义

形意拳修炼内功的基本方法是调气。车润田先生在继承宋门先师调气方法的基础上,对调气的内含要义不断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车润田先生对调气的理解和体会,摘要整理如下:

(一)掌握调气之法,必须正确理解内功所讲‘气’的概念。古人将人体之‘气’用‘炁’字表示。其中内含着深刻的意义。古人认为,‘炁’是人体先天之真气。所谓先天,即在娘胎中生蕴而成,真气指的是五脏功能适应自然界变化的整体能力。先天真气旺盛的人,其外在的表现就是精、气、神三宝具强。

(二)形意拳调气,所调的是人体五脏之阴阳。古人认为,脏器自身的功能在内,为阴;其他器官功能的支持作用在外,为阳。这种相互关系就是脏器之间的阴阳关系。因此,调气的实质是促导五脏自有功能的有效发挥;整合五脏之间功能的协调能力。如人认为,肾是人生命之本,肾阴充足,肾水上交,心火下降,水火既济,是调气培元的重点。

(三)古人有多种调气之术,不同门派的拳师各有自己的调气之法,而打通经络是必用的基本方法。经络是人的肢体与脏器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气血联络的通道,不同脏器联络路线的相交点便是穴位。打通经络就是通过意念的作用,意领丹田之气,延一定经络穴位运行。以丹田之气畅通经络,消除淤滞,调动真气,整合内外,聚势而发。

(四)所谓丹田之气,并非吸入之气,而是呼吸时意守丹田,虚灵下沉,阳即收缩,由内所生的‘真息’。这种‘真息’是在意念作用下,人体下腹随呼吸而伸缩产生的波动能量。人出现‘真息’的感受是丹田发热,这个过程也就是气沉丹田的过程。

(五)以意领气是调气的基本功夫,所领之气即丹田之气。所谓‘意领’,古称‘神转’,实质上是‘思而转之’的意思。这种‘思转’的能力是不断练习的结果。以意领气要做到有意而无念,即不着于意也不着于领,意起气即动,意行气即随,意止气即止。有意而无念的‘有’与‘无’,在度上的把握,难以用语言和文字准确的描述清楚,可以从‘有而不经心,无而有意现’的表述中加以体悟。

(六)气沉丹田和以意领气是人的心理作用产生的生理现象,在调动和整合人的内在功能上,心理作用能产生奇特之效。因此,习练调气,练功时的心态要平和,心意要稳静,姿势有立有坐,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皆可受益。调气本身也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不练功时,仍可进行调气的训练,在走路、工作、行止、坐卧等日常生活中,均可用练功时的呼吸方法培植内气,增强调气时无念无意的虚无能力。

车润田先生谈化虚之劲

形意拳的劲法有三,即‘明刚之劲’、‘暗柔之劲’和‘化虚之劲’。一些初练者对‘化虚之劲’很难理解其中的真实意义。车润田大师生前对‘化虚之劲’的理解作过一些笔记,现整理如下,供后学者参考:

‘化虚之劲’是形意拳‘练神还虚’所得到的劲法功夫。‘练神还虚’其源理出于《洗髓经》。所谓练神,实际上指的是人的心态修养。人在世间不可贪得无度,‘净心’是‘练神’的真谛。所谓‘还虚’,就是要回归自然的本体,一切顺乎于自然规律。‘练神还虚’也就是‘顺其自然’。因此,‘练神还虚’是心态、观念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