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教2003课标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
地位:本节内容为上科版《信息技术基础》(高一年级用书)第四章第一节,是整个第四章的开篇。本节内容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的话,没有几句话可讲,同时也没有什么趣味可言。要讲好本节课,关键在于与学生生活联系,并且创设尽可能多的场景,体验式课堂,本节内容为1个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和必要性,并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联系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难点:体会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特点积极、活跃,单纯的理论教学会打击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多活动多体验。体验式教学是本课的亮点。
三、教法分析
结合学情,综合采用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互动体验法、直
观演示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分组探究——课堂小结——巩固提高五个环节构成。
(一)、导入新课
教材87页的彩页,分析教材案例:张涛同学对其“营养与健康”的资料分类管理的事例,回答1,张涛主要采用了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2、各种方式的优缺点?3无论哪种方式目的是什么?
引出第一节的内容: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二)、创设情景
材料准备:身份证、户口本、学生证、电话号码本、学生成绩、调查问卷、衣服、书和一个资料介绍:因为特别会做家务而获得2015世界最有影响力前100人。
情景一:整理衣服(1组)
情景二:整理调查问卷(2-3组)
情景三:整理书本(4-5组)
情景四:制作书目索引卡(6组)(参考90页图4-3,制作10本书的书目索引卡)
(三)、小组探究
要求:1、4个团队各找一个队长,队长负责在15分钟内做完任务并在黑板上补充完善信息。
2、队长负责分工,高效完成任务。
黑板板书设计如下:
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推广:除了个人外,还有哪些信息资源管理的事例?
(1组)学校:
(2-3组)超市:
(4-5组)银行:
(6组)信息服务机构:
(6组)企业:
↓↓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做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做了几个活动,体验到了什
么,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有什么反思。
(五)、练习巩固:
1、学校图书馆实行数字化管理,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A.保证良好的信息组织,方便信息检索
B.方便信息的加工
C.方便信息的交流
D.方便信息的修改
2、(多选)以下哪些活动明显体现出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 )
A.分析数据作出天气预报信息
B.从学生测试成绩中分析存在的问题
C.操场上正在进行篮球比赛
D.大家正在看电视
3、我国每年“五一”、“十一”等长假期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外出旅游,若没有对全国各地的交通情况、各主要景点的接待能力、旅游人数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公布,势必会造成某些地方交通严重拥挤,某些景点的旅游人数大大超过其接待能力,给怀着愉快心情出游的人们带来不便与不快。这说明了( )。A.放假是为了休息,外出旅游是劳民伤财B.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C. 应该封掉旅游景点D.减少“五一”、“十一”放假的天数
4、下列事件中,一般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
A.为自己的研究资料建立数据库
B.整理个人计算机中的资料,将不同类型的资料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C.用媒体播放器播放音乐
D.整理手机中的电话号码簿
5、下列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资源管理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信息资源管理可实现信息的价值
C.信息资源管理是知识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D.信息资源管理有利于实现信息爆炸
6、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是()
A.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为用户服务
B.缩短信息资源的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C.使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得到保证
D.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7、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有“人工管理”、“计算机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请判断下面几种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所属的类型。
(1)网站提供的同学录信息属于()
(2)利用电子表格管理同学录信息属于()
(3)记录在纸质小本子上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属于()
A.人工管理B.计算机文件管理C.数据库管理
五、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的理论课如何组织更好,更高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关键在于体验式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体验等环节的参与,在参与中体验、感受、收获和成长。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