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城市雨洪管理经验的报告

合集下载

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

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
把地震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日 为防止水患, 本城市排水系统十分发达。有关统计数字表明, 本全国 本降水多, 日 日 共埋设地下管道 3 万公里, 2 年来增加了4 4 近 0 倍。走在马路上, 人们会发现排水系统的井
盖很多, 有的直径约 1 上有数个小孔。路旁有排水沟, 米, 上面覆盖有漏水孔的水泥板。排 水系统井盖上有的写有“ 雨水” 二字, 有的写着“ 合流” 表明是雨水和生活污水的汇合处。在 风景区的井盖上都镶有瓷砖, 装饰的与地面瓷砖一样。日 本的清污技术发达, 又注意排水系 统的保护和维修, 所以再大的雨, 城市很少出现积水现象, 更不容易发生水灾。
11 灾害与致灾因子 .
灾害(isr是以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t) dae s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的结果体现的。灾害的引 发和发生过程要有一定数量的、 存在相关联系、 相互制约的致灾因子(a r )致灾因子的 hzd , as
收稿 日期: 040-5 20-80 ; 修订日期 : 041-3 20 -02
2 日 本城市防灾公园建设的经验
分布空间广泛的、 种类多样性的城市灾害问题在发达国家也是频繁发生, 城市灾害成为 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大突出的问题。但是, 如果人们注意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城市 灾害将会减少、 灾害程度就会减小。这方面日 本城市防灾公园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2 1 重视城市防灾设施建设 . 日 本的公园分为城市公园、 然公园以及其他公园三大类。城市公园由各级政府兴建 自 和管理; 然公园主要是森林和湖泊风景区; 自 其他公园包括街心公园、 海上公园以及住宅小
第 1 卷第 4期 3 2 0 年1 月 04 2
世 界
地. 理 研
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 ORL REGI D ONAL T S UDI ES

日本地铁被淹和防汛启示

日本地铁被淹和防汛启示

日本地铁被淹和防汛启示他山之石从日本地铁的防汛经验中我们能学到什么JAPAN导读: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降雨量激增,一些地方的降雨量甚至突破了历史极值。

其中尤以河南等地发生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给城镇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在网络上,许多郑州地铁被淹的视频和图片流传,看罢令人揪心。

当我们在为河南加油、为逝者哀思的同时,也应该未雨绸缪、未焚徙薪,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地铁等地下空间的防汛能力。

为此,我们整理了部分日本地铁的洪水防治经验,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01为什么说地铁被淹危害大?7月20日晚,由于雨势过大、进水过多,郑州地铁5号线站内积水严重,500多名乘客在地铁内被困超过3个小时。

最终造成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令人扼腕叹息。

为什么地铁被淹后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其实,不同于地面空间,地下空间遭受洪水灾害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一是疏散线路有限。

当洪水倒灌进入地下空间时,地下人员疏散出口与水流入口必然重合,人员逆水流疏解时难度极大,且极易发生危险。

二是灾害发生迅速、反应时间短。

由于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隔绝,处在地下空间的人员对地面情况掌握较少,在主观判断上容易出现迟缓。

一旦出现出入口被淹的情况,地下空间会迅速被淹没。

此时如果水深超过一定水平,还会存在因水压差别造成无法开门的情况。

三是浸水停电导致各种设备停运的可能性极高。

地铁机电设备往往设在地下,浸水后电力系统会遭到破坏,这就会造成运行的列车停运(且位置极有可能在隧道而非站台内)、地下空间能见度降低、自动门无法开启、防水门无法关闭、排风换气系统瘫痪而导致人员窒息等多种问题,给人员疏散带来了极大困难。

这也就很好地解答了网络上很多人的疑问:为什么地铁不停运?为什么会困在车厢内部?为什么有人不出站要往回走?#02日本的境遇作为一个全境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各类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对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相当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相当完善的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和政策体系。

