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

合集下载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第 1 页共 10 页《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一、就业基本状况(附全文)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在,劳目录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前言 : 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一、就业基本状况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二、积极的就业政策织。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人口与劳动力四、农村劳动力就业 2003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2.92亿(不五、妇女、青年和残疾人就业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六、二十一世纪前期就业展望湾省)。

全国16岁以上人口为99889万人, 其中城镇42375万人,农村57514万人,经前言济活动人口76075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76.2%。

1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度占6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6%,技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术工人中,初级占61.5%,中级占35%,高多的国家。

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级占3.5%。

艰巨、紧迫。

就业总量中国政府从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4432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中国政府依据《中华人万人,其中城镇25639万人,占34.4%,乡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村48793万人,占65.6%。

1990―2003年,动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共增加从业人员9683万人,平均每年新增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就业,不断满足745万人。

劳动者的就业需求。

就业结构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通过实践探索并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1990―2003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就业政策。

目前,中国已建立起市场导向的由18.5%提高到29.3%,从业人员达到21809就业机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富余人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定在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21.6%,从业人员达到16077万人,第一产构调整中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60.1%下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降到49.1%,从业人员为36546万人。

就业政策解读

就业政策解读

就业政策解读
就业政策解读
一、就业政策的定义
就业政策是指国家在就业市场上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其目标在于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安定,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就业政策的内容
就业政策的内容包括:(1)实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包括减少企业成本、改善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就业促进政策、推行就业安置政策等;(2)实施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包括提高劳动合同的完善度、改善就业条件、提高就业保障水平等;(3)实施有利于稳定就业的政策,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等;(4)实施有利于高素质就业的政策,包括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技能水平、提高职业发展潜力等。

三、就业政策的实施
就业政策的实施主要有:(1)减税,以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增加企业的利润,促进企业招聘更多的劳动者;(2)提供就业补贴,减轻劳动者的经济负担,促进劳动者就业;(3)建立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宣传和咨询,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4)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劳动者的家庭负担,促进劳动者就业;(5)实施劳动者技
能培训计划,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增加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6)实施就业安置政策,为失业者提供帮助,促进失业者的就业;(7)实施政府招聘计划,增加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申论热点: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一、我国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到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亿多人,比年末增加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下;“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

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到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万个左右。

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六是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

主要有四大因素抑制了高经济增长带动高就业。

这四大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有些岗位却没人去做,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积极的就业政策

积极的就业政策

积极的就业政策一、就业失业登记工作职责:了解辖区内人员基本信息,登记其就业失业状态。

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工作方法:为劳动年龄范围内的辖区居民进行就业失业登记。

了解失业人员的就业意愿,掌握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信息,做好记录,为提供包括:技能培训、推荐安臵等就业援助后续跟踪服务做好准备;登记就业人员的就业信息。

并为上述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宣传优惠政策。

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愿望且处于失业状态的下列对象:1、女性年满40周岁或男性年满50周岁的失业人员;2、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人员;3、失地农民;4、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或者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5、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6、毕业1年以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7、残疾人;8、各级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成年孤儿和社会成年孤儿。

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可根据具体情况享受各类相关优惠政策。

(一)税收政策1、自主创业税收政策(1)享受对象: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人员;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

(2)减免标准:在前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标准依次扣减应缴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2、单位吸纳税收政策(1)减免对象: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2)减免标准:在前3年内按每人每年4800元的标准依次扣减应缴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二)收费政策1、扶持对象(1)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就业困难人员,一次性享受三年免缴档案保管服务费。

(2)离校后未就业的武汉市生源毕业生,在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后,免缴两年档案保管服务费。

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与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与民营经济发展
导下 ,劳动部 门 介绍就 业 、志 愿组 织起 来就 业 和 自谋 职 业相 结合 的 “ 结合 ”就 业 方针 , 三
维普资讯
杜保财务理论与实践
2 0 年第4 06 辑
打 开 了就业 的 “ 扇门 ”。在 这一 方针 指 导下 ,结合 国民经 济调 整和 企业 整顿 ,通 过调 整 三
革 ,采取 了农 村土 地承 包 、城 市物 价 改革 、福利 市 场化 改 革等 手段 ,培 育消 费 品市场 。然 后 是开 放 国 内和 国际市 场 ,允许 民营经 济发 展 ,引入外 资等 。 与此伴 随 的是 资金 、技 术市
场 的开 放 ,尤其 是 劳动 力市 场 的开 放 ,鼓 励 农 村 劳动 力流 动 就 业 ,实行 市 场 导 向就 业 机
制 ,使就 业 形式 更加 灵活 ,从 而促 进 了 以劳 动密 集 为主 的 民营经济 的发展 。


