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中国文化的汉语委婉语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应用研究
odern chinese
2008.02
引言
委婉,是一种修辞技巧,又称作婉转、避讳、婉曲,是将新的字词使用在原本无法大声张扬、有负面涵义、具有攻击性或在社会脉络中有禁忌的地方。
委婉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可以直呼皇帝的名字或使用与其相关的字汇。
基于对中国文化的顺应,汉语中产生了很多委婉语。
在使用委婉语的过程中,要顺应语言交际者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从而选择恰当的委婉语。
委婉语的发展还遵循对时代的顺应。
本文拟在顺应理论框架下,浅谈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的汉语委婉语的使用。
一、顺应理论
Verschueren 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LinguisticAdaptation(1987)中提出了“顺应”理论,又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1999)中进一步阐释了该理论。
他指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进行选择和顺应的过程。
围绕语言选择有三个关键概念:
1.可变性(variability):说明语言选择得以进行的可能范围;
2.协商性(negotiation):指出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或按照严格的形式--功能关系进行,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
3.顺应性(adaptability):使人们将语言选择变得具有协商性(从选择的一个可变量的范围之内),以便刚好满足交际需要。
换言之,可能的语言选择的范围并不是静态的、稳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语言使用者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便是灵活地运用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以满足交际的需要,即语言的顺应性。
语言顺应包括语言顺应环境,或者环境顺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相互顺应。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研究语言使用规律提供了较充分的描述理论框架。
根据顺应理论,语言顺应研究可以从语境顺应方面出发。
语境顺应包括所有的交流语境因素,即“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语言选择就必须内在
顺应,顺应语言现实以及文化习俗。
并且语言运用的顺应过程是动态的,语言选择可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获得,也可能创
顺应中国文化的汉语委婉语
□徐文琼
摘 要:委婉语的使用过程就是言语交流者选择语言、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
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的顺应,同时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委婉语 顺应理论 动态顺应
造相当的语境,直到下一语境产生作用的时候才使其作用消失。
那么,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能清楚地说明现实生活中汉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吗?
二、语言对中国文化特征的顺应和产生的委婉语文化,有其特有的规范和价值取向,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注意相关的社会文化规约,并指导言语交流。
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一个民族语言的应用就反映了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
认知语用学认为:委婉语信息的解读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的支持。
委婉语的使用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文化意识以及该民族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一)中国文化特征
中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文明,政治色彩亦相当的浓厚。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其影响,并且永远不会从本质上与之脱离。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儒家思想文化的浸润下,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群体为中心的民族,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文化。
因此,顺应中国文化的委婉语的使用就集中在了对“礼”文化的顺应上了。
“礼”,在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创造性的变更以后,成为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体系。
在西周时期,“礼”由宗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变为周人的社会风俗与道德标准,谓之“周礼”;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孔子将“礼”加入道德原则中;汉代,董仲舒将 “礼”融入封建道德规范中,谓之“三纲五常”;宋明时期,面临新的社会问题与道德危机,儒家学者将“礼”视为“理”的外在体现,使“礼”法律化。
经过这四次的变更,“礼节”“礼仪”“礼貌”“礼让”深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许多委婉语也随之产生。
委婉语的使用构成了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禁忌的内容取决于社会群体的态度,反映了社会对语言的影响。