国外雨洪管理经验

国外雨洪管理经验

美国雨洪管理技术美国雨洪管理体系——LID,低冲击开发模式1、模拟自然的雨水管理过程模拟自然界雨水蒸发、渗透、径流过程,通过一系列容纳、溢流、分流以及渗透和排放系统的综合作用来对城市雨水进行模拟自然的雨水管理;2、建立雨水分流器是分流系统的第一个部分。

收集的雨水一部分排放到下游、一部分收集在水处理系统中;3、创造截留系统是分流系统的第二个部分。

创造若干个收集区域来对雨水径流截留(植物屋顶、生物容纳池、喷灌收集箱等);4、设计渗透和排放路径模拟自然界雨水渗透和排放过程,布局雨水排放路径,讲多余的雨水从容纳设施中留出,并分流成若干个渗透和排放部分;5、艺术设计把雨水管理每个过程作为城市景观(下沉花园、雨水花园、屋顶花园等),让市民体会和欣赏每个过程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项目东方银行大厦俄勒冈州会议中心背景1、大型建筑、22253平方米屋顶2、持续九个月的大雨3、超负荷的旧城市下水管网结果1、增加雨洪下渗时间和数量2、减缓雨水对建筑外立面墙体冲刷3、景观艺术性、展示当地材料特色三大体系1、叠水体系一系列浅滩、小瀑布、串联水池构成每个水池有0.46米的高差整个体系长969米,宽1.8米2、石材体系水渠底部——青灰色石板水渠边缘——鹅卵石水渠墙面——玄武岩3、植物体系镶嵌于整个体系吸收污染物、防冲刷等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Ray and Maria Stata中心户外截留池1、下凹绿地2、截留来自左右两侧的屋顶雨水3、渗透、过滤、净化水质住宅小区设计(奥克兰)——基于LID技术德国雨洪管理技术主要技术系统1、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2、雨水屋顶花园利用系统3、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4、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1、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集雨面:以屋顶为主屋顶材料:瓦质屋面、水泥混凝土屋面系统利用:家庭、公共和工业等非饮用水(浇灌、冲厕、洗衣、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主要技术系统2、雨水屋顶花园利用系统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控制非点源污染和美化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的预处理措施。

国外治理城市水灾的经验及其启示

国外治理城市水灾的经验及其启示

国外治理城市水灾的经验及其启示崔艳红【期刊名称】《城市与减灾》【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29-31)【作者】崔艳红【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众多城市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城市水灾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引发城市水灾,导致77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历史上,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柏林等国外大城市也都曾遭遇过严重的城市水灾,在长期实践中,相关部门和人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通过修建完善的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建立洪水风险管理系统、制定健全相关法律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城市水灾的风险,这值得我们借鉴。

现代大城市是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交通拥挤,一旦发生强降雨,往往会导致城市水灾。

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在其发展进程中就曾多次遭遇严重水灾,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如1982年7月23日日本长崎发生强降雨,总降雨量达到500 mm,引发城市水灾,造成299人丧生,1193间房屋倒塌,2万余辆汽车损毁;2000年韩国首尔暴雨成灾,导致49人死亡,交通、电力、通信等系统瘫痪;2007年7月20日伦敦发生城市水灾,部分地区积水超过60 cm,希思罗国际机场141个航班被迫取消,25个地铁站遭水淹。

由此可见,城市水灾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会经常遭遇的灾害,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的相关部门,在治理城市水灾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修建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工程。

为防范城市水灾,国外的一些大城市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覆盖整个城市、规模庞大、功能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其标准普遍高于国内,如纽约的地下排水系统按照“10至15年一遇”的标准修建,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标准。

伦敦和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虽然已有上百年历史,但依然功能强大,尤其是被称为“地下大水库”的巴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

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防洪排涝经验与启示

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防洪排涝经验与启示

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防洪排涝经验与启示刘波【摘要】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在多年的防洪排涝实践中,形成一些别具特色的模式:构建立法防涝与环保型混合下水道并重的模式;完善的科学规划与应急保障机制;形成城市河网分洪与排涝设施的多功能应用.我国城市应吸收借鉴世界城市的经验:加强城市防洪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防洪格局;疏浚城市河流水系,科学安排城市排水调度,提升城市绿色面积的吸附能力;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工作,提升市民城市公共安全防灾文化意识.【期刊名称】《城市观察》【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6页(P145-150)【关键词】世界城市;防洪排涝;城市规划【作者】刘波【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2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暴雨灾害频繁发生,暴露出我国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相对滞后。