2 世 纪8 年代 以来 ,就 业体 制 改革 的核心 是 形成 市场 导 向的就 业机 制 0 0
我 国 民营 经济 的发 展 一直 遵 循 市 场 原 则 。 农村 土 地 承 包 制度 的改 革 丰 富 了农 产 品供 给 ,并 为城 市 消费 品市 场 的发展 奠 定 了供给 的基础 ;而 城市 物价 改 革 、福 利 市场 化改 革 等 则 奠 定 了消 费 品市 场 的 需 求基 础 。 就 业体 制 的 改革 十 分 关键 ,一 方 面解 决 了市 场 管 制 问
的用 人主体 地位 。
1 9 年 ,国务 院颁布 了 《 92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规定国有工业 ・
企业 用 人 不 受时 间和 数量 的 限制, 一 步推 动 国有企 业 进 入 劳动 力 市场 。 1 9 年 1 进 95 月开 始

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历史贡献

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历史贡献

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历史贡献一、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历史背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一直将就业政策作为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就业政策就成为了我国社会政策的重要方面。

通过加大对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我国在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为各种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稳定了社会就业局面,这是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历史贡献之一。

二、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我国的就业政策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我国不断加大了对就业政策的支持力度。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鼓励创业就业、促进灵活就业、推动产业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形势的持续改善。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国就业形势的长期稳定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深度影响正是由于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才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得到了长期的改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就业政策逐渐从保障就业向促进就业转变,从单一的政策工具向多元化的政策组合转变,从以城镇就业为主向城乡一体化就业促进转变,这些转变为我国的就业政策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积极就业政策不仅在经济层面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层面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四、我对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历史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不仅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同时也为各种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未来,我希望我国能够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就业局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总结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历史贡献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加大对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我国成功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各种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稳定了社会就业局面。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政策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政策
5)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数 年工作经验”的招聘广告随处可见。
2、大学生就业难情况分析
6)性别歧视:普遍歧视女性。理由:1、生 育哺乳。2、提前退休(家庭责任)。3、劳 动强大不够。4、性别差异
7)生源、地域歧视:有些大城市(上海、广 东等)歧视外地人。信用社、铁路、电力等 行业主要接收本系统内部人士。甚至部分公 务员招聘也做户口限制。
3)高校及教育系统反应较慢:扩招使得毕业生供应 数量激增,社会需要消化的一个过程。学校专业设 置、专业教育、就业及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知识更新较慢,社会实践机会不多。
2、大学生就业难情况分析
4|)传统就业渠道的吸纳能力降低: 2000年以前,政府、企事业单位是吸 纳大学生的主要渠道。但目前政府机关、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面临的精兵简政压 力很大。中小企业虽然数量巨大,但因 其保证能量有限、机构不健全、工资待 遇低,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有限。
8)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强:1、盲目、随 波逐流、、无目标、无规划、无措施。2、主 要优势不突出,专业拼不过熟练工,体力拼 不过农民工。3、个人期望值高,家庭期望值 高。
3、世界各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日本:大学生求职平均要找16家企业。 加拿大:大学生要在实习中捕捉机会。 巴西:大学生习惯“先就业后择业”。 俄罗斯:30%大学生要改姓,在本专业外就
业。 西班牙:大学生坦然做“蓝领”。 美国:大学生靠密集新希望找工作。 综合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三、大学生就业政策
鉴于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首要了解就 业政策,以有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
2009年3月17日,教育部下发《国家 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 首次以公告形式公布了国家促进普 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包括20条 新举措,将对五类大学毕业生提供补偿 学费、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

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时政)》2023年第12期12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就业〔2023〕4号),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以下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文。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决定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進行动”,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1.强化统筹部署。

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要按照“秋季校园招聘月”“寒假暖心行动”“春季攻坚行动”“百日冲刺行动”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统筹做好本地本校工作安排,落实落细各项工作要求,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2.强化协同联动。

各省级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沟通衔接、分工合作、协同联动,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公共服务的重点群体,争取更多岗位、资金、培训、服务等公共资源向高校毕业生倾斜。

要牵头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3.强化高校责任。

高校是做好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

加强学校党委组织领导,把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常委会重要议题定期研究推进。

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制定就业工作方案,分级落实工作责任。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一、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显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就业政策,作为政府引导和调控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手段,其制定与实施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品质,更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就业政策,通常是指国家为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促进大学生就业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

这些政策涵盖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创业扶持、就业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政策体系。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等,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同时,各级政府还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应对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政策宣传普及不够、政策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研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效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普及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伴随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其实施效果,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专题十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专题十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专题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业问题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开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

