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醌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1,8-二羟基蒽醌因两个羟基中只有一个 与羰基形成氢键,故酸性大大增强,较碳酸 第二步解离时的酸性高出近百倍,所以大黄 酚能溶于碳酸钠溶液。
四、显色反应
醌类的颜色反应主要基于其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分子 中的酚羟基性质。 (1)Feigl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经加 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Borntr ger反应: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 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 及蓝色。羟基蒽醌以及具有游离酚羟基的蒽醌苷均 可呈色,但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则需氧化 形成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后才能呈色。 区别蒽醌与苯醌和萘醌的反应:
第四章 醌 类
孙玉
一、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
醌类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 ●醌类化合物包括醌类或容易转化为具有 醌类性质的化合物,以及在生物合成方面与 醌类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基本上具有αβ,α’β’不饱和 酮的结构,当其分子中连有-OH、-OCH3等 助色团时,多显示黄、红、紫等颜色。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
●考点: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一、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二、分离
一、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 ●一般游离醌类的极性较小,可用极性较小的有机 溶剂提取。苷类极性较苷元大,故可用甲醇、乙醇和 水提取。 ●实际工作中,常选甲醇或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所 得的总醌类提取物可进一步纯化与分离。 2.碱提酸沉法 ●用于提取具有游离酚羟基的醌类化合物。酚羟基 与碱成源自文库而溶于碱水溶液中,酸化后酚羟基游离而沉 淀析出。 3.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分子量小的具有挥发性的苯醌及萘醌类化 合物。
A型题: 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醌类化合物是( ) A.不饱和酮类化合物B.不饱和酸类化合物 C.不 饱和醛类化合物D.多元醇类化合物 E.多元酸类化 合物 【答案】A X型题: 小分子的羟基萘醌类化合物具有( ) A.酸性B.碱性C.升华性D.强氧化性 E.与金属 离子络合的性质 【答案】AC A型题: 可用于检识游离萘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 应有( ) A.feigl 反应B.Liebermann-burchad 反应 C.Kesting-Craven反应 D.Kedde 反应E.Molish 反应 【答案】C
(4)日照蒽酮类 去氢二蒽酮进一步氧化,与α 位相连组 成一新的六元环,形成日照蒽酮类化合物。
(5)中位苯骈二蒽酮类 日照蒽醌进一步氧化形成又一个新的六 元环。这类化合物的结构在天然蒽酮衍生物 中具有最高氧化程度,也是天然产物中高度 稠合的多元环系统之一。
第二节 理化性质
一、性状和升华性 二、溶解度 三、酸碱性 四、显色反应
二、溶解度
①游离醌类极性较小,一般溶于甲醇、乙 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等有 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 ②成苷后极性显著增大,易溶于甲醇、乙 醇中,在热水中也可溶解,但冷水中溶解度 较小,几乎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极性较 小的有机溶剂中。 ③蒽醌的碳苷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亦 难溶于有机溶剂,但易溶于吡啶中。
3.酚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酸性强弱:含-COOH>含二个或二个以 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或二个以上 α-OH>含一个α-OH。 ①根据醌类酸性强弱的差别,可用pH梯度 萃取法进行这类化合物的分离工作。可从有 机溶剂中依次用5%碳酸氢钠、5%碳酸钠、 1%氢氧化钠及5%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梯 度萃取,达到分离的目的。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在蒽醌类化合物中,如 果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结构时,则可与Pb 2+、 Mg 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反应灵敏,生成的颜色因分子中羟基的位置不同 而不同,有助于识别羟基位置显的颜色不同: ●环上有个α-羟基——橙色; ●邻二酚羟基——蓝紫色; ●对二酚羟基——显紫到紫红色; ●各有1个α-羟基或还有间位羟基——橙红色至 红色。