城市洪涝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到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如何有效提升城市防汛能力,减少城市水涝灾害,做好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排水不畅带来的城市管理短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

暴雨造成内涝的原因除地势低洼、抢险不及时、城市管网更新滞后外,城市防洪排涝体制机制建设不健全、城市规划落后、环保意识不足、排水能力较低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通过对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防洪排涝的介绍,以期为我国城市防洪排涝提供借鉴和启发。

作为世界城市,纽约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独具特色。

纽约的下水道兴建于1849年,大部分都位于城区的地下30英尺至200英尺的地方,总长约10600多公里。

纽约城市防洪排涝是典型的制度与环保理念并重的双结合。

首先,健全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为纽约城市防洪排涝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强制性洪水保险体制的国家,196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国家洪水保险法》。

日本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经验

日本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经验
中日灾害应急管理比较
叶耀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yyx@
1
应急管理 对策和体制 社区反应 灾害信息 案例
2
灾前降低风险阶段
防备、预报 灾前风险管理
预 警
应急
灾害
应急
减 灾 恢复 灾后风险管理 后果 管理
重建
灾害闭环和管理 3
灾后恢复阶段
4
应急
应对 活动 最大
13
/video/2003-06/13/content_918209.htm
民政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

14
灾害损失情景 启动程序 响应措施 - 民政部启动一级响应,进入紧急应对状态 - 灾情信息发布 - 开展紧急救助 - 评估灾情 - 落实综合协调 - 开展救灾捐赠 - 实时工作报告 - 响应的终止
24
国家一级 首相
基本计划的编制、实施和协调
编制防灾基本计划 编制防灾运行计划
日 本 防 灾 计 划 的 编 制 和 实 施
中央防灾会议 指定行政机关 指定公共单位 都道府县一级 知事 都道府县防灾会议 指定地方行政机关 指定地方公共单位 市町村一级 市町村长 市町村防灾会议 市民一级 市民
广域和综合的实施和运行协调 编制都道府县地方防灾计划
1、险情范围有“在险体”(人和财富)Exposure 2、在险体价值 Vulnerability
1、险情范围内有承灾体 (人和财富) “在险体” Exposure 2、“在险体”易损或脆弱 易损性或脆弱性 Vulnerability 3、有险情但尚未发生
1、险情范围内有承灾体 (人和财富) “在险体” Exposure 2、“在险体”易损或脆弱 易损性或脆弱性 Vulnerability 3、险情发生 Hazard

国外雨洪管理发展及对我国启示

国外雨洪管理发展及对我国启示

国外雨洪管理发展及对我国启示摘要:发达国家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都领先于我国,通过研究发达国家雨洪管理发展历程,对我国城市雨洪管理进一步发展有极强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雨洪管理雨水利用雨水收集引言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由于相应的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落后,所以雨季城市内涝频发,比较典型如北京“7·21”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领先于我国,经历过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随之而来的雨洪问题。

研究国外雨洪管理发展历程,是我国雨洪管理进一步发展必不可少的,对我国有着极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1、国外研究发展状况雨水资源利用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传统技术。

在一些发达国家,雨水被认为是一种被消费的水,也就是说雨水不是废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早,因此雨水利用的起步较早,也较为完善。

日本水资源缺乏,雨量充沛,所以非常重视雨水的收集利用,相关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建了形式多样的滞洪和积蓄雨水的蓄洪池,将积蓄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绿地灌溉等,当作城市杂用水使用。

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来临可来蓄洪,平时可作为运动场使用。

1992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第二代城市排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改建大型公共建筑物必须设置雨水下渗设施。