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的权利。

重视就业工作,是维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

(6)促进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7)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通过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可以更直接更有力地惠农支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可以改善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条件,让农民有病能治并治得起病,为落实农民的医疗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4)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简述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

简述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

简述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进行描述。

概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就业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面临着庞大的就业压力。

为了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当前的就业方针。

当前我国的就业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业优先。

政府将就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促进就业作为稳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实现全面就业。

其次,创业就业。

政府积极推动创业就业,鼓励和支持各类人群创办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挥创业就业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相互促进。

再次,灵活就业。

政府鼓励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包括自由职业、兼职工作、共享经济等,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适应个体和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技能就业。

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满足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的就业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向好。

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满意的就业岗位,就业率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同时,创业就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技能就业方面,职业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投入,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

然而,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紧缺和就业岗位不对口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毕业生和劳动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就业创业环境和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对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面临着融资难、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此外,就业服务和保障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在促进就业、创业、灵活就业和技能就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大学生就业与政策支持

大学生就业与政策支持

大学生就业与政策支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大学生就业。

本文将从就业形势、政策支持和政策效果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就业与政策支持的关系。

一、就业形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企业的用工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

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影响,许多传统行业就业机会减少,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因此,政府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大学生就业。

二、政策支持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他们的就业。

首先,政府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就业岗位。

其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如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和贷款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大学生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最后,政府还积极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器,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三、政策效果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首先,政策措施本身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很多高校毕业生通过各类创业政策成功创办了企业,积极就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其次,政府的就业指导和培训服务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政府提供的职业规划和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了解了不同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决策水平。

最后,政府打造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为他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紧迫且复杂,需要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来予以解决。

当前,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业扶持政策、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手段,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就业。

然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继续改进和创新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重要意义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重要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它表明我们党和政府从解决关系钽电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提出“十五”期间,中国城镇就业状况虽然得到改善,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呈递增趋势。

然而,据有关部门预测,从2M6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每年将新增550万劳动力:按年城市化速率1%,城市每年需要按纳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1咖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深入改革,再就业劳动力将有450万人;加上往年积累的失业劳动力,城镇每年需要解决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人。

而根据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实际就业岗位在1咖万人左右,就业人口增速快与就业岗位增速馒不相协调产生的就业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这就决定了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我国都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温总理的这个“乘除法”把我国问题的症结描绘得琳漓尽致。

删3年,自我国第一次把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以来,各地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都把是否有利于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

积极的就业政策由此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取响。

(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I劳动就业是财富之源。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劳动就业,实质亡就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结合是任何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源泉。

没有就业,就意味着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失业的存在,既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也减少了社会财富的增加。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11.11•【文号】教就业〔2024〕5号•【施行日期】2024.11.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指导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就业〔20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决定实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1.加强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研判。

各地各高校和分行业就业指导委员会要定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调查,通过调研走访企业、委托专门机构开展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行业、区域人才供求信息,及时掌握就业市场需求变化。

鼓励各地积极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就业市场需求分析会商机制,协同开展人才需求分析预测工作,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引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2.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

各地各高校要结合本区域发展实际,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提高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更好促进供需适配。

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

3.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

各地各高校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高校毕业生稳就业措施十五条

高校毕业生稳就业措施十五条

高校毕业生稳就业措施十五条为全面做好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就业服务,扩大就业渠道,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措施:(一)支持落户就业。

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开设落户绿色通道,在校大学生持学生证、身份证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大学生(含留学回国大学生),持毕业证书原件(留学生持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身份证及相关证明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县公安局负责落实)(二)适当延迟办理录用接收手续。

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和签约录取时间。

对延迟离校的应届毕业生,相应延期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后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

(县人社局负责落实)(三)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学本科毕业生定向招聘、免费师范生定向招聘、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公开招聘等形式,招引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和研究生来眉就业。

(县人社局、教体局、卫健局负责落实)(四)优化服务保障。

民生保障部门向有意愿在就业创业的毕业年度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享受购房、交通、教育、医疗等针对性优惠措施。

(县民政局、教体局、人社局、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卫健局、医保局负责落实)(五)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开展“百名学子看”“高端人才行”“就业大家谈”等系列活动,让高校毕业生走进、了解、留在、融入。

(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团县委、县教体局、人社局负责落实)(六)开辟就业岗位。

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要积极引导县内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态、充分挖掘就业潜力,增设一批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

(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负责落实)(七)加大就业扶持。

县内各类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为其缴纳社保费的,按企业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企业不超过50%的社会保险补贴(不含个人缴纳部分),补贴期限不超过1年。