4. 双蒽核类:二蒽酮类、二蒽醌类、去氢 二蒽酮类等。 (1)二蒽酮类 二蒽酮类成分可以看成 是2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通过碳碳键结 合而成的化合物。其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且 对称。 例如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有效成 分番泻苷A、B、C、D等皆为二蒽酮衍生物。
二蒽酮多以苷的形式存在。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C10-C10’键与通常 C-C键不同,易于断裂,生成相应的蒽酮类 化合物。如番泻苷A,就是因其在肠内转变 为大黄酸蒽酮而发挥作用。
(2)色谱法 ●分离游离羟基蒽醌衍生物时常用的吸附 剂主要是硅胶,一般不用氧化铝,尤其不用 碱性氧化铝,以避免与酸性的蒽醌类成分发 生不可逆吸附而难以洗脱。另外,游离羟基 蒽醌衍生物含有酚羟基,故有时也可采用聚 酰胺色谱法。 (3)溶剂分步结晶法
3.蒽醌苷类的分离 一般先用溶剂法除杂,再用色谱法进行 分离。 (1)溶剂法用乙酸乙酯或正丁醇从水中 萃取出蒽醌苷,除去水溶性杂质,制得较纯 的总苷后再上柱分离。 (2)色谱法是分离蒽醌苷类化合物最有 效的方法。常用聚酰胺、硅胶、葡聚糖凝胶、 反相硅胶等。
3.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醌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可生成蒽酚及 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蒽酚(或蒽酮)的羟基衍生物常以游离状态 或结合状态与相应的羟基蒽醌共存于植物中。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植物 中。新鲜大黄经两年以上贮存则检识不到蒽 酚。 如果蒽酚衍生物的meso位羟基与糖缩合成 苷,则性质比较稳定,只有经过水解除去糖 才能易于被氧化转变成蒽醌衍生物。
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 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的一系列紫草素 及异紫草素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 抗病毒及抗癌作用,与其清热凉血的药性相 符,可认为这些萘醌化合物为紫草的有效成 分。
三、菲醌类 天然菲醌(phenanthraquinone)分为 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 分得到的多种菲醌衍生物 ,均属于邻菲醌 类和对菲醌类化合物。
(1)大黄素型
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 色。例如大黄中的主要蒽醌成分多属于这一 类型。
(2)茜草素型
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此类化合物颜色 较深,多为橙黄色至橙红色。例如茜草中的 茜草素等化合物即属此型。
2.氧化蒽酚类 蒽醌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锌粉还原生成氧 化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二酚,氧化蒽酚及 蒽二酚均不稳定,氧化蒽酚易氧化成蒽酮或 蒽酚,蒽二酚易氧化成蒽醌,故两者较少存 在于植物中。
二、植物分布
醌类在植物中的分布非常广泛。 1、蓼科的大黄、何首乌、虎杖。 2、茜草科的茜草。 3、豆科的决明子、番泻叶。 4、鼠李科的鼠李。 5、百合科的芦荟。 6、唇形科的丹参。 7、紫草科的紫草。 醌类在一些低等植物中也有存在。
三、生物活性
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 1、致泻作用(番泻叶中的番泻苷类化合物); 2、抗菌作用(大黄中游离的羟基蒽醌类化合 物); 3、止血作用(茜草中的茜草素类成分); 4、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 肌梗死等( 丹参中丹参醌类); 5、其他作用(驱虫、解痉、利尿、利胆、镇咳、 平喘等)。
(3)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溶液为苯 醌类及萘醌类的专用显色剂。蓝色斑点,与蒽醌类 化合物相区别。 (4)Kesting—Craven反应(活性亚甲基): 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 时,可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含有活性次甲基试剂 (如乙酰乙酸酯、丙二酸酯、丙二腈等)的醇溶液 反应,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 萘醌的苯环上如有羟基取代,此反应即减慢反应 速度或不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因醌环两侧有苯环, 不能发生该反应,故可加以区别。
一、IR光谱
醌类化合物IR光谱的主要特征是羰基吸收峰以及双 键和苯环的吸收峰。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在红外区域 有υC=O (1675~1653cm-1)、υC—OH (3600~3130cm-1)及υ 芳环(1600~ 1480cm-1)的吸收。 ●其中υC=O (1675~ 1653cm-1)吸收峰位与分子中α‐酚羟基的数目及 位置有较强的相关性。 (1)无α‐酚羟基,1675cm-1 (正常峰) (2)α 位有一个酚羟基,出现两个羰基峰,一个 正常峰,1675~1647,一个缔合峰,1637~1621, 差值24~38。