近年来,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在日本迅速发展,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的修在楼前屋后,将地面径流就地入渗地下,在控制径流汇集、减少洪峰流量的同时,使地下水得到补给,使遭到破坏的水环境得以恢复,同时也起到阻止地面沉降的作用[2,3]。

美国80年代中期就已编制了大量雨洪管理总体规划。

在有效的总体规划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美国城市雨洪问题在相邻的区域内或流域尺度被缓解或避免,因此,由水量导致的城市雨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随后美国雨洪管理的目标开始转向水质管理。

日本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启示

日本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启示

日本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启示日本的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通过实地考察,对日本城镇水环境管控理念、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我国城镇水环境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模式,为我国城镇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提高与长效管理提供思路参考。

标签:城镇水环境;管控;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综合评价城镇水环境是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其周边水域和内部水体(如湖泊、河流、水库、池塘与地下水等)所构成,往往具有排水泄洪、水量调蓄、交通运输、水源供给、调节温度、景观休闲等多种功能。

它对于城镇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城镇环境风貌至关重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取水、取沙、排污、筑坝、河道固化和污染气体排放等人類活动,对城镇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水体中污染物超标、水体富营养化、黑臭难闻、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又会影响到城镇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危害城镇居民与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繁衍,因此,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已越来越成为当前环境质量管控的热点和难点。

以《杭州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综合评估》课题研究为契机,笔者对日本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以下一些看法和建议。

1 日本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在短期调整后即进入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同时,随着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入河,导致了日本城镇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城镇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改善城镇水环境的水质状况,日本政府采取了许多水质保护措施,通过绿化、截污、底泥疏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修复、鼓励环保科研、进行广泛的环保科普教育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对水环境进行保护。

其中,渡良濑蓄水池、千叶县手贺沼公园、琵琶湖是比较典型的水环境保护事例。

(1)渡良濑蓄水池是一座人工挖掘的平原水库,位于渡良濑川的滞洪区,总库容约2640万立方米。

当汛期发生时,洪水由溢流堤流入渡良濑蓄水池进行调蓄、滞洪;然而由于生活污水、农田废水等输入氮、磷、有机碳,使渡良濑蓄水池出现水质恶化。

日本洪水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洪水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29卷第1期2010年01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ol.29,No.1Jan.,2010收稿日期:2009-08;修订日期:2009-10.基金项目:中欧城市与区域合作研究计划项目(FP7-230824ECURBS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50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南京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翟国方(1964-),教授,博导,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与区域规划,灾害风险管理,日本城市与区域研究。

E-mail :guofang.zhai@003-009页日本洪水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翟国方(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灾害与公共安全实验室,南京210093)摘要:日本是一个洪水灾害多发国家,因此对洪水灾害管理非常重视,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本文主要对日本近10年来洪水风险管理研究的动态进行了综述。

可以看出,日本在重视工程措施(如:河堤、城市下水道管网)研究的同时,非常重视非工程措施(如:公民防洪意识、实时预警系统、灾害保险等)的防灾研究;另外,还特别重视信息技术的在洪水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强调洪水风险沟通和洪灾保险的作用,注重洪水风险防范与城市区域发展的结合,强化洪水风险的综合管理,这些已成为日本洪水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潮流。

日本的许多经验能为我国的洪水风险研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如:增加洪水风险研究的资金投入,强化洪水风险形成机制和综合管理的跨学科研究;重视公众参与研究;重视和推进实施灾害保险制度的研究;加快防洪减灾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等。

关键词:洪水风险管理;文献综述;研究进展;日本;启示1引言洪水是古老而又对人类屡屡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全球气候的变化,重大洪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显著增大。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及启示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及启示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及启示摘要:日本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我国高。

在走过一段重开源、轻节流,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后,转变思路和策略,从规划和法律着手,实施水资源综合整治利用。

同样是“多龙治水”,日本的协同管理比我国好。

在确定水权、水价方面富有经验。

我国面临严峻的水危机,应从多方面借鉴日本。

关键词:日本;水资源管理;启示日本是一个降雨充沛的国家,又是一个人均水资源稀缺的国家。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730毫米,是世界平均值(970毫米)的1.8倍,是我国多年平均值(660毫米)的2.6倍。