当前我国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今后走向(精简版)

当前我国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今后走向(精简版)

当前我国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今后走向当前我国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今后走向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今后走向展开探讨。

当前我国的基本就业形势当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16年底,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2016年底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比2016年底增加1138万人。

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比2016年多增44万人。

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的较低水平,四季度末为4.05%。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经济拉动就业能力将下降;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但目前每年只能提供就业岗位1200万个左右;重点人群就业任务繁重,2016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727万,比2016年增加28万,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富裕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就业800万~900万人,并且2亿多农民工中还有很多人工作岗位并不稳固。

因此,无论是目前还是今后较长时期,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是一个基本特点,也将给我国的就业政策带来重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党和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从2002年以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就业促进政策
一、中国的积极就业政策
我国的积极就业政策起源于2002年,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经过三年实践和不断总结完善,于2005年底,逐步形成了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2007年8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颁布了《就业促进法》,使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和机制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积极就业政策要点
1.把是否有利于就业增长作为经济政策选择的重要条件。

在产业结构上,鼓励发展吸纳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形式上,鼓励发展对就业增长贡献大的民营经济;在企业类型上,鼓励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就业形态上,鼓励支持劳动者通过多种灵活形式实现就业。

2.通过定额减免税费和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以每户每年8000元纳税额为限,对超过限额的税金予以减免;对缺乏经营资金的,给予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及相应的财政贴息。

3.运用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费补贴、担保贷款和贴息等政策杠杆,
鼓励企业雇用下岗失业人员。

对商贸、服务业企业,按新招下岗失业者人数,以每人每年4000元为限,三年内相应核减企业纳税额,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

4.对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帮助他们摆脱失业困境。

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必须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并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和岗位补贴。

对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

5.通过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培训,促进下岗失业者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者非农就业。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下岗失业者和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对帮助下岗失业者再就业、帮助农村劳动者非农就业的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职业介绍补贴。

动员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下岗失业者和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对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者和农村劳动者给予培训费补贴,对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再给予技能鉴定补贴。

6.将失业治理的防线提前,运用政策杠杆预防和调控。

建立失业监测预警机制,鼓励企业稳定劳动关系,规范企业裁员行为。

对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安置富余人员给予一定时期的税收优惠,引导企业在重组改制过程中妥善安置原有职工。

7.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促进就业形成联动机制。

对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者,严格失业保险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领条件和程序,将申领条件与是否接受职业培训、是否积极求
职、是否参加公益劳动挂钩,使不劳动者受到约束。

(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基本解决了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伴生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实现了就业平稳增长和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1.全国6年来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300万,年均新增就业由前五年的700多万提升到1000万。

2.全国有近3000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已基本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

3.6年共帮助830多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助了一大批原本就业无门、靠救济苦熬的人员走上工作岗位。

4.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破产安置,使300多万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实现平稳转移。

5.这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上被控制在4.5%左右,没有出现大的攀升。

二、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带来的严重影响,中国政府将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结合扩大内需的经济措施拉动就业。

一是在安排政府投资和重
大建设项目时,同步考虑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力求实现就业增长。

二是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时,明确就业岗位的具体安排,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并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三是在项目开工建设时,同步启动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四是在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尽可能吸纳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

五是鼓励农林水利、国土整治、生态环保等工程建设实行以工代赈。

2.帮扶企业克服困难稳定就业。

一是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二是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四项社会保险费率。

三是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支付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四是运用培训补贴鼓励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稳定职工队伍。

五是对不得不实行经济性裁员的困难企业,允许企业在与工会和职工依法平等协商一致后,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

通过保企业来保岗位,通过稳定劳动关系来稳定就业。

3.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是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就业。

将现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个体经营和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延长一年。

二是改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状况。

适当提高公益岗位就业人员的岗位补贴标准。

三是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的稳定性。

适当延长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

四是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带动就业。

实行力度更大的创业扶持政策,同时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
服务。

4.采取针对性更强的就业促进措施。

一是对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参与科研项目、自主创业、参加就业见习给予政策支持。

二是对跨地区就业农民工搞好输出输入对接,并结合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稳定农民工就业;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结合家乡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三是强化对城镇失业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通过进一步开发公益岗位进行安置。

5.实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今明两年,依托技工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四类培训。

一是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二是对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三是对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四是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预备制培训。

6.与社会伙伴携手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

一是以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对象,通过安排见习、组织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完善网络招聘平台等措施,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二是以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和受灾地区劳动者为对象,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服务。

三是以流动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为对象,开展“送信息、送培训、送政策”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2009-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