(二)顺应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委婉语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封建集权制持续的时间最长,形成了森严的封建集权等级制度。
为了顺应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也无不反映出等级尊卑观念,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
对死亡的婉称以及对称呼的禁忌是顺应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所产生的最突出的委婉语。
语言应用研究
odern chineseM
2008.02
1.顺应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所产生的死亡委婉语中国古代有着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从君主到平民,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
人生前的社会地位的尊卑影响着人死后所采用的委婉语。
《礼记・曲礼》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
”可见,同样是死,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说法有严格的区别,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观念。
对于封建帝王之死,除了用“崩”之外,还有“驾崩”“山陵崩”“弃群臣”“宫车晏驾”“千秋万岁后”等委婉语词,而皇后、皇太后之死也可以称为“晏驾”,这些词语不仅具有专用性,而且也极言其尊贵的社会地位。
人们的用语往往显示其身份。
在不同的社会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语言行为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对于不同的年龄之死,也有不同的表述:少壮而死曰“夭”,不满七、八岁而死曰“凶”,不满二十岁而死曰“短”,未婚而死曰“折”,未成年而死曰“殇”。
随着社会的发展,委婉语的使用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但是就社会不同地位或不同级别的人而言,死亡委婉语又呈现出一种新的语用趋势,即国家政要或相当级别的领导去世,在正式场合要用“逝世”;而一般老百姓则婉言“去世”,或直言“死”;科技文化界巨人去世,还可以用婉称“巨星陨落”。
这些委婉语的使用同样反映着“等级”的延伸。
2.顺应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所产生的称呼委婉语
称呼委婉语包括“避国讳、避圣讳、避官讳、避家讳”。
汉民族的称呼禁忌在周代已经走向制度化,而进入封建社会后,受封建伦理纲常观念的影响,关于名字的避讳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
避国讳:我国封建社会自秦代以来,各代对当朝皇帝名字都要全国性的避讳,这也是避讳中影响最深、范围最广的一种。
例如,“秀才”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候就已出现,指具有优秀才能的人,但到后汉刘秀当了皇帝,为了避其讳,便将“秀才”改作“茂才”。
避圣讳:指不能直呼“至圣”孔子之名。
避官讳:封建社会一些有权势的官员也将自己的名讳强制形成制度。
例如,宋代有个州官叫田登,自讳其名,竟命州内吏民不准用与“登”同音的字,犯者每受鞭笞,于是全州皆呼“灯”为“火”。
上元节放灯,州吏出告示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于是民间留下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讽刺性成语。
避家讳:家讳指对有血缘关系的尊长的名字避讳,又称私讳,这是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种避讳方式。
如司马迁写《史记》,因其父名“谈”,所以把“赵谈”改为“赵同”,把“李谈”改为“李同。
现在,中国已不再是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了,但是在家里,子女仍然禁忌直呼长辈的名字,更不能叫长辈的乳名,与长辈名字相同或者同音的字也有所避讳。
即使同辈之间,往往出于对对方的尊敬,也不便直呼其名。
就连在给新生婴儿起名的时候,也会避免使用长者名中已有的字。
在社会交流中,人们也往往不直呼年龄或地位高于己的人的名字,通常会称之“张老师、刘组长、书记、校长”等等,以示尊敬。
直呼其名,往往视为不礼貌。
在对长者或上
级讲话时,用语往往更显尊敬,比如人们会用“您”代替“你”,用“贵姓”代替“叫什么名字”。
否则,就显得不礼貌。
而对自己,则往往用语谦卑,以衬托他人的地位高于己。
这些委婉语,皆是顺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而产生的。
中国“礼”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根植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3.顺应汉民族中庸和谐社会观念所产生的委婉语语言承载、映射出各种社会观念。
汉语委婉语同样反映出汉民族历史文化构成中的中庸和谐的社会观念。
中庸和谐,是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种主流的社会意识。
儒家的经典文献《中庸》把“中和”思想视为人的本体观念。
汉民族把不偏不倚、公正和谐的公允态度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反对“过犹不及”或固执一端而失之于偏颇的思想和做法。
“中”,就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内蕴于心,完全不表现出来;“和”,就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即使要表露出来,也需要加以适当的节制,使之和谐地表现出来。
在社会上为人处事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和保持“中”,这样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标准。
在这种中庸思想的影响下,汉族历来就很重视和谐。
所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始终把和谐当作人际交往、安家治国的准则。
顺应这样的社会规约,人们在谈及令人不愉快、伤害他人情感的事情或现象时便大量使用委婉语。
以有关“疾病”的委婉语为例:
疾病是一种不幸,为了避免产生尴尬情形,即使有人生了病,也尽量把病情说得轻一些,总想把疾病“大的化小,小的化了。
”故常用一些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一些疾病。
如“不舒服” “不适”“欠安”等。
对于“残疾”,人们更是敏感,总用“腿脚不灵便”“耳朵有点背”“失聪”“眼睛不好使”等浅言其残疾程度。
将“傻”说成“弱智、低智”;将“秃顶”说成“歇顶、谢顶”;把“面带病容”说成“气色不佳或气色不好”;称“癌症”为“不治之症、绝症”。
时至今日,这些汉语委婉语还活在人们日常语言中。
顺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又产生了大量新的委婉语。
例如,在国际事务中,同样注意使用中庸和谐的委婉语,如不说“经济落后国家”,而用“第三世界”称之,以避免直接的语言刺激,改善关系,创造合作发展前景。
对国内事务不说“经济萧条”,而说“经济不景气”。
这些都是顺应汉民族中庸和谐社会观念而产生的。
4.顺应时代发展的当前委婉语用法
语言禁忌作为文化的载体,跟社会文化具有一种“共变”关系,即社会文化的变化常常引起语言禁忌的变化,比如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人们对语言禁忌的理解也会随之发生变异。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许多新的语言禁忌会不断产生,而一些旧的语言禁忌也可能渐渐消失。
当一种委婉语受污染,已经成为“坏”词,人们就开始避言之,另一种委婉的表达就随之产生。
但所有新的委婉语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文化的限制和影响。
顺应新的社会现象、社会生活也就产生了新的委婉语。
模糊语词的使用能达到委婉的效果,所以模糊语词在汉语中大量使用,形成相应的委婉语。
如“有困难”隐含着“穷”,“腿脚不方便”实指腿脚有残疾。
这样的模糊语词与禁忌语紧紧相连。
外来语词也可代替本族语的禁忌表达,成为汉语中的委
语言应用研究
odern chinese
2008.02
婉语。
外来语词和本族语意义相同时,使用外来语能避免可
能出现的尴尬与难堪。
比如人们多使用“罗曼史”代指具有
浪漫色彩的恋爱故事,W.C就常常用来代指“厕所”,“bye
-bye”婉言“分手”或“离婚”。
汉语中还有大量的同义词可以表示委婉用法,例如人们
宁愿用“残疾”或“残障”而避免用“残废”,尽管它们
只有一字之差,交流效果却完全不一样。
人们也经常使用
第一人称的复数“我们”代指“我”或者第二人称。
老师
们更多地说“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而不是命令式的
“你们要……”人称代词“我们”让说话者和听话者感觉
彼此更接近。
省略也是一种很好的委婉表达。
我们可以省去会令人尴
尬或不快的语词以达到委婉的效果。
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
“□、*、——”经常被用来表示隐去的禁忌语。
省略的语言
往往是粗俗不堪的语词或者人们不愿提及的话。
“那你还可以
到街上去要——”,“饭”字就被省掉了,使语气变得委婉。
实际委婉语的形成往往是因为使用间接语。
例如:“你
能帮我拿一下书吗?”看起来问的是听话者是否具有拿书
的能力,但是采用疑问句的形式,实际上间接表示的意思
是“给我拿一下书!”由于命令的形式往往使人不快或者
不愿意执行说话者的要求,而委婉的请求能使听话者更容
易接受,所以委婉语在此间接请求中的使用保证了交际的
顺利进行。
如果说语言是交流的基本工具,那么委婉语就是联系人
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众所周知,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
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变化的。
红遍大江南北的《手
机》中说到“做人要厚道!”,时下已成为典型的委婉用
语。
当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语言或者行为表示不满的时候,常
常使用这句经典台词。
除了传统的委婉用法外,还有使用模糊语词,借用外语
等,都是委婉表达法。
为顺应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观的改
变,委婉语的使用情况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是顺应中国社会传统文
化的结果。
这些委婉语的使用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社会规约
和心理世界。
随着社会的变迁,语言的发展,委婉语的使用
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但都是围绕社会生活所做的改变,也
就是说,委婉语的选择使用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
顺应理
论从认知语用学这一较新的视角对委婉语话语理解过程进行
分析阐释,表现出了较强的解释力,是对以往委婉语研究的
拓展和创新,不仅为人们更好的理解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了认
知心理基础,也为这一语言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表达效果
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更为人们积极有策略地使用委婉
语顺利进行交际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New York,Sydney,and Auckland:Arnold,1999
[2]曹 禺.曹禺剧作[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
[4]何木英.语言选择与文化取向——解读谭恩美《喜福会》
的语码转换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0) .
[5]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的社会文化构成及语用发展[J].广西
社会科学,2005,(12) .
[6]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Verschueren
《如何理解语用学》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3).
[7]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9]杨文全.语言禁忌与汉民族俗信文化心理探赜[A].中华文
史论丛,第七十五辑.
(徐文琼,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