因人口密度大,人均年降雨量仅为5 300 立方米,比我国的人均年降雨量5 907 立方米少,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5。

但日本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比我国高得多。

据水利部2005年统计,中国年平均淡水利用量达5 600亿立方米,日本年平均淡水利用量为900多亿立方米,不到中国的1/6,而日本GDP总量是中国的8倍。

日本的万元GDP用水量仅为我国的1/30—1/48。

日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有一整套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规划和法律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为满足工业高速发展对水的需要,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将水加以储存和调用。

同时,大力开发其他水源,如开采地下水。

但重开源、轻节流、轻治污,显现出难以为继:大量修建水库、水坝,周期长、占地多,适宜的库址、坝址越来越少;过多地抽取地下水造成全国性的地面下沉,土地盐碱化;“先污染、后治理”付出的代价,比事前防治污染的投资高出10倍以上。

走过一段弯路后,日本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改变了思路,将开源为主的策略转向节流为主的策略,将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事前防治、源头减污。

他们从规划和法律着手,实施整套的水资源综合整治利用的对策。

日本一向注重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长远的统一规划。

早期的规划着重于河川水量的分配、调度,后来的规划着重于确保水质,明确整治的方向,实施可持续的开发。

全国水资源总体规划由国土厅负责,与建设省、环境厅等部门和相关都、道、府、县的行政长官共同协商,拿出规划方案,经内阁讨论通过,最后由内阁总理大臣决定是否批准。

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

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

5、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5、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发达国家雨洪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对于实现有 效雨洪管理至关重要。我国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雨洪灾害的认识和 防范意识。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雨洪管理,提高社会各界对雨洪管理的度和支持 度。
5、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总之,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为我国雨洪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 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政策、法律、预警机制、应急处置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创 新,以实现城市雨洪管理的新局面。
3、健全预警机制
3、健全预警机制
我国应建立健全的雨洪预警机制,加强气象、水文等监测网络建设,提高预 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制定科学的预警发布和传播策略,确保公众在第 一时间获取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4、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我国应建立健全的雨洪应急处置体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明 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同时,要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确保灾后重建工 作有序开展。此外,还要加强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和水平。
1、管理体系
发达国家雨洪管理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通过制定完善的政 策和法律体系,为雨洪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例如,美国《清洁水法》明确了各州、 地方政府和公民在雨洪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英国通过《水法》、《防洪法》 等法律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雨洪管理体系。
2、机构设置
2、机构设置
发达国家雨洪管理体系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协调行动和监 督执行。例如,美国设立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英国设立了水务署 (DW)和排水管理署(DWA),日本设立了国土交通省和地方自治体等。
谢谢观看

赴日本参加“第5届国际洪水管理大会”(ICFM5)总结

赴日本参加“第5届国际洪水管理大会”(ICFM5)总结

坡 、 石 流 、 暴 潮 、 啸 等 。 第 1届 泥 风 海
国 际洪 水 管 理 大 会 于 2 0 0 0年 在 德 国 卡 塞 尔 召 开 , 今 已 召 开 了 5届 , 4 迄 前 届 的会 议 名 称 均 为 “ 际 洪 水 防 御 研 国
讨 会 ” I F I tr ain l y o im (S D:nen t a S mp su o
气象科技合作 动态 21 0 2年 第 2期
山体 滑 坡 等 灾 害 提 供 气 候 背 景 信 息 。 俄 有 浩 研 究 员 的 报 告 题 目为 “ — Re
s o s ffo d riso m t l t p n e o lo /an tr o ci e ma
c a ge n he h n i t Lo s Pl t a o Ch — e s ae u f i
头 报告 , 会 还 展 出 了 4 大 8份 学 术 海
国 际洪 水 管 理 大 会 (C M :n e— I F Itr
na i na o f r n e o o d M a ge to lc n e e c n Fl o na —
报 。 口头 报 告 和 海 报 的 内容 主 要 包 括
雨灾害 综 合 风 险评 估 提供 技 术 支 持 。 毛 飞 研 究 员 的 报 告 题 目为 “ t d n Su y o
s a i l nd e p r l i t i uto o p ta a t m o a d s rb i n f
ri tr ans o m i Chi a fo 1 6 t n n rm 9 1 o
术研讨会 , 自 4 来 1个 国 家 的 4 0多 位 5 相 关 专 家 出席 了这 次 会 议 。