1,4,5,8位为α 位; 2,3,6,7位为β 位; 9,10位为meso位, 又叫中位。
天然存在的蒽醌类化合物在蒽醌母核上 常有羟基、羟甲基、甲基、甲氧基和羧基取 代。它们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 存在于植物体内。蒽醌苷大多为氧苷,但有 的化合物为碳苷,如芦荟苷。 (1)大黄素型 (2)茜草素型
三、酸碱性
蒽醌类衍生物多具有酚羟基,故具有酸性, 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 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其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最强,一般 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 NaHCO3水溶液。 2.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形成分子 内氢键,故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 -羟基蒽 醌衍生物。不溶解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如从中药丹参根中提取得到多种菲醌衍生物, 其中丹参醌ⅡA、丹参醌ⅡB、隐丹参醌、 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醌Ⅱ等为邻醌类衍生 物,而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 丙则为对醌类化合物。
四、蒽醌类(重点掌握) 1)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 2)按氧化程度又可分为氧化蒽酚、蒽酮、蒽 酚及蒽酮的二聚物。 1.蒽醌类 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由于整个 分子形成-共轭体系,C9、C10又处于最高氧 化水平,比较稳定。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
一、苯醌类: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 邻苯醌结构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化合 物多数为对苯醌的衍生物。
从中药软紫草中分得arnebinol、amebinone 等就属于对苯醌类化合物。
二、萘醌类 分为α(1,4)、β(1,2)及amphi (2,6)三种类型。但天然存在的大多为α萘醌类衍生物,它们多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 少数呈紫色。
第四节 结构测定
考点:红外光谱(IR 光谱)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一般是在进行Feigl 反应、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Keisting‐Craven 反应及 Borntr ger 反应等初步判断为醌类化合物 之后,再进行必要的化学试验和波谱分析才能确定 其化学结构。 ●化学方法:包括锌粉干馏、氧化反应、甲基 化反应、乙酰化反应等方法,但目前较少应用。 ●波谱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裂解 规律。
一、性状和升华性
①醌类化合物如无酚羟基,则近乎无色。 ②天然醌类多为有色结晶体,随着助色团 酚羟基的引入而表现出一定的颜色,引入的 助色团越多,颜色则越深。苯醌及萘醌多以 游离状态存在,而蒽醌类则往往结合成苷, 存在于植物体中。 ③助色团:酚羟基、甲氧基 ④游离的醌类多具升华性,小分子的苯醌 类及萘醌类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出, 可据此进行提取、精制。
2.游离蒽醌的分离 (1)pH梯度萃取法 ●根据羟基醌类酸性强弱的差别,利用不同碱性 的水溶液,从有机溶剂中提取蒽醌类成分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按下列 顺序排列: 含‐COOH>含二个或二个以上 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或二个以上 α‐OH>含一个α‐OH。故可从有机溶剂中依次 用5%碳酸氢钠、5%碳酸钠、1%氢氧化钠及5% 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梯度萃取,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分离
1.蒽醌苷类和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 原理:溶解度不同——苷类成分易溶于 水,苷元易溶于有机溶剂 ●利用溶解度差异,将总蒽醌分散在酸水 中,使游离蒽醌充分游离,在用氯仿或乙醚 萃取,苷元溶在有机溶剂层,苷则留在水层。 ●或将总醌提物置回流提取器中,用氯仿 或乙醚等有机溶剂回提苷元,苷留在残渣中。
(2)二蒽醌类 蒽醌类脱氢缩台或二蒽酮类氧化均可形 成二蒽醌类。天然二蒽醌类中两个蒽醌环都 是相同且对称的,由于空间位阻的相互排斥, 使两个蒽醌环呈反向排列,如山扁豆双醌。
(3)去氢二蒽酮类:中位二蒽酮再脱去1分 子氢即进一步氧化,两环之间以双键相连者 称为去氢二蒽酮。此类化合物颜色多呈暗紫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