日本横滨排水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经验和启示_上_

日本横滨排水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经验和启示_上_

90. 1
按横滨市下水道规划, 根据地形将全市划分为 9 个污水系统。在每个系统内设 1~ 2 个污水处理 厂。1984 年规划中的 11 个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部投 入运行, 详见图 1。
图 1 横滨市下水道系统规划
目前横滨市主要是按照规划要求, 改善合流制 排水系统; 推进污水深度处理; 向保护与创造舒适的 水环境的方向和建设能够抵御洪水灾害的安全城市 方向努力。在此基础上, 致力于建立下水道空间资 源、再生水资源、污泥资源有效利用的循环性社会, 并不断加大技术更 新力度, 推进 省力、省能源的新 技术。 1. 1 规划目标贴近生活
M antissa( F)
图 4 瞬时量数据存放格式
f = ( - 1) VZ @ 2( E- 127) @ ( 1+ F )
( 1)
式中 f ) ) ) 瞬时流量值;
V Z ) ) ) 符号位;
E, F ) ) ) 阶码和尾数。
累加量的报文是由 5 个字节组成的, 前 4 个字
节是数据码( 见图 5) , 后一个字节是状态码, 数据码
于该地区若是分流制时排放雨水的 BOD 负荷量。 横滨市结合其地表卫生、铺装材料、管道养护状
况, 一般可按滞水池、调整池容量可按滞水( 调整) 池 服务面积 @ 5 m m 雨量( 即按每 100 hm2 服务面积 建一座5 000 m3 雨水滞水池、调整池) 来确定。
97. 4
广岛
113. 33
103. 19
91. 1
大阪
259. 88
259. 87
99. 9
京都 北九州
146. 21 100. 82
145. 10 99. 31
99. 2 98. 5

日本暴雨预防机制改革模板

日本暴雨预防机制改革模板

一、前言近年来,日本频发暴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提高我国暴雨预防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对日本暴雨预防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以下是对日本暴雨预防机制改革的模板。

二、日本暴雨预防机制现状1. 监测预警体系:日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暴雨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地面气象观测、卫星遥感、雷达观测等多种手段,对暴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 应急响应机制:日本制定了严格的暴雨应急响应机制,包括预警发布、应急处置、灾后恢复等环节,确保在暴雨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3. 防灾减灾措施:日本针对暴雨灾害,采取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如建设防洪堤、排水设施、蓄洪区等,降低暴雨灾害风险。

4. 社会参与:日本政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暴雨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三、日本暴雨预防机制改革方案1.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1)提高监测能力:加大气象观测站、雷达站等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加强卫星遥感应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暴雨进行实时监测,提高预警发布的前瞻性。

(3)强化预警发布渠道: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2.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1)优化预警发布流程:建立快速预警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

(2)明确各部门职责: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暴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3)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在暴雨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3. 加强防灾减灾措施(1)完善防洪设施:加大防洪堤、排水设施等防洪工程投入,提高防洪能力。

(2)建设蓄洪区:合理规划蓄洪区,降低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3)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排水能力,防止内涝灾害。

4.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暴雨防灾减灾知识。

(2)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应对暴雨灾害的能力。

日本防灾减灾经验总结与启示

日本防灾减灾经验总结与启示

3511月上·2019·中国减灾日本地震、洪涝等灾害多发频发。

10月12日傍晚,今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在日本静冈县登陆,多地暴雨洪涝成灾;同日下午,鹿儿岛县樱岛火山南岳山顶的火山口再次喷发,晚上,千叶县东南方向海域发生5.7级地震。

多灾多难使日本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经验。

日本防灾减灾经验总结与启示■ 梁怀新台风“海贝思”登陆日本,带来强风暴雨酿成严重灾害,多处河川水位暴涨,淹没大片民宅和农田以及道路 IC photo/图日本作为一个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尤为重视加强对突发灾害性事件的治理,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与灾后重建治理机制。

日本的防灾减灾经验对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强化领导,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领导体制建设为加强防灾减灾的国家统筹领导,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日本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领导体制。

日本中央政府层面的防灾减灾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中央防灾会议、国家防灾担当大臣以及设立在内阁府之下的防灾担当政策统括官。

中央防灾会议是日本统筹防灾减灾事务的最高国家机构,是日本内阁府的直属机构。

中央防灾会议的会长由日本首相直接兼任,会议成员包括内阁全部阁僚、指定公共机构的代表以及相关学者。

指定公共机构主要包括日本银行、日本红十字会以及NHK、NTT 等媒体。

中央防灾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制定防灾基本计划以及就防灾事务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

中央防灾会议还设有专门调查会与干事会等机构,具体就防灾基本计划的制定进行广泛的咨询与调研。

同时,日本首相还直接任命国家防灾担当大臣,作为内阁成员之一。

现任日本防灾大臣由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山本顺三兼任。

此外,在日本内阁府下,还设有防灾担当政策统括官一职,专门负责协调各省厅协力推动国家层面的防灾事务。

在内阁府防灾担当政策统括官之下设有若干具体参事官,分别负责灾害事件的紧急应对、防灾计划制定、防灾减灾知识科普等工作的推进。

日本下雨小区物业管理方案

日本下雨小区物业管理方案

日本下雨小区物业管理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日本的住宅小区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小区的物业管理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

特别是在雨季,小区的物业管理更是面临着各种挑战。

本文将针对日本下雨小区的物业管理提出一些方案和建议,以期为提升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和安全保障做出一些贡献。

一、小区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首先,小区的排水系统是防范雨季洪水的首要任务。

在日本的雨季,强降雨很容易造成小区内的积水和排水系统不畅,这就需要物业管理方及时清理排水系统、疏通雨水管道,并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对于老旧小区的排水系统,更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以保障小区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可以是一个重要的环保举措。

在建设新小区或改造老旧小区时,可以考虑在小区内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桶等设施,将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处理后再用于浇灌绿化带和绿地,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同时也减少雨水对排水系统的负担。

二、小区绿化管理在日本的雨季,绿化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物业管理工作。

因为植物叶片和树木的掉落会导致小区的雨水管道堵塞,所以在雨季来临之前,应及时对小区的绿化带和树木进行修剪和清理。

另外,小区的绿地和草坪在雨季容易积水,在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小区内的绿化带不会因为雨水滞留而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三、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在雨季来临之前,小区的物业管理方应该制定一份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在强降雨导致小区积水、供水中断、停电等紧急情况下,物业管理方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还可以通过向居民发放应急预案手册、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居民宣传与教育在雨季来临之前,物业管理方可以通过小区内的广告牌、传单、社区广播等方式,向居民宣传雨季安全常识和小区的防雨措施,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另外,还可以定期开展防雨应急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居民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

东京的防洪排涝体系世界都市之水

东京的防洪排涝体系世界都市之水

东京的防洪排涝体系世界都市之水导读进入7月份以来,全国多城市就进入了防汛的关键时期。

洪涝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的城市安全与发展。

为实现防洪目标,各国根据不同的地势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策略。

文/张楚汉,王光谦来源:赛杰奥公号(2020年7月14日),本文摘编整理自《世界都市之水》(张楚汉,王光谦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5)一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本书近期,一篇《一场大雨,暴露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真正差距》的文章广为传布,日本东京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完全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一样的规模——展示了东京的经济实力与周密细致的规划!本文分享《世界都市之水》一书中东京'防洪排涝体系'的部分内容,系统地介绍东京防治洪水的经验。

防洪排涝体系一、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的防洪策略东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还经常遭遇台风带来的强降雨。

在自然灾害方面,除了每百年来一次的大地震以外,对东京地区影响最大的就是台风与暴雨带来的大洪水。

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东京都十分重视城市下水道系统和防洪排涝体系的建设。

根据东京都政府2007 年制定的长期目标,东京将强降雨的防御标准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在每小时降雨量达60mm 的情况下避免严重积水;在每小时降雨量达75mm 的情况下避免房屋或地下建筑进水受灾;在历史最大降雨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人员生命安全。

目前,东京采取的“最大”降雨标准是2000 年名古屋遭受“东海暴雨”袭击所创下的纪录,即1h 降雨量114mm,总降雨量589mm。

为实现防洪的目标,东京采取了诸多措施。

在工程措施上,高标准、高投入地建设城市下水道设施;注意通过合理规划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水系、土地的防洪功能。

在非工程措施上,东京重视防灾应急体系的日常建设,将工作落实于日常,力求充分考虑各种意外情况,做好平时的准备和预案。

采取软硬并举的方法,优先实施危机发生时能用得上的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s: mg /L )
Item
Intake Discharge Water qualityBiblioteka waterwater
standard
BOD
156
3
25
COD
79
11
35(15)
Total nitrogen
31.9
15.0
30(20)
Total phosphorus
3.5
1.2
3( 1)
Averages of all 13 water reclamation centers. Figures in parentheses are water quality levels from water reclamation centers using advance treatment techniques.
Pumping stations Water collected in sewers passes through pumping stations,
where it is sent on to water reclamation centers. Sewers are set at an angle to allow wastewater to naturally flow downwards, so the sewers can end up rather deep underground.
Annually:
1,778,566,200 m3
Daily average: 4,872,780 m3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23
Total population and sewer penetration rates in 23 ward area
Population 8.49 million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2
History of sewerage system in Japan
The first sewerage system in Japan can be seen in the large communities in the Yayoi Period (approximately 2,200 years ago). In the Nara Period (about 1,300 years ago), a drainage system network ran throughout the city in the Heijo-kyo capital area. In the Azuchi-momoyama Period (approximately 430 years ago), a stone culvert called the Taiko Sewerage was built around Osaka Castle. It is still in use today.
Industrial complex in Kitakyushu City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and conserv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11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12
2
Three components of Sewerage systems
16
Separate and Combined drainage systems
Separate and Combined drainage systems
Stormwater pipe and sewer pipe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17
Combined sewer pipe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3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4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5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6
1
Oxidation Ditch System SBR System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21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22
Sewerage in the 23 ward area
Total length of sewer
15,576,259 m
Manholes
476,117
Another important function of pumping stations is to guard against flooding. Pumping stations act to quickly discharge water left by heavy rains into the ocean or rivers.
Primary settling
Advanced treatment Disinfec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15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Bioreactor and secondary settling)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Water reclamation centers Water reclamation centers treat wastewater and sludg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volves passing the wastewater through a system of tanks. Tokyo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Sewerage Bureau manages 20 centers that treat around 5.8 million cubic meters of wastewater each day.
http://www.gesui.metro.tokyo.jp/english/no02.htm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13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14
Pumping station
Pretreatment
Sewer system
New Roles and Missions of Sewage Works in Japan
Hiroaki FURUMAI,
Professor, Research Center for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Tokyo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1
bodies. They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improvement in living environment. In other words, sewerage system has a important role as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in supporting wholesome and cultural life and urban activities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25
Water quality and sewer operations on the Sumida River
mg/l
Penetration rate (%) Water Quality (BOD)
*Penetration rate exceeds 99.5% and considered equal to 100%.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24
4
Average water quality of water reclamation centers in 2004 Total water discharged is 4.36 million m3 per day.
Pumping station
78
Volume of water pumped in 2004 Annually: 852,449,750 m3
Daily average: 2,335,480 m3
Water reclamation centers
13
Volume of water treated in 2004
Sewage works have played a major part in Wastewater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Flood and inundation control Conserv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public water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18
3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19
Tsinghua University, Apirl 1, 2010
20
Sewerage Systems in the Ward area
Regional Sewerage Systems in Tama Ar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